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目 次 前言 19 1 范围 2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0 3 产品分类、型号规格和标记 20 4 技术要求 21 5 试验方法 23 6 检验规则 24 7 判定规则 24 8 标志、包装、堆放和出厂合格证 2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分离盘法测定机械缠绕管的环向拉伸强度 2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管刚度与环刚度对照表 27 前 言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下达 2004 年行 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872 号文)的安排制(修)订的。 DL/T 8022007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分为六个部分: 第 1 部分:总则。 第 2 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第 3 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第 4 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双壁波纹电缆导管。 第 5 部分:纤维水泥电缆导管。 第 6 部分:承插式混凝土预制电缆导管。 本部分为 DL/T 8022007 的第 2 部分。 本部分对 DL/T 802200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进行了修订,与 DL/T 8022002 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1)增加了采用机械缠绕工艺生产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的相关内 容; (2)明确了原材料的要求,增强材料宜使用无碱成份的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或 无捻粗纱布,严禁使用陶土坩埚生产的高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或无捻粗纱布,并 对碱金属氧化物含量进行了控制; (3)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及使用寿命,对导管的技术指标予以提高; (4)增加了导管接头密封性能要求; (5)增加了机械缠绕管部分的试验方法,改变了落锤冲击试验方法; (6)取消了热阻系数、滑动摩擦系数等指标; (7)将管刚度改为环刚度; (8)调整了尺寸偏差。 本部分实施后代替 DL/T 802200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本部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的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由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负责解释。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 杭州新世纪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先进、张鸿、阎孟昆、宋存妹、周国寅、高旭东。 本部分首次发布时间:2002 年 4 月 27 日。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 (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 2 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的产品分类、型号规格和标记、技 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标志、包装、堆放和出厂合格证。 本部分适用于以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热固性树脂为基 体,采用手工缠绕和机械缠绕等工艺制成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446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 1447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neq ISO 527-4) GB/T 1449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neq ISO 14125) GB/T 1549 钠钙硅铝硼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GB/T 1634.2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 2 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idt ISO 75-2) GB/T 3854 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mod ASTM D 2583) GB/T 5352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平行板 外载性能试验方法(neq ASTM D 2412) GB/T 8237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GB/T 8924 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氧指数法 GB/T 18369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 18370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 3 产品分类、型号规格和标记 3.1 分类 3.1.1 按成型工艺划分 按成型工艺分为手工缠绕和机械缠绕(又分夹砂与不夹砂)两种,其结构形 状(为方便脱模,导管有少许锥度)见图 1。 d公称内径;d1承口内径;L1承口深度;t壁厚;L总长;L0有效长度 图 1 导管结构形状图 3.1.2 按环刚度(5)等级划分 按环刚度(5)等级分为SN25、SN50、SN100 三种。 3.1.3 按增强材料划分 按使用的增强材料分为无碱玻璃纤维与中碱玻璃纤维两种。 3.2 型号规格 导管的型号用拼音符号 DBJ、DBJJ 或 DBS 表示,导管的规格见表 1。 表 1 导 管 的 规 格 mm 公称壁厚 公称内径 SN25 SN50 SN100 公称长度 100 3 5 8 125 4 6 9 150 5 7 10 175 7 9 12 200 8 10 13 225 10 12 15 250 12 14 17 4000 或 6000 注 1:当用户有特殊要求时,也可生产其他规格的导管。 注 2:SN25、SN50、SN100 分别为环刚度(5)等级。 3.3 标记 导管的标记表示方法如下: DBJ、DBJJ(或 DBS)规格 原材料类型 DL/T 802.22007 标记按顺序含义如下: a) D 表示电缆用导管; b) B 表示玻璃纤维; c) J、JJ 表示机械缠绕工艺(JJ 特指夹砂),S 表示手工缠绕工艺; d) 规格用“公称内径公称壁厚公称长度 产品等级”表示; 产品等级用环刚度(5)等级SN25、SN50、SN100 表示; e) 原材料类型:无碱玻璃纤维用 E 表示,中碱玻璃纤维用 C 表示。 标记示例如下: DBJ 20084000 SN25 E DL/T 802.22007:表示采用机械缠绕工艺生 产的公称内径为 200mm、 公称壁厚为 8mm、 公称长度为 4000mm、 环刚度等级为SN25 的无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4 技术要求 4.1 原材料 4.1.1 树脂 基体材料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其性能应符合 GB/T 8237 的规定。 4.1.2 增强材料 宜使用无碱成份的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或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作增强材料, 严 禁使用陶土坩埚生产的含有高碱成份的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或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布作增强材料。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和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性能应分别符合 GB/T 18369 和 GB/T 18370 的规定。 4.1.3 填料 导管中允许掺加少许石英砂、氢氧化铝、碳酸钙等无机非金属颗粒材料作为 填料,填料的成份含量应不小于 95,含湿量应不大于 0.2。 4.2 外观 导管颜色应为材料本身颜色或按用户要求,色泽应均匀;导管内外表面应无 龟裂、分层、针孔、毛边、毛刺、杂质、贫胶区、气泡等缺陷;内表面应光滑平 整,不得有凹凸不平;导管两端面应平齐、无毛边、毛刺;承口、插口两端内外 侧边缘均应有倒角,以防止电缆在抽拉时受到损伤。 4.3 尺寸 尺寸偏差应符合 DL/T 802.1 中表 3、表 4 的规定。 4.4 技术性能 导管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导 管 的 技 术 性 能 序 号 项 目 单 位 技术性能指标 1 拉伸强度 MPa160 2 弯曲强度 MPa190 3 浸水后弯曲强度 MPa150 4 巴氏硬度 38 5 环刚度(5) kPa 应符合表 3 的规定,且当管径变化量5时,不应出现显著 性事件 6 负荷变形温度 (Tfe1.8) 160 7 落锤冲击 按表 4 的规定,试样内、外壁不应有分层、裂缝或破裂 8 接头密封性能 a 0.1MPa 水压下保持 15min,接头处不应渗水、漏水 9 机械缠绕导管浸水 后 压扁线荷载保留率 b 85 10 碱金属氧化物含量 中碱玻璃纤维应为 11.612.4,无碱玻璃纤维应0.8 11 氧指数 26 a 在用户有要求时进行。 b 此项试验仅适用于机械缠绕管,且在未能提供同条件下制作的平板试样时进行。 表 3 环刚度(5)等级 kPa SN25 SN50 SN100 25 50 100 表 4 落 锤 冲 击 试 验 公称内径 mm 落锤质量(偏差1.0) kg 冲击高度(偏差20) mm 100 1.00 125 1.25 150 1.60 175 1.80 200 2.00 225 2.25 250 2.50 1200 5 试验方法 5.1 试样的制备、数量和试验条件 应符合 DL/T 802.1 和本部分所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试样的试验龄期为 导管制作好后 5 天及以上。 5.2 外观、尺寸测量 应符合 DL/T 802.1 的规定。 5.3 拉伸强度 手工缠绕成型导管按 GB/T 1447 规定,采用型试样进行试验;机械缠绕成 型导管按附录 A 给出的方法进行试验。 5.4 弯曲强度和浸水后弯曲强度 弯曲强度按 GB/T 1449 规定试验。浸水后弯曲强度试验时,试样应先在 100 沸水中浸泡 2h 后按 GB/T 1449 规定试验,浸水前后的试样应在相邻部位取样。 对手工缠绕成型导管,试样在导管上直接取样;对机械缠绕成型导管,各种 规格导管在稳定连续生产 1200 根,或当连续生产 30 天内导管总数不足 1200 根 时,均须在同条件下至少制作一组平板试样,在平板试样上沿周向取样。 5.5 巴氏硬度 按 GB/T 3854 的规定试验,试验时允许除去试样外表面的油漆涂层。 5.6 环刚度(5) 按 GB/T 5352 的规定试验,按 DL/T 802.1 中环刚度公式计算试样垂直方向 内径的 5变形量时的环刚度。 5.7 负荷变形温度(Tfe1.8) 按 GB/T 1634.2 规定试验,试样侧立式放置,试样厚度与管(或板)材等厚, 施加的弯曲应力为 1.80MPa(A 法) 。对手工缠绕成型导管,试样在导管上直接 取样;对机械缠绕成型导管,在按同条件下制作的平板试样上沿周向取样。 5.8 落锤冲击 从导管承口以外部位取长度为(20010)mm 的管段试样,按表 4 的规定, 每个试样各冲击一次,观察冲击后的试样内外壁是否出现分层、裂缝或破裂。 5.9 接头密封性能 将一根导管的插口套好密封圈后与另一根导管的承口对准连接,在 0.1MPa 水压下保持 15min,观察接头处是否渗水、漏水。 5.10 机械缠绕导管浸水后压扁线荷载保留率 5.10.1 在无法取得同条件下制作的平板试样进行弯曲强度与浸水后弯曲强 度试验时,可选择直接在导管上取(30010)mm长管段试样进行压扁试验。 5.10.2 按GB/T 5352 试验方法,分别测出浸水前后两组试样的最大压扁线 荷载值,将浸水后的压扁线荷载值除以浸水前的压扁线荷载值得出保留率。 5.10.3 试样浸水试验条件为:100下浸泡 2h。 5.11 碱金属氧化物含量 按 GB/T 1549 方法试验。 5.12 氧指数 按 GB/T 8924 方法试验。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类别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和检验类别见表 5。 6.2 质量特性划分 检验项目按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分为类、类、类,质量特性的划分见 表 5。 6.3 抽样及检验批量 应符合 DL/T 802.1 的规定。 表 5 检验项目、检验类别和质量特性划分 序 号 检验项目 质量特性划分 型式检验项 目 出厂检验项 目 试验方 法 1 外观 B 按 5.2 2 尺寸 长度 C, 其他 B 按 5.2 3 拉伸强度 A 按 5.3 4 弯曲强度及 浸水后弯曲强度 A 按 5.4 5 巴氏硬度 A 按 5.5 6 环刚度(5) A 按 5.6 7 负荷变形温度(Tfe1.8) A 按 5.7 8 落锤冲击 A 按 5.8 9 接头密封性能 B 按 5.9 10 机械缠绕导管浸水后 压扁线荷载保留率 A 按 5.10 11 碱金属氧化物含量 A 按 5.11 12 氧指数 B 按 5.12 注:“”表示型式检验或出厂检验所选择的相应项目。 7 判定规则 按 DL/T 802.1 的规定进行判定。 8 标志、包装、堆放和出厂合格证 应符合 DL/T 802.1 的规定。 附 录 A A (规范性附录) 分离盘法测定机械缠绕管的环向拉伸强度 A.1 从导管上切取环形试样,如图A.1 所示,试样宽度取(815)mm,试 样宽度取决于导管厚度、纤维缠绕角度和试验设备的量程,同时应不超过分离盘 宽度。环形试样宽度应均匀,加工精度为0.1mm,试样两端截面平滑,表面应 无缺陷、划痕。 A.2 试验环境条件按DL/T 802.1 的规定。 A.3 试验设备应符合GB/T 1446 的规定,环向拉伸试验的分离盘见图A.2, 其外径应能与导管的内径吻合。 A.4 试验加荷速度为(102)mm/min。 图 A.1 导管的环形试样 图 A.2 环向拉伸试验的分离盘 A.5 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试样的宽度和厚度,在垂直对称位置各测量 4 个 点,精确到 0.02mm,取以上 4 点宽度和厚度的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平均宽度和平 均厚度。 A.6 把试样装到分离盘的外周缘,按规定的加荷速度拉伸分离盘,给试样 施加荷载,直到试样破坏,记录试样破坏时的荷载。 A.7 试样的环向拉伸强度按式(A.1)计算: t 1000 2 P bh (A.1) 式中: t 试样的环向拉伸强度,MPa; P 破坏荷载,kN; b 试样平均宽度,mm; h 试样平均厚度,mm。 A.8 环向拉伸强度试验结果修约到 0.1MPa。 附 录 B B (资料性附录) 管刚度与环刚度对照表 根据 DL/T 802.1 的环刚度计算公式与 GB/T 5352 的管刚度计算公式,当试 样垂直方向的变形量为导管内径的 5时,经过计算,得出管刚度与环刚度对应 关系见表 B.1。 表 B.1 管刚度与环刚度对照表 表 管刚度 MPa 表 1.2 表 2.4 表 5.0 表 环刚度(5) kPa 表 23.8 表 47.6 表 99.3 标准资料收藏家易启标准网免费提供十万标准书籍资料下载 会打字、5分钟快速自助建网站易启建站网免费提供建站平台,商业网站1年仅60元 第一章、 目 次第一章、 目 次 前言47 1 范围48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8 3 产品分类、型号规格和标记48 4 技术要求49 5 试验方法51 6 检验规则52 7 判定规则53 8 标志、包装、堆放和出厂合格证53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耐酸、碱腐蚀快速试验方法54 前 言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下达 2004 年 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872 号文)的安排制(修)订 的。 DL/T 8022007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分为六个部分: 第 1 部分:总则。 第 2 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第 3 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第 4 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双壁波纹电缆导管。 第 5 部分:纤维水泥电缆导管。 第 6 部分:承插式混凝土预制电缆导管。 本部分为 DL/T 8022007 的第 5 部分,本部分参考了 JC 9802005纤维 水泥电缆管及其接头。 本部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福 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先进、张鸿、李广福、秦关治、李鸿志。 本部分由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 (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 5 5 部分:纤维水泥电缆导管 第二章、 1 范围 第二章、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纤维水泥电缆导管的产品分类、型号规格和标记、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标志、包装、堆放和出厂合格证。 本部分适用于纤维水泥电缆导管及其套管(接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neq ENV 197-1) GB 748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GB/T 7019 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neq ISO 393-1) GB/T 14462 维纶短纤维 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C/T 574 海泡石 第三章、 3 产品分类、型号规格和标记 第三章、 3 产品分类、型号规格和标记 3.13.1 分类 按强度等级分为、三级,导管的结构形状见图 1。 L t L1 D d t1 d公称内径;D车削端外径;t壁厚;车削端壁厚; 1 t 1 L车削端长度;L公称长度 图 1 纤维水泥电缆导管结构形状图 3.23.2 型号规格 导管的型号用两个拼音符号 DX 表示,导管的规格和尺寸见表 1。 表 1 导 管 的 规 格 和 尺 寸 mm 车削端 套管(接头) 公称 内径 公 称 壁厚 公 称 长度 强 度 等级 厚度外径长度内径 外径 长度 100 10 8 116 122 162 125 11 9 143 149 189 150 12 2 000 3 000 4 000 级 10 170 65 176 218 150 表 1(续) 车削端 套管(接头) 公称 内径 公 称 壁厚 公 称 长度 强 度 等级 厚度外径长度内径 外径 长度 175 13 11 197 203 245 200 14 级 12 224 230 274 100 12 10 120 126 168 125 13 11 147 153 195 150 14 12 174 180 224 175 15 13 201 207 251 200 16 级 14 228 234 278 150 18 16 182 188 234 175 19 17 209 215 263 200 20 2 000 3 000 4 000 级 18 236 65 242 292 150 第第1节、 3.3 标记节、 3.3 标记 导管的标记表示方法如下: DX 规格 DL/T 802.5 标记按顺序含义如下: a) D 表示电缆用导管; b) X 表示纤维水泥; c) 规格用公称内径公称壁厚公称长度 产品等级表示;产品 等级用强度等级表示,分、 三级。 标记示例如下: DX 150124000 DL/T 802.52007:表示公称内径为 150mm、公称壁 厚为 12mm、公称长度为 4000mm、强度等级为级的纤维水泥电缆导管。 第四章、 4 技术要求 第四章、 4 技术要求 第第1节、 4.1 原材料节、 4.1 原材料 纤维水泥电缆导管中所掺的纤维可以是海泡石、 维纶纤维或对导管性能及人 体无害的其他纤维。 4.1.1 维纶纤维 应符合 GB/T 14462 规定。 4.1.2 海泡石 应符合 JC/T 574 规定。 4.1.3 其他增强纤维和外加材料 应具有可分散性和吸附性,并具有增强作用,对人体和环境不构成危害,纤 维直径不宜大于 15m。 4.1.4 水泥 应符合 GB 175 要求,且强度等级应不低于 42.5 级;不得使用掺有煤、炭粉 做助磨剂及页岩、煤矸石、粉煤灰做混合材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当用户要求导管 用于腐蚀性或硫酸盐含量高的土壤中时,也可用符合 GB 748 要求的强度等级不 低于 42.5 级的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在导管表面上做防腐处理。 4.1.5 水 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 JGJ 63 的规定。 第第2节、 4.2 外观、尺寸节、 4.2 外观、尺寸 4.2.1 外观 外观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外 观 要 求 未加工表面 伤痕、脱皮深度2mm,单处面积10cm 2,总面积50cm2 内表面 内壁光滑,不得粘有凸起硬块,粘皮深度、凸起高度3mm 车削面 不得有伤痕、脱皮、起鳞 端面质量 端面与中心线垂直,不应有毛刺和起层 4.2.2 尺寸 尺寸偏差应符合 DL/T 802.1 的规定。 4.3 技术性能 导管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导 管 的 技 术 性 能 序 号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1抗折荷载 kN 承受表 4 规定的试验值而不发生破坏 2 力 a 学 导管外压破坏 荷载 kN 承受表 4 规定的试验值而不发生破坏 3 性 能 套管外压强度 MP a 承受表 4 规定的试验值而不发生破坏 4 抗渗性和接头密封性 能 b 在 0.10MPa 的水压下保持 15min, 导管 外表面不应有渗水、洇湿或水斑;接头处不 应渗水、漏水 5 导管和套管的管壁吸 水率 20 6抗冻性 反复交替冻融 25 次,导管与套管的外 观不应出现龟裂、起层现象 7 耐酸、碱腐蚀 c 耐酸腐蚀后其质量损失率应6,耐 碱腐蚀后其质量应无损失 a 试验前, 试样需在温度 (205) 的水中浸泡48h; 抗折荷载试验支距为1000mm。 b 在用户有要求时进行。 c 埋设管道的土壤地质条件较特殊,用户对耐酸、碱腐蚀有要求时测定。 表 4 导 管 的 力 学 性 能 强度等 级 公称内径 mm 抗折荷载 kN 导管外压破坏荷 载 kN 套管外压强度 MPa 100 6.0 125 9.0 150 15.0 175 19.0 级 200 23.0 5.5 20 100 7.0 125 13.0 150 18.0 175 23.0 级 200 28.0 10.0 24 150 25.0 175 28.0 级 200 33.0 18.0 28 第五章、 5 试验方法 第五章、 5 试验方法 第第1节、 5.1 试样的制备、数量、龄期和试验 条件 节、 5.1 试样的制备、数量、龄期和试验 条件 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力学性能试验的试样龄期为 14d 及以上,复试的试样 龄期可延长至 28d;力学性能试验前试样需在温度为(205)的水中浸泡 48h 后取出擦干。 第第2节、 5.2 外观、尺寸测量节、 5.2 外观、尺寸测量 应符合 DL/T 802.1 的规定,壁厚测量车削端处厚度。 第第3节、 5.3 技术性能试验节、 5.3 技术性能试验 第第4节、 5.3.1 力学性能节、 5.3.1 力学性能 第第5节、 抗折荷载试验节、 抗折荷载试验 采用简支试验方法,试验装置见图 2,在试样中部及两侧支点放上 120V 型钢制托架,试样与托架间应垫有厚约 10mm 的橡胶板。试样长度应不小于支距 长度另加 200mm 的总长(支距长度取 1000mm) ,按图 2 装置好后开始试验,以 (400600)N/s 的加荷速度加荷至表 4 规定的抗折荷载试验值时,试样不应发 生折断。 图 2 抗折荷载试验图 第第6节、 导管外压破坏荷载试验节、 导管外压破坏荷载试验 用 300mm 长的试样做试验,按图 3 装置好后开始试验,试样底部垫以形状为 150的 V 型钢制托架,加荷点处垫压块(宽度b值为 35mm) ,托架和压块与试 样间需分别垫入厚约 15mm 的橡胶垫,托架与压块用同样材料(金属或硬木)制 成。试验时,以(400600)N/s 的加荷速度加荷至表 4 规定的外压破坏荷载试 验值时,试样不应发生破坏。 1压块;2橡胶垫;3导管;4托架 图 3 导管外压破坏荷载试验图 第第7节、 套管外压强度试验节、 套管外压强度试验 用加工好的套管试样做试验,同 方法加荷至套管开裂,按公式(1) 计算套管外压强度 1 2 (35 ) 1000 h dt nP Lt (1) 式中: h 外压强度,MPa; P 破坏荷载,kN; 1 d 套管实际内径,mm; t 破坏处实际厚度,mm; L 试样长度,mm; n 系数,取 0.3。 第第8节、 5.3.2 抗渗性能和接头密封性能试验节、 5.3.2 抗渗性能和接头密封性能试验 第第9节、 导管抗渗性能节、 导管抗渗性能 以整根经车削加工后的导管做试验, 将两根导管车削端对准后用套好密封圈 的套管套接,在 0.10MPa 水压下保持 15min,导管外表面不出现渗水、洇湿或水 斑。 第第10节、 接头密封性能试验节、 接头密封性能试验 在 0.10MPa 水压下保持 15min,接头处不应渗水、漏水。 第第11节、 5.3.3 吸水率试验节、 5.3.3 吸水率试验 从导管、套管端部各切割两块试样,按 GB/T 7019 规定试验。 5.3.4 抗冻性试验 从导管、套管端部各切割两块试样,按 GB/T 7019 规定试验。 第第12节、 5.3.5 耐酸、碱腐蚀试验节、 5.3.5 耐酸、碱腐蚀试验 按附录 A 的规定进行试验。 第六章、 6 检验规则 第六章、 6 检验规则 第第1节、 6.1 检验类别节、 6.1 检验类别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和检验类别见表 5。 第第2节、 6.2 质量特性的划分节、 6.2 质量特性的划分 检验项目按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分为 A 类、B 类、C 类,质量特性划分情况 见表 5。 表 5 检验项目、检验类别和质量特性划分 序 号 检验项目 质量特性划 分 型式检验项 目 出厂检验项 目 试验方法 1 外观 B 按 5.2 2 尺寸 长度 C,其他 B 按 5.2 3 抗折荷载 A 按 4 导管外压破坏荷载 A 按 5 套管外压强度 A 按 6 抗渗性能和接头密封 性能 B 按 5.3.2 7 吸水率 B 按 5.3.3 8 抗冻性 B 按 5.3.4 9 耐酸、碱腐蚀 B 按附录 A 注:“”表示型式检验或出厂检验所选择的相应项目。 第3节、 第 第3节、 第4节、 6.3 抽样及检验批量节、 6.3 抽样及检验批量 第第5节、 6.3.1 外观、尺寸检验节、 6.3.1 外观、尺寸检验 应符合 DL/T 802.1 的规定。 第第6节、 6.3.2 技术性能试验节、 6.3.2 技术性能试验 第第7节、 力学性能试验节、 力学性能试验 从外观检验合格的导管中随机抽取两根分别进行抗折荷载、外压破坏荷载、 外压强度试验,以上项目有且仅有一个项目中有一根不合格时,需再取加倍数量 进行复试。 第第8节、 抗渗性和接头密封性能试验节、 抗渗性和接头密封性能试验 从外观检验合格的导管中随机抽取两根进行抗渗性、接头密封性能试验(抗 渗性、接头密封性能可同时进行) ,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再加倍抽样复试。 第第9节、 吸水率、抗冻性试验节、 吸水率、抗冻性试验 从外观检验合格的导管中随机抽取一根分别进行吸水率、抗冻性试验,如不 符合标准要求,不再加倍抽样复试。 第第10节、 耐酸、碱腐蚀试验节、 耐酸、碱腐蚀试验 从外观检验合格的导管中随机抽取一根分别进行耐酸、碱腐蚀试验,如不符 合标准要求,不再加倍抽样复试。 第七章、 7 判定规则 第七章、 7 判定规则 第第1节、 7.1 外观、尺寸判定规则节、 7.1 外观、尺寸判定规则 按 DL/T 802.1 的规定进行判定。 第第2节、 7.2 技术性能判定规则节、 7.2 技术性能判定规则 第第3节、 7.2.1 力学性能判定规则节、 7.2.1 力学性能判定规则 抗折荷载、导管外压破坏荷载、套管外压强度试验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则判 定该批导管力学性能合格。以上三项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项目中如有一根不符合 标准要求,则允许从同批导管中随机抽取加倍数量的导管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 试,复试结果应全部符合标准要求,否则判定该批导管力学性能不合格。 第第4节、 7.2.2 抗渗性和接头密封性能判定规 则 节、 7.2.2 抗渗性和接头密封性能判定规 则 抗渗性能试验时,如导管外表面无渗水、洇湿或水斑,则判定抗渗性能试验 合格,否则判定抗渗性能试验不合格。 接头密封性能试验时,若导管接头处无渗水、漏水,则判定接头密封性能试 验合格,否则判定接头密封性能试验不合格。 第第5节、 7.2.3 吸水率、抗冻性判定规则节、 7.2.3 吸水率、抗冻性判定规则 吸水率、抗冻性试验如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吸水率、抗冻性试验合格,否 则判定吸水率、抗冻性不合格。 第第6节、 7.2.4 耐酸、碱腐蚀试验判定规则节、 7.2.4 耐酸、碱腐蚀试验判定规则 耐酸、碱腐蚀试验如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耐酸、碱腐蚀试验合格,否则判 定耐酸、碱腐蚀试验不合格。 第八章、 8 标志、包装、堆放和出厂合 格证 第八章、 8 标志、包装、堆放和出厂合 格证 第第1节、 8.1 标志节、 8.1 标志 应符合 DL/T 802.1 的规定。 第第2节、 8.2 包装节、 8.2 包装 导管与套管出厂前必须用草绳、草片、草包等妥善捆扎包装,每根导管捆扎 不应少于三个部位,导管的车削端处应严加保护,以防止碰撞损坏。 第第3节、 8.3 堆放节、 8.3 堆放 堆放时产品下应垫以草垫,产品层间应用草包等隔离,堆放层数应不多于 10 层且堆放高度不超过 2m,产品最下面应垫以草垫或厚度不小于 5mm 的砂层。 第第4节、 8.4 出厂合格证节、 8.4 出厂合格证 出厂合格证内容应符合 DL/T 802.1 的规定。 附 录 A A (规范性附录) 耐酸、碱腐蚀快速试验方法 第九章、 第九章、 A.1 试样、试剂制备 .1 试样、试剂制备 A.1.1 试剂制备:分别配制体积分数为 10的、HCl、溶液各 约 250mL, 然后将三种酸液混合。 另外配制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约 600mL。 2 H SO4 3 HNO A.1.2 试样制备:从导管上沿环向与纵向切取约30mm30mm的试样4块(耐酸、碱试 样各两块) ,试样厚度与管等厚。 第十章、 第十章、 A.2 试验条件 .2 试验条件 A A.2.1 试验环境条件:室温 1035。 A A.2.2 试验设备:电热恒温干燥箱 100110、电子分析天平(精度 1mg) 、烧杯若干只(1000mL) 、 可调节电炉、不锈钢钳子等。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A.3 试验步骤 .3 试验步骤 A A.3.1 将试样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在 100105下烘干 2h(或直 接在 100105下烘干 12 小时后称量,不进行 A.3.2、A.3.3 步骤) 。 1 m A A.3.2 取出试样,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A A.3.3 重复 A.3.1、A.3.2 步骤,直至试样恒重(前后两次称量相对误差 不大于 0.2) ,称量。 1 m A A.3.4 将试样依次分别置入配制好的混合酸液、碱液中,将烧杯置于可调 节电炉上,保持微沸状态约 2h。 A A.3.5 取出试样,用蒸馏水冲洗试样,置入电热恒温干燥箱中按 A.3.1 A.3.3 步骤烘干至试样恒重或直接在 100105下烘干 12h;称量。 2 m 第第1节、 节、 A.4 计算.4 计算 耐酸(碱)后试样的质量损失率按下式计算: 12 1 () 100 mm a m (A.1) 式中: a 耐酸(碱)试验后试样的质量损失率,; 1 m 耐酸(碱)试验前试样的质量,mg; 2 m 耐酸(碱)试验后试样的质量,mg。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A.5 试验结果和数据处理 .5 试验结果和数据处理 测出酸(碱)各两件试样的质量损失率,两个数值相对误差在 5以内时, 二者取算术平均值。否则应重新试验。 质量损失率计算值经数据修约后保留一位小数。 标准资料收藏家易启标准网免费提供十万标准书籍资料下载 会打字、5分钟快速自助建网站易启建站网免费提供建站平台,商业网站1年仅60元 I C S2 7 1 0 0 F 2 9 备案号:3 1 1 9 5 2 0 1 1 口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 L T8 0 2 7 2 0 1 0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7 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 电缆导管 T e c h n i c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f o re l e c t r i cc a b l ec o n d u i t s P a r t7 :t r e n c h l e s sc a b l ec o n d u i t so fm o d i f i e d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2 0 11 0 1 一0 9 发布2 0 11 0 5 0 1 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目次 D L ,T8 0 2 7 2 0 1 0 前言“”m * r 。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3 产品分类、型号规格和标记 4 技术要求 5 试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p q ”一“,r 一: r _ - 。- L 7 判定规则” 8 标志、包装、贮存堆放和出厂合格证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与各环刚度( 3 ) 等级( 常温) 相对应的荷载对照表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氧化诱导期法评定聚丙烯管材的熟氧稳定性一、一。“ I I 1 1 - 1 2 3 4 I 5 5 6 7 D L ,T8 0 2 7 2 0 1 0 刖吾 D L T8 0 2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分为7 个部分: 第l 部分:总则 第2 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第3 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第4 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双壁波纹电缆导管 第5 部分:纤维水泥电缆导管 第6 部分:承插式混凝土预制电缆导管 第7 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本部分为D L ,r8 0 2 的第7 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台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上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先进、张鸿、毛秀钢、李大治、王贤灿、陈凝玲。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 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 0 0 7 6 1 ) 。 I I D L ,T8 0 2 7 2 0 1 0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7 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的产品分类、型号规格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标志、包装、堆放和出厂合格证。 本部分适用于非开挖用的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 B T1 0 3 3 1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 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 B T1 6 3 3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 V S T ) 的测定 G B T8 8 0 4 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 部分:聚烯烃管材 G B T9 3 4 1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G B T1 2 6 7 0 聚丙烯( P P ) 树脂 D L T8 0 2 1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第1 部分:总则 3 产品分类、型号规格和标记 3 1 分类 根据不同公称内径和公称壁厚分为三种环刚度等级,其结构形状见图1 。 d 一公称内径;f 一公称壁厚 工一总长 图1 导管结构形状图 3 2 型号规格 导管的型号用拼音符号D S 表示,导管的规格见表1 。 表1 导管的规格 公称壁厚 公称内径8公称长度 环刚度( 3 ) 等级( 常温) 。 S N 2 4S N 3 2s N 4 0 1 0 0681 0 6 0 0 0 、9 0 0 0 1 2 581 01 2 D L ,T8 0 2 7 2 0 1 0 表1 ( 续) 公称壁厚 公称内径4公称长度 环刚度( 3 ) 等级( 常温) “ S N 2 4S N 3 2S N 4 0 1 5 01 01 21 4 1 7 51 21 41 6 2 0 01 41 61 86 0 0 0 、9 0 0 0 2 2 51 61 82 0 2 5 01 82 02 2 a 特殊情况下,经供需双方商定可以生产其他公称内径( 或公称壁厚) 的导管,但其环刚度( 3 ) 等级( 常温) 不得低于表中与其最接近的一档的环刚度( 3 ) 等级( 常温) 。 bS N 2 4 、S N 3 2 、S N 4 0 分别为环刚度( 3 ) 等级( 常温) ,根据用户需要也可生产比表中的环刚度( 3 ) 等级( 常 温) 更高的导管。 注:与各环刚度( 3 ) 等级( 常温) 相对应的荷载对照表参见附录A 。 3 3 标记 导管的标记表示方法如下: D S 规格原材料类型D 坍8 0 2 7 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州奥林匹克中学聘用制专任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亚麻籽油健康饮食书籍出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城市大模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政务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策划人才招募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酒店客房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物联网设备固件自动更新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线下演出市场复苏演出市场跨界合作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市场芯片短缺应对策略与汽车维修连锁品牌竞争力提升与优化策略前瞻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局优化与充电站充电设备智能化改造报告001
- 制造业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方案提升生产效率
- 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附件1:线路工程填写示例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 2024年4月自考05424现代设计史试题
-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六项机制”右江模式经验分享
- 2023版马原专题课件:专题一马克思主义观;专题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单侧双通道UBE手术
- 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护理干预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附听力原文及答案解析)
- 数智治水系统平台建设需求
- 工艺流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