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石林导游词_第1页
永安石林导游词_第2页
永安石林导游词_第3页
永安石林导游词_第4页
永安石林导游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2 永安石林导游词 永安石林 位于永安市西北 13 公里的大湖镇,面积平方公里,附近有新石林、翠云洞、寿春岩、洪云洞、十八洞、石洞寒泉六个景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永安石林导游词,欢迎参考 ! 篇一:永安石林导游词 永安石林 位于永安市西北 13 公里的大湖镇,面积平方公里,附近有新石林、翠云洞、寿春岩、洪云洞、十八洞、石洞寒泉六个景片。这里耸立着奇形怪状的石柱 196 座,最高的 36 米。 怪石拟人状物,千姿百态,有巡山怪面人、 霸王别姬、麒麟童子 ;有灵猴捧桃、双龙出洞、五鱼戏水、古 钟悬挂,以及惊人石、朝天笏、望天星等,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石林中有一巨大峭壁,长约 200 米,高 50 米, 壁面经千万年风雕雨蚀,宛若敦煌壁画,耐人寻味。 经有关专家考察认定,鳞隐石林规模仅次于著名的云南石林,堪称全国第二,有福建小桂林称誉。鳞隐石林地下有溶洞,称冰室,方圆数丈,可容百人,盛夏入内,暑气全消。室内钟乳千姿百态,饶有情趣。一尊送子观音,立于莲花座上,形象逼真。冰室之下,尚有地下迷宫有待探测。 篇二:永安石林导游词 鳞隐石林位于永安市西北2 / 32 13 公里的大湖镇境内。以此为中心 辐射到洪云、寿春 (均背向 )和石洞寒泉 (前向 )等三片石林,连同鳞隐石林大门口的十八洞,组成了奇诡精彩的石林景观,总面积平方公里。 荣居景区首位的鳞隐石林,因分布如鱼鳞之状,而又地处隐蔽偏僻之地,故称鳞隐。它大体可分为外景、内景、侧景三个部分。 鳞隐外景 位于石林背面。沿右侧小路而进,一排岩峰形态各异,依次按岩状而定名,有小龙伏壁、望天星、鹦鹉岩、双龙出洞、怪面石、五鱼石、小一线天等,秀丽挺拔,给人以美的感受。这些岩石有因地壳运动从天而降,也有的就是从地下生长出来的,有 的光秃如洗,有的草木丛生,从而形成绚丽多姿的屏障。 五鱼石 五块长条岩石参差耸立,不即不离,似鱼儿群集而戏。相传这是龙王麾下的五位女将,当大湖水竭时龙王率部冲出涸泽,历经艰辛游向江河。她们由于留恋旧居,忍受着化石的痛苦而留下来。每当游人登山时,蓦然回首,顿然感到五岩石活了,正像一群小鱼向湖水深处自由游去。 鼎足岩 一岩劈裂为三岩,如鼎足擎托着如磐的苍穹,耸立于山野之上。岩内形成三条叉道,曲折雅致,仅容一人进出。从岩隙中仰望,天穹即成三条耀眼的辐射线。 剑丛岩 岩身布满石剑,几乎 没有空隙之处,剑锋均3 / 32 达二、三寸长,极为锐利,赤足者根本无从落脚攀登。巨岩从中裂开,缝隙齐整,相传为当年杨八姐过此试剑的遗迹,故而又称试剑石。 鸟背石 石峰顶上有形如巨鸟的天然雕塑状,鸟头昂起,顶着一块欲坠之巨石,相传是龙王派员暗害葛女,见葛女要从岩石下走过, 欲推巨石砸死她。正在这里,修炼的水鸟飞上岩顶倾力顶住巨石。葛女得救了,水鸟却被龙王施展定身术永远锁定在石上。 望天星 探身入岩隙,仰望深壑幽暗的岩洞顶,只见微小明亮的一点亮光闪烁着,好似夜空上一颗晶莹的星星。 龙爪石 从峭 拔倾突的石壁上伸下来两块刚劲、虬曲、分叉的钟乳石,似两只悬空的龙爪。 双龙出洞 和龙爪石相连。溶洞岩浆滴落,形成石钟下延之状 ;洞壁石笋则向上生长,与石钟渐趋接近,酷似两只出洞蛟龙,摇头相迎游客。 八戒照镜 这是上下两块酷肖猪悟能的钟乳石,上面的钟乳石像猪悟能用脚倒勾着洞顶,猪头悬空拱着长嘴向下俯照镜子 ;下面的钟乳石则像镜中的八戒影子,上下岩石对称恰似照镜之状。 鳞隐内景 由鹦鹉岩旁拾级登山,便入内景。这里集中了石林的精华,有石门初步、妙哉亭、十笏山河、曲径通幽、麒麟石 、4 / 32 地下迷宫、更上青天、飞虹、仙猴抱蟠桃、卧龙潭等 20 多处景点,构成一幅天然画卷。 惊人石 进入内景,抬头翘望,正上方一块约 30 立方的巨石似坠非坠,令人心悸胆怯,故称为惊人石。惊人石原为石林的一座岩峰,由地壳运动断裂而滚落,险立于两岩间。 石门初步 原为一堵巨大的石屏,将鳞隐佳景全然阻隔在石屏之外,大自然恰到好处地在石屏风中间开个小门,可容人俯首进入。又传说此门是在清雍正年间由赖翘千兄弟到此破石探幽而凿开的。 妙哉亭 步入石门,别有天地,但见石峰如林,千姿百态,确为世之奇珍。这时 清风习习,尽数收走了登山流出的一身大汗,令人痛快无比,叹曰 :妙哉 !清初,距石门数步平坦处建有一亭,名为妙哉亭。 十笏山河 妙哉亭坐落之处恰似一张天然的龙椅,而此亭恰如皇帝端坐其上。四周有十座小峰岩宛若十支玉笏,喻为朝臣们手持玉笏,拜见天子,山呼万岁。 接笋 0 余米高的石峰从深幽处拔地而起,斜刺青天,状如笋。经数千万年雨水的冲刷和溶蚀,石峰裂痕绕身,似为几节春笋相接,故名接笋。 霸王别姬 两峰相对互倾。一峰状为戴盔披甲的楚霸王,一峰长满纷披的藤本植物,状如美发飘拂的 虞姬。两峰遥对,酷肖生离死别、依依难舍的末路英雄和殉情美人。 5 / 32 曲径通幽 妙哉亭左侧有一条曲径,向幽深莫测的石林谷底蜿蜓,小路弯曲崎岖、陡峭,在高耸密集的石柱、石笋间盘绕,迥环,可体味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趣。 麒麟石 谷底有一奇石形似坐地麒麟,一双前肢踩地,一只后脚高高抬起,状极逗人,游客在此小憩,得享吉祥之兆。 飞来叠峰 一独立而高耸的石柱,顶上垒叠着三块巨石,似杂技演员表演顶碗。别处飞来峰仅一石,这儿飞来石却有三石,并依次垒向高空,危如垒卵,故称飞来叠峰 。 冰室 谷底出口处,有数岩迭成一室,室内冬暖夏凉,壁上是刻有冰室二字,虽有天光透入,但骄阳势亢,蒸炎不到此间,是盛夏时游客纳凉的最佳处。 地下迷宫 地下迷宫实为地下溶洞。出冰室,有深幽小洞,洞下又有小洞,回旋曲折,地势奇险,变化万千,故有迷宫之称。洞内钟乳、石笋晶莹发亮, 琳琅满目。宽处可走马,狭处难容身,通道忽而下跌数米,忽而耸起丈余。 更上青云 石峰耸立云间,峰顶处有更上青云四个擘窠大字。 飞 虹 沿石阶下行,有一石似小龙盘身攀附于石壁,6 / 32 壁上 刻蟠龙二字。过蟠虬,有一桥飞架,通向彼岸。立于桥上, 仰观石林,峰峦好似高千尺 ;俯视桥下,沟壑有如深万丈。沿阶而下,可见一溶洞,内有一石形似海螺,传说是海螺姑娘修炼成精之所。 1987 年原木桥改建为石砌拱桥。 仙猴抱蟠桃 从飞虹桥头平视对面,可见一石猴手抱仙桃坐于峰头。石猴耸肩缩脖、突额凝神,馋视着紧抱的下圆上尖的石桃,形象逼真。 一 枝 巨石独立,周围有许多桂花树,花开时节,芬芳飘逸,古人称登科为蟾宫折桂,折桂一枝,即为吉兆,故石壁有一枝石刻。 熊猫护笋 岩山一 石,形状酷似站立的熊猫,翘耳、尖嘴、体胖、意憨。熊猫背后竖立一石,分节如笋,故称熊猫护笋。 揽胜窗 巨大的石屏中间洞开一扇天然窗口,游人探身窗口,可见窗外千峰耸立,顿觉别开生面,耳目一新。特别在云雾缭绕的清晨,雾气从地下溶洞源源不断喷涌而出,使石峰、石柱似在雾海中飘浮,蔚为壮观。 石龟探洞 卧龙潭之旁峻峭的石壁上,贴伏着一头石龟。龟身向下倾斜,龟头所向有一石洞,龟头微微探进石洞。相传这只雄龟外出观望,发现无敌情,正召唤洞内的雌龟出来觅食、游玩。 7 / 32 石 梁 一块断跌而下的巨石,横架 卧龙潭之上,似一根大屋梁,有数万吨重。 卧龙潭 石梁中段垂下了巨大的钟乳石,上大下小,状如石杵。石杵对准石臼,这石臼就是漏斗形的卧龙潭口。沿螺形石阶下降约 20 级至潭底。潭底的洞口很小,只容一人伏身而入。进入洞内,则豁然开朗,可容百余人。洞内有石钟、石柱,洞顶一侧略现一缕亮光,隐约可见倒挂着一朵直径约二米的大型石莲花,花瓣非常清晰。 鳞隐侧景 出了石林内景,则可见广场,东侧有亭翼然,坐落在一个高平处。这就是见山亭。见山亭建于明代, 1984 年修葺一新,为游人小憩处。主要侧景有: 鳞隐书院 位于见山亭东南方向。古时,书院有左右厢房,可容数百人,周围广植花果。高桐修竹,十分恬静。1990 年由苏州古建筑工程队承包重建。 双驼下山 位于北面斜坡上,由几座石峰构成酷似一对双峰骆驼的景观,因驼峰在上,削坡渐下,故称为双驼下山,人称 :走在前头为雄驼,回首顾盼它的伴侣,相亲相爱,形影不离。 翠屏峰 西面有一座石峰青翠似画,矗立如屏,喻为后面一大片石林的天然屏障,故名翠屏峰。 飞石叠林 翠屏峰后面有一大片石峰,密集如林,每8 / 32 座石峰都呈裂痕斑斑,好似由几 个岩石叠合面成,虽不及内景的飞石峰巍峨挺拔,然而,组合成林却也颇为磅礴壮观。 象鼻岩 岩体酷似用长鼻子拱地的小象,长鼻子端部稍稍翘起,象鼻岩还显露了略似小象部分身躯的岩体,仿佛呼之欲出。 奔马下山 在侧景南端,有一岩石似骏马奔腾朝山下飞跃它与侧景北端的双驼背道而驰。然而,它又突然停下,向山上的石林回首,大有依依难舍之意。 鳞隐远景 鳞隐远景由洪云山石林,寿春岩石林,石洞寒泉,十八洞和镜湖秋月等景区的 56 个景点构成。 1、洪云山石林 位于鳞隐石林的北面,相距不 到 1 里,面积比鳞隐石林略大。这里的石峰、石芽、石锥、石柱、石笋大都是因岩层断裂、倒塌堆砌而成,十分丰富多姿。洪云山麓有一处典型的石灰岩溶洞 内景点极其绚丽。石林与溶洞的主要景点如下: 老虎扑食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为一块形似山中之王老虎的岩石,它仰天长啸,呲牙咧嘴,前爪紧紧抓住捕获的食物。 石蛙唤雨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陡崖状似石蛙,它昂头张嘴朝向天空。传说当年石林突罹雷火,大片山林和农家村舍险遭玉石俱焚之灾,路过此地的一位仙人顾不得上9 / 32 奏玉皇大帝,私自急请雨娘娘降雨消灾 。火被浇灭了,但这位仙人却因违犯天规而被罚,变为石蛙永远锁身在此。 摇篮石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由上下两块小部分重叠的岩石构成。由于重心稳定,即使加大外力也不会分离,人们用手推动上岩石,它仅不停地晃动,恰似婴孩的摇篮,又称晃动石。 雏鸟岩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站在摇篮石上往上看,二座石岩形似胆怯而又试翅欲飞的雏鸟。 金鸡报晓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一岩似雄鸡,面向东方,作引颈报晓之状。传闻每当附近村庄要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时,当地村民就会听到山上石鸡清脆的鸣叫声。 天狗吠日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草丛中蛰伏一岩,形如石狗昂头向天狂吠,形象逼真,狗态可憨。 牛头岩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一尊牛形的岩石,前蹄腾空,怒目圆睁,虎立在洪云石林景点中心一片开阔地的中央,仿佛要和来犯之兽撕斗拼搏。 仙人踏青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几尊石柱错落有致,似八仙联袂漫步在人间,个个飘逸洒脱,栩栩如生。最后一座石柱的崖间盛开山花,形似何仙姑手握鲜花 ;最前的石柱像跛足前行的李铁拐。 鳄鱼攀天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传说在远古时,这里曾是内海湖泊,湖里有只修炼 仅五百年的鳄鱼。它妄想10 / 32 早日得道成仙,故对玉皇大帝派来的巡海官谎报自己已修炼了千年,又擅自攀峰而欲一步登天,结果才爬到一半就被巡海官施计锁身在半壁上。 松鼠伏壁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在鳄鱼攀天前面,有一岩似松鼠缘着岩壁攀登峰顶,其前爪已爬到悬崖边,似乎正机警地往下观望。 一线天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巨岩中间裂开一缝,长约 20 米,高 10 米,仅容一人侧肩而过,后 5 米处高度骤降,要侧身弯腰才能钻得出来。 雄狮长啸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出了一线天,视野顿时开阔,一眼便望见一岩形 似长啸的雄狮,石上杂草丛生,恰似倒竖的鬣毛。 人头像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这块约有几百吨的巨岩,独立峰顶,侧面望去,酷似一尊典型的人头像,眼窝、鼻梁、下巴,尽皆维妙维肖。 坐井观天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从一处深约 5 米的洞口望着井底,有一块石头恰似一只小蛤蟆孤独而自傲地踞伏洞底,昂着头观望井口上的天空,而自鸣得意。 玉兔望月 洪山石林的景点之一。石柱顶端边缘的峭石结构,好像是一只翘首等待夜幕降临的玉兔,双耳下垂,兔首仰天。据传这是月宫里的玉兔,因不甘月宫的寂寞逃来石林游玩,回不 去了,又时常仰头望月,思念主人嫦娥。 11 / 32 双鹰图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 这是由断裂的岩层构成的一幅天然双鹰图,前面一只老鹰在啄食,后面一只小鹰展翅欲飞。 野猪岩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形似野猪的岩石赋予石柱以活力,它踞坐地上,前蹄着地。目视远方,看来已经饱食,神情十分悠闲。 双狗戏球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岩体似双狗嬉戏耍闹,中间一块岩石如圆球,故称双狗戏球。 仙猴背桃 洪云山石林的景点之一。岩体似一只背着仙桃登山的仙猴,神态自然,欢悦之情依稀可辨。 石龟守洞 洪云洞的景点之一。进入洪云洞内,迎面便见一只上半身腾空的石龟,昂头挡住洞口,恍若审视每一位来访者的护洞神龟。 绵羊吸奶 洪云洞的景点之一。侧身绕过石龟,来到了洪云洞的第一洞厅,该厅高约 3 米,宽 5 米,高处有一块钟乳石,一个状似小绵羊的物体正卧在乳石上吮吸母乳,那双机灵的眼睛似乎还不好意思地瞧着游人。 蘑菇石 洪云洞的景点之一。在通道中间立着一朵两个成人也抱不拢的大蘑菇,这是石灰岩长年滴落沉淀后形成的奇景。 石 瀑 洪云洞的景点之一。钻进洪云洞的第二洞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 石瀑。远望,势若崩雪泻玉 ;近看,状如12 / 32 金丝银链,五彩缤纷,绵绵不断。石瀑是由于洞壁上有很长的裂缝,从里面缓缓流出成片的岩浆。水,当水汽蒸发后,碳酸钙就沿洞壁沉淀而下,久而久之,形成了现今这样壮观的石瀑。 剑滴岩 洪云洞的景点之一。在第三洞厅的顶上,倒悬一柄烁目闪光的利剑,剑锋上还不停地往下滴水。到下方有乳石圆桌,可供游人在此观赏剑滴岩。 地下河道 这是洞内最狭窄的地段,也是最诱人的景观,不到 2 尺宽 1 尺高的河道,布满了钟乳石形成的冰凌,轻轻扣击一排排冰凌,竟发出各种美妙动听的音乐,悠扬如琴,清脆似磬。 、寿春岩石林 位于坑源村后,和鳞隐石林、洪云山石林形成一个马蹄形。该景区紧邻田园村舍,古树参天,乱石峥嵘,有天然野趣,恰似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明代赖吉泉自广东致仕回故里后,在这里建造他山书院。清朝雍正年间,由其子孙重修,并建有仙人棋盘、石洞、白壁、隐泉、朝旭、月窝、野色、王峰八景。后因战乱,逐渐毁圮。但天然景色依然幽美。寿春岩上的几株黄连木、闽楠、紫楠、梓树等粗大古树,多植根于巨岩裂缝中,虬枝奇异峥嵘,遮天蔽日,给人清幽爽心之感,主要景点有 : 象形岩 一块巨大的岩石立在峰 巅,远眺似腾空的犀牛,近看象撒野的野马,左顾如暴怒的野猪,右瞧好比凝思13 / 32 的麒麟。 连心树 从岩石中长出根部相连在一起的两株古树,高达 20 多米,两树枝丫交错,藤蔓相互缠绕,似一双情深意浓恋人。 猿人头巨岩 岩体状似巨大的猿人头,翘首仰望,使人联想到洪荒年代人类的演变和进化。 熊猫石 岩体似一只胖墩墩的熊猫,端坐在草丛中,翘着鼻子朝向游客,形象滑稽逗人。 篇三:永安石林导游词 一、游前语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鳞隐石林位于福建省永安市西北 13 公里处的大湖镇境内,它属 于闽西南低山丘陵区,地表侵蚀显著,丘陵起伏,地质构造上处于平缓褶皱的背斜部位。地表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古生代石炭纪船山灰岩和二叠纪栖霞灰岩。在长期的湿热气候环境作用下,灰岩组成的弧峰残丘矗立在地表上,形成形态各异的石芽、石林景观,并与地下发育的不同形式的溶洞一起构成了独特的喀斯特景观。喀斯特名称来源于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岩溶作用产生的各种地貌,如石芽、溶沟、溶斗、峰林、溶洞等。所谓岩溶作用,就是水流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作用 (溶解与沉淀 )为主要特征,并伴随有机械作用 (流水侵蚀和沉积 ,重力崩塌和堆积 )的地质作用。 那么,游览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鳞隐石林岩溶地貌14 / 32 的形成过程吧。约 3 亿年前,本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进行的主要是沉积作用。经过数千万年的沉积,到了约亿年前,这里沉积了一套数千米厚的碳酸盐地层。之后,地壳开始抬升,至约 1 亿年前岩层露出水面,进入岩溶期,开始了岩溶作用。影响岩溶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水的溶蚀能力,岩石中可溶性矿物的含量、结构,气候条件,地壳运动所造成的构造形迹,地形、植被等。其基本原理是:含有二氧化碳的酸性水对灰岩进行溶解形成重碳酸钙随水流在节理、裂隙、断裂及褶 皱隆起的空间内流动,在适合的温压条件下,含有丰富重碳酸根的地下水由于二氧化碳的逸出和水分的蒸发,部分碳酸钙重新沉淀。由此形成各种岩溶地貌。从 1 亿年前开始至今,本地区经过了三个岩溶期终形成现在的面貌。目前景区岩溶地貌正处于其发展的壮年期,其内耸立着石芽、石锥、石柱、石笋 400 余座,最高达 36 米。怪石拟人状物,千姿石态。主要景点有:三鼎岩、望天星、八戒照镜、拉笋峰、猴子抱桃、黑熊护笋、石龟探洞、接吻石、鳞隐书院等50 余处。 大湖风景,历史上曾有许多记载。延平府志中记有:大湖有山,峭壁峻增,峰峦耸 秀。指的就是这里的石林景观。早在明代,大湖已有八景之说。鳞隐石林始建于清雍正年间 (公元 1729 年 ),由大湖太学士赖翘千、赖允升两兄弟开发 ,历时六年 ,建有亭、台、楼、阁和鳞隐书15 / 32 院。鳞隐取天故隐其迹之意,又因石芽表皮呈鱼鳞片状,故而得名。 二、游中语 三鼎岩 :位于鳞隐石林的外景部分,沿游路前行不远靠右可看到一巨岩。一岩决裂为三石 ,鼎立于路旁。形成三条叉道,仅容一人进出。据考证,这一巨岩原与左边崖壁为一体,地壳运动,使它崩塌,并裂开三道缝隙,水的作用又将三条缝隙不断溶蚀, 形成这一景观。从裂岩中邃石的纵向走向就可判断。 八戒照镜 : 这两块酷似八戒的钟乳石。鼻、嘴、眼俱全。上面那只脚倒挂在洞顶,头悬在空中,眼睛正朝下看,下方是八戒头部的倒影,取名八戒照镜。其实,这是由植物苔藓和钟乳形成的植物灰华,下方这块植物灰华是由上方那块钟乳作垂直下滴而逐渐形成一条细长的滴水柱就象八戒长长的嘴。这条长长的滴水柱虽历经千万年,但仍未接上。相信总有一天,它们会相接的,因为至今滴水柱还在向下滴水。 剑丛峰 :从八戒照镜继续前行 , 只见右边一岩峰表面,沟 壑斑驳,犹如万把利剑直插云霄。这就是剑丛峰。这是由于数千万年前,这里是一个地下溶洞,地下水的强烈作用使溶洞内的石灰石不断朝着水流作用的方向溶蚀,形成了深深的沟痕,地质学叫溶沟,后来由于溶洞崩塌,里表16 / 32 呈现在外部就形成了剑丛峰这一自然景观。它对于研究大湖石林地貌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惊人石 :这是由外景进入石林内景的第一石芽,而且是一断裂的石芽,其重心依托石林三面悬空,游人自下拾级而上,仿佛这座石芽就在头顶,摇摇欲坠,故名为惊人石。这正如清代诗人所描绘的石林景观:断峰疑斧劈,曲径似 螺旋。 接笋峰 :过惊人石就到了石林的内景, 果然别有洞天,这里石芽林立,峰顶有圆锥型、圆柱型、圆顶型,形态各异。并有奇花异草,绿树藤蔓覆盖石芽,好似给石芽披上绿装。这就是鳞隐石林三大特点之一的植被丰富。峰林中,有一石芽高峻挺拔,高度达 36 米,自深幽处拔地而起 ,斜刺青天 ,其形如笋,故名接笋峰。 飞来叠峰 :鳞隐石林犹如一盆景,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现在我们看到了接笋的后面一座峰叫飞来叠峰。显然,这也是一高大的石芽,所不同的是石芽是由六块岩石叠起而成。这是因为其内部成分不同,其中含有一些如硅等成分易于风化。而这些易风化的成分又都分布在石芽的同一层次上 ,风化后即形成圈状的剥落 ,这就形成了飞来叠峰。 猴子抱桃 :过冰室沿石阶更上青云,过飞虹桥,就来到猴子抱仙桃景点。只见一石芽独立,其峰顶酷似猴子,身旁有一桃子。此景真可谓是大自然的艺术杰作。那猴17 / 32 头五官俱全 ,神态专注 ,形象逼真 , 敢与天下最优秀 的雕塑作品相媲美。 黑熊护笋 :沿石阶而上又来到一个维妙维肖的景点:黑熊护笋。这里有二座较小的石芽,其中一座似黑熊,另一座则象颗破土的笋芽,故石芽上有清代留下的石刻玉笋二字。黑熊护笋是在长期风化作用下,岩体的层面裂隙及岩性软弱处不数侵蚀扩大,而坚硬的燧石条带则不易风化,致使岩柱表面崎岖不平,凹凸显露所形成。 观揽台 :凭栏眺望,石芽林立,参差嵯峨。一座座石芽犹如大自然伸出向天的手。每当秋未初冬晨雾缠绕,若隐若现 ,好似梦中仙境。其中有一石芽造型奇特 ,就象一尊观音手抱婴儿 ,婷婷玉立 ,取名观音送子。 接吻石 :沿石阶继续前行,直通太平台,便来到了侧景部分。眼前两座石芽一高一低,象是一对热恋情人正目不转睛,旁若无人地接吻,人世间纯洁的爱情,在这里凝固升华,化着千古绝唱。如果说云南路南石林翘首企盼的阿诗玛是一个悲剧的话,这里的接吻石就是一个喜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请大家在这留个影,作为纪念吧。 鳞隐书院 :游览完石林侧景,沿石阶下山就可看到右边一组极富江南园林特色的庭院 ,这就是鳞隐书院。清雍正年时,赖翘千兄弟开发石林,就是在这里建了鳞隐书院,供文人学者读书之 用,由于战乱,书院在清末崩毁,仅保留18 / 32 墙基。 1987 年景区管理部门重新在原址上修建,完成了廊、榭、厅堂等建筑,并根据江南园林古建筑格调配置花、草、鱼、池,供游人小憩,也是风景区的接待场所。 洪云山石林 :位于鳞隐石林景区西部湖峰坡麓地带,距鳞隐石林约公里。面积约平方公里。 我国著名地质专家南京大学包浩生教授曾多次带领地质研究生考察洪云山石林。对此的评价是:这里的石林并不十分高大,但地表怪石林立,有似人形头象,亦有若似飞禽走兽,形态逼真,有天然动物园之称。其上部有溶斗洼地,其中布满着多种形态的 石芽和石林,仿佛是天然的盆景园。汇集于溶斗洼地内的地表水流,通过灰岩裂隙下渗,自其下部的洪云洞流出,清澈的泉流终年不断,可灌溉农田 400 多亩。 洪云洞内的钟乳石等化学溶积物仍在发育之中 ,色彩缤纷 ,光耀夺目 , 颇为迷人。专家的评价不然看出,洪云山石林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遗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主要景点:桃源活水、岩峡岩、金鸡报晓、老虎扑食、玉兔望月、松鼠伏壁等 30 余处。 三、游后语 游览完怪石嶙峋,千姿百态的石林风光,大家一定感受颇深。永安地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总面积 2942平方 公里。在这不大的范围里却发育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质地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丹霞地貌桃源洞和喀斯特地貌鳞隐19 / 32 石林,构成了永安绚丽的旅游资源。鳞隐石林尽管在规模上与著名的路南石林无法相比,但从其形态结构特征来分析,却属于典型的石林景观,这在国内尚属罕见,不仅是宝贵的旅游资源,更是难得的自然遗产,对喀斯特发育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文章标题 :永安石林景区导游词相关阅读 永安葛里景区导游词 一、游前语、 游前语、 游前语 各位团友,早上好。今天我们去的这片美丽的景区,名叫葛里风景区。它位于栟 榈山左侧桃源洞对面,总面积约为 平方公里,游路全长 000 米。它主要分为两大片:前半部是修竹湾,因古时修竹遍布而得名,景观是以种类较多的竹子和 摩崖石刻为主体 ;后半部为葛里,是以千姿百态、壮观优美的山形为主。整片景区的共同特点是幽古、高雅、清静、优美。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此处的风景区,目前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生态状况生物链。植物群落以常绿阔叶林、灌木丛和草本植物 为主,及少量针叶林。大家待会在领略山光、水色、鸟语、溪影的同时,就能领略到其中一些珍稀的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 及其他名贵植物,如果有幸还 可以看到低空盘旋的苍鹰、草旁频频回首的山鹿、山间跳跃的松鼠、以及树间嬉戏的飞鼠。我 们将在清风摇弋、清泉叮咚中悠闲度过今日的生态游。 20 / 32 二、游中语 乾坤清气 乾坤清气 现在我们乘船逆水而上,看到前面有一处峭立的赤色岩石,抬头仰望,会看到刻在岩壁上的乾坤清 气四个大字,每字大小 明代永安知县李如鸿的手笔。在字的边上还有李如鸿题的诗词一首 洞口门常闭, 高山荡白云,惟有千古意,夜月照江滨 。 千年铁树 千年铁树 一点红 一点红 乌蕨 乌蕨 连壁 连壁 吾不饮 吾不饮 我们的游船到了码头,上岸可以看见一棵有百年历史的四川苏铁。这棵苏铁是景区千年铁树的分枝, 大家可以看到路边生长的青草。可别小看了这些青草,它是我国珍贵的中草药之一,名叫一点红,又 乌蕨是蕨类植物,又名合花草、雪仙草。它是清热利湿、去淤止血的好药,特别是烫伤、烧伤,用乌 这里是连壁我们可以看见它是由两个石壁相连,中间通小径。 过了连壁石门,边上还有一口小井,井边刻者吾不饮三个字。这一石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俗名称为凤尾铁 ,以其叶的凤尾而得名。 21 / 32 名叶下红。它生长于山坡及公路旁的湿地上,因花的前部有一点红而得名。它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 蕨叶捣烂敷在伤处即可以痊愈,是难得的烫伤良药。在古代吾字可解释为我或无 ,在这里吾不饮是源自孔子的典故。相传孔子有一次出外巡游,因行走了几百 里,口渴得厉害,见不远处有一口井,就兴高采烈地冲到井旁,正当他要痛饮的时候,却发现井边有盗泉二字,于是孔 子曰 君子不饮盗泉之水 ,随后飘然而去。这是正人君子的风范,后来世人群起而学之 ,故留下了今天这口吾不饮井。 另一种解释就是无不饮也就是这口井水甘甜可口, 便沾些井水的灵气。但是很遗憾地 告诉大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质的变化,这口井已干涸了,想品尝也不可能了。 群玉谷 群玉谷 竹石清晤 竹石清晤 千年铁树 千年铁树 栟榈树 栟榈树 请看岩石上有赏竹山人的题词群玉谷 。这里有不计其数、错落有致的石头,像玉一样不规则地散 岩石上刻着竹石清晤 。到了这边,大家是否生出山光22 / 32 悦鸟性,潭影空人生 的意境。 又是一棵千年铁树。这棵铁树已是千世同堂,周围的小铁树都是它的子孙。 请看,这棵 |栟榈树老态龙钟。栟榈树也是本景区的景树,本景区原名栟榈风景区,既由此而来。 这里有一片芭蕉林,上面的岩石上刻着蕉涧而字。这片芭蕉在此自生自灭已有 00 多年的历史了, 高个子的人总感到上面这块凸石就要撞到头似的。您不妨倾目看去,凸石上刻着欲碍冠三字。 我们可以看到石壁上有一首诗,诗曰 湾径开初钥,云霞闭有年 ;侧冠防俯石,舍履慕危颠。胜客 落在山谷边,潺潺的小溪 水顺着山谷飞溅而下,多像大珠小珠落玉盘啊 !蕉涧:欲碍冠 欲碍冠 钥径 钥径每年芭蕉成熟时,方圆几里从空气中都能闻到此处芭蕉的香味,常有一些国家级保护动物到此采食芭蕉。 古人刻此字是提醒大家注意,不要碰到头。 呼岩末,乖童喘涧前 ;翠关寒水湿,欹坐亦悠然。 这是石林儒存甫所题。诗的意思是弯弯曲曲的小路,是通往重要景观的 关键。这里的景物已封闭多年,不为人知。要观赏美景就必须侧着身子、低着头,以防碰着岩石 ;还在脱掉脚上的鞋子,小 心翼翼才能爬到山顶。 23 / 32 前头先到的客人在山顶欢呼, 此时书童却还在山下小涧旁喘着气。 沿青翠的小路行走, 感觉山高水冷、 寒气逼人,然而在此小座赏景,同样也是那么悠然自得 ! 寒翠门 寒翠门 静心桥 静心桥 禅顿庵 禅顿庵 这道门上面的寒翠两字,源自杜甫诗佳人中的原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取其寒翠之 这座桥名静心桥,桥的那头并没有路。传说在此建桥的目的有二:一是静心修炼,了断红尘往 据饶氏空谱记载,这一片四面零散的土墙和青砖墙所围的大空地,即为原禅顿庵旧址。当时占 意,韵 味脱俗、清雅,切合此地意境。 事 ;二是风水桥,因为上面的禅顿庵前谷太深,水向下而流,因此建桥以挡风水。 地面积约 000 平方米,香火旺盛,方圆数十里的村民都在此敬奉香火。 香泉 香泉 扁平状洞穴 扁平状洞穴大家可听见泉水叮咚,那就是著名的香泉了,上有古代石刻香泉二字。这泉水清澈甘甜、 在禅顿庵的后面,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地质洞穴。据我国著名的地址学家黄进教授考察结果,生津止渴。相传此水尝后能留奇香,令人耳目聪慧。大家不妨一尝。 24 / 32 其成因是修竹湾陡崖口 的砂岩层在热力风化作用下,发生片凹状风化剥落,经不断侵蚀而成为洞穴。因砂岩层较薄,所以洞 穴的高度较低,最高处也不超过 10 多米、宽数米到 10 米左右,成扁平状。 倩贞 倩贞 千级登 千级登 这边摩崖石刻上的倩贞二字,其意是指禅顿庵的尼姑具有亭亭玉立之美和贞洁两种形象。 千级登镌刻于崖壁,相传古人在此拾阶而上,可以平步青云,可见此处台阶之多、台阶之高。旧时此处有许多秀才在考状元之前必在此处攀登而上,以此希望能博得好彩头,高中状元,以便平步青云。 过千级登后经过 一个园门,大家可以在此观赏形态各异的奇峰和一道弯曲萦回的溪水。 石头城 石头城 石头城是古人利用倾斜出的岩石在岩下建造的一个弧形城墙, 大家抬头可以看见明代茶花山人书写 的石头城三个字。由于年代久远,现今的石头城只留下一片残垣断壁,大家看到的长栏,是根据前人留下的永安饶氏 家谱的图形重新修复建造的。坐在此处,大家不仅可以观赏修竹湾的全境,还可以体会到李白寻雍尊师隐居中拨云 寻古迹,倚数听清泉的闲静幽趣 ! 悠然见南山 25 / 32 悠然见南山 向心中。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石拱桥 石拱桥 青竹传说 青竹传说 面对着高山流水石刻,试想在悠幽的悠然见南山中与朋友相邀,在此畅谈伯牙与子期的高 在畅谈朋友之道后,我们现在要经过一条小桥。大家可能不知道,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人行石拱 从修竹湾沿途而上,生长着形态各异的竹子。据专家考证,修竹湾内共有竹子几十种,常见的竹子 山流水觅知音是何等欢快的事情呀 ! 桥。它的特点是不用水泥,而只用砂石干砌而成。 有:毛竹、刚竹、董竹、慈竹、淡竹,比较罕见的有圆竹、方竹、四方竹 ;从叶 片分还有小叶竹、大叶竹、翠竹等,真是不 胜枚举。说到修竹湾的竹,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从前有一户姓饶的人家,家中只有兄弟二人。老大心地善良,忠厚老实, 老二好吃懒惰,胸无大志,整天坐享其成。两兄弟靠打柴为生。有一天,老大上山打柴,忽然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呼救命,便 立即向呼救的地方跑去。原来是一位老大爷从山崖上摔下来,腿断了。老大忙帮大爷包扎好伤口并将他背回家中。老二看见 老大背回一个白吃白住的老头,心里很不舒服,从不答理老人。经过老大的精心照顾,老人很快恢复健康,临走时送给老大 一支青竹并嘱咐:在26 / 32 危急的时候你需 要什么就对着青竹说, 青竹,青竹,我要 * ,你要什么,眼前就会出现什么,但只能 提三个请求。老大半信半疑将青竹收起来。忽一日沙溪河水猛涨,淹没了许多良田、房屋。老大立即拿出青竹,对着青竹说 青竹,青竹,我要大水快退去 !说完,河水又变得平静轻缓,良田、房屋也立刻呈现出来。此事被老二看见了,老二心 里暗自高兴,心想 这下发财了 。夜晚老二将青竹偷走,又怕老大发现,所以急匆匆地向后山跑去,跑得太急,一不小心 摔了一跤,失手将青竹飞了出去。老二失声叫 青竹,青竹,我要 青竹 。等他站起来一看,傻眼了,眼前到处是青竹,也 不知哪一枝才是他要的青竹。所以至今漫山遍野都是这种修细的青竹,从此,这里便得名修竹湾。 笋立 笋立 紫云坻 紫云坻 固中居 固中居 清心地到此享受吧。 萱草 萱草 这是一种成片生长的植物,名叫萱草。古人称萱草为忘忧草,据说谁有烦恼忧愁,只要采上几棵放 入青水中沐浴,便可忘忧。在萱草周围,大家还可以看到白色的27 / 32 百合花,它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而这一属灌木类、造型优美 的南天竹,是做盆景的好材料。 还魂草 还魂草 回音壁 回音壁 梧桐树 梧桐树 还魂草,学名卷柏,又名万年松。在夏天无雨干燥季节,它会干枯,但经过雨水浇淋后,又能起死 这是回音壁,大家可以向对面岩壁说些悄悄话,大山一会儿会传回来。在回音壁的前面有许多的马 景区的梧桐树是爱情树, 它是两颗共同生长, 如果有一棵树死去, 那么不久将有另一棵梧桐树枯萎。 回生。说不定当年的白娘子救许仙所盗的还魂草就是这样。 尾松,马尾松的周围,大家可以看见许多的梧桐树。 吕洞宾曾经题诗说今夜故人 来不来 ?教人立尽梧桐雨 。大家不妨仔细找一找,看看哪两颗是相知相爱的梧桐,为自己的 此处一个石锥立在路旁,造形如刚冒出的嫩笋,故名笋立 。 我们来到了紫云坻 。古人常云紫气东来 ,紫云原是富贵吉祥之气。在此经常可以看到霞光万 固中居是一个洞穴,上面刻着固中居三字。在霞光万丈、浮云飘渺中,只有神仙美眷才能如此 悠然见南山摩崖石刻,28 / 32 不用多说,大家一定会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 。大 家在此处俯视,只见燕江溪流萦回如带,舟舸竞行,此种境界恍如梦中,那种超然物外、悠然自 得的心境便如行云流水般涌丈,似有仙人踏云而来,令人眩目,故名为紫云坻。 爱人系上一根爱情的红线吧。祝愿天下有情人:梧桐双待老,恩爱永相随 ! 海金沙 海金沙 马鞍山 马鞍山 顺路可见山茶树、野苹果、沙糖籽等,其中有一种叫海金沙的,功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可治 到了这三叉路口,一条路直通大峡谷 ;另一条上马鞍山后通往大峡谷。登马鞍山可以看见古代遗 病毒性肝炎、小儿夜啼等。 留的围墙,为石砌体,顺山边建造而成。据市博物馆的专家考证,这里发现的大量陶瓷碎片属宋代陶瓷,并且在永安历史上 也 有关于宋代铁板和尚的记载:宋代有一个云游和尚,很有名气。有一天,和尚巡游到桃源洞,见对岸景色独秀,可是河边 却无桥可走、无船可渡。于是和尚好了一块铁皮,利用他的轻功过江,并在马鞍山上建房修炼,隐居于此。人们把这和尚叫 铁板和尚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土墙石砌体,相信为宋代所留。从马鞍山下来,我们将穿过一片森林,大家可以向远 处眺望,对面山脉好象五虎上山,密密麻麻的森林好象虎背上的花斑,虎虎生威,令人不觉威势临身。 29 / 32 马鞍背 马鞍背 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