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祛风湿散寒药.ppt_第1页
课件:祛风湿散寒药.ppt_第2页
课件:祛风湿散寒药.ppt_第3页
课件:祛风湿散寒药.ppt_第4页
课件:祛风湿散寒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祛风湿药,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和各类药物的性能特点。 掌握药物独活、木瓜、蕲蛇,秦艽、防己,桑寄生6味。 熟悉药物川乌(附:草乌)、威灵仙,五加皮3味。 了解药物徐长卿、蚕沙、雷公藤,络石藤、豨莶草、臭梧桐、桑枝,狗脊、千年健9味。 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防己有木防己、汉防己;五加皮有南五加皮、北五加皮;白花蛇有蕲蛇、金钱白花蛇不同品种。,目的要求,祛风湿药概述,湿 邪 为 患,湿邪化热,湿热证,清热燥湿药,苦寒 清热燥湿,暑湿湿温,湿阻中焦,芳香化湿药,辛温香燥 芳香化湿,水湿浸淫,水湿病证,利水渗湿药,甘淡平 渗利水湿,水湿积聚,水肿实证,峻下逐水药,多有毒 峻下逐水,风湿浸犯,风湿痹证,祛风除湿药,辛苦温燥 祛风除湿,祛风湿药含义,凡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药。,祛风湿药分类及作用,祛 风 湿 药,祛 风 散 寒 除 湿,祛风湿散寒药,辛苦温 肝脾肾,祛风除湿 散寒止痛 舒筋活络,疼痛麻木 关节肿大 筋脉挛急 屈伸不利,祛风湿清热药,辛苦寒 肝脾肾,祛风胜湿 通络止痛 清热消肿,风湿热痹 关节不利 红肿热痛,祛风湿强筋骨药,苦甘寒 肝肾,祛风胜湿 补肝益肾 强筋壮骨,腰膝酸痛 痿软无力 四肢拘挛,风 湿 痹 证,祛风湿药分类,痹 病,行痹,疼痛游走不定,恶风寒,痛痹,痛剧固定,遇寒则甚,得热则缓,着痹,重着而痛,手足笨重,麻木不仁,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筋脉挛急,尪痹,关节剧痛,肿大变形,虚痹,绵绵而痛,麻木尤甚伴心悸乏力,肢 体 关 节 肌 肉 疼 痛 屈 伸 不 利,祛风湿药使用注意,酌情配伍: 辨类型: 行痹:祛风(祛风湿药)+活血养血药 着痹:温燥(祛风湿药)+燥湿健脾药 痛痹:散寒(祛风湿药)+通经活血药 热痹:寒凉(祛风湿药)+凉血清热药 辨病程: 在表:祛风湿药+解表药 入里:强筋骨(祛风湿药) +补肝肾药 久病:祛风湿药+补气血药 注意用法: 多以酒剂或丸剂服用(慢性疾病)。 注意禁忌: 阴虚血亏者慎用(多燥)。,独 活,神农本草本经 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者。” 汤液本草:“独活,治足少阴伏风而不治太阳,故两足寒湿,浑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 本草求真:“独活,辛苦微温,比之羌活,其性稍缓,凡因风干足少阴肾经,伏而不出,发为头痛,则能善搜而治矣,以故两足湿痹,不能动履,非此莫痊,风毒齿痛,头眩目晕,非此莫攻,因其所胜而为制也。且有风自必有湿,故羌则疗水湿游风,而独则疗水湿伏风也。” 羌活、独活,古时不分。本经谓独活一名羌活,所以本经、别录只有独活而无羌活。自陶弘景始言“羌活形细而多节气息极猛烈独活色微白而形虚 ”后世渐分用。二者功效相似,然羌活气浓烈,偏于发汗解表而走上;独活则气较淡,偏于祛风湿而走下。,独活来源,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 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根茎。 主产于湖北、四川、浙江、安徽等地。 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阴干或烘干,切片入药。生用。,重齿毛当归,药材独活,独活处方用名,中文名: 独活、大活、川独活、香独活 英文名: 独活【医】 angelica root;doubleteeth pubescent中药,独活性能功效,性能 辛、苦,微温。 归肝、膀胱经。 功效 祛风除湿 通痹止痛 发汗解表,独活归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八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足厥阴肝经循行图 Liver Meridian 蓝色线条体内循行线 红色线条体表循行线,独活归经,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 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 项 ,循肩膊,挟脊抵腰中,入 循膂,络肾,属膀胱。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 Bladder Meridian 蓝色线条体内循行线 红色线条体表循行线,独活性能分析,味辛发散,味苦燥湿,性温胜寒,入肝肾走筋骨散寒除湿通痹,入膀胱走肌表散风祛湿解表,祛风除湿 通痹止痛 发汗解表,独活应用,1.祛风除湿、通痹止痛:风寒湿痹痛,肌体 筋脉 经络 关节,风,寒,湿,关节疼痛 屈伸不利,附子、乌头 千金方 乌头酒,肾气虚弱 党风受冷,偏枯冷痹 缓弱疼痛,桑寄生、杜仲 千金方 独活寄生汤,祛风除湿 散寒通痹,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重者为宜。,独活的功用,祛风除湿,通痹止痛,风寒湿痹痛,发汗解表,外感风寒挟湿表征,独 活 寄 生 汤,独 活,祛风除湿散寒,蠲痹止痛,君,防 风,秦 艽,祛风胜湿,肉 桂,温力祛寒,细 辛,祛寒止痛,臣,寄生 牛膝 杜仲,强筋壮骨,芍药 地黄 川芎,养血活血,人参 茯苓 甘草,补气健脾,佐,使,祛 风 湿 止 痹 痛 益 肝 肾 补 气 血,痹 证 时 久 正 气 不 足,腰 膝 冷 痛 关 节 不 利 心 悸 气 短 舌 苔 薄 白 脉 细 弱,疼痛较剧者:+川草乌、白花蛇:搜风通络止痛 寒邪偏盛者:+附子、干姜 :温阳散寒止痛 湿邪偏盛者:+防己、苍术 :祛湿消肿止痛 -地黄 正虚不重者:-地黄、人参,慢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者,独活应用,2.发汗解表:外感风寒挟湿表证。,肌 体,风寒,湿,风寒挟湿表证,发汗解表 散风祛湿,羌活、荆防 荆防败毒散,羌活使用注意,使用说明: 临床主治风寒湿痹,经配伍亦可治疗偏枯冷痹缓弱疼痛(千金方独活寄生汤)。 独活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树下部寒湿重者为宜。,配伍应用: 配羌 活:祛风除湿,散寒解表 配桑寄生:益肾壮骨,通痹止痛 配细 辛:发散风寒,止痛力强 配防 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羌活现代研究,化学研究 含挥发油、当归醇、当归素、佛手柑内酯等。 药效研究 抗关节炎、镇痛、镇静及催眠 作用,并能直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有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羌活歌诀,独活与羌活功用比较,辛苦性温 入肾膀胱 祛风除湿 通痹止痛 发散风寒,独活,性较缓和 ,善走气分,发散力不及羌活 ,偏于祛风除湿而走下,用于风寒湿在下在里、久病伏风头痛。,独活,气味浓烈 ,善走血分,发散力强 ,偏于发汗解表而走上,善治风寒湿在上在表, 新感游风头痛。,风外 寒感 湿风 痹寒 证湿 疼表 痛证,威灵仙,新修本草 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气,心膈痰水久积,癥瘕痃癖气块,膀胱蓄脓恶水,腰膝冷痛又疗折伤。” 药品化义:“灵仙,性猛急,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威灵仙来源,为毛茛科多年生攀援性植物威灵仙 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或棉团铁线莲 C. 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 C. manshurica Rupr. 的根及根茎。 前一种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应用较广。后两种部分地区应用。 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生用。,威灵仙,东北欣线莲,药材威灵仙,棉团铁线莲,威灵仙处方用名,威灵仙 铁脚威灵仙 铁杆威灵仙 赤茎威灵仙,威灵仙性能功效,性能 辛、咸,温。 归膀胱经。 功效 祛风湿 通经络 消骨哽,威灵仙药性分析,本品辛散温通,苦温除湿,走散力强,为风湿痹证常用之品,但不宜久服,以防伤正。 此外,味咸可软化鱼骨,温燥又能除痰。,威灵仙应用,1.祛风湿、通经络:风湿痹痛。,其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脉,既能祛风湿,又能通经止痹痛。凡风湿痹痛,麻木不仁,无论上下皆可用,为风湿痹痛要药。 常可单用威灵仙,为末,温酒调服; 也可配当归、桂心为丸服,如神应丸。 现多与羌活、防风、川芎、姜黄等同用。,威灵仙应用,2.消骨哽 :诸骨哽咽。,其本品味咸,有软坚消骨哽作用. 可单用或加砂糖、醋煎汤,慢慢咽下,一般可使骨哽消失。 海上方:“缩砂威灵仙,白糖和酒煎,一口吞下去,诸骨软如绵。”,威灵仙使用注意,煎服,515g。 治骨哽可用3050g。,威灵仙现代研究,化学研究 威灵仙含白头翁素和白头翁醇、皂甙等。 药效研究 具有镇痛、抗利尿作用。 醋浸液对鱼骨刺有一定软化作用,并使局部肌肉松弛,促使骨刺脱落。 其煎剂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霉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威灵仙歌诀,木 瓜,名医别录 别录:“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 本草正:“木瓜,用此者用其酸敛,酸能走筋,敛能固脱,得木味之正,故尤专入肝,益筋走血。疗腰膝无力,脚气,引经所不可缺。”,木瓜来源,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 和木瓜(榠楂)C. sinensis (Thouin) Koehne的成熟果实。 前者习称“皱皮木瓜”,后者习称“光皮木瓜”。主产于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安徽宣城产者称“宣木瓜”,质量较好。 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摘。皱皮木瓜置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后晒干;光皮木瓜纵剖成二或四瓣置沸水中烫后晒干。切片生用。,贴梗海棠,药材木瓜,木瓜处方用名,木瓜 陈木瓜 宣木瓜 川木瓜 光皮木瓜 皱皮木瓜 炒木瓜 木瓜实 铁脚梨,木瓜性能功效,性能 酸,温。 归肝、脾经。 功效 舒筋活络 除湿和胃,木瓜应用,1.舒筋活络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风 寒 湿,机 体,风湿痹痛,筋急项强 不可转侧,脚气肿痛 冲心烦闷,乳没、生地 木瓜煎,吴萸、槟榔 鸡鸣散,舒筋活络 去湿除痹,久风顽痹、筋脉拘急之要药,木瓜应用,2.除湿和胃 :吐泻转筋。,湿浊中阻 升降失常,呕吐泄泻 腹痛转筋,除湿和中 舒筋活络,缓挛急,除吐泻,吴萸、半夏、黄连 三因方木瓜汤 霍乱论蚕矢汤,木瓜应用,3.消食:消化不良。,木瓜使用注意,煎服,1015g。 胃酸过多者不宜用。,木瓜现代研究,化学研究 含皂甙、黄酮类、维生素C、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等,此外,还含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鞣质等。 药效研究 对动物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消肿作用,似有缓和胃肠肌痉挛和四肢肌肉痉挛的作用。,木瓜歌诀,祛风湿(散寒)药功效总结简表,祛 风 湿 散 寒 止 痹 痛,独 活,善治下部寒湿痹痛,发汗解表(风寒挟湿表证),威灵仙,善治游走行痹痛,通经络,消骨哽(诸骨哽咽),川 乌,草 乌,散寒止痛强,(诸寒疼痛、跌打损伤、麻醉疼痛),蕲 蛇,乌梢蛇,祛风通络强,(干湿癣症),定惊止痉(惊风破伤风),雷公藤,善治风湿关节疼痛,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疔疮肿毒、腰带疮、皮肤瘙痒),木 瓜,善治久风顽痹、筋脉拘急,舒筋活络(脚气肿痛),除湿和胃缓挛急,蚕 沙,治各种痹痛,和中化浊止吐泻,祛风止痒(风瘙瘾疹),吐 泻 转 筋,风 寒 湿 痹 痛,祛风湿(散寒)药功效总结简表,祛 风 湿 散 寒 止 痹 痛,伸筋草,舒筋活络,寻骨风,通络止痛,风 寒 湿 痹 痛,松 节,活络止痛,善去筋骨间风寒湿邪,海风藤,通经活络,老鹳草,舒筋活络,止泻痢(湿热泻痢),路路通,祛风通络,利水(水肿,小便不利)下乳(乳汁不通、乳房胀痛)祛风止痒(风疹瘙痒),通 络,祛风湿散寒药功效(一),祛风湿散寒药功效(二),祛风湿散寒药主治(一),祛风湿散寒药主治(一),徐长卿,本经 别名 :寮刁竹 为萝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徐长卿 Cynanchum paniculatum (Bge.) Kitag. 的根及根茎。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北、湖南等地。 秋季采挖,除去泥沙,阴干。切碎生用。,徐长卿,药材徐长卿,徐长卿掌握要点,性能功效 辛,温。归肝、胃经。 祛风止痛、止痒。 应用要点 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徐长卿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广泛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症。近年来也用于手术后疼痛及癌肿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单味应用,或随证配伍有关的药物。 用于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本品有祛风止痒作用。可单用内服或煎汤外洗,亦可配伍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清利湿热的药物。 此外,本品还能解蛇毒,治毒蛇咬伤。可与半边莲同用内服或外敷。 310g;散剂1.53g。 本品芳香入汤剂不宜久煎。,徐长卿歌诀,威灵仙与徐长卿 功效比较,味辛性温 祛风除湿 除痹止痛,威灵仙,徐长卿,性猛善走,既能祛风湿,止痹痛,又能通经络。同时,本品又能消骨哽,行痰水,也可用治诸骨哽咽,痰饮积聚、胸膈痞闷。,止痛作用较强,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证。同时,本品又能祛风止痒,兼解蛇毒,也可用治湿疹、风疹、顽癣等皮肤病,以及毒蛇咬伤等证。,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重者,同为常用的祛风湿药。,川 乌,本经 本草纲目:“主大风顽痹。” 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块根。 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湖南等地。 夏、秋季采挖,晒干。生用或制后用。,乌头,药材川乌,川 乌掌握要点,性能功效 辛、苦,温,有大毒。归心、脾、肝、肾经。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应用要点 用于风寒湿痹。本品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治寒湿头痛、身痛、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者,常与麻黄、白芍、黄芪等同用,如乌头汤。 治中风手足不仁、筋脉挛痛,常与乳香、没药、地龙等同用,如小活络丹。 用于诸寒疼痛、跌打损伤、麻醉止痛等。本品具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 治寒疝腹痛、手足厥冷,单用本品浓煎加蜜服,即金匮大乌头煎; 治外伤瘀痛,常与乳香、没药、三七等同用; 取其麻醉止痛作用,可做手术麻醉用药,多与蟾酥、生南星、生半夏等同用,如外敷麻药方。 煎服,39g。若作散剂或酒剂,应减为12g,入汤剂应先煎0.51小时,外用适量。一般制后用,生品内服宜慎。 孕妇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不宜久服,生品只供外用。,川乌现代研究,化学研究 川乌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是乌头碱、异乌头碱、次乌头碱、素馨乌头碱等。 药效研究 乌头有镇痛、镇静、局部麻痹等作用。 对动物实验性“关节炎”有消炎作用。 次乌头碱和乌头原碱对于因注射菌苗而引起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但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乌头煎剂或总碱能引起麻醉猫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小剂量乌头碱使心跳减慢,大剂量则引起心率不齐,甚至心室颤动。,川乌歌诀,草 乌,北乌头,药材草乌,为毛茛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的块根。 性味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损伤疼痛,有麻醉止痛的作用。 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同川乌。,川乌与草乌 功效比较,辛苦温热 有大毒 祛风除湿 散寒止痛,川乌,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块根入药。,草乌,为毛茛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的块根入药,其功用与川乌相似而毒性更强。此外,草乌兼能逐痰消肿,也治寒痰阴疽。,风寒湿痹、心腹冷痛、跌打伤痛以及麻醉止痛等。二者常相须为用。入汤剂均应先煎;内服宜制用,生用宜外用。且均反半夏、贝母、瓜蒌、白及、白蔹,不宜同用。,蕲 蛇,雷公炮炙论 雷公炮炙论:“治风。” 本草纲目:“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凡服蛇酒药,切忌见风。” 开宝本草:“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眼 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脚弱不能久立,暴风瘙痒,大风疥癣。” 为蝮蛇(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 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主产于湖北、江西、浙江等地。 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干燥,以黄酒润透去皮骨,切段用。,五步蛇,药材蕲蛇,蕲蛇掌握要点,处方用名 白花蛇、蕲蛇、蕲蛇肉、金钱白花蛇。 性能功效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药性说明 本品走窜,通达表里,内走脏腑,外达肌肤,搜风定惊,适于风湿顽痹及惊风等证。 应用要点 用于风湿顽痹,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及中风口眼 斜、半身不遂等。其祛风力猛,兼善通经活络,常与防风、独活、天麻等配伍同用,如频湖集简方白花蛇酒。 用于麻风疠毒、手足麻木、皮肤瘙痒等。以其祛风止痒,兼以毒攻毒,多与乌梢蛇、雄黄、生大黄等同用,如驱风散。 用于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本品能定惊止痉,常与乌梢蛇、蜈蚣同研末,煎酒调服,即圣济总录定命散。 煎服,515g ;研末服,每次11.5g。 蕲蛇含蛋白质、脂肪、皂甙。本品之提取物有镇静、镇痛作用,并能直接扩张血管而降血压。,蕲蛇歌诀,金钱白花蛇,系眼镜蛇科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幼蛇。 性味、归经、功效、应用与蕲蛇相似而力较强,但用量稍轻。多研末服,每次0.5g。亦可浸酒服。 白花蛇有蕲蛇、金钱白花蛇二种。蕲蛇为蝮蛇科动物尖吻蝮蛇(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金钱白花蛇系眼镜蛇科银环蛇的幼蛇,功用与蕲蛇相似而药力较强,但用量稍轻,多研末服,每次0.5g,亦可浸酒服。,银环蛇,药材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药性论 开宝本草:“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 本经逢原:“但白蛇主肺脏之风,为紫云风之专药。两者主治悬殊,而乌蛇则性善无毒耳。” 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除去内脏的全体。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夏、秋二季捕取。用酒闷透,晒干切段入药。,乌梢蛇,药材乌梢蛇,乌梢蛇掌握要点,性能功效 甘、平。归肝经。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应用要点 用于风湿痹痛。本品能搜风邪,透关节。治手足缓,不能伸举之行痹,常与防风、天南星、白附子等同用,如圣惠方乌蛇丸。 用于一切干湿癣证。本品能燥湿祛风、杀虫,常与干荷叶、枳壳为散服,如圣济总录三味乌蛇散。 用于破伤风,小儿急慢惊风,痉挛抽搐等证。本品有定惊止痉之功。常与白花蛇同用。 煎服,510g,散剂,每次23g。 乌梢蛇含蛋白质及脂肪。,乌梢蛇歌诀,蛇 蜕,为多种蛇蜕下的干燥表皮膜。 性味甘、咸,平。功能祛风、定惊、止痒、退翳。用于小儿惊风、皮肤瘙痒、目翳等。 煎服23g,研末服,每次0.30.6g。,乌梢蛇与蕲蛇 功效比较,性善走窜,能通表达里,内走脏腑,外达肌肤,透骨搜风,均为祛风之专药。二者皆能祛风通络,定惊止痉,,乌梢蛇,无毒而药力较缓。,蕲蛇,有毒而药力较强,为治风湿顽痹的要药。,用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中风口眼 斜、半身不遂,麻风、顽癣、皮肤瘙痒,以及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等证。,雷公藤,中国药用植物志 中国药用植物志:“雷公藤,苦、涩,寒。有毒。功能舒筋活血,祛风除湿。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湖南药物志:“杀虫,消炎,解毒。” 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的全株。 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叶夏季采,花、果实夏秋采,根秋季采。用根者连根拔起,去净泥土,把根与茎分开,放通风处凉干,切段用。花、果实收后,除去杂质,花摘除花柄及蒂。晾干,分类存放。防潮防霉。,雷公藤,药材雷公藤,雷公藤掌握要点,性能功效 苦,寒。有大毒。归心、肝经。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应用要点 用于风湿痹痛。本品能祛风湿,活血通络,止痛。长于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及坐骨神经痛等,可单用雷公藤,内服或外敷均可,亦可入复方中用之。能改善功能活动,减轻疼痛。 用于疔疮肿毒,腰带疮,皮肤瘙痒等。本品能以毒攻毒,且有杀虫、消肿之功。 治热毒痈肿疔疮,雷公藤配蟾酥,相须为用,解毒杀虫,消肿止痛。 治腰带疮,雷公藤与乌药研末调搽患处。 若治皮肤瘙痒,以雷公藤叶捣烂擦患处,有良好杀虫止痒之功。 此外,近代临床还用治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等,有一定疗效。 本品大毒,内服宜慎。外用适量,捣烂或研末外敷、调擦。外敷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起泡。 孕妇、体虚弱者忌用。,雷公藤现代研究,化学研究 雷公藤根含雷公藤定碱、雷公藤杨碱、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春碱和雷公藤增碱等生物碱。此外,雷公藤还含有南蛇藤醇、卫矛醇、雷公藤甲素及葡萄糖、鞣质等。 药效研究 雷公藤的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均有毒杀梨叶星毛虫及卷叶虫的能力,但其石油醚、乙醚或三氯甲烷浸液则并无杀虫能力。 雷公藤碱、雷公藤定碱有抗肿瘤作用,对小鼠白血病L1210,P388有明显抗肿瘤活性,并对人鼻咽癌有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与分子中具有环氧基及不饱和内酯环有关。,雷公藤歌诀,蚕 沙,别录 别录:“主肠鸣,热中,消渴,风痹,瘾疹。” 本草纲目:“蚕性燥,燥能胜风去湿,故蚕沙主疗风湿之病,有人病风痹用此熨法得效。” 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Bombyx mori linnaeus 幼虫的粪便。 育蚕地区皆产,以江苏、浙江产量最多。 68月收集,以二眠到三眠时的粪便为主,收集后晒干,簸净泥土,除去轻粒及桑叶碎屑。生用。,家蚕,药材蚕沙,蚕沙掌握要点,处方用名 蚕沙、晚蚕沙、原蚕沙、蚕矢。 性能功效 甘、辛,温。归肝、脾、胃经。 祛风湿,和中化浊。 应用要点 用于风湿痹痛。本品味辛性温,可散可通,能祛风湿、舒筋急而止痛,可用于各种痹证。 治热痹,关节红肿热痛,与防己、薏苡仁、秦艽等同用,如宣痹汤; 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以蚕沙二袋,蒸热,更熨患处; 治风寒痹阻,肢节疼痛,屈伸不利,腰膝冷痛者,单用煎汤,兑热黄酒服,效更佳。 用于湿浊内阻的吐泻转筋。本品能化浊和胃,止吐泻。常与木瓜、吴茱萸等配伍,如蚕矢汤。 用于风瘙瘾疹遍身皆痒。本品能祛风止痒,用本品煎汤外洗,以祛风活络止痒。 煎服,515g;宜布包入煎。外用适量。 蚕沙含大量维生素A、B、C及蛋白质、叶绿素等。,蚕沙歌诀,木瓜与蚕沙 功效比较,性温 善于和 中化湿,木瓜,既能除湿和胃,又具有良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为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的要药,并可用治脚气肿痛,冲心烦闷。此外,本品兼能消食,也可用于消化不良之证。,蚕沙,既能祛湿,又能祛风,凡风湿痹证,无论风重、湿重,蚕沙均可使用。并能祛风止痒,也可用治风疹遍身瘙痒。,均可用治湿痹拘挛,以及湿浊中阻,升降失常所致的呕吐泄泻、腹痛转筋等症,二者常相须为用。,伸筋草,本草拾遗 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久服去风血风瘙,好颜色,变白不老,浸酒饮良。 滇南本草:“石松,其性走而不守,其用沉而不浮,得槟榔良。” 为石松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蕨类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全草。 产于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各省。四季均可采收,晒干,切段生用。,石松,药材伸筋草,伸筋草掌握要点,性能功效 苦、辛,温。归肝经。祛风湿,舒筋活络。 应用要点 用于风湿痹痛,四肢关节酸痛,伸屈不利,皮肤不仁等。本品能祛风湿,舒筋络,常可单用煎服,或与虎杖、木瓜、络石藤等同用。对于跌打损伤,取其舒筋活络,多与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等配伍 伸筋草之孢子含脂肪油、甾醇、挥发油、糖类,茎含石松碱、石松宁碱、石松毒碱和菸 碱等。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石松碱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伸筋草歌诀,寻骨风,植物名实图考 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熬水服。” 为马兜铃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 的根或全草。 主产于河南、江苏、江西等地。夏、秋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切段生用。,绵毛马兜铃,药材寻骨风,寻骨风掌握要点,处方用名 寻骨风、巡骨风、白毛藤。 性能功效 辛、苦、平。归肝经。祛风湿,通络止痛。 应用要点 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及跌打损伤疼痛等。本品有祛风通络止痛作用,浸酒或制成浸膏服。亦可与独活、羌活、威灵仙等祛风湿药配用。此外,还可用于胃痛、牙痛。 寻骨风含生物碱、挥发油及内酯等。所含生物碱对大白鼠甲醛性或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消肿作用。煎剂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止痛、消肿、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给患艾氏腹水型癌的小白鼠喂饲8天后,见腹水量及腹水总细胞数显著减少。,寻骨风歌诀,海风藤,本草再新 本草再新:“行经络,和血脉,宽中理气,下湿除风,理腰脚气,治疝,安胎。” 为胡椒科常绿攀援藤本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Choisy) Ohwi 的藤茎。 主产于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夏、秋季采割。晒干,切片,生用。,风藤,药材海风藤,海风藤掌握要点,性能功效 辛、苦,微温。归肝经。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应用要点 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及跌打损伤疼痛。本品有祛风湿、通经络作用。常与独活、威灵仙、当归等药同用。 海风藤含细叶青萎藤素、-谷甾醇、挥发油、黄酮类等。 本品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力,以及增加心肌局部缺血的侧支循环血流量。,海风藤歌诀,海桐皮、海风藤与寻骨风 功效比较,祛风湿 通经络,海风藤,寻骨风,海桐皮,止痛作用,也可用治胃痛、牙痛。,取二者通经活络作用,也可用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又能杀虫止痒,也常用治疥癣、湿疹等皮肤瘙痒,皆可用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等症。,松 节,别录 别录:“主百节久风,风虚,脚痹疼痛。” 本草汇言:“松节,气温性燥,如足膝筋骨,有风有湿,作痛作酸,痿弱无力者,用此立痊。倘阴虚髓乏,血燥有火者,宜斟酌用之。” 为松科常绿大乔木油松Pinus tabulaefomis Carr.、马尾松P. massoniana Lamb. 枝干的结节。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全年可采。晒干,切片,生用。,油松,药材松节,松节掌握要点,处方用名 松节、油松节。 性能功效 苦,温。入肝、肾经。祛风湿,活络止痛。 应用要点 用于风湿痹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