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诊断及监测存在问题及措施.doc_第1页
社区诊断及监测存在问题及措施.doc_第2页
社区诊断及监测存在问题及措施.doc_第3页
社区诊断及监测存在问题及措施.doc_第4页
社区诊断及监测存在问题及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诊断存在问题及措施一、社区诊断部分1、 存在问题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现场抽样调查样本量为200人,调查结果说明不了问题。 2、措施开展全县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现场抽样调查工作,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县7个镇随机抽取60个村(社区),调查3000户3000人,包括: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检测和膳食调查四个部分,于8月4日完成现场调查工作。 二、监测(一)死因监测死亡原因的定义和填写(1)死亡原因:“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定义的目的在于保证所有有关信息得以记录,而证明人不得自行选入某些情况而摒弃其他情况。这个定义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衰老。(2)根本死亡原因: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中最早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者造成致命损伤的那个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最早发生的与其他疾病有因果关系的,那个最早的疾病就是根本死亡原因。就是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带有根本性的疾病或损伤,由于它的存在,发生及发展,逐渐形成一连串的病态事件,并最终导致死亡。(3)死因链:可以认为就是导致死亡发生的一系列疾病或损伤的发生链条,并按先后顺序排列,并可以合理解释。1、存在问题死亡报告卡不是国家版,比较简单,死亡人数未按月或季统计。2、措施(1)对2012年1月1日至现在各辖区全部死亡人员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1份留底、1份上报疾控中心(见附件),死亡报告卡继续保留,作为乡村医生或住院医生报告。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第 I 部分(a)、(b)、(c)三栏,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是:(C) 病(根本死因) (b)病(中介原因) (a)病(直接死因)。疾病发生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c)病最长,(b)病次之,(a)病最短。例如:直肠癌肝、胰转移癌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死亡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 (a) 上消化道出血休克 2小时(b) 肝、胰转移癌 半年 (c) 直肠癌 3年(2)对2012年1-12月死亡统计报表由中心按季统计打印,各医院签字盖章。2013年1月1日至今死亡统计报表按月统计上报(见附表)。(二)肿瘤登记肿瘤登记机构任务:是经常和系统收集、整理、保存、统计和分析恶性肿瘤病例资料。基本任务是掌握 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报告病种:一般按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国际疾病分类(ICD)中恶性肿瘤部分进行登记报告。目前国内:恶肿瘤病例+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 1、存在问题肿瘤登记用表不合适2、措施对2012年1月1日至现在各辖区全部肿瘤人员填报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将原先慢性病报告卡换成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见附件)。(三)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心脑血管病登记报告病种:1、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分水岭脑梗死)、未分类脑卒中2、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脑血管病登记报告单位:辖区内各类具有心脑血管病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心脑血管病登记报病要求:凡具有本地户籍或居住5年以上的外来人口,首次确诊的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发病登记报告卡片。.脑卒中、冠心病均以发病28天为期,按发病例次计算;若发病28天以后,再次发作,则按新病例计算,应再次填写报告卡片。若患者同时患有脑卒中、冠心病,应按所患病种分别填写报病卡。心脑血管病 -随访:每年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辖区所有报告病例进行随访,对死亡病例在脑卒中、冠心病病例登记册上进行死亡日期与原因登记,次年1月30日前将随访结果上报所在县疾病控制中心。、存在问题心脑血管监测方向不合适。2、措施对2012年1-12月各辖区全部心脑血管疾病填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报告卡,2013年1月1日至今由诊断医院对确诊的心脑血管事件进行填卡报告(见附件)。 县/区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行政区划代码: _ _ 县/区 _ _ 乡(街道) 登记号: 报卡类别: 1.发病卡 2.死亡卡 3.死亡补充发病卡 ICD-10编码: ICD0编码: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 身份证号码:住院号 家庭电话 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出生年月 年 月 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民族 婚姻状况:已婚、未婚、丧偶、不详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 原诊断 户口地址 (县/区) (乡/街道) 村 组原诊断日期 诊断根据:(在内作“”)实际居住地址 (县/区) (乡/街道) 村 组(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临床1病理(继发) 6联系家属姓名 X 线 超 声 波 内 窥 镜 C T2病理(原发)7诊断(部位) 病理学类型 (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病理号 确诊时期别:T N M 临床分期:0期 期 期 期 无法判定治疗方法: 手术 化疗 放疗 其他 生 化 、 免 疫 4不详9首次诊断日期 年 月 日报告单位 细 胞 学 、 血 片 5死亡补发病0报告医师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死亡日期 年 月 日根本死因 居民恶性肿瘤报告卡填卡说明1、 填报病种:(1)所有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2)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良性, 其他部位良性肿瘤不必填报)2、 登记号:为肿瘤登记处内部资料管理专用,与医院编号相对应,报告单位不用填写。3、 报卡类别:区分发病、死亡和死亡补充发病病例,在相应选项上打。4、 门诊号、住院号:如同时有门诊号及住院号时两栏都要填写,并在病史首页加盖“肿瘤已报”。5、 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实足年龄、身份证号、婚姻状况、家庭电话、职业、工作单位、户口地址):尽可能收集资料,填写应与身份证一致。7、ICD编码:运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ICD-10)与国际肿瘤学分类第三版(ICD-O-3)对肿瘤解剖部位、病理学进行编码。如:肺小细胞癌C34.9 C34.9 8041/37、诊断根据:在作出诊断最有效的方式后打。8、诊断(部位):完整填写恶性肿瘤的解剖学部位和分部位,尽可能填写原发部位,若是继发的则应注明。9、病理学类型:如做过病理学检查者应填明病理学类型。10、其他发病信息(确诊时期别、临床分期、治疗方法、首诊日期、诊断单位、死亡日期、根本死因、:由首诊医生按照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完整。11、更正诊断报告栏:为非恶性肿瘤病例的应及时剔除原报告卡。心脑血管病发病登记报告卡门诊号 住院号 卡片编号身份证号码 ICD-10编码姓名 性别(男女) 婚姻(未婚已婚 离异 丧偶)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实足年龄 具体工种 民族 家庭电话 工作单位 常住户口地址 县(市、区) 街道(乡)目前居住地址 县(市、区) 街道(乡) 村 号冠心病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腔隙性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 未分类脑卒中诊断依据:(可多选):临床症状 心电图 血管造影 CT 磁共振 神经科医生检查 超声诊断病史(可多选):【冠心病和风心病病史仅脑卒中病例填写】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有 无)冠心病(伴房颤 不伴房颤) 风心病(伴房颤 不伴房颤)高血压 糖尿病(有并发症 无并发症) 高脂血症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诊断日期 年 月 日是否首次发病 是 否确诊单位: 1)省级医院 2)市级医院 3)县级医院 4)乡镇医院 5)其他 6)不详报卡单位 报卡医师 报卡日期 年 月 日死亡日期 年 月 日 死亡原因 死因编码:备注:本卡片用于频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病例的填写,如果患者同时患有脑卒中和冠心病,应按所患之病种分别予以填报麟游县 年 月全人群死因监测统计表 病名年龄段冠心病脑瘁中肿瘤糖尿病高血压阻塞性肺气肿伤害中毒不明原因其他合计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09102030405060708090合计死因编码正确人数报告单位: 报告人: 日期: 年 月 日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编号调 查 记 录第 三联户籍管理部门保存编号第 一 联 出证单位保存死者姓名性别1 男 2 女如果是女性,其属于哪种情况:1.死前一年内没有怀孕 2.死时怀孕 3.死时未怀孕,但死前42天内曾怀孕 4.死时未怀孕,但死前43天至一年内曾怀孕 5.不清楚死前一年内是否曾怀孕死者姓名性别 1男 2女 民族 主要职业及工种 身份证号码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民族实足年龄户口所在地 省 市 区(县) 街道(乡) 村(居委会)身份证号码生前常住地址 省 市 区(县) 街道(乡) 村(居委会)婚姻状况 1 未婚 2 已婚 3 丧偶 4 离婚 9 不详户口所在地 省 市 区(县) 街道(乡) 村(居委会)文化程度 1 大学及以上 2 中学 3 小学 4文盲或半文盲 9不详生前工作单位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死亡时间 年 月 日 实足年龄生前常住地址: 省 市 区(县) 街道(乡) 村(居委会)死亡地点 1 医院病房 2 急诊室 3 家中 4 赴医院途中 5 外地及其它 9 不详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 联系电话死亡原因家属住址或工作单位死亡日期 年 月 日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请填写具体病名,勿填症状体征) 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家属姓名及联系处*(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 (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 (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 (d)引起(c)的疾病或情况: 医生签字户籍民警盖章*其它疾病诊断(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无关的其它重要情况):被调查者姓名死者生前上述疾病最高诊断单位: 1 省级医院 2 地市级医院 3 县区级医院4 卫生院 5 村卫生室 6 未就诊 9其它及不详与死者的关系生前上述疾病最高诊断依据:1尸检 2病理 3手术 4临床+理化 5临床 6死后推断 9不详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医疗单位盖章年 月 日派出所盖章年 月 日住院号 医师签名电话号码医疗单位盖章填报日期 年 月 日死因推断调查者签名根本死亡原因: ICD编码:调查日期: 年 月 日备注: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编号调 查 记 录第四联殡葬管理部门保存编号第 二 联 出证单位定期送县区疾控中心,由疾控中心保存死者姓名性别1 男 2 女如果是女性,其属于哪种情况:1.死前一年内没有怀孕 2.死时怀孕 3.死时未怀孕,但死前42天内曾怀孕 4.死时未怀孕,但死前43天至一年内曾怀孕 5.不清楚死前一年内是否曾怀孕死者姓名性别 1男 2女 民族 主要职业及工种 身份证号码死者生前病史及状体征:民族实足年龄户口所在地 省 市 区(县) 街道(乡) 村(居委会)身份证号码生前常住地址 省 市 区(县) 街道(乡) 村(居委会)婚姻状况 1 未婚 2 已婚 3 丧偶 4 离婚 9 不详户口所在地 省 市 区(县) 街道(乡) 村(居委会)文化程度 1 大学及以上 2 中学 3 小学 4文盲或半文盲 9不详生前工作单位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死亡时间 年 月 日 实足年龄生前常住地址 省 市 区(县) 街道(乡) 村(居委会)死亡地点 1 医院病房 2 急诊室 3 家中 4 赴医院途中 5 外地及其它 9 不详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 联系电话死亡原因家属住址或工作单位死亡日期 年 月 日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请填写具体病名,勿填症状体征) 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家属姓名及联系处*(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 (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 (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 (d)引起(c)的疾病或情况: 医生签字户籍民警盖章*其它疾病诊断(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无关的其它重要情况):被调查者姓名死者生前上述疾病最高诊断单位: 1 省级医院 2 地市级医院 3 县区级医院4 卫生院 5 村卫生室 6 未就诊 9其它及不详与死者的关系医疗单位盖章年 月 日派出所盖章年 月 日生前上述疾病最高诊断依据:1尸检 2病理 3手术 4临床+理化 5临床 6 死后推断 9不详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住院号 医师签名电话号码医疗单位盖章填报日期 年 月 日死因推断调查者签名根本死亡原因: ICD编码:调查日期: 年 月 日备注:填报日期: 年 月 日说 明填 写 说 明1.持此证到火葬场办理尸体火化手续。2.此证无医生签字、医疗单位和派出所盖章无效。1. 若为女性死者,在死亡时或之前一年的时间里是否怀孕这一问题对孕产妇死亡率的测算非常重要。2.主要职业及工种: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主要从事的工作。如: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军人、服务行业等;还可详细填写工种,如:车工、钳工、电工、纺织工等。3.常住户口地址:应按户口簿上登记的住址填写完整,包括住处的具体门牌号码。4.实足年龄:按照周岁填写。如为婴儿,可填写实际存活的月、日、小时。5.死亡地点:医疗机构病房含村卫生室。在相应的项目前打。6.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可分两部分报告:在第部分(a)中填写最后造成死亡的那个疾病诊断或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如肺心病、脑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