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横位中前不均倾位37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枕横位中前不均倾位37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枕横位中前不均倾位37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枕横位中前不均倾位37例临床分析.doc_第4页
枕横位中前不均倾位37例临床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枕横位中前不均倾位37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冰霜,郭清清,张翠菊【摘要】 目的 探讨胎头前不均倾位的发生率、诊断和处理,提高对前不均倾位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37例前不均倾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不均倾位发生率为0.51%;37例患者中胎膜早破23例(62.16%);14例临产后胎头不能入盆(37.8%);原发性和继发性宫缩乏力25例(67.6%);产程潜伏期延长 25例(67.6%);活跃期停滞或延长36例(97.29%);剖宫产36例(97.29%);1例经阴道分娩;无1例发生子宫破裂;1例发生产后出血,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结论 胎头前不均倾位阴道分娩难度大,产程异常发生率高,剖宫产率极高,及时发现和识别、把握处理时机是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前不均倾位;难产;剖宫产【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cidenc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nterior asynclitism,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anterior asynclitism.Methods 37 cas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with anterior asynclitism in clinical data of pregnant women.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nterior asynclitism was 0.51%;23 cases of them had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62.16%);14 fetal heads didnt descend into the pelvis in labor(37.8%);25 cases of them had uterine intetia (67.6%); 25 cases had prolonged latent phase(67.6%);the active phase of 36 cases was abnormal (97.29%)。36 cases had been done cesarean section,no case occurred uterine rupture,one case happened postpartum hemorrhage occurs,2 cases had neonatal asphyxia.Conclusion The labor of anterior asynclitism was difficult,the abnormal stage was high incidence,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was extremely high,timely discovering and identifying,grasping the processing time was the key to treatment.【Key words】 anterior asynclitism;difficult labor;cesarean section持续性枕横位发生难产的几率很大,而前不均倾位是枕横位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几乎均需行剖宫产结束分娩,故认为是严重的胎位异常。前不均倾位一旦发生,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处理,可对母儿预后带来严重危害。本文通过对前不均倾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前不均倾位的认识,及时诊断和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分娩质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分娩产妇7200例中,正常分娩4458例(61.92%),发生不均倾位37例,占分娩总数的0.51%。37例产妇中经产妇1例,初产妇36例;孕周3642周,平均39.4周;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26.9岁。1.2 诊断标准 (1)胎头不易入盆,易出现宫缩乏力,宫颈扩张缓慢,产程停滞或延长。(2)腹部检查:临产早期于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到胎头前顶部。(3)阴道检查:胎头矢状缝在骨盆入口横径上,向后移靠近骶岬,同时前后囟一起后移;产瘤大部分位于前顶骨,因后顶骨的大部分尚在骶岬之上,致使盆腔后半部空虚。2 结果2.1 胎膜早破及入盆情况 37例患者中胎膜早破23例,占62.16%;14例临产后胎头不能入盆,占37.8%;19例入盆者胎头形成产瘤,先露停留在坐骨棘水平或以上不再下降。2.2 产力及产程情况 原发性宫缩乏力12例,静滴催产素调整至规则宫缩;继发性宫缩乏力13例,宫缩乏力占67.56%;产程潜伏期延长25例,占67.56%;活跃期延缓、停滞或延长36例,占97.29%。2.3 诊断时机及预后 其中9例宫口开大23cm时确诊,产程1820h,均行剖宫产;20例宫口开大45cm时确诊,产程18.521h,其中1例胎儿偏小,经上推胎头使其以枕横位入盆,再旋转至枕前位经阴道分娩,其余均行剖宫产; 8例于宫口开大68cm时确诊,产程达2225h ,均行剖宫产。其中胎儿窘迫3例,2例出生时新生儿窒息,1例发生产后出血。37例产妇均未发生子宫破裂,新生儿无颅内出血。胎头形成产瘤19例(51.35%),排尿困难者18例(48.65%)。2.4 分娩方式 37例前不均倾患者仅1例经上推及旋转胎头至枕前位后经阴道分娩,其余均行剖宫产结束分娩,1例剖宫术中娩头极其困难。2.5 新生儿出生体重 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3309810g,与正常分娩组3286809g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 讨论胎头不均倾位使前羊膜囊受力不均,常发生胎膜早破,由于后顶骨阻于骶岬上,胎头迟迟不衔接,即使衔接也难以顺利下降,产程延长或停滞,多在宫口扩张35cm时即停滞不前。产程延长伴胎膜早破,羊水流尽,胎儿紧贴子宫壁,可引起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因胎头下降受阻、嵌顿、压迫膀胱,可引起宫颈前唇水肿、排尿困难及尿潴留,严重者可致先兆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等。我院住院孕妇均由专人看护,严密观察胎心及产程进展,大部分病例得到较及时的诊断及处理,未发生子宫破裂。我院8例于宫口开大68cm时确诊,产程达2225h,其中胎儿窘迫3例,1例出生时新生儿窒息,1例发生产后出血。由此看出发现胎位异常时间越晚,产程越长,发生母儿并发症的几率增加。胎膜早破、胎头不入盆应警惕胎方位异常;临产后胎头不入盆,耻骨联合上方扪及胎头前顶部,应警惕前不均倾位,应及时行阴道检查了解胎方位,这是早期诊断前不均倾位的关键。随产程进展,胎头继续侧屈使胎头与胎肩折叠于骨盆入口处,因胎头折叠于胎肩之后使胎肩高于耻骨联合平面,于耻骨联合上方只能触到一侧胎肩而触不到胎头,易误认为胎头已入盆。胎头高浮使胎头不能紧贴宫颈,常出现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或停滞,此时应仔细检查。阴道检查胎头矢状缝在骨盆入口横径上,向后移靠近骶岬,同时前后囟一起后移则可确诊。前不均倾位时,以前顶骨入盆,由于耻骨联合后平面直而无凹陷,前顶骨紧紧嵌顿于耻骨联合后,使后顶骨架在骶岬之上无法下降。本组中14例胎头不入盆,19例胎头产瘤形成,宫缩乏力25例,全部病例出现产程延缓或停滞。胎头不均倾位的发生原因尚不清楚,常发生于头盆不称、扁平骨盆、骨盆倾斜度过大、腹壁松弛及悬垂腹时。因胎体向前倾斜,胎头前顶骨先入盆,胎儿脊柱与骨盆轴相交成角使前顶骨低于后顶骨,发生前不均倾。前不均倾发病率为0.55%0.81%1,我院发生率为0.51%,考虑与未临产因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增高和对前不均倾位认识不足有关。胎头不均倾位是分娩难度很大、剖宫产率极高的严重胎位异常,应严密观察,做到早期诊断,一旦确诊为前不均倾位,均应尽快以剖宫产结束分娩,除极个别胎儿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