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我效能干预对住院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doc_第1页
加强自我效能干预对住院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doc_第2页
加强自我效能干预对住院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doc_第3页
加强自我效能干预对住院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doc_第4页
加强自我效能干预对住院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自我效能干预对住院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摘要】 目的 探讨加强自我效能干预,对住院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 60)和对照组(n= 60),对照组仅进行一般促进睡眠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照计划积极主动给予自我效能干预。6个月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试验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睡眠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对住院肿瘤患者加强自我效能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自我效能;住院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是人们正常的生理需要,除可消除疲劳、使人体产生新的活力外,还与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关系密切1。化疗副作用(疲劳、厌食、恶心呕吐)、负性情感因素(恐惧、焦虑、抑郁)、疼痛、经济压力、医疗氛围、婚姻家庭关系等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2。据调查37.2%的肿瘤患者存在睡眠障碍3。现在的肿瘤治疗不仅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睡眠障碍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对肿瘤患者加强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希望能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以提高生活质量。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我科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的12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6.46.2)岁。对照组60例,男26例,女34例;平均年龄(53.65.5)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评分标准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是Buysse等于1989年编制的睡眠质量自评量表。用于评定测试对象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由18个条目组成7个成分,总分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4。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由德国学者Schwa等研制,中文版由张建新和Sehwarz研制。共有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总分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5。1.3 方法 干预方法:两组药物治疗方案相同。(1)对照组仅进行一般促进睡眠的护理,如:保持环境安静,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睡前喝热牛奶、热水泡脚等。(2)试验组患者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按计划积极主动给予自我效能的干预。根据自我效能的原则和理论,具体实施如下:正确归因,向患者全面介绍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并告诉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有效地促进睡眠;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帮助患者合理设定目标。目标必须是经一定努力可实现的,它的实现可以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坚持不懈,直到更难的目标的实现。及时修正患者难以实现的目标,以免打击患者的自信心;以往成功的体验是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鼓励患者做自我比较,将自己过去的睡眠情况与现在的睡眠情况相比较,哪怕是入睡时间或睡眠时间某一个方面有改善,都应认为是一种进步。也可与睡眠较差的患者进行对比,从而增强睡眠较好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价机制激励患者。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睡眠情况的总结,每2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睡眠质量的评价,在对患者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重视患者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患者主动参与评价,并进行自我效能的评价;榜样示范鼓励患者。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往往具有更大的激励效应,向患者介绍身边的成功病例,利用榜样示范来鼓励患者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感染患者的情绪。在培养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同时,要求护士自身也要充满自我效能感,并能用积表1 6个月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的比较极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感染每一位患者。护士的情绪和患者的情绪对于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都很重要,情绪和生理状态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有着重要联系。强烈的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效能期待;积极稳定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会提高自我效能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如音乐疗法的运用,按摩百合、劳宫、涌泉等穴位以促进睡眠。1.4 调查统计 调查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发放调查表,调查表应在进行规范的解释说明后分发,答卷者当场完成。问卷回收率、有效率均为100%。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用SPSS 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2 结果见表1,2。表2 6个月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自我效能的比较注:两组治疗前比较,t=0.054,*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t=4.723,P=0.0003 讨论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人们成功地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情景能力的信念5。肿瘤患者一经诊断明确,便背上了不治之症的沉重包袱。入院后因环境陌生,生活习惯改变,疾病本身,担心预后,夜间治疗、护理等因素常易导致睡眠障碍。患者一般进入睡眠的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在入睡过程中生理性觉醒增多,主要表现为轻者入睡困难,睡眠中易醒并难以再次入睡,清晨过早醒来;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痒、乏力、心悸6。睡眠障碍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使其生理节律紊乱,行为能力降低,不利于机体的康复。因此,提高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患者自身感情比较脆弱,非常需要心理上的支持。本研究选择了提高肿瘤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睡眠的方法。从表1可以看出,对患者进行目标管理,强化成功的体验,适时的鼓励和榜样的示范,能有效的刺激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另外,护士的情绪和患者的情绪对于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也很重要。同时,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加强自我效能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是有效的,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通过对住院患者加强自我效能的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并改善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参考文献】 1 叶光华.老年睡眠障碍的现代诊治及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8):2018-2021.2 李辉.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5:64-66.3 殷文蓉,张晓霞,刘月琴.肿瘤患者睡眠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华西医学,2005,20(4):675-676.4 孙涛,王天芳,武留信.亚健康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