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大决战(课时课件)(人教版八上)_第1页
战略大决战(课时课件)(人教版八上)_第2页
战略大决战(课时课件)(人教版八上)_第3页
战略大决战(课时课件)(人教版八上)_第4页
战略大决战(课时课件)(人教版八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3、解放战争分为哪几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大决战,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温故知新,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主战场在 解放区,主战场在 国统区,130 万人,430 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373 万人,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5 万人,280 万人,365 万人,1948年秋,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人民解放战争,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学习目标,A兵力对比: B敌军态势: C我军态势: D战局延伸:,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了国民党,这是当时最新的变化。,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得到人民支持。,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请推测,战略决战选择东北为突口,有利条件有哪些?,敌我力量对比表(1948年8月),一.三大战役,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关门打狗,猛虎掏心,瓮中捉鳖,锦州,黑山,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歼敌人数:,1.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林彪、罗荣桓,东北人民解放军,47万余人,解放军进攻锦州,林彪,罗荣桓,1948年10月15日锦州宣告解放,沈阳人民集会游行,庆祝全东北解放,300 万人,290 万人,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人数由内战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到290万人左右,人民解放军人数由内战初时的130万人增加到300万人,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解放东北全境,毛泽东为什么把战略决战的首役放在东北地区?,经济上:资源丰富,经济力量雄厚。 军事上:敌弱我强。敌军是战是守,举棋不定。 群众基础好,人民群众踊跃参军。 胜利后有利于华北、华东作战。,猛虎掏心,碾庄,陈官庄,双堆集,时间:,地点:,参战部队:,指挥者:,意义:,2.淮海战役,歼敌人数:,1948年11月1949年1月,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55万余人,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华东解放军部队经鲁西南地区向徐州挺进,民工大车运输队,为解放军运送军需物资,人民群众积极支前,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人民群众踊跃参军,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充足的兵源。 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 人民群众大力支援前线,保证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你怎么去理解这句话?人民群众在战争中起到什么作用?,北平和平解放,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指挥者: 意义: 歼敌人数:,3.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华北,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52万余人,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阅读材料,想一想,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材料一 北平解放前夕,解放军请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北平军事地图上标注出重要文物的位置,这张北平重点文物图,在西柏坡,挂到了毛泽东指挥平津战役的指挥所墙壁上。随后,毛泽东命令部队在进行攻击练习时,一定要对目标计算精确! 材料二 美联社有一个评论:“北平协议在保留面子方面是一个杰作,北平可能就是南京及其他城市的试验品。”,主要原因:,(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 (3)对傅作义部队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进一步瓦解敌人。 (4)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三大战役示意图,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辽沈 战役,淮海 战役,平津 战役,1948、9至 1948、11,1948、11至1949、1,1948、11至 1949、1,林彪 罗荣桓,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47万,55万,52万,解放了 东北全境,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40天歼灭154万,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 朱德,二.百万雄师过大江,百万雄师过大江,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解放军渡江作战,国共划江而治,好不好,不行一定要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的目的是什么?,彻底消灭敌军,解放全中国,捍卫了国家领土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乘胜追击-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19271949),被定格的日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全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饱含哲理,叙事与议论结合紧密,活用典故。 全诗前四句着重于叙事,后四句主要是议论 首联描绘了解放军解放南京战役的宏伟场面,总结全诗。 颔联进一步赞颂了南京解放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 颈联是全诗的主旨和灵魂。诗人以昔日西楚霸王项羽失败的典故为教训,不能像项羽那样,不能放松警惕,要善始善终。 尾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全诗的思想作了哲理性的总结。诗人引用唐代大诗人李贺的“天亦有情天亦老”的诗句,推陈出新,表明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哲学道理。,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失民心,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得民心,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逆民意,顺民意,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国民党来看:,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民众支持,力量对比,士气民心,政权性质,将帅素质,历史趋势,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败。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事业是正义的、进步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取得最后的胜利。,历史趋势,新中国成立,联系现实:中共十八大,十八大提出必须继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国共力量相差悬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转强,打败国民党呢? 民心所向,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军事指挥得当,解放军英勇奋战。,【活动与探究】,战略大决战,辽沈战役:1948年911月 林彪和罗荣桓领 导,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1948.111949.1 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 、粟裕、谭震林领导,奠 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1948.111949.1,基本上解放了华 北全境,渡江战役,时 间:1949年4月21日开始,标 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结 果:4月23日,解放南京,三大战役,1下面是某同学对解放战争时期重大战役的描 述,其中符合辽沈战役特点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B,中考链接,2.右图中的建筑物是东北解放纪念 碑,它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碑文 记载了东北三省军民浴血奋战解放 全东北的业绩。下列与东北解放相 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A,3历史铸就纪念章,纪念章深化人们对难忘历史瞬 间的印象。2013年是淮海战役胜利64周年,淮海战 役的胜利( ) 是党中央英明决策的结果 与参战人民军队的英勇战斗有密切关系 得益于人民群众(民工)的大力支援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A. B. C. D.,A,4.右图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的一个片段,这一片段反映的历史事件 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D,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924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19451949年,第一次合作,分裂,第二次合作,分裂,成果,成果,危害,危害,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内战爆发,祖国至今未能统一,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国家内战,给日本进一步侵华以可乘之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如今国共两党更须以民族利益为己任,再次携手合作,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当堂检测之:,1、下列哪一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A、三大战役胜利,B、南京解放,C、上海解放,D、北平和平解放,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渡江战役 平津战役,A、,B、,C、,D、,4、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是,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