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pdf_第1页
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pdf_第2页
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03集成模式 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方式一年只生产一茬或一 个品种,不仅设施利用率低,而且不能满足市场需 求。 通过在同一传统栽培设施内,将不同温型珍稀 食用菌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并采用高效配方、强化 管理等配套措施,可以达到一年栽培23茬或栽培 23个品种,周年化栽培食用菌的目的。 该技术已 连续两年被列入山东省主推农业技术之一,成为山 东省财政支持的重点食用菌栽培技术。 近两年,该技术在山东20余个县(市、区)大面 积推广应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1设施选择 设施宜选择坚固、 耐用的简易冬暖式大棚、半 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 无控温设备砖混式结构菇 房、土坯结构菇房等常规食用菌栽培设施。 栽培设 施应在地势平坦、通风、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并利于 控制病虫害的地方, 菇棚周围300 m范围内无污 水、污物、废菌料堆、畜禽养殖场、医院、废品垃圾粪 便场等,并远离公共场所、生活区、厕所、原料饲料 粮食仓库;栽培场所还应远离工矿业的“三废”及微 生物、 粉尘等污染源, 距离一般在2 km以上;要 求水源清洁, 生产用水水质应符合卫生饮用水的 要求。 2品种搭配 选择适宜品种,进行周年合理搭配,是该项技 术的关键。在选择品种时,要把握好几个原则:选 择的品种非常适合在当地种植,且在当地有一定种 植规模和技术基础;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不 同温型品种搭配时, 在种植时间上能很好地衔接, 一般高温型搭配中温型(低温型)品种,如高温平菇 搭配中低温型杏鲍菇,高温平菇搭配低温型白灵菇 等;选择的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适销对路、价值较 高的特点。 3季节安排 根据所选择的周年栽培模式品种的生物学特 性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栽培时间。 杏鲍菇搭配高温平菇时,在山东,一般8月份 先进行杏鲍菇备料,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制作菌 棒,10月底催蕾出菇,来年4月份出菇结束,清料 晒棚消毒后,5月份开始种植高温平菇。 平菇一般 为5月份备料、 制袋,67月份栽培出菇,8月份清 料晒棚,棚体消毒后再种植杏鲍菇。 白灵菇搭配高温平菇时,在山东,一般78月 份进行白灵菇备料,89月份制作菌棒,12月份催 蕾出菇,来年23月份出菇结束,清料晒棚消毒后, 4月下旬开始种植高温平菇, 一般为4月份备料、 制袋,45月份栽培出菇,7月份清料晒棚, 棚体消 毒后再种植白灵菇。 4菌种生产 菌种生产严格按照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 二、三级菌种建议采 用麦粒菌种。 对于高温型品种的菌种生产,一般在 春夏季进行,由于温度高,容易造成杂菌污染,一定 要注意菌种生产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菌袋灭菌要 彻底、 菌种培养房温湿度要进行科学合理调控等,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高产配方 选择原料时可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选用适合 周年栽培模式品种的优化、高产配方。要求适宜 白灵菇的原料碳氮比(C/N)为201,培养料含水量 为65%75%, 最适含水量为75%,pH值为5.02 庞茂旺,赵淑芳,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邮编 250100。 收稿日期:2012-02-16 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庞茂旺赵淑芳 12 2012.03集成模式 7.24。适宜高温平菇的碳氮比为151,培养料含 水量为65%75%, 最适含水量为75%,pH值为 5.027.24。适宜杏鲍菇的碳氮比为601,适宜含 水量为65%75%, 最适含水量为70%,pH值为 5.06.8。 在山东,一般建议如下配方(均以kg为计量单 位): 白灵菇配方: 棉籽壳60, 玉米芯40, 麦麸 15,棉籽饼粉4,玉米粉5,过磷酸钙1.5,尿素0.3, 石膏粉1,石灰粉1.5,水135165。 高温平菇配方:玉米芯60,棉籽壳40,麦麸 15,棉籽饼粉6,玉米粉5,过磷酸钙1.5,尿素0.3, 石膏粉1,石灰粉1.5,水145170。 杏鲍菇配方: 棉籽壳40, 玉米秸60, 麸皮 15,饼肥7,过磷酸钙1,石膏1,尿素0.3,水160。 培养料建议先采用通风发酵处理45天,当料 温达到65 以上时,保持24小时后翻堆,其间共 翻堆2次,然后摊堆降温、晾排废气后,再进行高 压、常压灭菌,以达到防霉速生增产的效果。 6装袋灭菌 6.1塑料袋的选择白灵菇一般选用55 m18 cm38 cm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袋。 高温平菇一般选 用55 m(2225)cm45 cm的聚乙烯塑料袋。 杏 鲍菇一般采用55 m18 cm55 cm折角低压聚乙 烯塑料袋, 外袋是55 m20 cm58 cm折角聚乙 烯塑料袋。 6.2拌料提前一天把棉籽皮、 玉米芯等主料加 水充分预湿, 使之吸足水分、 无干心, 以料水= 1 (1.51.6)为宜,装袋当天一早加入麸皮、棉籽饼 粉、玉米粉、石膏粉、石灰等辅料,培养料混匀之后 调节含水量在65%68%, 以手握一把料指缝滴下 13滴水为宜,料的pH值以78为宜。 6.3装袋与灭菌 白灵菇装袋时可人工装袋也可用装袋机装 袋,装袋要松紧适宜,装完后两端扎紧,每袋装料量 一般为0.5 kg(干料质量)。 高温平菇每袋装料量一般为750 g(干料质 量)。 杏鲍菇装料时用装袋机装袋,料装紧、装实。 把内袋口折叠扎紧,套上外袋用皮筋扎住。 每袋装 料量一般为1.1 kg(干料质量)。 装完袋后立即进行 高温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 高温高压灭菌,要求灭 菌锅灭菌压力为1.21.6 kg/cm2, 温度为121123 ,保持2小时。 常压灭菌要求袋温达到100 ,保 持1012小时。 6.4接种等袋温降至30 以下时,在接种室内 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 杏鲍菇接种时应4 5人配合,脱袋、打穴、接种、套袋应迅速完成,以免 杂菌污染,接种时打穴深约1.52 cm,菌种接满穴 口,套上外袋,外袋口不要扎得过紧,防止菌丝生长 缺氧。 白灵菇和高温平菇,均采用两头接种。 7发菌管理 根据所选择的周年栽培模式品种的生物学特 性,科学调控温度、湿度、光照以及通风等环境因 子,进行科学的发菌管理。 白灵菇发菌温度要调控在2426 ,空气相对 湿度至70%75%。 菌丝长满后继续在1825 下 进行3050天的后熟培养。后熟培养期间要加强发 菌室通风换气, 或采取适度开口增氧方式, 促进 菌丝生理成熟,同时要注意保持培养料含水量。 后 熟阶段尤其是后期, 光线强度以达到200300 lx 的散射光为宜, 以利于菌丝生理成熟, 促进菌丝 扭结。 杏鲍菇发菌温度调控在2225 ,空气相对湿 度至70%75%。 气温高于26 时要及时倒袋疏排 散热,避免长期在高温下发菌。经4045天,菌丝可 长满菌袋。 高温平菇发菌温度调控在2530 ,空气相对 湿度至60%以下。由于夏季温度高,发菌困难,需要 特别注意合理排放菌袋,并适时进行倒袋翻堆和通 气增氧,控制好发菌温度和环境温度。 菌袋一律单 层排放,排间距不小于50,袋间距不小于5, 发菌场地应加强遮阴,加大通风散热的力度,必要 时可往菌袋上喷洒凉水降温, 严防料袋温度超过 13 2012.03集成模式 33 。 约经2535天,菌丝可长满菌袋。 注意在不同品种搭配衔接过程中,控制好发菌 的温度和时间,确保下一个品种的正常生长。 8栽培管理 8.1出菇模式白灵菇和高温平菇出菇模式,均 为菌袋横向排放、立体菌墙两端出菇,第二潮脱袋 畦栽覆土出菇,即菌墙、畦栽二段式出菇法。 杏鲍菇为竖向一端出菇模式。 8.2催蕾白灵菇菌丝经过后熟培养表现坚实、 浓白后,加大昼夜温差达10 左右,空气湿度控制 在85%95%,并进行大通风,连续处理1015天, 刺激原基形成。 白灵菇原基发生后,菇棚内温度保 持在1215 ,将袋口适度半敞,采取畦间浇水和 对地、对空喷雾的方法保湿,使菇棚空气相对湿度 增至85%左右,保持菇棚内空气新鲜和有一定的散 射光,约57天后可形成白菇蕾。 高温平菇发满后直接出菇。 杏鲍菇菌丝发满后,保持棚内温度812 、空 气相对湿度80%85%,每天掀膜通风换气23次。 进行定位搔菌和覆膜,约68天后开始长出菇蕾。 8.3疏蕾当白灵菇菇蕾长至黄豆粒至花生米大 小时,对丛生蕾选优去劣,去掉多余的菇蕾,一般 短菌袋每袋留一朵。 杏鲍菇一般每个菌袋留3 4朵。 8.4出菇管理进入出菇管理阶段后, 根据所选 择的周年栽培模式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合理调控温 度、湿度、光照、空气等因子,进行科学出菇管理。 白灵菇菇蕾发育成小幼菇后,应逐渐增加菇棚 通气量,将温度调控在1216 ,空气相对湿度至 85%90%,光照强度至150300 lx为宜。 杏鲍菇,将温度调控在1620 ,空气相对湿 度至85%90%,光照强度至300800 lx为宜。 高温平菇, 将菌墙内部菌料温度调控至26 以下,空气相对湿度至85%95%,菇棚中CO2浓度 一般控制在0.06%以下。 8.5二潮菇管理白灵菇和高温平菇采完头潮菇 后,将料面的菇根清理干净,停水23天,让菌丝恢 复生长,再将菌袋脱膜进行畦床覆土栽培,菌袋间 隔约3 cm,横排或竖放于畦沟内,覆土材料采用天 然、 未受污染的泥炭土、 草炭土、 林地腐殖土或 农田耕作层以下的土壤, 经消毒处理后, 填平菌 袋间隙, 再浇一次透水, 待水完全下渗后覆盖表 层土, 覆土厚度约2 cm, 表面均匀喷一遍1%的 石灰水, 一般白灵菇经1215天,第二潮菇蕾即大 量出现。 杏鲍菇直接转茬进行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同该品种第一潮菇。 9病虫害防控 坚持以环境控制、栽培、物理、生物防治措施为 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原则,综合运用环境控 制、 栽培、 生态、 物理和化学等措施进行预防与 治理。 在食用菌具体生产过程中,首先应选用优良抗 杂品种、健康菌种(生活力强、未感染病菌)和与之相 适应的高产培养料配方及最佳消毒处理方式,培育 充分成熟的营养菌体; 严格卫生消毒预防措施,尤 其在两季品种的衔接过程中,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对 菇房进行彻底消毒;采用适宜的栽培方式和规范的 出菇管理技术,调节控制好菇棚内各种因素,创造 有利于食用菌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菌侵染发生的 环境条件,做到预防为先,预防为重,防患于未然。 若在出菇期发生病虫害,尤其是夏季栽培品种 发生病虫害,应及时剔除病菇,并弄清发病情况对 症下药,根据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