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立方米-年凝灰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1页
8万立方米-年凝灰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2页
8万立方米-年凝灰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3页
8万立方米-年凝灰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4页
8万立方米-年凝灰岩采石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塘水山石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开采矿种:建筑用石料(凝灰岩) 生产规模:8万立方米/年浙江泰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八月前 言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位于象山县定塘镇杨岙村,2009年9月28日取得象山县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该矿山建设项目山坡露天开采,开采矿种为建筑用凝灰岩,采矿许可证核定的生产规模为8万立方米/年,矿区面积0.0227km2;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为叁年零柒月(2009年9月28日2013年4月28日)。后因矿区范围内的资源未开采完,国土部门将采矿期限延长,并将矿区拐点坐标转换为1980年西安坐标系,于2013年4月27日换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为壹年零陆个月(2013年4月27日至2014年10月27日)。业主于2009年10月委托煤炭工业部杭州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开采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取得设计批复开始基建;于2010年9月通过验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浙)FM安许证字2010B023),有效期:2010年9月9日至2013年9月8日)。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浙江省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浙安监管矿2009171号)、关于做好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换证工作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0885号)等有关规定,业主于2013年6月9日委托浙江泰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编制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按照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的规定,我公司评价组对该矿山现场进行了调查,收集了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该矿相关资料,识别和分析了该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通过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该矿的安全管理、矿山生产系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程度和等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及建议,最后得出了评价结论。本评价报告可以为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消除或降低生产过程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矿山安全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目 录1概述11.1评价依据11.2评价对象71.3评价范围71.4评价目的及评价内容81.5评价程序92矿山概况112.1概况112.2矿区地质概况132.3开采方案简介172.4矿山现状概况202.5矿山安全生产管理233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83.1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283.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283.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小结363.4重大危险源辨识364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384.1评价单元的划分384.2评价方法的选择385定性、定量评价415.1安全管理单元415.2周边环境和总平面布置单元445.3矿山开拓、开采单元465.4破碎作业、防排水和防、灭火单元495.5职业卫生单元505.6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515.7安全生产条件评价526补充安全措施及建议556.1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556.2安全补充对策措施及建议566.3 矿山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647安全现状评价结论667.1依法生产经营条件667.2安全生产管理667.3安全设施在生产或者使用中的有效性667.4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有效性677.5建设项目的整体安全性677.6评价结论67附件:1)委托进行安全现状评价的委托书2)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复印件3)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及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及保险单复印件4)爆破公司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证书复印件5)爆破公司相关作业人员证件复印件6)与爆破签订的合同及协议7)周边协议8)应急预案备案表9)标准化证书10)无事故证明11)与定塘镇任命政府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12)整改确认书13)专家评审意见、专家组名单及专家意见修改对照表附图: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矿区现状暨爆破警戒图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1概述1.1评价依据1.1.1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年5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年劳动部令第4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2011年12月31日修正)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国务院令第397号)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国务院令第493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13年7月1日修正)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国务院令第535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国务院令第549号)12)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国务院令第586号)1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14)关于贯彻落实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17号)1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5月1日起施行)16)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17)浙江省实施办法(2004年7月30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18)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2009年11月27日起施行)19)浙江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200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59号)1.1.2主要导则、行政规章及相关文件1)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87卫防字第60号)2)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4)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 2007214号)5)关于认真组织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 2007135号)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管200970号)7)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9)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10)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1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1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0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30号)1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1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110号)1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编办2010104号文件精神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0201号)16)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2011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9号)17)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04号)18)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1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文件关于贯彻执行和有关事项的通知(公治2012240号)20)关于对矿山采掘施工安全监管有关问题的意见(浙安监管矿20062号)21)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07213号)22)关于做好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换证工作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0885号)23)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浙安监管矿200947号)24)浙江省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浙安监管矿2009 171号)25)转发(浙安委办2010 53号)26)关于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11217号)27)浙江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实施细则(浙安监管培201320号)28)关于印发2013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1336号)29)关于印发的通知(甬安监管综201015号)30)宁波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甬安监管应急20113号)1.1.3主要标准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3)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1994)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7)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8)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安全要求(GB17957-2005)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0)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1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12)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13)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8)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19)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20)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2009)2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22)爆破作业单位资质条件和管理要求(GA990-2012)23)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GA991-2012)24)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2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2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AQ 2007.5-2006)27)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8)矿山救护规程(AQ1008-2007)29)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AQ4203-2008)30)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在用矿用自卸汽车安全检验规范(AQ 2027-2010)3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1.4主要技术文件及其他资料1)矿山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2)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开采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煤炭工业部杭州建筑设计研究院2009年10月编制);3)浙江省象山县定塘屿水山石场2012年矿山储量年报(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2013年1月编制);4)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5)与爆破公司签订的合同及协议;6)爆破公司相关证照及人员证件资料;7)矿山提供的相关人员证件、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资料。1.2评价对象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对象为: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1.3评价范围根据本公司与委托单位所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及委托单位出具的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本次评价范围为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矿山开采范围内的有关生产活动及矿山开采影响范围。根据象山县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3302252009097130037661),该矿由11个拐点组成,拐点坐标见表1-1,开采深度:+52.5m+5m。表1-1 矿区拐点坐标表(1980北京坐标系)拐点编号X坐标Y坐标J13237197.0041388096.00J23237239.0041388168.00J33237271.0041388228.00J43237298.0041388282.00J53237282.0041388305.00J63237235.0041388316.00J73237188.0041388316.00J83237123.0041388258.00J93237113.0041388236.00J103237117.0041388185.00J113237156.0041388185.00本评价报告在论述、分析相关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时,涉及的环境、消防及地质灾害问题等仅供参考,其结论性的意见,应以环境保护部门、消防部门、国土部门以及国家其他批准认可的相关资质单位出具的相关文件为准。1.4评价目的及评价内容1.4.1评价目的本次评价是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提高矿山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矿山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矿山生产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矿山企业的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对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检查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对照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及相关文件,确定矿山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1.4.2评价内容检查该矿山安全生产相关证照是否齐全;核查矿山安全管理对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适应性;检查矿山露天开拓、开采及设备、设施的情况是否符合开采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采用科学、合理、适用的评价方法对矿山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引发事故的可能及其严重程度进行预测。根据评价结果,依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要求,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5评价程序根据安全评价通则、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安全现状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形成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如图1-1)。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形成评价结论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图1-1 安全现状评价程序框图2矿山概况2.1概况2.1.1矿山概述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位于象山县定塘镇杨岙村,2009年9月28日取得象山县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该矿山建设项目山坡露天开采,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石料(凝灰岩),采矿许可证核定的生产规模为8万立方米/年,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为叁年零柒月(2009年9月28日2013年4月28日)。后因矿区范围内的资源未开采完,国土部门将采矿期限延长,并将矿区拐点坐标转换为1980年西安坐标系,于2013年4月27日换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为壹年零陆个月(2013年4月27日至2014年10月27日)。业主于2009年10月委托煤炭工业部杭州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开采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取得设计批复开始基建;于2010年9月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浙)FM安许证字2010B023),有效期:2010年9月9日至2013年9月8日)。该建设项目矿区面积:0.0227km2;矿山职工为6人。矿山企业资质证件情况见表2-1。矿山企业与宁波永安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爆破委托合同,由该爆破公司负责该矿山的爆破设计、现场技术指导、爆破施工,爆破公司基本情况见表2-2。表2-1 企业基本概况表企业名称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经营范围建筑用凝灰岩露天开采企业地址象山县定塘镇杨岙村屿水山开采矿种建筑用石料(凝灰岩)企业性质个人独资企业生产规模8万立方米/年主要负责人叶阿招安全管理人员杨志震职 工 人 数6人具备证件名称发 证 单 位发证日期有效期证件号码采矿许可证象山县国土资源局2009年9月28日2013年4月28日C33022520090971300376612013年4月27日2014年10月27日C3302252009097130037661营业执照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象山分局2013年5月2日年检330225000044668(1/1)安全生产许可证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0年9月9日2013年9月8日(浙)FM安许证字2010B023表2-2 宁波永安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有关证件证件名称发证单位发证日期有效期证件号码营业执照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象山分局2012年7月23日年检330225000015409(1/1)安全生产许可证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1年1月11日2014年1月10日(浙)FM安许证字2011C0002资质证书宁波市建设委员会2009年10月19日B3194033022501-4/12.1.2矿区位置和交通情况矿区位于象山县城区189方向直距24.7km处。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215103,北纬291449。矿区与S216省道最近距离60m。有简易道路相通,经S216省道向南西至定塘镇相距1.4km,交通方便(详见图2-1 矿区交通位置示意图)。图2-1 矿区交通位置示意图2.1.3自然地理矿区处于丘陵地带边缘,地形起伏不大,切割浅,矿区内最高海拔+42.56m,自然地形坡度一般为1025。山上树木较多,植被尚发育。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617,年平均降雨量1400mm,雨量分布不均,梅雨期、秋季雨量比较集中,七、八月间伏旱明显。夏、秋季之交时,受台风侵袭。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多年平均风速3.7m/s,台风影响时,最大风速20m/s。2.2矿区地质概况2.2.1矿区地层矿区及外围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Q)和上侏罗统西山头组(J3)。(1)第四系(Q)全新统(Qh):岩性为淤质粘土、亚砂土、粉细砂具微层理,厚度小于46.8m。更新统(Qp):分布在矿区未开采部位的山体表部(平面图上未标示),岩性为含碎石粉质粘土,土黄色,硬塑状,为残积、坡积物,厚0.8m3.2m,平均2m。(2)上侏罗统西山头组(J3)西山头组分布全矿区,岩性为灰色、暗紫色含角砾玻屑凝灰岩,含少量长石晶屑呈块状产出,上部风化后呈褐黄色、土黄色,结构松散,风化层厚8.5m15.5m,平均12m。2.2.2矿区构造区内构造简单,有四组节理:第组节理产状27588,间距0.050.3m;第组节理产状20074,间距0.1m0.8m;第组节理产状24223,间距0.02m0.1m,节理密集分布; 第组节理产状24276;间距0.05m0.5m。节理长度5m13m。节理面均平直、闭合。2.2.3矿体、矿石特征(1)矿体特征矿区圈定一个石料矿体(S),分布全矿区,矿体部分被表土及宕碴体覆盖,在矿区北侧宕口内矿体已出露。块状产出。平面形态呈不规则多边形,矿体由含角砾玻屑凝灰岩组成。(2)矿石特征矿石自然类型:石料矿体矿石属火山碎屑岩类型。矿石呈灰色,暗紫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物质成分为火山灰、塑变玻屑及少量长石晶屑等组成。岩石化学成分:SiO2 74.14%、Fe2O3 1.20%、Al2O3 13.30%、K2O 5.02%、Na2O 2.81%、CaO 0.78%;岩石抗压强度166MPa。2.2.4开采技术条件1)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堆积物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区内未开采的山体表部残坡积物一般厚0.8m3.2m,岩性为含碎石粘土,胶结密实,孔隙潜水贫乏。基岩节理较发育,但节理面平直、闭合,水的连通性差。最大风化深度15.5m,显示地下水向下渗透的路径较短,迳流量小;采石场未见有泉水出露,说明基岩裂隙水也贫乏。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雨补给。地表水主要沿山坡面、采场底面和沟谷向低处迳流,向平原排泄,少量渗入地下。自然排水条件通畅。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工程地质条件开采的含角砾玻屑凝灰岩,属坚硬岩类。区内未见断裂构造,有四组节理,节理均平直、闭合,延伸5m13m。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显示,矿山自上而下分层开采,由北向南推进,主要形成东西走向,向北倾的开采边坡和最终边坡。产状27588和24276组节理与边坡呈正交和较大角度斜交,20074节理与边坡呈反倾的关系,因而上述三组节理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只有产状34223组节理,倾向与边坡倾向相近,但节理倾角平缓,且局部发育,故对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3)环境地质条件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区内无区域性主干活动断裂通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矿区在地震动加速度动峰值0.05g区内,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因此,矿区处于地震地质环境稳定的区域。矿区及附近,山体切割深度不大,山上植被发育,山坡稳定。本次调查未见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迹象。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良好。4)周边爆破作业环境(1)矿区周边300m范围内无港口、机场、国防工程设施圈定地区、重要工业区、大型水利工程、城镇市政工程、铁路、重要公路、重要河流、堤坝、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2)矿区与村庄、高压线距离超过200m,但东南边界距离S216省道约60m;矿区西侧100m处及以外有较多鹅棚;矿区西南侧约100m处有桔场用房;矿区北侧200m处有原花岗岩厂用房,另外北侧200m范围内有一农用水泵房及输电线等;西侧180m处有一变压器及农用380V输电线;矿区东侧80m处有3根通信光缆通过;矿区周边环绕屿水山山体大部分为橘林。矿山企业已与爆破警戒范围内的公路管理部门签订了安全协议,并与鹅棚业主、供电所、邮电所、桔场用房等相关单位和业主及农户等签订了赔偿协议。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矿区周边爆破环境不复杂。2.3开采方案简介根据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开采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煤炭工业部杭州建筑设计研究院,2009年10月)简介如下。2.3.1开采境界构成要素采矿许可证登记范围内最低开采标高+5m,最高开采标高+52.5m,开采方案设计采场最终境界要素见表2-3:表2-3 矿区采场最终境界要素表 要 素 指 标 台阶高度 15m 终了台阶坡面角 65 安全平台宽度 6m 开采底标高 +5m 开采顶标高 +52.5m 最终边坡角 532.3.2服务年限、工作制度及生产规模1)服务年限根据采矿许可证,矿山生产规模为8万立方米/年,设计开采资源量为70万吨,矿山服务年限为3.5年。2)工作制度矿山工作制度为年工作250天,采用白天单班制,每班八小时工作制。3)日平均生产能力方案确定的日平均生产能力880吨。2.3.3工业广场布置1)矿山办公、生活用房:位于矿区东北侧距矿界最近处约6m处。2)爆破器材临时存放点:矿山炸药采用配送,现场不设炸药库,只设爆破器材临时存放点,位于矿区西北侧J3拐点附近。3)破碎场地:矿山现有1台PE400600型颚式破碎机及数条输送带组成破碎流水线,破碎初破口位于矿区东北侧拐点J6附近约+8m标高处。2.3.4矿山生产辅助设施供电:矿山用电接自附近电网。供水:生活用水接自附近自来水管网,生产用水取自附近河塘。供气:该矿的主要用气设备为凿岩机,采用移动式空压机供气。通信:采用移动通讯联络,矿区手机信号良好。2.3.5矿床开拓、开采方式1)开采方式、采矿方法矿山采用山坡露天的开采方式;采用自上而下组合台阶开采,潜孔钻穿孔,中深孔非电雷管微差延期爆破法,机械铲装,汽车运输的采矿方法。2)开采水平划分方案设计台阶高度设置为15m,从开采底板+5m起,分+5m、+20m、+35m三个台阶。3)开拓方式方案采用简易道路挖掘机倒堆和底盘公路汽车运输相结合的开拓方式。4)开拓公路等级方案确定该矿山公路等级为三级,双车道,路面宽不小于8m,最大纵坡度9%,最小转弯半径为15m,采用泥结碎石路面。5)开拓公路布置运输道路:利用原有与S216省道连接的运输道路,局部处需加宽。 简易道路:在矿界外西侧沿等高线顺坡修建从底盘到各台阶及矿区最高点的“之”字形简易上山道路。修建的简易上山道路长约200m,宽度不小于4m,最大纵坡度30%。2.3.6生产工艺设计确定该矿的生产工艺为:剥离、凿岩穿孔、装药爆破、挖机清碴、铲装运输、破碎,具体要求如下: (1)剥离在穿孔作业前,先清除山体上覆盖植被及剥离表层残坡积层,岩石风化层作为矿碴,不需要剥离。剥离作业可分次进行,避免一次性剥离后,矿山表面受雨水冲刷、渗入风化裂隙可能引发的不利影响,用机械进行清除与剥离工作,对于局部不宜机械剥离的部位,采用人工剥离。(2)凿岩穿孔设计选用KQY90型潜孔钻机,适当配备Y22手持式凿岩机。(3)爆破采用KQY90型潜孔钻机,空气压缩机供风,中深孔爆破。二次破碎采用液压碎石机进行。(4)铲装、运输选用PC200挖掘机和ZL50铲车作为铲装设备,5t自卸车作为矿内产品运输。(5)破碎采用PE400600颚式破碎机1台、PE250400颚式破碎机2台、多层振动筛1套和输送带组成破碎流水线,对矿石进行破碎加工。2.4矿山现状概况该采石场前期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三年来基本按象山定塘屿水山石场开采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要求进行施工,矿山企业现状概况具体如下:2.4.1采区总平面布置现状 1)矿山办公用房位于矿区东北侧距矿界最近处约6m处。2)爆破器材临时存放点位于矿区西北侧J3拐点附近。3)破碎场地:矿山现有1台PE400600型颚式破碎机及数条输送带组成破碎流水线,破碎初破口位于矿区东北侧拐点J6附近约+8m标高处。4)其他辅助设施供电:矿山用电接自附近电网。供水:生活用水接自附近自来水管网,生产用水取自附近河塘。供气:采用移动式空压机供气。通信:采用移动通讯联络,矿区手机信号良好。2.4.2矿床开拓、开采方式1)采矿方法采用露天钻爆法,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开采,潜孔钻穿孔,多排中深孔非电雷管微差延期爆破法,机械铲装运输。2)开拓方式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的开拓方式。2.4.3矿山现状矿山经过前期的开采,矿区范围内现状最高标高约为+38m,位于矿区最南边中部;主要形成了标高约+5m底盘和+20m平台,其中+5m底盘长约170m、宽约80m,部分已至+3m标高;+20m平台长约100m、宽4m17m。现状资源储量约20万吨。矿山部分开采宕面现状见照片1、照片2。照片1 开采宕面现状1(东侧宕面)照片2 开采宕面现状2(西侧宕面)2.4.4矿山生产工艺及设备该矿山建设项目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中深孔非电延时爆破的采矿方法,挖掘机(或装载机)铲装、运输道路开拓汽车底盘运输的生产工艺。矿山企业按设计要求配备了KQY90潜孔钻机作为穿孔设备,配备了PC200挖掘机及ZL50装载机作为采装设备,配备了PE400600颚式破碎机及PE250400颚式破碎机等破碎加工设备,矿区运输采用社会车辆,经过前期的建设,能够满足生产需求。2.5矿山安全生产管理2.5.1组织机构该矿山企业目前职工人数为6人,其组织管理机构网络图见图2-2),矿山设置了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人为叶阿招,安全管理人员为杨志震。主要负责人:叶阿招安全管理人员:杨志震维修班组破碎班组铲装班组穿孔班组图2-2 组织管理机构网络图2.5.2安全生产责任制矿山企业已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潜孔钻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挖机工安全生产责任制、破碎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机电维修工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与各岗位作业人员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矿山企业与定塘镇人民政府签订了2013年度的定塘镇安全生产责任书。2.5.3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该矿山企业建立了以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安全目标管理制度;3)安全例会制度;4)安全检查制度;5)安全教育培训制度;6)设备管理制度;7)危险源管理制度;8)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9)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10)安全技术费用的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11)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12)应急管理制度;13)安全生产奖惩制度;14)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15)职业危害预防制度;16)边坡管理制度。该矿山企业建立了以下岗位、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1)采石职工安全操作规程;2)清宕工安全操作规程;3)潜孔钻机作业安全和技术操作规程;4)电工作业安全和技术操作规程;5)挖掘机安全和技术操作规程;6)空压机安全和技术操作规程;7)破碎机安全和技术操作规程;8)皮带输送机安全和技术操作规程。2.5.4安全管理台帐该矿山企业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建立有以下11种安全生产管理台帐:1)企业基本情况台帐;2)安全生产技术资料与规章制度台帐;3)作业环境安全条件台帐;4)职业卫生健康台帐;5)危险性较大及重要设备安全管理台帐;6)安全技措经费提取和使用台帐;7)安全生产会议台帐;8)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台帐;9)生产安全事故台帐;10)安全生产大检查台帐;11)安全生产管理日记。2.5.5应急预案该矿山企业于2011年10月编制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并备案。2.5.6安全投入情况从矿山企业提供的资料,该矿山2011年度、2012年度及2013年度计划投入(提取)安全费用均为20万元,2011年度实际投入使用17万元,2012年度实际投入使用18万元,2013年度至7月份止实际已使用10万元;该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专项费用资金投入包括设备安全设施装置,安全设施维修保养,洒水、降噪等设施,防暑降温,隐患整改,应急救援器材,宣传教育培训,劳防用品等方面的费用及为从业人员办理保险费用等。2.5.7安全管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该矿山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见表2-5,爆破公司相关人员证件见表2-6。表2-5 矿山企业人员持证情况一览表姓名证件名称证件编号有效期(或签发日期)发证单位杨志震安全管理人员12033040206002022012.6.10至2015.6.9象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李先宝电工T3302251967060956142013.2.26至2019.2.26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叶阿招安全资格证未提供。表2-6 爆破公司相关人员持证情况一览表姓名证件名称证件编号有效期(或签发日期)发证单位李杏根主要负责人11133030206000762011.4.28至2014.4.27象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曾春桥技术人员33XXZ1519至2016.8.20公安部周国良爆破安全员甬公爆字安08050号2013.3.13宁波市公安局葛兆成爆破员甬公爆字爆0251号2012.12.30宁波市公安局方文亚保管员甬公爆字保348号2010.10.30宁波市公安局2.5.8安全设施落实及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情况1)爆破危险区边界设置了爆破警戒、警告标志和配备了爆破警报器。2)矿山生产边坡配备有供作业人员登高或在坡面上清理浮、险石的安全绳、安全带。3)采掘设备转动部位安装了符合安全要求的安全防护装置。4)矿山内部运输车辆的制动、方向、灯光信号齐全、有效。5)空压机的压力表、安全阀齐全、有效。6)在易燃易爆区明显位置,设置了“严禁吸烟”和“严禁明火”等警告标志。配备了灭火器材。7)在危险地段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8)矿山为安全、警戒等人员配备了必要的通讯设施。9)按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了口罩、手套、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等劳动防护用品。2.5.9设备情况该矿投入的设备主要为挖掘机、空压机等采掘设备,破碎加工设备及变压器,无压力容器,无需要强制检测检验的特种设备。2.5.10安全生产情况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矿山近三年的安全投入、劳保用品发放按法定要求实施,各项安全设施基本保持有效;三年来安全生产状况基本稳定;企业于2011年1月20日取得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市级企业标准(证书编号:(浙)AQBKIV2010055)。3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1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本评价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等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结合矿方提供的材料及现场调查取得的有关资料等,对该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3.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3.2.1坍塌坍塌在露天矿山主要表现形式为滑坡、倾倒、崩塌、溃曲等。其中滑坡、倾倒对边坡破坏最为严重,滑坡破坏的模式主要有平面破坏、楔形破坏、圆弧形滑坡和倾倒。该矿边坡有可能因以下因素发生滑坡或坍塌:1)边坡防排水措施未到位,水的影响地表水流(渗)入边坡将改变孔隙水压力,进而改变边坡的抗滑阻力。一旦边坡面有水,渗流就将穿过边坡面,并且,砂土孔隙中的压力亦将有所提高。不平衡的孔隙水压力可能引起边坡的滑坡。2)扰动的影响外力对边坡的扰动会降低其抗滑阻力,造成扰动的原因是地震、边坡附近的机械震动,特别是在边坡砂土被饱和的地方,突然扰动引起边坡基础迅速产生剪切应变,造成孔隙水压力的升高,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3)推进方向、工作台阶、工作边坡、最终边坡角不符合要求;4)遇岩层倾向与边坡顺层地段、断层破碎带岩体总体强度较低地段时未及时调整开采推进方向等措施;5)临近最终边坡时的不当挖掘等。该矿山为山坡露天采石场,地形地貌简单,矿体属坚硬较坚硬岩类;矿山目前台阶高度约15m,可由于爆破后、雨后坡面未及时检查、清理,有可能产生坍塌;堆料场堆放高度过高也可能引发坍塌。该矿山主要的自然危害为台风和暴雨,可能导致岩体松动而产生坍塌。另外岩体工程地质条件隐蔽性强,个别地段暴露不充分,加上爆破振动等外界人为因素影响,不排除边坡局部地段有可能出现失稳,发生局部崩塌。3.2.2物体打击物体打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场所存在高处有可能坠落的物体、作业人员采用不安全的工作方法、判断失误和警觉性不高所致。该矿可能存在的物体打击危险因素有:1)生产边坡面浮石、爆堆滚石、铲装作业时铲斗口掉下矿石伤人;2)上、下在同一立面上同时作业,作业人员进入生产区域未戴安全帽;3)设备、配件搬运时砸伤或检修高处设备时向下抛物;4)人员在有高处物体坠落危险的区域(如挖掘机作业时,悬臂和铲斗下面)通过或停留;5)人员及设备进入高陡边坡下作业或停留等。该矿山采用分层开采,若上部穿孔作业时、底盘同时作业、或不及时清理宕面上产生的浮险石等均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另外挖掘机清理过程中也存在着产生物体打击事故的可能。3.2.3高处坠落该矿高处坠落可能在以下情况发生:1)安全管理不到位、冒险作业(包括挖掘机在无基本安全保障条件下进行铲装作业等);2)人员登高处理浮、险石,未采取有效防坠安全措施;3)采、掘设备(包括挖掘机、潜孔钻等机动设备)距台阶外缘安全距离不足;4)运输卸载平台边缘未设固定的挡车设施,或安全车挡设置不规范、强度不够。该矿采用分层开采,台阶高度约15m,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引起高处坠落。另外挖掘机在上部平台清理过程中也存在着产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可能。3.2.4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事故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有:1)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损坏、被拆除。2)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身体进入机械危险部位。3)在不安全的机械上停留、休息等。4)在检修和正常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5)安全管理不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穿戴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进行操作。该矿山企业现在投入的设备为挖掘机、空压机、破碎机等,其转动部件防护装置齐全,一般情况下只要遵章操作,发生机械伤害的可能性较小。但要防止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损坏或被拆除等现象,以及检修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或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而发生掉入破碎口,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3.2.5放炮放炮事故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伤亡事故。放炮事故在露天矿山伤亡事故中占有较大比例。事故类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因爆破材料的质量引起的早爆、迟爆、拒爆事故。2)爆破设计或爆破施工单位无资质。3)盲炮处理不当造成的事故。4)爆破后过早进入现场引起的事故。5)爆破孔网参数不合理,作业时不按爆破设计,产生飞石和爆破振动对建筑物及人员产生伤害而造成的事故。6)爆破工艺、方式改变,爆破技术参数掌握不好。7)爆破作业时,爆破警戒不严、人员未撤离、或爆破影响范围内的穿孔设备、挖机、车辆等未转移到安全地点,造成设备受损或人员伤亡事故。该矿山周边环境复杂,还存在外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内的情况,爆破作业时,如爆破警戒工作不严,未进行爆破前通知,人员及可移动设备没有撤离,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同类事故案例分析:2010年7月,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一采石场,2名爆破工在平台上进行装药时下面的起爆人员启动起爆器,造成2人死亡事故。事故原因分析:1)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或安全教育不够;2)没有统一指挥、安全管理不到位。3.2.6火药爆炸火药爆炸事故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该矿使用民用爆炸物品时,火药爆炸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民用爆炸物品运输、储存时未严格执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相应的法规;2)到达现场的民用爆炸物品遇静电、雷电、明火或高温等因素引起火药爆炸。该矿爆破器材按爆破设计确定的数量配送,无炸药库,只有临时炸药存放房,用于当天配送炸药临时存放,多余炸药当天清退,发生火药爆炸事故的可能性较小。3.2.7车辆伤害该矿运输作业可能由于以下原因发生车辆伤害事故:1)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含汽车、挖掘机等的操作司机)未经培训取得机动车辆驾驶证,无证驾驶;2)机动车辆未经检验或使用报废车辆、车辆带病行驶;3)机动车辆严重超载、超速,人货混装,下坡空档滑坡等行为;该矿山为底盘铲装,底盘运输道路一般情况下可以满足矿山运输的安全条件,但若管理不善、发生无证人员驾驶机动车或酒后驾车,车况不好等,有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3.2.8火灾该矿周围植被发育,若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野外用火规定,则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存在。3.2.9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因素是:1)无证人员担任电气操作或检修;检修电气线路、设备时,没有使用、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2)使用绝缘不合格的工具接触电气线路或使用电气设备。3)机电设备、电动工具绝缘损坏,设备缺少接地、接零、漏电保护等防护装置。4)缺少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