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防城实验高中期中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主观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卷4至8页,另附答案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客观题 共63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氓(mng)蚩( ch ) 筮(sh ) 邶 ( b i )贻( y ) B. 公姥(m ) 葳(w i ) 蕤( ru ) 剽悍(hn)悄(qi o)无言C.瀛(y ng)洲渌(l )水迁谪(zh ) 迢迢(ti o) 玉砌 (q )D. 纶(gu n)巾 樯(qi ng)橹 戍(w)角 暮霭(i) 静谧(m )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总角之晏,言笑宴宴 B、自牧归荑,询美且异C、奄奄日欲冥,愁思出门啼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3、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恬然自安(淡泊宁静的样子)伶俜(孤单的样子) 将子无怒(愿、请)B、两朝开济(开创、扶助)出师一表真名世(名传后世) 这次第(情形、光景)C、无与士耽(沉溺)来吾导夫先路(交替、替换)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D、叶叶相交通(连接、交接) 脉脉不得语(相视而含情不语的样子) 唯有杜康(酒的代称)4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B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C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D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5、下列一组词语中空缺处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 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我没有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 前往的。 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至于 泣下。 真的猛士,将更 而前行。 A欣然奋然毅然黯然 B毅然奋然欣然黯然 C毅然欣然黯然奋然 D欣然毅然黯然奋然 6、从词的风格流派看,选出不同的一项()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7、下列加点的词,依次指的是谁()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刘义隆 苏轼 周瑜 白居易 B、刘义隆 苏辙 周瑜杜甫C、刘裕 苏轼 周瑜 白居易D、刘裕 苏轼 诸葛亮 白居易8、关于故都的秋一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课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也流露出了忧郁、孤独的心境。B、课文紧扣清、静、悲凉,通过不同景物的选择,描写了故都的秋;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C、课文结尾处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写南方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借以衬托故国之秋的秋意之浓。D、故都的秋是当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文中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9、对加点字含义和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云霞明灭或可睹(或:或许。与“烟涛微茫信难求”中的“信”相呼应,使人油然而生向往之情,表明游山的目的“访仙”。)B、迷花倚石忽已暝(忽:忽然。迷恋山水,浑然忘我,不觉时光飞逝,天已将暮。)C、栗森林兮惊层颠(栗;使战栗;惊:使震惊。以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夜晚山林中令人惊奇的紧张气氛,为下文仙境的出现作铺垫。)D、恍惊起而长嗟(恍:恍惚。沉浸梦中,虽被惊醒,仍然神志不清。10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发动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C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 归宁:出嫁女回娘家省亲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安乐11下面句子加点词古今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B 与风水相吞吐,有款坎镗塔之声C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D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12下面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佯狂不知所之者B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C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3下面句子加点的“乃”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4句子加点“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其孰能讥之乎?B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C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二) 阅读题.( 每题3分.共21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5、起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沙里淘金一样,最后积淀出不朽人物。B、是实写。写东去的长江,波浪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们的传说中。C、从大处虚实结合写。既写眼前东去长江的风貌,又使人想见历史上风流人物的气概。16、对词的上阕理解不对的一项是A、先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B、上阕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人物身上。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句,肯定这里是古代赤壁战场。D、“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束上阕,带起下阕。17、对词的下阕理解不对的一项是A、“遥想”总领下阕所有内容。B、“小乔初嫁了”以美人衬托英雄,更见周瑜的年轻有为。 C、“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D、“樯橹灰飞烟灭”指出了火攻水战的特点。18、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乱石”即指群峰,一个“穿”字,突出了山崖高耸的气势。B、“拍”字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感觉,写出了浪涛的力度。C、“千堆雪”是写远处山峰的山顶有着常年不化的积雪。D、“惊”字既写出浪涛之气势,更写出浪涛给人的感受。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19选出对文中画线内容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对刘和珍等烈士死难意义的高度评价,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对苟活者来说,会使他们日益觉醒,对革命者来说,会使他们受到鼓舞。 B苟活者是鲁迅自谦的说法,这里是说自己在淡红的血色中,看到一线希望,只有革命者才能更加奋勇地前进。 C苟活者只能看到一点点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奋勇前进。 D作者将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加以对比。苟活者会看到希望,真的猛士将受到鼓励。 20选出对“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呼应开头“菲薄的祭品”,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歉疚之情。 B呼应“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表达的是一种无可奈何。 C言已尽而意未穷,直接并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暴行、流言的激愤之情。 D“说不出话”的缘由是作者对刘和珍等烈士的死难极度哀痛。 21选出对“曾经屡次为之感叹”中的“之”指代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一八”惨案中的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所表现出来的勇毅精神。 B“去年中国女子的办事”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女子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C“三一八”惨案及“去年中国女了的办事”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女子的勇毅精神。 D历史上所有中国女子在抵抗侵略中所体现出来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第卷(主观题 87分)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每题4分.共8分) 蝶恋花苏拭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2)“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 (23)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15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往往也是文学上的高手。 司马迁的史记留下了千百人物的鲜明形象:帝王将相,谋臣策士,游侠优伶,鸡鸣狗盗。时过两千年,光彩犹在。 资治通鉴是编年史,不以人物的传记为主体,但也常有妙笔刻画,有时寥寥几十字,便是一篇绝妙的微型小说。试举一例。 武则天当政时期,为了巩固女皇的统治屡兴大狱。公元692年,一场迫害大臣的所谓谋反案涉及了名臣狄仁杰还有崔献礼等数人,狄仁杰据理申诉,武则天有心赦免从轻发落。于是在金殿上展开了一场争论,那些应运而生的酷吏主张杀,正直的大臣则极力反驳。在这些大臣生死攸关之际,史学家笔头一转,出来一个小小的插曲,记叙了崔献礼的外甥霍献可的一番表演,原文只八十字,不妨引载一下。 殿中侍御史霍献可,献礼之甥也。言于太后曰:“陛下不杀崔献礼,臣请殒命于前。”以头触殿阶,血流沾地,以示为人臣者不私其亲。太后皆不听。献可常以绿帛裹其伤,微露之幞头下,冀太后见之以为忠。 全文写了两个入木三分的精彩细节。一是霍献可为了显示他不徇私情与舅舅截然划清界限,死乞白赖地坚请杀崔献礼。声称若是不杀,他就死,何等毅然决然,公忠体国。当然,他并不真舍命,但也很豁得出去,到了碰头流血的地步。二是事后继续发挥这场自鸣得意的表演效果,他常装模作样地用块绿绸子裹着额上的伤,最妙的是偏把绿绸在帽檐下微微地露出来,好让武后看见不忘他这次表现。你瞧,这绸子的颜色和搁的地方!真是苦心孤诣,怎生想出? 八十字!活画了一个在政治风云中的官场小丑,卑鄙的灵魂,恶心的形象跃然纸上了。这是犀利的史笔,也满可以算得上是一则纪实的小小说。 霍献可原不是要人,谈不到历史上名垂千古,即使在这一案件的风波中,他也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尽管他极尽表演之能事,以武则天的明察善断也未必拿他当回事。但他无疑是政治舞台上的一种类型,司马温公颇具慧眼匠心,不惜在这部记述历史大事的巨著中,稍带给了他一笔。八十字的刻画,足以使他不朽了。千载之下,我们读来,仍感到这位霍献可丑相毕露,可笑,可鄙,可悲,印象至深。也很有似曾相识,并不陌生之感。谁说历史就只是历史呢? 当然,这则小小说的作者是否可算到司马光的头上还可研究。一部资治通鉴浩如烟海,许多人参加了这个大工程,司马光是个主编。如果只因为他是如果只因为他是大学士请他挂个名领个衔,或者不过听听汇报,作点可有可无的原则指示,并不亲自动手,那么称之为司马光的小说,显然不当。但他为此书穷竭几十年时光,日以继夜,可以说从原始资料的阅读到材料的精选和文字的仔细斟酌加工,都是动了手的。他不是个甩手掌柜,所以我姑以名之。 24本文主要就司马光的一篇短文发表议论,可为什么要在第二小节里插上一段史记的评述呢?回答不超过25个字。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解析】做此题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尤其要结合第一小节相关的语言文字。如“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以及“往往”二字。正因为如此,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史记一例,仅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贯到底,那么上述的相关文字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给人以莫名其妙之感。明白了这一点,可以总结答案了。 【答案】目的是使作为判断的第一小节更有说服力。或主要是照应第一小节文字,否则“往往“二字无处生根。 25“真是苦心孤诣,怎生想出?”这句话产生了怎样的修辞效果?回答不超过30个字。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解析】解此题首先是要能看出这句话采用的哪一种修辞手法,其次可结合上一句话“最妙的是偏把这绿绸在帽檐下微微地露出来,好让武后看见不忘他这次表现”,这就是目的,为了取得武则天的宠信,简直到了不要脸皮的程度。明白了这一点,再看“真是苦心孤诣,怎生想出?”这里用了两个修辞。一是反语,一是反问。结合前一句话,可拟就答案。 【答案】(1)作为反问,感慨人世间竟然还有如此无耻之人。(2)作为反语,讽刺霍献可为取得武则天宠信,竟到了挖空心思的地步。以上两个答案可任取其一。 26“这是犀利的史笔,也满可以算得上是一则纪实的小小说。”为什么这样说呢?请你写出两点理由。 理由: 理由: 27.“谁说历史就只是历史呢?”这句话含意很深,含意是什么呢?请根据前文的提示加以回答,不超过25个字。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8对照原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三项是。 A“光彩犹在”四字意在赞美史记一书中形形色色的正面人物形象。 B“应运而生”一词,意在惊叹特殊时代产生了特殊人物。 C“八十字的刻画,足以使他不朽了”,这既是惊叹司马光的文字功力,又是嘲讽霍献可终成历史“名人”了。 D“他不是个甩手掌柜”,这是在暗中批评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挂名领衔,不务实际。 E资治通鉴虽是一部著名的编年史,但也不乏有一批绝妙的微型小说。五:应用题 29下面一段话中有些地方有毛病,请找出四处加以修改。(4分)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校举办了一次“我为大成添光彩”演讲比赛,各班都选派代表参加,校长也很荣幸地参加这次活动,会上,同学们一拥而上,登台演讲,气氛十分热烈。特别是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演讲,博得了全场一片哗然。会后大家感到欣慰,但是更多的是责任重大。 应改为。 应改为。 应改为。 应改为。 六、作文(60分) 3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失望。所以,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 请以“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清点”一般指对物品的清理,在这个话题中,含义不同;这个话题涵盖的生活面很宽泛,但个人的思想感受应与上述提示性材料内容一致;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联想,等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防城实验高中期中考试测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5)DDC C C (6-10)AADD A(11-14)B A D C (15-18)C C A C(19-21)A D B二:主观题:22:(4分)“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3 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4分) 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东江环保校园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职辅导员岗位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黑龙江鸡西市邮政管理局招聘公益岗位就业人员1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莆田第十二中学招聘校医1名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省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教师招聘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流程及标准
- 2026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招聘公费师范毕业生和“优师计划”毕业生6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立足岗位比奉献演讲稿
- 2025广西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招聘政府购买服务岗位工作人员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矿山运输车队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护腰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焊工入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设备租赁合同
- 2024年中国3C锂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态势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晶体缺陷课件
- 动物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 高压氧的临床应用
- 阀门更换施工方案
- 商业写字楼物业服务方案
- 微专题专题立体几何的截面问题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