国际教师培训改革趋势与范式转变.ppt_第1页
国际教师培训改革趋势与范式转变.ppt_第2页
国际教师培训改革趋势与范式转变.ppt_第3页
国际教师培训改革趋势与范式转变.ppt_第4页
国际教师培训改革趋势与范式转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教师培训改革: 趋势与范式转变 郑燕祥 亚太教育研究学会会长、 香港教育学院研究与发展中心总监、教授 首届“中国教师培训论坛” 2006年10月29-31日北京 1 2 教师培训為何需 要改革吗? 国际思路又是怎樣? 3 教师培训需要改革吗? 国际思路 新世纪的 挑战: 全球化 高科技冲击 经济转型 国际竞争 市场化 本地发展要 求 教师培 训改革 变动的教育情境 ,范式转变: 教育目标及内容 改变及多元化 学习方式改变 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设备改变 学生背景改变 学校管治方式改 变 对学校教 师的挑战: 应付得来 吗? 需要持续 发展吗? 4 教师培训应怎样改革? 国际思路 本質: 在变动教育环境,教师发展及培训 应是动态的、终身的、持续发展的历程 教师培训的改革不应只是片面的、孤立的 机构或課程的内部改革,否则失败 应用整全动态的观点,将师训改革与如何 吸引、培训及保育优秀教师一并考虑 5 教师培训改革: 整全动态观点 吸引教師 地位 薪酬 事业前途 人才素质 发展教师 教师教育 专业培训 专业才干 相关性 教师表现 工作条件 教学环境 教学效能 工作适应 保育教师 身体状态 心理状态 专业状态 持续发展 稳定成長 教改浪潮 及趋势: 范式转变及资源分配的优次 全球及本地情境:学生人口趋势、 资源限制、国家 发展、全球化、国际竞争、文化传统等 6 報告目的 亚太地区的教师供求趋势,对教师 教育的改革,有何未来影响及启示? 国际教改大趋势,对教师教育的改 革及研究,有何未來挑战? 国际教师培训改革的有何范式转变? 7 亚太地区的教师供求趋势 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院 2006报告 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教师供求趋 势 8 整体初等学 生人口减少: 3%-41% 初等教育人口在2005-2015年的增长状态 国家或地区入学率 2005年人数 (x1000) 2015年人数 (x1000) 人口变化 (%) 中國 9 教 师 需 求 下 降 中國 国家或地区 小学教师 2004年 (x1000) 2015年 (x1000) 差別 2004-2015 教师流失 (6.5%) (x1000) 2004-2015 要补充教 师 (x1000) 2004-2015年小学教师需求 10 教师需求 减少50% 2015年世界各主要地区教师需求情况 东亚 太平 洋区 11 学生人口及教师需求减少对 教师培训改革,有何启示? 未来10年将节省庞大的教育资 源,可用作提高教与学的素质 提供最宝贵机会,投资教师教 育的改革,提高每个教师的专 业素质,以面对教育改革,迈 向未来 12 大专资格 2y+UpSec 高中资格 初中资格 投入资源,提升教师资 格及专业干 例如: 提升初等教师的最低教学资格的百份比 高中+2年 中 國 13 国际教改趋势,对教 师培训改革及研究, 有何挑战? 14 目前国际 9大教改趋势 1.重设国家新愿景和教育目标 2. 重建各级教育体系 3. 走向市场驱动、私营化和多元化的教育 宏观层面 5. 确保教育素质、标准和问责 6. 加大放权和校本管理力度 7. 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持续专业发展 机构层面 8.学习、教学和评估实现范式转换 9.在教学和学习中使用信息科技 运作层面 中观层面 4. 家长和社区参与教育的管理 15 1.重设国家新愿景和教育目标 2. 重建各级教育体系 3. 走向市场驱动、私营化和多元化的教育 宏观层面 5. 确保教育素质、标准和问责 6. 加大放权和校本管理力度 7. 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持续专业发展 机构层面 8.学习、教学和评估实现范式转换 9.在教学和学习中使用信息科技 运作层面 中观层面 4. 家长和社区参与教育的管理 1. 如何装备教师,以推 行这些庞大教育改革? 2. 这些教改对教师、教 学、工作条件及整个 教学队伍有何冲击? 可否持续下去? 对教师培训改革及研究,有何挑战? 16 1.重设国家新愿景和教育目标 2. 重建各级教育体系 3. 走向市场驱动、私营化和多元化的教育 宏观层面 5. 确保教育素质、标准和问责 6. 加大放权和校本管理力度 7. 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持续专业发展 机构层面 8.学习、教学和评估实现范式转换 9.在教学和学习中使用信息科技 运作层面 中观层面 4. 家长和社区参与教育的管理 對吸引、培训及保育优秀教师,有何挑战? 1. 这些不层面的教改,能 否互相协同,更有利吸 引、培训及保育优秀教 师? 还是多负面? 2. 如何提供更有利条件, 让教师发挥表现、持续 发展? 还是损害? 17 国际教师培训改革 與教育改革有何關係 ? 有何范式转变? 18 目前国际教改及师训的趋势: 3 大关注问题 n在教与学上有效能(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 learning)吗? n提供的教育素质(Quality of education),能满足 多元的社会需要的吗? n能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相关(Relevance to the future)吗? 19 国际教育改革的3大浪潮: 教师培训的范式转变 2000s 未來效能 未来 的 相关 世界级学校运动 全球化 满意 的 素质 1990s 外界效能 高质素(竞争力)学校运动 本地化 内在 的 改进 1980s-90s 內在效能 高效能学校运动 机构化 20 第一浪潮的教育涵义 目的:培养有知识技能、文化 信念的市民,在工业化的社 会发展 教育是对学生的一种知识文 化的传授过程 21 School-based 教师发展 教学评估 教师先存 特性 学生学? 习经验 教师才干 学生学? 习成果 教师表现 师训 教育 课程 组织环境 课堂环境 学生先存 特性 教授 学习 课程 ( from Cheng, 1998) 第一浪潮的教学过程 知识文化的传授 22 1.如何吸引及招收高素质而有志于 教育的年轻人做教师? 2.如何确保教师的教学有效达成傳授 知識、技能及文化的目的? 3.如何改革教师教育,以改进教师的 专业实践,以达成学校已有的目标? 第一浪潮教师培训改革的关注课题 23 School-based 教师发展 教学评估 教师先存 特性 学生学? 习经验 教师才干 学生学? 习成果 教师表现 师训 教育 课程 组织环境 课堂环境 学生先存 特性 教授 学习 课程 ( from Cheng, 1998) 第一浪潮的教师培训改革的策略: 个别因素改进法(1) 知识文化的传授 招收高质 素的人做 教师 师训内部改革 改善教師工作 環境 改善在職發展能力 24 School-based 教师发展 教学评估 教师先存 特性 学生学? 习经验 教师才干 学生学? 习成果 教师表现 师训 教育 课程 组织环境 课堂环境 学生先存 特性 教授 学习 课程 ( from Cheng, 1998) 第一浪潮的教师培训改革的策略: 关系改进法(2) 25 School-based 教师发展 教学评估 教师先存 特性 学生学? 习经验 教师才干 学生学? 习成果 教师表现 师训 教育 课程 组织环境 课堂环境 学生先存 特性 教授 学习 课程 ( from Cheng, 1998) 第一浪潮的教师培训改革的策略: 多关系改进法(3) 26 第一浪潮教改及师训改革的反思 在过去二十多年,世界各地有无数教改及师训 改革,提升内在的教育效能及教师效能,以有 效传授知识技能 多採用封闭式、静态观念进行,流于片面,进 展有限 但可惜,往往不能满足外在社会对教育日渐增 多的需求和期望 27 将教育放在变动中的社会情境中考虑 不同社会人士的期望及需求非常重要 教育的内在效能 n外界效能 (市场效能) n社会人士的满意、问责 范式转变: 内在效能 外界效能 28 第二浪潮的教育涵义 目的:培养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素 质的市民,不受社会淘汰 教育:是对持分者的一种服务过 程 学习:是学生接受服务从而拥有 竞争力的过程 29 社区/ 社会 其它学校 /竞争者 工商界 雇主 家长 社区领袖 官员 学者 大众传媒 公众 其它持分者/纳税者 校董会成员 学生 国际 教師校長 30 第二浪潮改革的国际趋势 n鼓励不同持分者和社区参与管治 n素质保证、标准化、和强化问责 n下放权力和校本管理 n市场竞争、私营化 n开放多元化提供 31 教师培训改革的关注问题 (1) 如何改进师训方式及内容,保证教师 表现,从而: n满足不同教育持分者的需要和期望, 使毕业生在教师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 n保证师训服务对公众和其它持分者负 责? 32 2.如何創造一個市場機制,鼓勵不同 師訓機構競爭,以提升教師教育水平 及教師專業標準? l 如何使師訓服務,能不斷增值,有競 爭力? 教师培训改革的关注问题 (2) 33 第二浪潮的反思 n经营创新在出奇制胜、市场标榜、资源争夺 n容易异化为市场为本,急功近利而泡沫 化,失去真正长远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弱势学生更处于不利。 n持分者满意的或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教育往往 是短期功利取向的,缺乏长期培养的承担 34 第二浪潮教师培训面对的挑战 如何保证市场上满意的教 师素质与全球化新时代 的发展需要有关? 35 范式转变: 外界效能 未来效能 第三浪潮教育及教师的效能要: 1.与新世纪的发展及未来相关 有助学生、教师及学校的持续 效能及发展 36 新世纪全球化的多元发展 科技发展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政治发展 文化发展 学习发展 37 新世纪的多元发展與情境多元智能 科技人 经济人 社会人 政治人 文化人 学习人 科技智能 经济智能 社会智能 政治智能 文化智能 学习智能 有多元思 维能力、 多元持续 效能,追 求多元发 展 变动环境 的挑战 38 第三浪潮的教育涵义 目的:培养有情境多元智能的市 民,能终身学习及持续发展, 创建多元德性社会及地球村 教育:是一种帮助学生追求多元 持续发展的过程 学习:学生持续发展情境多元智 能和创造力的过程 39 教師教育的核心理念: 未来效能 帮助学习、教学及办学的理念、 过程及方法有 范式转变,让学 生有多元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持续发展,迈向未来 40 文化智能 政治智能 学习智能 社会智能 科技智能 经济智能 学习的五角理论: 发展多元CMI及创造力 智能及思维 转移: 創造力 41 ? ? 教育三重化 (Triplization) ?(全球化 + 本地化 + 个别化) 滾让学生有无限机会学习、发展CMI 、奔向未来 ? 未來范式强调: 42 CMI-CMI-三重化三重化的教育的教育 无限机会、持续发展无限机会、持续发展 世界级的教育= 43 第三浪潮的教师培训改革问题 如何使教师培訓及專業學習进 行三重化,發展專業多元思維 能力及創造力? 如何有效帮助不同類型的教师 透过資訊科技环境、网络、專 業交流平台,擁有無限專業学 习机会? 44 第三浪潮的教师培训改革问题 如何有效协助教师的自我專業学 习持续下去,变成终身学习? 如何有效培养教师发展三重化的 自学及教学的能力? 如何培养教师,有帮助学生持续 发展情境多元智能的能力,以迎 接未来挑战? 45 如何改革我们 的現有的教师 教育内容? 三大浪潮的启示 (1) 46 学员中心 考试中心 导师中心 学科知识/专业技能为本 多元思維/創造力为本 教法与课程 教师教育现 况(第一、二 浪潮) I I IIII IIIIV 47 学员中心 考试中心 导师中心 学科知识/专业技能为本 多元思維/創造力为本 教法与课程 I I IIII III IV 10%-10%- 30%30% 10%-10%- 30%30% 教师教育的创 新改进: 平衡 迈向未来范式 48 启示(2) 新世纪教师教育与培训改革应以 : 未来效能(未来发展): 为主 內在效能(內在改進): 保持相当关注 外界效能(市场满意): 重要、不太迷恋 49 每一位老师成为三 重化多元思維的教 育工作者,終身专 业学习,持續發展 ,充满创意,教学 一天比一天卓越。 我们的梦想 50 參考文獻 郑燕祥著(2006), , 台湾/ 上海: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印刷中) 郑燕祥著(2005),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郑燕祥著(2002),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