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黄晓龙今年初有幸购买了一部关于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书籍,也阅读了其中的一些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全部读完。下面只好介绍一下曾国藩家书这部分内容,以及读这部分的大概体会和感受。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晨星,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青年毛泽东在1917 年致黎锦熙的长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他经常向儿子蒋经国讲述他学习曾国藩的心得体会,一再叮嘱蒋经国要终生学习研究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近1500封,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在家书中,曾国藩主要和他的亲人谈了修身、治家、劝学、交友、从政等这样一些内容。在修身上,曾国藩可谓深有心得。首先,曾国藩一生强调立志,他常说: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为自己写下座右铭道: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在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曾国藩原先嗜好吸水烟,后来他要戒绝,但也不太容易,他对其弟说:“自戒潮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曾国藩硬是凭律己的毅力将烟戒绝。他说: “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从某个层面上,曾国藩执著于事功,但也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性。他说:“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关于立志,曾国藩还在家书里提到:“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总之,就是要按照修齐治平的理论,为社会干一番事业,成为封建社会的一代圣贤。他还向人表示:“君子当以不知尧舜周公为忧,当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其次,他主张反省。一个人德行的进步,与意志坚定与否、与知识渊博程度高低有密切关系,但是也与能否时刻反省自己有直接关系。纵观家书,曾国藩一生在反省上最下功夫,后世对其多有称道,认为曾国藩德行的长进是由于立志和求知,也是由于其反省的次数多,并有改过的勇气。特别地,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再次,为人应谦虚。鉴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曾国藩从保全自己和调整与周围人际矛盾出发,主张言行谦谨。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他提出举止要稳重,说话要谦虚谨慎,更要其“终身牢记,无一刻可忽”。 他认为,为人要浑厚。关于“浑”,他说,“大约与人纷争,不可自求万全处;白人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字最切于实用耳。”这就是说,在是非曲直的问题上,不可自以为是,必须给自己和对方留有余地。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慎独”,这在家书里也有提及。另外关于勤俭方面的内容也随处可见。曾国藩重视修身,以至于不惜舍身卫道,正是由于立志、反省等修养,才具备了同时代人不具备的一些精神素质。在读书问学上,曾国藩主张经世致用,即学以致用。他在与诸弟书中阐释了“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理论。他说:“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读书要有恒心。曾国藩以自己读书的心得告诉各位兄弟,做学问的方法有很多,但集中起来却离不开“有恒”二字。他提出读书当“主敬”、“静心”、“早起” 、“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日知其所亡” 、“日无忘所能”、“谨言”,并且提出读书持“专注”和“有恒”四字。他认为只有如此,方可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真正的让读书成为养生养气之术。,家书家书,最重要的是和家人的关系和交流。曾国藩在家中的角色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父母、兄弟、子女;三大境界:“孝”、“劝”、“教”。 曾国藩虽身为朝廷命官,但凡家中嫁娶婚丧之事,无不是征求过父母之意见,方作出决断;当父母离开人世之时,虽手中大权在握仍不忘记讲求孝道,在家丁忧以明孝义,即使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被朝廷委以重任之时,仍然不忘记寄书至家中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曾国藩在家中身为长子,在当时“长兄为父”的时代曾国藩在家中所充当的不仅仅是长兄的角色,在一定意义上还有父亲的成分。他以“劝勉兄弟勤学修身”为至上,以告诫“兄弟间当和睦,方可兴家望族”为重点。曾国藩深晓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此他时常劝解儿女“有才无德者稍远其人,有才有德者,师之友之可也”。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三大阶段:幼年、中年、老年,充当三种角色:子女、手足、父母。在这本书里,读者可以儿女之身份去体会如何才能做成一位孝子,以兄弟的身份体味如何尽到一个做兄长的职责,以父母的身份感受如何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儒家思想伴随着中华文明不断丰富完善,可贵的是儒家能够将思想浸润贯穿到人们的具体行为规范中去,形成了完成的体系,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取得了统治性的主流地位。我们不主张“复古”, 但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传承至今,独步世界,就不能否认我们传统文化的先进性的一面。我们不应该全面就收,更不应该全面抛弃,而应该取其精华,传承、丰富、发扬。随着价值多元化的发展,当今社会面临着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指纹识别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分析报告(2025年)
- 注塑主管目标责任协议书
- 银行促销活动协议书模板
- 自建房私下协议买卖合同
- 注册一家新公司合同范本
- 电信放弃安装协议书范本
- 瑜伽馆员工离职合同范本
- 水管道安装维修合同范本
- 防疫合同协议书模板模板
- 码头合作转让协议书模板
- 2025江西德安万年青环保有限公司市场部区域经理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书分享
- 2025年校长职级考试题及答案
- 统借统还资金管理办法
- 国家能源集团采购管理规定及实施办法知识试卷
- 2024年广州市南沙区社区专职招聘考试真题
-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仓库超期物料管理制度
- DZ∕T 0289-2015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正式版)
- 2022年养殖场动物疫情报告制度
- 贵港市国有建设用地改变土地使用条件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