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第六讲意境传神优美和崇高_第1页
美学原理第六讲意境传神优美和崇高_第2页
美学原理第六讲意境传神优美和崇高_第3页
美学原理第六讲意境传神优美和崇高_第4页
美学原理第六讲意境传神优美和崇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意境、传神、优美与崇高,意境和传神是中国美学史上特殊的美学范畴,对后世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较大影响,今天谈到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时,还离不开意境与传神 优美和崇高,作为美的不同形态,对于我们认识不同类型美的事物的内容性质和形式特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意 境,意 境,即是意与境的结合,情与景的统一,是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景物、生活现实相互交融所形成的一种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氛围 “意”,是指艺术家经过审美熔铸的思想、情感、意志、理想、趣尚等,它来自主观内心 “境”,是指经过加工、提炼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情景,它来自客观现实,一、意 境,艺术中的意境,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所产生的一种神韵,体现的一种气质 意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景交融、意与境浑,一、意 境,意境有两个部分组成: “象内之境”,即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它鲜明生动、具体可感,是实的、有限的 “象外之境”,它并非艺术作品所实有的,而是由作品艺术形象的隐喻功能造成的超越具体形象的新的艺术境界,它是虚的,无限的,具有含蓄性,一、意 境,意境就是虚与实、形与神、鲜明与含蓄、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它既能表现外在形貌,又能传达事物内在的精神气质,还能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独特的审美感受,一、意 境,王国维人间词话: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 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一、意 境,意境的形成有两个方面: 第一,“境”是形成意境的基础,是“意”的载体 第二,“意(情)”在意境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意 境,王昌龄诗格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 二曰情境 三曰意境,一、意 境,二、传 神,传神,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一种创作主张,指文艺作品要抓住所描写对象的最具审美价值的个性特征,通过概括、提炼,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充分表现出对象的神态、气韵和精神特质 所以,传神又叫“神形兼备”或“以形传神”。主要是指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也包括花鸟鱼虫传神。,二、传 神,庄 子 : 重神不重形,魏 晋: 重风神而轻行迹,顾恺之: 以形写神,唐以后: 强调“天人合一”、“万物有灵”, “传神”理论运用于绘画、诗歌、音乐、戏剧等,谢 赫: 气韵生动,二、传 神,传神的“神”,具体内容为: 作品中的人物或事物具有的本质特征或精神实质, 即是指形与神的统一,也就是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艺术的根本就在于传达出这种精神特质,只求形似 是不够的,要通过对象富于特征的外在形貌,经过艺术 加工,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达到神似的艺术境界, 这就是“传神”,罗丹的雕塑思想者,二、传 神,垛草法国画家 巴斯蒂昂勒帕热,汉代陶塑说书俑,二、传 神,二、传 神,天津泥人张彩塑,三、优 美,优美是美的形态之一,也称为秀美、阴柔之美 其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 形式特征表现为:清秀、柔媚、和谐、幽静、淡雅、轻盈、安静 美感形式表现为: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三、优 美,自然领域的优美,侧重表现自然事物的外在形式。圆润和谐的形式美是它的重要构成因素。如: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莺歌燕舞、金晖斜阳,三、优 美,自然之美,三、优 美,社会生活的优美,侧重表现社会事物或现象的内容方面,是真和善的和谐,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三、优 美,社会生活中的优美,侧重于内容,艺术领域的优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艺术反映,是优美的艺术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三、优 美,胜利之吻,1945年,为庆祝二战胜利,一位美国水兵在纽约时报广场与一位女护士深情拥吻。这一幕被当时的一位记者拍下,成为历史上弥足珍贵的一刻。 摄影师史塔特1995年去世。,四、崇 高,崇高也是美的一种形态,称为壮美、阳刚之美 崇高的特点: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之中 形式特征:粗犷、激荡、刚健、雄伟、豪放 美感形式:以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使人惊心动魄,四、崇 高,崇高的美感过程是由痛感向快感、敬畏向愉 悦转化的过程,心理情绪的波动较为强烈明显,痛 感,快 感,敬 畏,愉 悦,四、崇 高,崇高的事物或现象,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体对象的自然属性 二是实践主体伟大的心灵力量 三是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的不协调,四、崇 高,客体对象的自然属性:客体自身所拥有和显示的质量和数量上的巨大性和无限性,是构成崇高美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崇 山 峻 岭,惊 涛 骇 浪,四、崇 高,实践主体伟大心灵力量 :体现在主体伟大的心灵力量在相应客体对象上完美实现和最后确证,四、崇 高,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的不协调:崇高的事物或现象,其内容突破形式,形式夸张、变形、扭曲,在崇高与优美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崇高是一种庄严、宏伟的美,是一种以力量和气势取胜的美,是一种显示主体实践斗争和动人心魄的美,又是一种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作用的伟大的美,五、关于崇高的哲学思考,孔 子: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唯尧则之,孟 子: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庄 子: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 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可见,中国古代“大”, 就是美的一种形态崇高,五、关于崇高的哲学思考,朗加纳斯论崇高: 所谓崇高,总是体现于一种措词的高妙之中 一切崇高不外乎五个方面: 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运用藻饰的技术 、高雅的措辞 、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五、关于崇高的哲学思考,博 克 : 崇高而伟大的对象引起我们的惊异情绪,并带有某种程度的痛苦或恐怖之感 当危险或痛苦发生的影响过于接近时,它们不能造成任何喜悦,只会令人恐怖 但是当隔着一定距离,存在着一定的改变时,它们是能够而且事实上常常是令人喜悦的,五、关于崇高的哲学思考,康 德判断力批判: 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制或无限大,崇高分为两种:一种是数学的崇高 一种是力学的崇高,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 美与崇高都以理念为内容,以感性的表现为形式。 在美中,内在的理念和外在的感性形式两方面相互配合、互相渗透,成为和谐的统一体。 在崇高中,内在意义并不能在外在事物里显现出来,而是要溢出事物之外,五、关于崇高的哲学思考,黑格尔:崇高是绝对理念大于感性形式,五、关于崇高的哲学思考,车尔尼雪夫斯基:,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 一件东西在量上大大超过拿来和它相比的东西,那便是崇高的东西 一种现象较之我们拿来和它相比的其他现象都强有力得多,那便是崇高的现象,六、崇高的表现,自然界的崇高,社会生活的崇高,艺术中的崇高,贵州黄果树瀑布,自由引导人民,俄国 艾伊凡佐夫斯基 九级浪(油画),优美与崇高的不同:,其一,在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上,优美表现为光滑、细腻、柔和、玲珑等品质,而崇高则表现为庞大、笨重、晦暗,甚至神秘等特色。 其二,在审美对象的内部结构上,优美事物内部的各部分相互协调统一,而崇高事物内部的各部分则相互龃龉冲突。 其三,在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