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全国卷第41题解题指导与训练——图表信息类(二).doc_第1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撰写:黄凌 时间:20160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专项指导与训练二、图表信息提取类图表信息提取类的考查方式经常以表格、地图、统计图、柱型图、曲线图等形式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一节就此专题进行讲解。一、表格式表格式的解题技巧三点很关键,一是划分层次,二是合并同类项,三是结合时间分析原因。1(2015新课标全国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2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考点】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节假日变化【解析】观察表2,找出我国节假日变化的趋势,例如从1950年与1995年2008年,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从2008年开始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等,选取任一趋势,结合史实对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说明。【答案】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2016黑龙江大庆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 19492022年我国举办或即将举办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一览表 赛会年份194919891990200820102011201520192022亚运会北京广州杭州夏季奥运会北京世界游泳锦标赛上海世界田径锦标赛北京男篮世界杯北京南京等冬季奥运会北京张家口表2能够反映我国举办或即将举办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12分)【考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解析】根据图表分析得出:从1949到2022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89年,并没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在中国举办;第二阶段:19892022年,可以看到中国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种类不断增多,而且在2022年出现一年举办两次大型体育赛事的现象,不难看出时间的临界点即是对外开放。因此,根据分析,趋势很容易总结:改革开放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种类增多或举办大型体育赛事频次增加。原因的分析可从经济实力、政府政策、国际影响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事业的社会化等角度进行作答。【答案】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种类增多或举办大型体育赛事频次增加。(4分)原因:(8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扩大;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上,竞技体育成绩突出;群众性体育不断开展;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取得成功。(此示例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言之有理也可赋分。)二、地图式地图式一般以中外古近进行对比,这一般涉及到社会的转型。解答此类题型一看文字,二看时间,三析转型。如有小图,大图小图结合看,小图往往可以看出不同。1(2013新课标全国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两副图片反映了从东汉到唐开元年间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具体的变迁是什么,找准变化,然后再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说明原因。例如可以从汉代唐代地方区划分布的区域分析变化,并结合经济重心逐步南移这一史实予以说明变化的原因。还可从地方州名与道名角度分析变迁,并结合山川地理形势说明变迁的原因。【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我们认为,除“参考答案”提供的两个角度外,考生还可从以下角度思考作答:信息1:汉代各州范围较大,唐代长江流域各道范围较小;说明1:唐代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中央对长江流域控制加强。信息2:与汉代相比,唐代南方地区行政区划明显增加;说明2:中央管辖版图扩大,唐代行政区划更加发展。信息3:吐蕃、南诏、流求出现在唐代版图中。说明3:汉至唐边疆民族关系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强,民族进一步交流、融合。信息4:从汉代的交州到唐代的岭南道,、所辖范围变化不大:说明4:说明岭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2016山东菏泽高三3月高考模拟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19291946年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解放战争【解析】本题为提取图片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类型题目, 此类题目所给图片隐含信息丰富,提取并不难,难点在于利用所学知识说明提取的信息,本题中可以从区域位置的变化来进行提取信息并予以说明,如从中共控制区域的变化来思考,或从根据地的发展情况来考虑,或从中共实力的角度都可以,以中共控制的趋于为例,信息:中共控制下的主要区域由中国南部地区转移到北部地区。说明:红军长征胜利,中共实现了战略转移;抗战时期八路军主要在华北开辟了大片抗日根据地。【答案】示例一:信息:中共控制下的主要区域由中国南部地区转移到北部地区。说明:红军长征胜利,中共实现了战略转移;抗战时期八路军主要在华北开辟了大片抗日根据地。(6分)示例二:信息: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得到极大的发展,区域和面积得以扩大。说明:在抗日战争中,依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深入敌后,建立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力量得以壮大。(6分)示例三:信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由在农村寻求突破到捍卫解放区的领导权。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敌人在中心城市力量强大,农村力量相对薄弱;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企图依靠美帝国主义支持来发动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抢夺胜利果实。(6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其中信息2分,说明4分。)三、柱型式柱型式的解题技巧为分阶段、看趋势、析时间。1(2016广东惠州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2000数据来源:Maddison世界经济历史统计数据库(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2010)。西欧包括30个国家,其中有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纵坐标单位是1990 IntGK$(International GearyKhamis dollars),横坐标单位是年(year)。从上图中提取两项有关历史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考点】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古代中国的经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解析】第一小问信息,可以对比11000年、15001820年和2000年西欧、中国和世界人均GDP的变化;第二小问说明,需要对前者的变化分析原因,分析的角度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考虑。【答案】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 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提取信息准确,有比较变化。(4分)说明原因多角度,符合史实。(8分)示例一:信息:15001820年间西欧的人均GDP呈上升趋势,并超越中国。说明:西欧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民主思想的发展。中国自然经济为主;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示例二:信息:2000年西欧、中国、世界GDP都出现迅速上升的趋势。说明:欧盟的建立;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示例三:信息:11000年西欧的人均GDP有所下降,中国的人均GDP有所上升。说明:西欧进入黑暗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战乱不断,经济衰退;中国经历了汉唐宋大一统的局面,政局相对平稳;中国古代农业技术进步,小农经济发达;江南大开发,海外贸易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四、折线图1(2016福建厦门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恩格尔系数是经济学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物总支出家庭总支出)100%。根据图11 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城市、农村或两者对比,截取任一时段说明其变化趋势及原因。(说明:要求史实清楚,逻辑严密,论证合理)【考点】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解析】首先,选取一段来作为比较对象,如:1978年1984年,写明农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城市基本持平即可;第二,分别论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如:农村受人民公社化影响,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生活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1978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权责明确,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持续发展,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比重不断下降,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第三,可以进行简要小结,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答案】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趋势描述准确,史实运用合理充分,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表述清楚。二等(97分):趋势描述比较准确,史实运用比较合理充分,逻辑比较严密,论证比较充分,表述比较清楚。三等(64分):趋势描述基本准确,史实运用基本合理充分,逻辑基本严密,论证、表述基本清楚。四等(30分):能够描述一种趋势,但未能运用史实予以论证,或论证存在史实错误,逻辑混乱,表述不清。2(2016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二41)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图示: 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国家:日本 国家:法国、德国、荷兰和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国家 国家:拉美、苏联、东欧和其它的西欧国家 国家:日本以外的亚洲和非洲国家 摘自经济增长的源泉 概括指出从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图9中五条曲线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总体特点,并简析每一阶段五条曲线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考点】工业革命;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解析】观察图片中五类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曲线,概括总体特点是由重合到离散,结合三个阶段的时代特征和相关史实,分别总结每一阶段五条曲线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答案】特点:由重合到离散(2分)原因:第一阶段,原因:各地均处于农耕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相近(2分)第二阶段,原因:欧美各国发生两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迅速;西方国家的侵略使亚非国家绝大多数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社会工业化进展缓慢,农耕经济依然是主导。(每点2分,满分4分)第三阶段,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维护和平力量增长;各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福利政策的不断发展完善,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五型国家都有增长,但由于以上的历史原因,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拉大。(每点2分,满分4分)变式训练:1(2016广东广州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1癸卯学制中学课程表(1904年1月颁布,单位:课时周)科目学年 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理化法制理财图画体操共计第一年19483242001236第二年19482342001236第三年19582242001236第四年19362242401236第五年19362240430236表2 壬予癸丑学制男女中学课程表(1912年12月颁布,单位:课时周)科目学年修身国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理化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家事园艺(女)缝纫(女)乐歌体操共计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第一年177762254300111021323332第二年176862254300111221323433第三年155862253240111221323534第四年155862243042211221323534 据江山野中国中学课程设置比较表1、表2,提取两项不同学制下课程设置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考点】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清末民初课程设置的变化【解析】对比图表,总结不同学制下课程设置的两项不同,结合民主政治发展、近代教育发展和传统思想受到冲击等相关史实,说明不同的原因。【答案】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