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蓝天下案例2010.doc_第1页
同在蓝天下案例2010.doc_第2页
同在蓝天下案例2010.doc_第3页
同在蓝天下案例2010.doc_第4页
同在蓝天下案例201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在蓝天下 让我走近你桃溪中心学校:钟荣英【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P18P22。【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采用了模拟体验活动,借助各种文字、图片、音像、真实场景再现等教学资源,力图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弱势群体生活的困难,激发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们,明白美好的社会需要每一个人伸出自己热情的援助之手,从中得到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发展。【学情与教材分析】同在蓝天下是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个活动主题,这一主题有两个板块:一是走近弱势人群;二是为自强不息的人喝彩。“让我走近你”是让学生了解弱势人群的困难,认识他们需要人们的帮助,四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对常见的一些弱势群体有所了解,但并不能真正走近他们去帮助和关爱他们。因此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体验更进一步了解弱势群体的艰辛,从而关注弱势群体。使学生建立主动帮助生活中不便的人的思想意识。【教学目标】1. 能够与同学交流和合作,体验和感受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与艰辛。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能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培养支持、关求社会弱势群体的情感。【教学重点】1、能够与老师、同学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体验活动”。从中体验到残疾人和老人生活的艰难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意识。【教学难点】:了解残疾人、老人生活的艰难,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献出我们力所能及的爱。【教学准备】:有关残疾人和老人的视频、图片。【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催生情趣。1、自我介绍师:同学们,大家好。 这节课让我来和你们共同学习,欢迎吗?(欢迎)我姓钟,你们可以叫我钟老师。2、课前游戏,催生情趣 师:你们能猜猜我的爱好是什么吗?(生)我的爱好是听歌,我有一首最喜欢听的歌,歌名是因为你因为我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这是一首手语歌,我们可以边唱边比动作。(点击课件)师: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好吗?评析:课前播放关爱残疾人的歌曲,让同学们一边跟唱一边学手语,在轻松的游戏中,通过歌曲,通过手语,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关爱残疾人的情境之中。奠定全课的情感基调,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二、观看图片,导入新课1、观看玉树地震后的一些图片,渲染气氛。师: 2010年4月14日7点49分,一场突如其来的7、1级强震,摧毁了我们玉树兄弟们的美丽的家园,一时间,妻离子散,家毁人亡。(出示图片)(三四分钟时间里,学生都在观看图片。)师:(语调低沉)这次灾难,造成了2000多人死亡,10000多人受伤。有的人受了伤,他们就成了残疾人(板书:残疾人);有的人失去父母成了孤儿(板书:孤儿);有的人失去了子女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板书:老人)。这些人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板书:弱势群体)2、导入新课。师:由于不同的原因,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特殊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板书:让我走近你)评析:一堂课都会有一个感情基调。定准情感基调,就像弹琴定准琴弦、唱歌定准调值一样决定着演奏、演唱能不能成功地进行。本课是唤起、教育学生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首先需得让他们感受到残疾人的不幸,进而同情并关心他们,最后能主动地帮助他们。本课一开始播放哀乐,并用了较长的时间充分让学生进行观看图片,很容易就让学生明白这些残疾人确实很需要我们的帮助。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进入课堂情境。为下面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三、换位体验,感知艰辛。1、了解、体验残疾人的艰辛师:这些人中,残疾人是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群体。(出示资料) 在我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周围,平均每15个人中就有1个残疾人。生;(暗暗惊叹)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有哪些残疾人?生1;不会走路的。生2:没有手的。师:哦,这些是肢体残疾的残疾人。生3:还有不能说话的哑巴。生4:有耳朵聋的,听不到别人话的残疾人。师:这些是聋哑人。生5;有看不清东西的,瞎眼的残疾人。师:这是盲人。师:还有呆呆的反应迟顿的是-智力残疾的残疾人。师;他们中有些人有眼睛却看不见多彩的天空,有耳朵却听不见美妙的声音,有嘴巴却说不出心中想说的话。课件出示书中残疾人图片师: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中会有哪些不便呢?生1:盲人走路时因为看不见,容易摔倒。生2:盲人过马路容易被车撞到。路上有水坑也看不见。生3;没有手的残疾人,做家务不方便。(-)师:哦!残疾人的生活中竟有这么多的不便,你知道他们遇到这些困难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用我们的心来体验一下他们的不容易,好吗?体验活动一:系红领巾 双手系红领巾。师:请同学们把红领巾解下来,在桌面上展开铺平,老师喊开始后你们再把它重新系好,看谁系得又快又好。开始(老师提示:系好的同学请起立并看看大屏幕,自己花了多少时间。)师:你用了多长时间?两只手系红领巾容易吗?生1:容易。太平常不过了。生2:我们平时天天都系红领巾,这还不简单嘛。太容易了。 单手系红领巾。师:现在老师要增加一点难度,还是像刚才那样把红领巾解下来在桌上铺平,(教师出示要求)然后请你们把一只手背在身后,用另一只手把红领巾系好,注意放在身后的那只手千万别动,你们还能把红领巾系好吗?想不想试试?开始!学生系红领巾,(教师在一旁提示学生;请不要发笑,也不要觉得好玩,这些人的苦、这些人的痛,都藏在活动中,只有在活动中去认真得体验,才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无助与凄惨。)师:时间到,停下来,没系好的不要再系了,保留现在的样子别动。师(找没有系好的一位同学):你觉得这次还简单吗?你觉得难在哪里?生1:一只手系红领巾,真不好系,我一直系不好。生2:一只手系红领巾太难了,怎么也绑不上。师(再找一位没系好的学生,并把他系的红领巾的样子给全班看,问全班同学):以前他系红领巾是这样子的吗?生齐答:不是的。师又问这学生:为什么这次你系成这样?生3:一只手系红领巾很难,我都把嘴巴用上了还是没有系好。师:一只手系红领巾和两只手系红领巾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师:用两只手系生齐答;简单!师;用一只手系生齐答:难!师:是呀!我们平时觉得系红领巾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是如果只有一只手的人做起来是不是很难呀?所以我们正常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残疾人却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甚至努力了也做不到。评析:没有对比就不会有感受。双手系红领巾是学生们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以说是极其简单的了。而通过单手系红领巾,让学生知道就这极其简单的事残疾人做起来也是这么的艰难,其他事就更不用说了。一个简单,一个困难,这样强烈的对比,在学生心里留下了一个很强烈的震憾。学生确实地感受到残疾人做起事来有多么的不方便。为下文帮助残疾人埋下伏笔。可见教师的良苦用心,和构思的巧妙。体验活动二:“聋哑人”传话活动。师;在6000多万的残疾人中,又以聋哑人为最多,他们听不到任何声音,也说不出一个简单的句子,他们与人交往时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呢?想不想来体验一下?教师出示要求,学生活动。老师请一位同学当聋哑人,比划老师出示的话,其他同学猜一猜他究竟想说什么?话题1:我家有急事,你送我回家好吗?师请一学生上台用肢体比动作表达这句话的意思。生比划完。师指一生:他究竟想说什么?你来说。生1;摇头。师又指一生;你来说。生2;无语。师又指一生,生也摇头。师让表演的学生再表演一次,又问学生。学生大多无语或不对牛头。师又对那位表演的学生说:这话如果是我们说起来难吗?生:不难!师:那你说说看。生说这句话,师问其他同学:你们听懂了吗?全班学生:听懂了。师;看来这话我们健全人做起来一点都不难。师问其他同学:为什么这么一句平时常用的话我们却猜不出来?生: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位同学比划得是什么意思。师问表演者:“比划半天后,还不明白你的意思。你有什么感受?表演者:我很难受,同时也很着急,觉得交流困难。师:是呀,家里有急事,就只能靠你自己了。师:你们看看,这一句我们很容易说明白的话,聋哑人说起来却是如此的难!话题2:我想和你交朋友方法同前(-)师小结:是呀!在生活中,只要是残疾人都会有许多的不便。我们再来看一段真实的录像。(点击课件。播放郑心意的片段)评析;同样一个简单一个困难,同样的强烈对比。却没有重复的感觉,一切是那么自然。因为情境创设的真实感已让我们没有了挑剔。学生在角色情境中很真切地体会到:平时我们常说的一些话语,聋哑人表达起来却如此困难。很自然地会让我们再见到这些人时,心里再不会有嘲笑,只会想到能不能帮助。2、了解、体验老人的艰辛。师:除了残疾人,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曾为家庭、社会做了很多很多,现在他们的腰腿不再灵便,步伐不再稳健。这群人是谁?生齐:老人。师:家里有老人的请举手。人老了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呢?生1:头发白了,眼睛看不清东西。生2:-指导看书,交流体会。师:这些变化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哪些不便呢?请翻开课本19页,观察上面的三幅图,把你观察到的与同学交流一下。生:腿脚不灵便、耳聋眼花、多病。师:是呀!老年人的生活还真是有很多的不方便呢!他们在生活有那么多的不方便了。而他们曾经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呢?(播放动漫)3、了解其他一些弱势群体。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部分弱势群体,由于家庭、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他们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出示课件)师:从这双眼睛中,你看到了什么?生:很想读书。师:是呀,她因贫困而失学了,离开了心爱的伙伴,稚嫩的双肓过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她渴望读书、渴望回到学校。出示西南五省大旱的相关图片师:因干旱他们的生活太苦了,目前西南正经历着干旱-师:同学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幸福健康、拥有快乐的生活,他们的痛、他们的苦,我们能体会吗?板:同在蓝天下四、深化认识,明理导行。1、出示讨论题,寻找差距。出示图片我们在座的同学有没有类似的做法呢?敢于反思的孩子最了不起,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出示表格2、填写卡片,表达心声。 你选择的对象是:(请在里打“”)残疾人 老人 孤儿 失学儿童我以前是这样做的:我今后要这样做:展示五、总结。师:同学们,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手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希望同学们多关心、爱护、帮助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让我们共同美好的生活在这片蓝天下。这节课就上到这边,下课!播放爱的奉献六、板书设计同在蓝天下让我走近你 残疾人 老人 失学儿童 弱势群体孤儿受灾群众 课后评析:关爱残疾人本是一个倾向于说理的话题,是带有严肃性质的。这样的话题带入课堂,那严肃的气氛是可以想像的。钟老师这一节课却让我们眼前一亮。整堂课以游戏为主,以游戏中植入情境。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接受情感的熏陶。课前一开始播放关爱残疾人的歌曲,老师引导同学们一边跟唱一边学手语,通过歌曲,通过手语,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关爱残疾人的情境之中。从而奠定全课的情感基调。课中的说理一改严肃的说教,通过一个游戏接一个游戏,(虽有雷同之嫌,但因情境创设的到位,情感对比的强烈。又使人觉得自然、贴切。)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明确了残疾人的生活确实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艰难的多,真实地感受到他们需要人们的帮助。整堂课很活,氛围很轻松。但又乐中带悲,这是本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