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文学走进我们内心.doc_第1页
让经典文学走进我们内心.doc_第2页
让经典文学走进我们内心.doc_第3页
让经典文学走进我们内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文学可以更靠近生活 导语:经典诵读比赛如火如荼,经典文学讲座星罗棋布选手身着旗袍、古装诵读经典诗词,优美的古诗词经过演绎,脱下平日里晦涩难懂的外衣,变得“平易近人”起来;央视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在我校的讲座中呼吁学生们要懂得尊重传统,敬畏经典,有人在微博上慨叹:听一个睿智的主持人呼吁关注经典-敬佩。近日,我校学习经典文学的氛围异常热烈,不管是主动感受或者被动学习,经典文学的气息都扑面而来,原来经典文学可以更靠近我们生活。 经典热潮缘起何方:“中华诵”成为第二课堂必修课 这股经典文学的“热潮”缘起何方?想必不言而喻,正是中华经典诵读成为我校第二课堂必修课。 据了解,中华经典诵读考试被纳入我校的必修课,从2010级新生开始,所有学生必须参加中华经典诵读考试,并取得相应学分才能毕业。中华经典诵读是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重要举措。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有着基础性作用。而我校作为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试点高校,是广东省首个将中华经典诵读纳入必修课,并且要求学生通过考试方能毕业的高校,以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正是由于这个新的规定,我校中华经典诵读的系列活动举办地如火如荼,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在校园内形成了传诵经典的氛围。如已经举行过两届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今年将中华经典诵读选本作为选诵篇目的范围,吸引了不少10级新生的踊跃参与,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篇目,在短短3分钟内声情并茂地把一首首古诗文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场的人也随着选手朗诵时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缓缓走进中华古典文化中。此外,每个星期二下午三点半,在文新楼架空层会准时响起同学们的朗朗书声,这就是由学生处、校团委、校语委主办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人文学院学生会、沧浪诵读社联合承办的中华经典诵读角活动。能在凉风习习,鸟语花香的架空层与大家一起诵读经典,同学们都认为,这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也让中华经典逐渐地深入我们的内心乃至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够运用到经典文化,这比宅在宿舍玩电脑更有意义。在这个中华经典诵读考试的推动下,人文学院为了让大一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经典,更是发起了由大二的师兄师姐志愿进行对师弟师妹的“中华经典诵读”帮扶活动。通过对中华经典诵读选本中不理解的篇目的学习,以及在学习小组良好的学习经典的氛围中,小林同学表示自己开始逐渐喜欢上经典,也向往能够背诵多点经典诗词,跨越古代与现代的距离与古人对话。经典文学之我见:经典在我身边留心观察,我们的身边并不缺乏心怀经典、热爱经典的同学。“每天早读我都会大声朗读经典,这不仅是为了考试,它更是我自己的兴趣爱好。”商学院的陈同学如是说。他认为学校举办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很有意义,经典是历史的一部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很有必要认知和了解历史,人们常说“以史为鉴”、“以史为镜”,这就要求我们回归经典,让经典指导我们在现代社会更好地生活。旅游学院的黄同学也非常喜欢经典,即便放下读本,许多古诗词她都能诵得琅琅上口。她说:“有的同学认为经典已经过时了,应该离我们远去,但我并不赞同。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喜欢宋词,有很多宋词都表达了迁客骚人的情怀,词人爱国爱家,同时因为爱又产生了责任感,这难道不是对我们现代人尤其是大学生有很大的启示吗?”关于经典的现代意义,人文学院袁同学的观点也很具现实意义。她提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谈或者参加演讲比赛时,如果能自如地引经据典,那么我们的话会更加有说服力。同时,在写文章时,经典能增加文采;在求职时,经典会让我们更有内涵而为我们赢得好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为理科生的课程相对文科来说比较多,再加上一些社团的工作繁忙,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理科生不愿意接近经典。但是也有一部分同仍对经典十分热爱。“经典是不分文理的,所有人都可以去感受,我们不应该以时间不足为借口。”化学化工学院的吴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经典文学是经过历史沉淀的思想,很具有经世致用的价值:“现代社会风气浮躁,“快餐文化”盛行,人们总是无法静下心来思考,总有些人会无视生命的价值。如果阅读经典,拥有了陶渊明隐居的闲适和苏东坡被贬后的豁达,我们就能在经典的洗涤下重获希望和提升自身的价值,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到心灵的归宿。”经典重读是何原因:经典文学也有现代魅力记者就“古代经典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这一问题采访了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陈咏红副教授。她说:“古代经典具有现代气息。首先,古代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涵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需求相融相通。其次,文化遗产之中的语言精粹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现代人,尤其是一个现代大学生文化水平的标准。那些没有读过经典的人,或者很少读经典的人,在语言表达等很多方面,同那些饱读经典、学富五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