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杰高中音乐鉴赏与学生参与.doc_第1页
骆杰高中音乐鉴赏与学生参与.doc_第2页
骆杰高中音乐鉴赏与学生参与.doc_第3页
骆杰高中音乐鉴赏与学生参与.doc_第4页
骆杰高中音乐鉴赏与学生参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音乐鉴赏与学生参与226406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骆杰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欣赏音乐和音乐表现活动,使他们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进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任何事情,参与是成功的一半,足可见参与的重要。可以说,没有参与,学生就产生不了艺术审美体验,也就不可能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艺术教育的审美育人目标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如奥尔夫教学法从节奏入手,每人都击节奏、念节奏,要求的是运动觉和言语知觉等的共同参与;柯达伊教学法要求每个人都进入到自己歌唱的声部里,强调的是听觉和言语等的共同参与;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更是要求人人全都动起来,突出的还是视觉和运动等的共同参与。高中音乐鉴赏课,只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活动之中,才能将自己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而只有将音乐和自己的生活情感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的理解音乐 ,达到真正的“鉴赏”。多给学生创造与提供亲身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就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创新和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学生怎样进行参与?一、 从音乐情感谈参与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学生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学生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例如,巴达捷夫斯卡的钢琴曲少女的祈祷,只有两句旋律,但它运用丰富多变的变奏、音色对比、和弦织体等手段,塑造出了一个亭事玉立的少女默默祈祷的形象。我们不知道她究竟在祈祷些什么,但通过音乐,我们分明地体会到她对善良、美好的纯洁愿望。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 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慢速地 江河水。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 肖邦:c小调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学生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对人的影响,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远离此时此景,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能够与表现的内容共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用自己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结论,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二、从音乐要素谈参与 音乐要素在高中音乐课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会出现在每一课、每一首乐曲或器乐曲之中,讲解乐曲的时代和有关知识是重要的,但这首乐曲是由哪些音乐要素在起着关键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这是我们在每一节课的备课中都应该讲到的,当然,要化一点力气,动一点脑筋,但绝对不能回避。 音乐表现要素所涵盖的内容归纳起来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感受与体验。大海的潮汐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春晓森林狂想曲2对人声(童声、女声、男声等)和乐器声(常见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等)的感受与听辨。 3对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的聆听与体验。 4对音乐结构的感知。 这四个方面内容的学习,有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人声的分类,各种乐器的介绍等),但更多的内容是交叉在一起的,需要结合音乐实践和具体音乐作品进行整体性的音乐学习,以有益于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体验。例如:美声、通俗、民族、美通、民通、原生态速度的参与抬花轿与抬死人旋律的参与下行与 眼泪节奏的参与休止符、切分音三、从音乐表演谈参与“动”,就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活动起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去听,而是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亲自实践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做法是: 1、边听边舞。节奏是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根据音乐的基本节奏特点,利用身体的“语言”如跺脚、拍手、拍脚、摇头、身体左右晃动甚至各种舞蹈动作等律动,随音乐的展开而变化发展,引导学生成为欣赏者、表演者。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充满兴趣进入音乐世界之中。以北京喜讯到边寨为例,其主题的节奏不断反复,显得极欢快热烈。欣赏时抓住其节奏特点,跟随热情奔放的主题音乐引导学生用手拍节奏,音乐声与掌声交织在一起,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从视觉、听觉上领略到音乐的,欢快热烈,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高歌欢舞”的狂欢场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达到很好的欣赏效果。当学生在听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时,让他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可以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在欣赏藏族民歌“酒歌”时,要求同学边唱边表演藏族舞蹈的动作。 2、模拟演奏。在课堂上,让学生按交响乐队的位次坐好,每人胸前贴上乐器名称,配合指挥,当从音乐中听到自己的乐器演奏时,就要按自己代表的乐器作模仿表演。 3、分组对演。每位同学按次序把前面同学演唱歌词的最末一个字作为自己演唱歌曲的第一字,如此循环往复。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了同学们收集学唱歌曲的积极性,扩大了他们学习和欣赏的范围,丰富了课余生活。 四、从音乐创作谈参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一幅画或一段文字做各种音乐处理、安排,使学生可将所学知识消化巩固,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如在学习民族管弦乐队和各类民族乐器后,教师可拿出夕阳下、新月初升的江边景色画,要求学生利用所学民族乐器及知识,分组讨论这一幅画的音乐如何创作表现。他们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