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三节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自然地理学第三节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流1、 名词:河流: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地沿着陆地表面上的线形凹地流动,称为河流。水系:在一定集水区内,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水系水位:河流某处的水面高程流速: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洪水:大量的降水在短时间内汇入河槽形成特大的径流称为洪水,又称为汛。2、 影响水位的主要因素1)主要因素:补给情况2)其他因素:河道冲淤、风、潮汐、结冰、植物生长、干支流汇合以及人类活动。3、 有哪些水位特征:1)最高水位:研究时段内水位的最大值。有月最高水位、年最高水位、多年最高水位。在防洪上意义巨大。2)最低水位:对航运、灌溉有意义。3)平均水位:研究时段内水位的平均值。多年平均水位又叫正常水位。4)平均最高(低)水位:各年最高(低)水位的算术平均值。5)中水位:一年中观测水位值的中值。此外,还有防汛水位、警戒水位等。4、 河道中流速的分布规律1)在河底与河岸附近流速最小;2)水面的流速,在岸边最小,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增加;3)绝对最大流速出现在水深的1/103/10处;4)弯曲河道的最大流速接近凹岸处;5)断面平均流速与水深6/10处的点流速相等。5、 河流冰情发展的三个阶段:1)结冰2)封冻3)解冻6、 河川流径的形成过程分哪几个阶段1)流域降雨阶段:首要环节。降雨量的大小、强度及其时间和空间变化对降雨径流形成有直接影响。2)全流域蓄渗阶段(停蓄):降雨首先要满足植物截留、土壤下渗、填洼后,剩余的雨水才产生地表径流。3)坡地产流及漫流阶段:坡地产流有两种方式: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也称为饱和产流和非饱和产流。湿润地区以前者为主,干旱地区以超渗产流为主。前者决定于降雨量大小,后者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坡面漫流有三种形式:片流、沟流和壤中流。以沟流为主要形式。4)河槽集流阶段:最终环节。7、 径流特征值有哪些参数径流总量W: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横断面的总水量。(m3或km3)W=QT(T为时间),Q为时段平均流量)径流深度y:把径流总量均匀铺在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深单位用mm。径流模数M:单位时间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水量。(M=Q/F)径流系数a:任意时段内的径流深度y与同时段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