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的防治.doc_第1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的防治.doc_第2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的防治.doc_第3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的防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的防治 【摘要】通过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原因及预防处理原则,得出结论:胆总管残余结石、胆管损伤、胆漏是LC的主要并发症,绝大部分是能够预防和治愈的。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胆囊结石、胆囊炎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关于LC手术并发症的报道日益增多。自2003年10月以来,我院实施LC316例,中转开腹14例,出现并发症6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处理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行LC患者中,男143例,女173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3个月至27年,平均7.3年。其中胆囊息肉19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128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169人。所有患者术前均由腹部B超或CT证实,并排除胆总管结石。 1.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在脐轮下缘(A点)穿刺置入气腹针,作CO2人工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315mmHg(1mmHg=0.133kPa),用穿刺锥置入Trocar,放入腹腔镜,观察腹腔情况。然后分别在剑突下(B点)、右肋缘下锁骨中线(C点)、右肋缘下腋前线(D点)穿刺置入Trocar,分别送入电凝钩、抓钳、牵引钳,解剖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分别在近端用钛夹夹闭、切断。用电凝钩分离胆囊床,切除并取出胆囊,放气、闭合伤口(根据手术情况部分患者胆囊床区放置橡胶引流管)。早期采用四孔法,近来也采用三孔法。 2结果 316例LC中转开腹14例,发生并发症6例,发生率1.9%。胆管损伤2例,均为术中发现,立即中转开腹,均行端端吻合术,并留置“T”型管;2例胆囊床卢卡西迷走胆管漏,再次腹腔镜下放置引流管,保守治疗后痊愈;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治愈。胃肠道损伤、腹腔出血等,本组未见发生。 3讨论 LC存在多种并发症,除高碳酸血症等腹腔镜固有的并发症外,还有胆管损伤、胆汁漏等。 3.1胆管损伤的防治 3.1.1胆管损伤原因(1)技术因素:手术者经验不足,手术不规范,盲目自信,助手配合缺少默契等;(2)病理因素:胆囊坏疽、胆囊穿孔等疾病导致胆囊及Calot三角与周围组织形成紧密粘连;(3)解剖因素:胆管解剖变异,包括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密切,胆囊管开口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胆囊管开口于右侧副肝管、右肝管、左、右肝管汇合部位置较低等。 3.1.2胆管损伤防治(1)正确的显露胆囊三角。(2)从胆囊颈部以上开始向内分离,原则为分离均紧贴胆囊壁,直至三管解剖关系明确,注意识别胆囊动脉淋巴结有用标志。(3)遇见三角炎症重、血管分支多或粘连严重、在分离过程中出血多视野不清晰的切记耐心,应以“边吸边分”的原则,使视野清晰,减低胆管损伤的可能。(4)Calot三角内尽量不用或少用电凝,防止电灼性损伤。(5)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时应清楚地看到钛夹的两端。本组2例胆管损伤,均为术中发现,立即开腹,2例均行胆管端端吻合及1618号“T”管引流,上臂支撑损伤部。术后置“T”管46个月,拔除后两年随访无相关并发症。 3.2胆漏的预防和处理术后胆漏常见于胆囊管残端漏、迷走胆管漏、副肝管损伤及肝外胆管损伤漏。因此,术中钳夹胆囊管残端后应常规检查钛夹是否紧固,松动者另行重夹。胆囊管残端可常规行二枚钛夹双重夹闭。胆囊管粗大或炎症重充血水肿明显者,采用12mm钛夹或阶梯施夹法,或者7号线腔内结扎处理更可靠。常规冲洗腹腔至清澈止,完成LC前,再次于肝门部仔细察看是否有黄色胆汁渗漏发生,如发现应及时处理,甚至开放手术。复杂LC常规于小网膜孔处置引流管便于术后观察处理。本组2例胆漏,再次腹腔镜探查,为胆囊床卢卡西迷走胆管漏,行腹腔引流,每天引流量小于200ml,68天后引流消失拔管。 3.3LC中胆总管残留结石原因:术前检查不充分,术前可适当放宽MRCP和ERCP的适应症,可以更多发现无症状的胆管内小结石。术中对胆囊管处理不当,致使胆囊管内小结石滑进胆总管。因此,LC中首先提高术前确诊,对可疑病人应行CT及MRCP检查;术中应仔细观察胆管及其粗细,胆总管直径约在10mm者,术后应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若出现黄疸、上腹痛未减轻反而加重,就要高度怀疑胆总管残余结石。还有就是手术时如发现胆囊管增粗,可用分离钳轻夹胆囊管。如发现有小结石在胆囊管内,应将其挤回胆囊或于结石下上钛夹,可防止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发生。本组2例胆总管残留结石,术前均由腹部B超或CT证实,并排除胆总管结石。原因可能为术中胆囊管内小结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