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把这种现象称为抗生。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揭示出抗生现象的本质,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抗生素的发展历程,抗生素,由某些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由于最初发现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所以一度将抗生素称为抗菌素。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陆续出现了抗病毒、抗衣原体、抗支原体,甚至抗肿瘤的抗生素也纷纷发现并用于临床,显然称为抗菌素就不妥,还是称为抗生素更符合实际了。,抗肿瘤(antineoplastic) 抗生素的出现,说明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除了原先所说的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之外,还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代谢的作用,因此现代抗生素的定义应当为: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叫做抗生素。,抗生素的发现,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他认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种化学物质便是最先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莱明和另外两位科学家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把青霉素提取出来制成了制服细菌感染的物资药品。因为在战争期间,防止战伤感染的药品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美国把青霉素的研制放在同研制原子弹同等重要的地位。1943年,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当时还在抗日后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微生物学家朱继明,也从长霉的皮革上分离到了青霉菌,并且用这种青霉菌制造出了青霉素。,1947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又在放线菌中发现、并且制成了治疗结核病的链霉素。,从那时到现在,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不过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毒性太大,适合作为治疗人类或牲畜传染病的药品还不到百种。后来人们发现,抗生素并不是都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有些是能够抑制寄生虫的,有的能够除草,有的可以用来治疗心血管病,还有的可以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用在器官移植手术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把抗生素的范围扩大了,给了一个机关报的名称,叫做生物药物素。,1877年,Pasteur和Joubert首先认识到微生物产品有可能成为治疗药物,他们发表了实验观察,即普通的微生物能抑制尿中炭疽杆菌的生长。 1928年,弗莱明爵士发现了能杀死致命的细菌的青霉菌。青霉素治愈了梅毒和淋病,而且在当时没有任何明显的副作用。 1936年,磺胺的临床应用开创了现代抗微生物化疗的新纪元。 1944年在新泽西大学分离出来第二种抗生素链霉素,它有效治愈了另一种可怕的传染病:结核。 1947年出现氯霉素,它主要针对痢疾、炭疽病菌,治疗轻度感染。 1948年四环素出现,这是最早的广谱抗生素。在当时看来,它能够在还未确诊的情况下有效地使用。今天四环素基本上只被用于家畜饲养。 1956年礼来公司发明了万古霉素被称为抗生素的最后武器。因为它对G+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和RNA有三重杀菌机制,不易诱导细菌对其产生耐药。 1980年代喹诺酮类药物出现。和其他抗菌药不同,它们破坏细菌染色体,不受基因交换耐药性的影响。 1992年,这类药物中的一个变体因为造成肝肾功能紊乱被美国取缔,但在发展中国家仍有使用。,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 中国74% 美英22%25% 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有40%死于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在中国的使用现状,什么是抗生素滥用?,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眼见为实”的思维习惯有时会欺骗你 “立竿见影”的追求倾向有时更是不明智的,而本质是:缺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等基本医学知识的认识, 对应措施:加强宣教,第一,国家的研究能力、原创能力不强,药品以仿制为主,众多的药厂都在生产抗生素 第二,同一种抗生素有上百家的药厂家生产,这样市场销售就可能存在恶性竞争,这种竞争会导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出现 第三,医学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医生都有自己专业方面的问题,抗生素是常用药专业性不如本专业那么强,这样就会存在误用或者滥用的情况,抗生素滥用原因,第四,患者和患者家属习惯性服用抗生素治病,“三素一汤”,第五,处方药可随意购买,第六,抗生素在畜牧业的大量使用,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一、诱发细菌耐药 病原微生物躲避药物变异耐药菌株产生。,“超级细菌“来了,我们该怎么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研制一种抗生素10年 产生一种耐药菌2年 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更是越来越高。,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二、损害人体器官 肝脏损害、肾脏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消化道反应。,1)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炎。 2)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中以老年人为多见。 3)几乎一半的药物性肝炎是因为过量服用抗生素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三、导致二重感染 破坏平衡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可乘虚而入二重感染。,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四、造成社会危害 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每年有一半的抗生素用于养殖业。 人类本身成了一个耐药菌库,面临抗生素治疗束手无策的局面。,耐药性产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耐药性多由人为因素诱发而加快:诸如药物配伍的不合理使用,处方中过量使用或滥用抗生素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诱因;另外,滥用抗生素饲喂家禽、家畜和水产养殖对象,为提高农业产量和净化环境而大量施用的杀虫剂、除草剂,以及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和抗菌剂等,均可诱发和助长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开发新药是解决耐药问题的有效方法,主要有:1利用抗生素特定的酶抑制剂克服酶介导的抗药性来开发新药;2根据细菌利用外排泵系统来产生耐药性的特点,可以研发细菌主动外排泵抑制剂;3针对细菌通过改变膜通透性产生耐药性的机制,研发用于破坏膜的通透性,使抗生素可以顺利到达细菌的靶部位的药物,如抗菌多肽类药物;4对现有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使一种或几种耐药酶失活,也是新药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药敏试验选择合理的最有效的药物,临床上应用抗生素之前,尽可能通过药敏试验对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做出病原学检查,根据试验结果暂停应用耐药性强的抗生素、选用适宜的抗菌谱窄的抗菌药物、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抗生素在体内的代谢特点和其他理化性质确定合理的给药方案。首先是给药时机的选择,如针对 - 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时间依赖性杀菌的特点,可确定具体的给药时间间隔以获得有效血药浓度。可以采用抗生素轮流替用,使细菌在一定时间内与一部分抗生素脱离接触,使耐药菌恢复为敏感菌。如可用 - 内酰胺类抗生素循环使用,以保持其高效的抗菌活性并减少抗药菌株的产生。,破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技能测试题
- 2026届山东省枣庄三中等33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知识产权干部培训会课件
- 知识产权师中级培训课程课件
- 2025年C类安全员模拟试题及答案
- 知识产权培训宣传制度课件
- 2025年安全员安全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知识产权培训作用课件
- 2025年员工安全知识普及考试题
- 漏缆监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课外辅导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纪念西路军课件
- 四川省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中职类语文试题及答案
- 医院进修生结业鉴定表
-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A)
- 花甲水库库底清理实施方案(修订稿)
- 鞘内镇痛泵置入术全程图解课件
- 水产食品原料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课件
- 《幼儿园中班第一学期家长会》 PPT课件
- 项目1 单相半波整流调光灯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 职业素养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