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偏高的饮食注意.doc_第1页
甘油三酯偏高的饮食注意.doc_第2页
甘油三酯偏高的饮食注意.doc_第3页
甘油三酯偏高的饮食注意.doc_第4页
甘油三酯偏高的饮食注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油三酯偏高的饮食注意(1)保持理想体重,限制总热能摄入.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应通过限制主食摄入的办法来达到减肥目的,一般应吃八分饱.减肥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减重,切不可操之过急. (2)碳水化合物在总热能中以占4560%为宜,尽量避免食用白糖,水果糖和含糖较多的糕点及罐头等食品. (3)胆固醇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食物选择控制上可比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略为放松. (4)在控制总热能摄入量的前提下,脂肪的热能比不必限制得过低,可占热能的2530%,但应注意勿过多摄入动物性脂肪.每天油脂用量大约50克,植物油应占食用油的大部分. (5)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含纤维较多的食物,有利于降血脂和增加饱腹感。 甘油三酯高的危害甘油三酯高的危害最直接体现在动脉粥样硬化上。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是容易造成“血稠”,即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导致的血液粘稠,在血管壁上沉积,渐渐形成小斑块,即我们平时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而血管壁上的这些块状沉积会逐渐扩大面积和厚度,使血管内径变小、血流变慢,血流变慢又加速了堵塞血管的进程,严重时血流甚至被中断。这时,甘油三酯高的危害已经相当严重了。除了血流中断,阻塞物脱落还能造成血栓;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无论发生在哪个部位,对人体损伤都很严重。如果在心脏,可引起冠心病、心梗;在大脑,可发生脑卒中、中风;发生在眼底,会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在肾脏,可引起肾衰;发生在下肢,则出现肢体血流不畅导致坏死。 此外,甘油三酯高的危害还包括引发高血压、胆结石、胰腺炎;还能够加重肝炎、致使男性性功能障碍、导致老年痴呆等。研究表明,甘油三酯高的后果还包括一点,它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有助于调节甘油三酯的食物1.人体中的脂类大部分从食物中来, 所以3甘油三酯高的人饮食应有节制,主食之中应搭配部分粗粮,副食品以鱼类、瘦肉、豆及豆制品、各种新鲜蔬菜、水果为主。 2.有助降甘油三酯的食物,如:沙丁鱼、大马哈鱼、甜杏仁、马齿苋,还有豆类,大蒜等。 3.还有一些利于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的食物:海带、紫菜、木耳、金针菇、香菇、洋葱等,也可以常吃。 4.饮牛奶宜去奶油,不加糖。蛋类原则上每日不超过1个,烹调食物用素油,少吃油煎食物。少吃花生,因其中含油甚多,但可以食用核桃肉、瓜子仁、果仁等。 5. 还有一个中药验方:坚持用生山楂泡水喝。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 甘油三酯高的原因4甘油三酯56偏高的原因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甘油三酯高常见于遗传。 2、继发性则可以继发于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透析、胆道阻塞等;也 可继发于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烟酒等。 因疾病导致的甘油三酯高主要是各种原因致使脂肪代谢异常。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甘油三酯高,因为甘油三酯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只有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当进食大量脂肪类、尤其是动物脂肪食品后,可测得体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而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细的粮食进入体内后,则引起血糖升高,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从而会引起甘油三酯的升高。编辑本段甘油三酯高的治疗与保健高甘油三酯治疗以药物为主,中药类降血脂药在降甘油三酯方面的作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做用,如君山第四代降脂宁颗粒因为效果确切,副作用小而在临床上使用的越来越广泛。西药和保健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苯氧芳酸类或称贝特类,如氯贝特、非诺贝特、吉非贝齐、苯扎贝特。但需注意的是,他汀类与贝特类两种降脂药物不能联合应用,否则会有一定几率产生横纹肌溶解的严重并发症。 烟酸及其衍生物,如烟酸、烟酸肌醇酯、阿西莫司。 鱼油制剂,如多烯康胶囊。 抗氧化制剂:如:虾青素、叶黄素、CoQ10、花青素、葡萄籽、灵芝孢子油等,以虾青素最强。抗氧化制剂的主要特点是降低甘油三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和脂联素,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被氧化,因为,主要是植物提取物,没有发现其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 72.高甘油三酯者:蛋黄,鱼籽,蟹黄等是否该吃?过去的看法:不能吃,过去的看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的脂肪(其实有色卵子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但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有价值的天然色素成分,如蟹黄和鱼籽以及野生的蛋黄都含有一定的虾青素、叶黄素、b-胡萝卜素等,这些都是很强的抗氧化剂。.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人群总胆固醇水平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 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肝脏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 总胆固醇偏高吃什么好大麦:这种谷物会破坏低密度脂蛋白(坏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2009年的一项研究回顾显示:在不影响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胆固醇)水平的前提下,它能让你的总胆固醇水平平均下降13个数值点。101种最优的长寿食物一书的作者大卫.格鲁托研究员说:“大麦含有葡聚糖,后者是一种可溶性纤维,与胆固醇结合在一起后能迅速排出体外。”1杯半经过煮熟的珍珠大麦含有3克可溶性纤维,达到了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每日的推荐剂量1。 花豆:像大麦一样,对总胆固醇偏高的患者非常适用!这种食物也含有能抵御胆固醇的葡聚糖。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让一些对胰岛素有中等抗阻性的志愿者(高胆固醇的前驱者症患者)每天吃半杯花豆,八周以后他们的总胆固醇水平下降了19个数值点,其中低密度脂蛋白下降了13个数值点。 葡萄:人们每天只需要吃四分之一杯葡萄就能预防高脂肪食物对人体带来的损害和影响。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全国儿童医疗中心的研究者说:“高脂肪食物会减缓血液流通的速度,增加得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科学家认为,每天都吃葡萄,从总体上会对血管健康有益,因为这种水果大量含有一种名为多酚的抗氧化剂。 澳大利亚坚果:营养学期刊上刊发的一项在澳大利亚进行的研究显示:高胆固醇的人如果每天吃1-3盎司的澳大利亚坚果,1个月以后,他们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了5.3%,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了7.9%。研究者推断这种浆果可以增加血液中有益健康的单一不饱和脂肪酸数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吃1盎司的澳大利亚坚果就足够了。 矿泉水:大部分的矿泉水富含金属元素镁和钙(圣培露矿泉水含有56毫克的镁和208毫克的钙),可以潜在的降低血压水平。在瑞典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70名年龄在45岁至64岁之间的患有临界高血压症状的男女病人每天喝1升矿泉水(而不是仿制的矿泉水和苏打水),坚持喝了4周以后,血压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 避免喝能量饮料:大厨的烹饪医药学指南一书的作者约翰拉普马医学博士说:“能量饮料中通常添加了咖啡因和巴西可可粉,会让血压水平激增。”总胆固醇偏高的危害1.总胆固醇高了往往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胆总管阻塞、冠心病、动脉粥硬化等。 2.总胆固醇高了,会在人体动脉中形成硬化的板块,随着硬化板块的增多,动脉逐渐的变狭窄甚至受阻,而动脉主要负责人体各个组织疏松氧气和营养物质,这样一旦机体组织无法及时得到营养和氧气,便会产生病症,例如会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脑软化、脑梗塞等。严重者会是动脉迅速堵塞,这种急性心肌梗塞便会导致猝死。编辑本段总胆固醇偏高的原因1.阻塞性黄疸。这时由于胆汁排出受阻,血中出现脂蛋白-X和肝内胆固醇合成亢进所致,以游离型胆固醇的增加为主。引起总胆固醇偏高,所以阻塞性黄疸是造成总胆固醇偏高的原因之一。 2.肝细胞受损。胆固醇的酯化发生障碍,血中胆固醇减少,在肝硬化、重症肝炎等严重损害时,血中总胆固醇也降低。 3.饮食不当。过多进食含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心、肝等动物内脏。身体内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引起总胆固醇偏高,这也是造成总胆固醇偏高的原因之一。编辑本段降低总胆固醇的食物1.众所皆知的燕麦片:研究报告指出,每天吃约34杯燕麦片有助降低总胆固醇达48,原因是燕麦片含水溶性纤维。除麦片外,苹果、橘类水果、干豆类如腰豆、黄豆、眉豆等也含丰富水溶性纤维。 2.黄豆中的异黄硷素也有助降低胆固醇,因此应多吃豆浆、豆腐、黄豆。 3.鱼类(特别是三文鱼及吞拿鱼)含奥米加三脂肪酸,早被证实有助降低胆固醇,建议每星期吃两至三次鱼类代替肉类。 4.最后是中国传统食品,如木耳、玉米、冬菇,也有助降胆固醇。编辑本段总胆固醇高如何治疗人体出现总胆固醇偏高的现象时,说明人体的肝和肺开始发生实质性的病变。那么,总胆固醇偏高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针对病理性因素引起总胆固醇偏高的现象,此时患者最好要到医院,根据病史以及临床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些相关性的检查,确定引起总胆固醇高的原因,然后再采取药物和饮食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采取治疗! 2、针对饮食不当引起总胆固醇偏高的现象,总胆固醇高的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一些纤维含量多的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如:芹菜、玉米、燕麦等;少食脂肪高的食物,从而控制胆固醇的摄入,使胆固醇恢复到正常值。编辑本段不含总胆固醇的食物日常饮食中其实有许多不含胆固醇的食物,包括硬壳果类,如杏仁、核桃;五谷类、蛋白,水果类 果酱、果冻;此外,还有蔬菜类、花生、花生酱,植物性油脂及人造奶油、面筋、豆类与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尤其多吃水果,水果含果胶,也能降低胆固醇。 近年来有不少报告显示,摄取燕麦也能降低胆固醇。许多研究显示,燕麦其实和豆类同样有效,如果每天在低脂饮食中添加两三杯燕麦片,其降低胆固醇的效果较仅采取健康饮食还好。 其他有益于降低胆固醇的食物还有胡萝卜及生蒜头。过去有不少研究显示,摄取大量的生蒜头能减少有害的血脂肪。除了饮食外,规律运动及体重控制均有助于降低体内胆固醇。编辑本段总胆固醇偏高饮食注意问题控制总热量:主食每天4两(女)、6两(男),以全麦面包、燕麦、机米、土豆、南瓜为佳,少吃点心,不吃油炸食品。 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动物脂肪,尤其注意隐蔽的动物脂肪如香肠、排骨内的脂肪。每天每人烹调用油 胆红素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胆红素偏高应怎么治疗胆红素偏高一般是由各种疾病引起,而胆红素偏高的治疗方法,就是查找引起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如是乙肝病毒导致的胆红素升高,则可能是因肝细胞受到了乙肝病毒的侵袭,而造成了肝脏降低了工作能力,引起不能转化间接胆红素,就造成了直接胆红素升高,这就需要从乙肝病毒下手,抑制乙肝病毒、消灭乙肝病毒。长沙方泰肝病医院引进最新肝病DCC疗法,利用电磁场的作用,通过血液直接将药物送到肝脏,能够精准而迅速的杀灭乙肝病毒,而不损害正常的肝细胞,是人类战胜乙肝的又一进步。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等指标偏高表明胆囊有炎症,是胆囊炎导致的。肠胃消化不好情况其实是胆囊炎引起的症状而已。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黄帝内经素问】,根源在胆。肠胃问题必须从胆治疗。 我们吃的食物首先在胃里经胃酸打碎糜化,后进入肠道通过胆汁胰液分解代谢吸收,但如果胆不好(指胆囊炎)就会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变差,胆汁疏泄不畅,分泌减少,使得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久,下面下不去,上面下不来,食物在胃里便会长时间滞留胃里,而胃里当有食物时便不断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出来,这就是胃酸过多的原因,长此以往,胃的功能便会下降,胃酸在分解食物的同时也会侵蚀胃粘,产生胃部溃疡,另外肝胆气机失常导致胆汁逆行犯胃,损伤胃粘膜,进而产生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病。症状有打嗝、嗳气、口苦、返酸,胃胀,右腹隐痛等。而肠道问题就是胆汁减少导致脂肪及胆固醇不完全代谢(胆汁主要功能就是分解糜化脂肪和胆固醇),使得脂肪和胆固醇没有完全分解就排出体外,或因分解速度过缓而在肠道停留时间过久而产生大便不成形或便秘以及伴有痔疮出现的情况。综上所述,您就会知道其实肠胃疾病的根源在胆,是胆囊炎引起的。所以不管用什么药都治不好,达不到治愈效果。只有调理胆,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肠胃问题。建议:到医院做B超检查一下,胆囊炎不必担心,很简单,用树荣苦菜煮汤喝即可,用时须加红糖哦。是一种野菜,以前人们用来充饥,当饭吃的。注意的是:晚上不要熬夜,少吃西瓜、香蕉、梨及冷饮等生冷性寒之物,少吃蛋黄、动物内脏等含高胆固醇的食物。三分治,七分养,平时要注意饮食及生活习惯的调整。尿酸过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一、 尿酸过高的原因: 尿酸是指人体内嘌呤(purine)代谢的最终产物。如果体内积聚过多尿酸,造成代谢失调,就是尿酸过高。 通常,嘌呤在肝脏氧化代谢后才变成尿酸,再由肾脏和肠道排出。基本上,嘌呤的生产量和排泄量大约相等。 嘌呤的生产量,三分之一来自食物,其余是体内自行合成;排泄量则是三分之一由肠道排出,三分之二从肾脏排出。如果生产过多或排泄不出,尿酸囤积体内,会导致血液中尿酸值升高。 运动过长时间没有喝水,抗利尿激素分泌,使尿液中的水分减少;食用含有大量嘌呤的食物,如红肉、动物内脏等等。这些都会使尿酸浓度短时增高,但是属于正常的现象,无需紧张。 并不是所有的尿酸过高都是痛风!肾脏疾病、年纪过大引起器官老化、痛风、血液病、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铅中毒等都会引起尿酸增高。 食物中嘌呤过高也会引起尿酸增高。现在很多人都有尿酸偏高的症状,但又没有痛风的表现,这很可能是代谢综合征。 所以当病人的血尿酸过高时,应该先请医生确认引起过高的原因,再适当治疗! 二、 尿酸过高的症状: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在于痛风发作,或最终发生肾结石。高尿酸血症病人发生痛风的可能性,大致和血清尿酸水平增高的程度成比例。 据观察,在青春期开始有高尿酸血症的男性,至第一次痛风发作之间的间隔一般为2025年或更长。这并不意味着要对所有高尿酸血症病人都给予预防性治疗,以防止其中少数人痛风发作。 一般认为,对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无须治疗。但也不是不管它,因为高尿酸血症毕竟是不正常的。持久的高血尿酸,有可能造成尿酸结晶和尿酸盐结晶在肾盂、输尿管或肾小管及肾间质沉积,造成肾损害,引起肾结石,所以应该寻找高血尿酸的原因,如利尿药、降压药、化疗药等药物因素及肾病、血液病、糖尿病等,找出原因,同时应避免肥胖、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酗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创伤、湿冷等诱发因素。降低血尿酸,这是有益无害的事。当有下列几种情况时,则应考虑治疗:有痛风临床症状;有痛风家族史;上述些原因排除后,仍有高血尿酸(超过054毫摩尔升,即超过9毫克分升)。 如果长时间尿酸过高,就可能引起痛风!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起因是长时间的尿酸过高引起的,尿酸在关节、肾处沉积等问题。病变常侵犯关节、肾脏等组织,发病年龄多在40以上,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男女之比为50:1,多数妇性病人为绝经后女妇,常在春、秋季节发病。常见的症状: 1、无症状期:有高尿酸血症而无临床症状。2、痛风性关节炎,3、痛风结节,常见于耳轮和关节周围,呈大小不一的降起赘生物,可向皮肤破溃,排出白色的尿酸盐结晶。4、肾脏病变,5、少数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痛风的临床症状及相关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脏病变和尿路结石。临床上可分几个阶段如无症状症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中间缓解期和慢性痛风。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是指血中尿酸浓度过高,但无临床症状。此种状态以后易引起急性痛风或尿路结石,且尿酸值愈高者愈易引起,但少数人则可能终生无症状。在门诊常可见病人把一切的关节或软组织症状,归咎於尿酸过高,事实上有不少病人其尿酸过高是属於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2、急性痛风:是因沉积的尿酸盐被白血球吞噬所引起的发炎反应。易侵犯中年男性和停经后的妇女,早期时下肢关节较易受侵犯(少数病人则可能先侵犯上肢的关节),且愈周边的关节愈易受侵犯。发病初期以侵犯单一关节为主(以后则可能有数个关节受侵犯)。关节炎常在夜间发生且症状产生极为快速,病人常在睡梦中被痛醒。急性痛风可能由於外伤、酒精、药物、外科手术或急性内科疾病而诱发。 3、中间缓解期:指二次急性痛风中间之无症状期间,病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急性痛风发作之间隔时间差异颇大,可长达十余年亦可短至数个月,但往后之无症状期可能愈来愈短。 4、慢性痛风:痛风者未经适当治疗可能会变成慢性痛风,此时病人除有慢性关节疼痛外,亦常有痛风石沉积於关节内或软组织。由於关节受破坏和慢性发炎反应常导致关节变形。 5、痛风性肾病变:尿酸盐可能因沉积於肾脏而引起肾脏病变。痛风病人亦可能是因年龄增加、高血压、尿路结石、肾盂炎等其它因素引起肾脏病变。 6、尿路结石:痛风病人常发生尿路结石,且其机会随著尿中尿酸排泄量增加而增多。 7、其它相关疾病:痛风病人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硬化和高脂血症。 根据林口长庚医院风湿过敏免疫科在中华民国79年统计发现,约一半的痛风患者,在急性痛风发作前有诱因存在,其中以啤酒为最重要原因(占60%),其次为海产(18%)、内脏食物(14%),而豆类制品则几乎很少引起发作,同时根据台湾、日本及美国学者测量各种豆类的嘌呤含量也不太高,因此可以推翻民间误传痛风不可以吃豆类的说法。另一个间接证据是,常吃豆制品的出家人也很少得到痛风。 在所有的高尿酸患者中大概有十分之一会有通风病,这与平时的生活与遗传有较大的关系。 医学空间(MED)7月14日消息近期发表在ArthritisCare&Research上的一篇文章报道了高尿酸血症与中风危险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系。来自法国的专家分析了16个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238449的成年人对象。结果显示,调整各种因素之前,高尿酸血症与中风危险发病率(RR为1.41)和死亡率(RR为1.36)密切相关,经过调整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等影响因素之后,高尿酸血症与中风危险发病率(RR为1.47)和死亡率(RR为1.76)依然密切相关。因此,高尿酸血症可能适度增加中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应该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降低尿酸水平对降低中风是否有益。 此外,血液中尿酸含量最高的25%病人中,中风、心血管坏死及心脏病的病发率,较尿酸含量最低的25%病人来得高。该研究在7个国家及地区的945个医药中心同步进行,共9193名左心室肥大症的高血压患者参与,约5年后得出结果。高血压者容易中风,90%患者会因血管阻塞而中风,而且其中约一半有高尿酸的问题,但是,不少高血压者却经常忽略了尿酸问题。 三、降低尿酸过高 高尿酸患者虽可服用降尿酸的药物(包括排尿酸药苯溴马隆和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但如能通过合理饮食而使尿酸自然降下来,那当然是最理想不过的了。 1.应供给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如对心肾无不利影响,应多饮水。 2.烹调方法多用烩、煮、熬、蒸、氽等,少用煎、炸方法。食物应尽量易消化。 3.多选用富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食物。可用食物:米、面、牛奶、鸡蛋、水果及各种植物油。 4蔬菜除龙须菜、芹菜、菜花、菠菜外,其他均可食用。 5.禁用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