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课型:第一单元 专题 气象物候第一课时 看云识天气教学目标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2、巩固对分类别说明的学习。3、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生动的语言。2、学习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教辅手段 图表教法与学法 朗读法 观察与联想 图表概括法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预知天气的方法?我们一起从看云识天气中掌握各种方法。2、释词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动物的冬眠、始鸣、繁殖、候鸟的迁徙等。非生物现象如初霜、始雪、初冰、解冻等)二、玩味文题板书课题之后,问: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明确: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2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明确: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三、解读课文1、速读课文。要求:思考云和天气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抓住关键句来回答,即第1段最后一句。2、通读全文。要求: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3、精读课文。(1)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这一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明确:总分总。如何分层?明确: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是第二层。第1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明确:“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这些内容与“姿态万千”相照应。“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些内容与“变化无常”相照应。(2)阅读第二部分。分组讨论制表,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第一组阅读第3段,讨论并制出晴天云彩简表。第二组阅读第4、5段,讨论并制出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第三组阅读第6段,讨论并制出云彩识天气简表。要求: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包括:云的种类,云的形状、位置,预示天气等。晴天云彩简表名称形态变化位置厚度天气征兆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最高最薄象征晴朗卷积云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很高很薄无雨、雪积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渐渐消散两千米左右较薄阳光温和高积云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成群的扁球状排列两千米左右较薄天晴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名称形状变化过程位置天气征兆卷层云卷云聚集着,仿佛蒙上白色的绸幕,卷云慢慢向前推进高晴转阴高层云卷层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低将下雨雪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低更厚,暗灰色云块布满天空更低雨雪连绵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大的云山,乌云密布更低雷雨冰雹云彩识天气简表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征兆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里紫外红华环小到大晴华环大到小阴雨虹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霞出现在早、晚,太阳照红云层云层变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三、合作探究,赏读课文(1)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时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明确: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2)第1段中,结构是怎样的?哪个短语是总写云的形态?哪个短语是总写云的特征?明确:总分总的结构,姿态万千总写云的形态,变化无常总写云的特征。(3)“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是什么说明方法?明确:说明方法是分类别。(4)“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是什么说明方法?明确:说明方法是打比方。(5)本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是分类别、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来。明确: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隔着云的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的句子集中在写“晕”、“华”、“虹”、“霞”的段落。 (6)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作用是什么? 明确:本文中比喻的作用:一是知识性,如“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的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这里的比喻分别说明了卷云和卷积云的特征;二是形象性,便于读者理解,比如:还有的像峰峦,像刚川,像雄狮,像奔马(7)文中的排比有什么作用?如:“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明确:比喻、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8)文中还有哪些说明的技巧,举出例子,说说作用。如: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明确:对比,能使人们对事物获得深刻的认识和鲜明的印象。如:站得高的云,叫卷云。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明确:拟人,使被说明的对象具体生动形象。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明确:对比、引用,引用谚语可简洁、通俗地说明有关问题。(9)在本文中,作者准确地使用了表示时间、范围的副词,在文中找出例子并分析。例1: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例2: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例3: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几个钟头内便下雨或者下雪。例4: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以上加点的词表明天气的阴晴变化虽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又不是绝对的。四、写作特点1、文章始终抓住云的特点加以说。 2、本文说明顺序有条不紊,脉络分明。3、语言通俗、准确。五、小结说明文的知识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说明语言 平实说明 准确性、科学性 生动说明:生动性、形象性 六、课堂总结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七、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例: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山戴帽,大雨到。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课型:第一单元 专题 气象物候第二课时 古代诗词中的物候教学目标 1、朗读体会,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的真挚感情。 2、了解诗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3、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诗词中反映的物候现象。教辅手段 注释 插图 资料搜集教法与学法 阅读法 讲授法 对话法 朗读-释疑-赏析-积累教学设计 一、导入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不仅给我们后人带来了很多文学知识,得到了美得享受,也让我们理解许多物候气象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首,来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各个方面的知识。 二、诵读感知 朗读,结注释合理解诗词内容。 三、品析鉴赏1、引导学生讨论诗中精确的语言。(1)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中“杨柳”的含义如何理解?讨论明确:“折柳”,语意双关,从字面上看是讲将士们长年驻守在祁连山上,根本见不到内地那种常见的杨柳的景致;更深层的含意是表达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2)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宵”所表达的意象。 讨论明确:一“晓”一“宵”,就画龙点睛地把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令人赞叹。 (3)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的“春风”仅是指春天的风吗?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谈谈。 讨论明确:“春风”既指自然界的风,也暗指朝廷的关心。 (4)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讨论明确: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引人联想。 (5)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是怎样写出画中之景的?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哪儿? 讨论明确: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江水上浮游的鸭子、布满地面的蒌蒿和新出芽的芦苇,分别是地面景、江上景和岸边景。这首诗的高妙之处正在于以这些想像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2、揣摩领悟:诗作中描述出的有关物候现象。 自由朗读,交流讨论 明确: (1)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说明:农历五月,多数植物早已过了花期,而天山仍是冰雪一片,原因在于高度差异。 (2)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有人认为“黄河”应为黄沙) 说明:两种说法的角度不同。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是事实,从地理学角度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不可能,凉州城与黄河相去甚远。有可能是“河”与“沙”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没有“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样显得有美感,文学是可以发挥想像的。 (3)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说明:月黑雪猛,非雁飞之时,此时大雁高飞,暗示已有敌情。华罗庚认为“月黑天高时,怎见得雁飞”,理由是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 说明:因为画面本身有水有鸭,更从其它景物上想到江水的温度和鸭子的感知;再即景生情,由蒌蒿、芦芽想到了河豚(河豚产卵季节要溯江而上)。 四、拓展延伸: 你能用你平时积累的诗词来解说其中的物候现象吗? 交流,补充: 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节日促销活动方案
- 车展创意活动方案
- 自制故事盒活动方案
- 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贵州选调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电气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比高矮比长短测量概念启蒙
- 企业资产追踪及使用记录标准化模板
- 服装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那一次我真感动八年级作文(8篇)
- T-CACM 1560.1-2023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推拿
- 护理美学-第三章 护士审美修养
- 篮球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高清版)JTG 5211-2024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人教精通版6年级上下册重点单词和句型默写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版)
- DB32T4062-20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正式版)JBT 14897-2024 起重磁铁安全技术规范
- 三D打印公开课
- 西方节日-英文介绍
- 动车组列车员(长)(职业通用)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