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知识点大全.doc_第1页
高一数学知识点大全.doc_第2页
高一数学知识点大全.doc_第3页
高一数学知识点大全.doc_第4页
高一数学知识点大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考试要求:(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一、集合的概念与运算1集合(1)集合是不定义的概念:任意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3)特殊符号: (4)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2子集、真子集(1)对于任意且存在,(2),(子集包含空集与本身)(3)子集个数是,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真空子集。(4)且3交集、并集、补集(1)且(2)或(3)且(4)(5)容斥原理card()=card(A)+card(B)card()(6), (7)反演律 (8)韦恩图二、绝对值不等式、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 或或或2二次不等式 或,或或3有理不等式序轴标根法4不等式恒成立(1)恒成立(对于)或(2)对于恒成立(3)恒成立 恒成立三、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要条件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2逻辑联结词:或,且,非3简单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4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5真值表:pq非pp且qp或q非q6正面词: 是 一定是 都是 至多一个 至少一个否定: 不是 一定不是 不都是 至少2个 一个也没有正面词:任何 所有 至多有n个 至少n个 任意2个 p或q p且q否定:某个 某些 至少有n+1个 至多n-1个 某2个 非p且非q 非p或非q7四种命题: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 逆否命题:原命题逆否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原命题真逆命题真8反证法:至多、至少问题、不可能问题9充要条件:A是B的(1)充分不必要条件:AB(2)必要不充分条件:AB(3)充要条件:(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B注:倒装句: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B是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BB是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集合观点:AB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A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第二章 函数考试内容: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指数概念的扩充、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2)了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映射与函数1映射:(1):一对一或多对一(2)A中每个元素都有象(3)B中的某些元素允许没有原象2一一映射:一对一,B中每个元素都有原象映射333 444 一一映射无(一对一) 无满射无 3函数:,4相同函数:定义域、值域、完全相同5求表达式的方法(1)观察法;(2)换元法;(3)待定系数法;(4)方程组法二、定义域1求定义域(1) (2)(3) (4)(5) (6)(7) (8)(9)定义域是或(10)定义域是或2定义域的典型问题(1)已知定义域是(2)定义域是D,求定义域(3)已知定义域是D,则,定义域是E三、值域1图象法 如:,或。2配方法:3分离法:4法5换元法(1),令(2),令(3),令(4),令,(5) 令 =t(6),令sinx=t6反求法:7不等式法8几何法:如斜率法,距离法9导数法10利用单调性,如11值域为或四、函数的奇偶性1定义,对于任意定义域(1)为偶函数(2)为奇函数(3)且定义域对称又是奇又是偶函数(4)是非奇非偶函数2奇偶函数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即:定义域不对称的函数必然是非奇非偶函数3是奇函数,是奇函数,且在时有意义4奇(偶)函数图象关于原点(y轴)对称,反之亦然(前提是函数)5奇(偶)函数在对称区间内单调性相同(反)6在公共定义域内:奇奇奇,奇奇偶,奇偶奇,偶偶偶,偶偶偶7任一个定义域对称的函数偶+奇8 当b=0时为偶函数,当a=c=0时为奇函数9下列函数都是奇函数五、周期函数是常数,对于任意,称为周期函数,若T是周期,则六,重要结论1234567七、函数的单调性1定义,设任意(1)(2)2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要用定义1)设 2)作差 3)变形 4)下结论3求函数的单调区间(1)图象法 (2)复合法 (3)导数法 (4)定义法4单调区间是最大范围,不能“并”,如5常见函数的单调区间(1)(2)(3)(4)(5) (0,),(,0)八,反函数1存在条件:一对一2求反函数的步骤:1)由 2)交换3)反函数定义域=原函数值域34。5的奇偶性相同,单调性一致(但单调区间不一定相同)6重要结论(1)点(a,b)与(b,a)关于直线对称 点(a,b)与(-b,-a)关于直线对称(2)(3)(4)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但反之不然,如(5)周期函数必然没有反函数九、二次函数1表达式(1)一般式 : (2)交点式 : (3)顶点式 : 2弦长公式 : 3根的分布,利用图象 4最值问题(1)(2)含参数的最值问题要依据a的符号,是否在内外讨论十、指数,对数式12 3 4十一、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图象与性质定义域 值域 单调性 a1 0 a1 图象规律:(1)同类中 从大到小 从小到大(2)大大得大,大小得小, 小小得大2方程(1)同底法 (2)换元法 (3)取对数法(形如)(4)方程解的个数图象得交点个数3比较大小方法(1)作差法(2)单调性(3)插值法(常用0,1)(4)图象法(5)特值法十二、图象变换1、平移(1)(2)2、对称(1)(2)(3)(4)(5)(6)(7)(8)(9)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 反代法(10)奇(偶)函数图象关于原点(y轴)对称(11)(12)3伸缩变换(1)(2)第四章 三角函数考试内容: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函数,函数的图像,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考试要求:(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2)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5)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的简图,理解A、的物理意义。(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arcsin x、arccos x、arctan x表示。(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一、角的概念1推广、正负角、任意角、逆向(时针)为正2与终边相同的角,3终边在轴上的角:,终边在x轴上的角: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4象限角5弧长公式6扇形面积公式7弧度制二三角函数的定义三、符号四、比大小1同角不同名三角函数线2同名不同角单调性3是锐角 4右图五、同角公式平方倒数 商数六、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七、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八、三角公式1、 和差角公式2、 倍角公式 万能公式3、 半角公式,升降幂公式4、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九、三角解题思路1、遇平方降幂 2、遇升幂3、遇积化和差4、 遇和差化积5、 遇合一6、 遇弦的齐次式化切7、 遇切切,1切切化弦8、 变角:9、十、三角函数图象1、图象与性质 定义域RR,值域-1,1-1,1R奇偶性奇偶奇周期单调区间2、三角函数图象(1)五点法作的简图。00A0-A0(2)图象变换十一、三角函数常见题型1、求定义域2、求周期(最小正周期)(1)(2)(3)(4)(5)(6)注:不是周期函数3、求单调区间:确保x系数为正;让角进入单调区间4、奇偶性判断:先看定义域是否对称5、求对称轴: 令 令 6、求对称中心 : 令,令,则对称中心是。7、不等式,利用三角函数图象。8、比较三角函数值大小,同名用单调性,同角用单位圆(三角函数线)9、值域、最值问题,解题思路,化成同名同角形式。(1)利用有界性,(2)换元法关于的函数f()令则遇可令则 令 用法(3)不等式法 (4)反求法 (5)斜率法 (6)利用单调性十二、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步骤(1)确定角所在的象限。(2)先找锐角。(3)根据所在的象限,定角。,则,则,则,则。(4)写出通解,再找出适合条件的角。2、反三角函数(1) 则 则 则(2)(3)等价关系 或 或 第六章 不等式考试内容: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考试要求:(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4)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5)理解不等式a-ba+ba+b一、比较大小法则1 2 3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23 4 5 67 8三、重要不等式1234567注: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