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_2320-1984_厢式车辆.pdf_第1页
JB_2320-1984_厢式车辆.pdf_第2页
JB_2320-1984_厢式车辆.pdf_第3页
JB_2320-1984_厢式车辆.pdf_第4页
JB_2320-1984_厢式车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部标准 J B 2 3 2 0 -8 4 厢式车辆 1 9 8 4 一 0 4 一 0 4 发布 1 9 8 4 一 1 0 一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 准 中 华人民 共和 国 机械工 业部部 标 准 厢式车辆 J B 2 8 2 1卜-翻 代替 J B 2 3 2 0 -7 8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型汽车底盘改制并装配上保温式车厢 ( 开式、 闭式、轿车式) ,调温式车厢和 冷藏式 车厢等的车辆 ( 以下简称厢式车辆) 。 1 产品名称、型号、 外脚尺寸限界 1 . 1 厢式车辆的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 应符合J B 2 3 2 1 -7 8 改装车 辆产品名 称、 型号编制 方法 的 有关规定。 1 . 2 厢式车辆的总高和总宽不应超过G B 1 5 8 9 -7 9 ( ( 汽 车外 廓尺寸限界 的有关规定,即 “ 总高 4 m ,总宽 ( 不包括后视镜)2 . 5 m “ 。 如特殊需要时,总宽最大不应超过2 . 6 m, 1 . 8 厢式车辆的车厢长度和侧立柱跨度应符合表1 的 规定。 表 1 mm 车厢型式车厢长度 侧立 往 跨 度 开式 自 3 9 0 01 7 2 0 闭式 3 9 0 0 , 4 2 0 0 , 4 7 0 0 5 0 0 0 , 5 5 0 0 , 6 3 0 0 7 1 0 0 7 4 0 , 8 0 0 产品标准规定 调温式 产品标准规定冷藏式 轿车式7 8 0 0 , 9 1 0 0 SIB 2 技术要求 2 . 1 总则 2 . 1 . 1 厢式车 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 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2 . 1 . 2 对厢式车 辆有特殊要求时,应在产品技术条件中 补充 规定。 2 . 2 工作条件 厢式车 辆在下列 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二环境温度范围:- 4 0 - 4 0 C; b .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 5 % ( 2 5 时) ; c . 有风、雨、雪, d . 有霉菌。 注:在低温条件下,允许对汽车发动机采取辅助启动措施。 2 . 3 车厢 2 . 8 . 1 车厢应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在车厢内、 外温度 ( 平均值)之差为2 0 -2 5 时, 各型车厢 中华人民 共和国机械工业部1 9 8 4 - 0 4 - 0 4 发布1 9 8 4 一 1 0 一 0 1 实施 JB 23 20- 84 的传 热系数K值应不大于表2中工 级或II 级要求。 表 2 k c a l / ( m2 h ) 车厢型式 传热 系 数K III 轿车式 ( 无前隔壁不考核) 开式 2 . 02 . 5 闭式 1 . 21 . 5 调温式 0 . 60 . 9 冷藏式 0. 30. 6 2 . 3 . 2 车厢应具有良好的防尘密封性能。在车厢内、外压力差为1 0 和2 0 m mH 2 0 时, 各型车厢单位 容积泄风量应不大于表 3 1级或II级要求。 表 3 车厢型式 单位容积泄风量 L / h I O m -H Z O 2 0 mm HZ O IIIIII 轿车式 ( 无前隔壁不考核) 开式 3 65 5 闭式 91 51 52 1 调温式1 . 22 . 5 2 . 55 冷藏式0 . 91 . 2 1 . 82 . 5 2 . 3 . 3 车厢应具有良好的防雨密封性能。在与侧壁成4 5 “ 角,强度为5 一7 m m / m i n ,历时3 0 m i n 的人工 降雨条件下,顶棚和侧壁不应有渗、漏现象;门、 窗、 栏板、孔口 处不应漏水。 注:漏指形成滴水或流水,或滴水和流水同时出现。渗指有水迹但无形成滴水或 流水,无渗、漏指不见任何水 迹 。 2 . 4 不透光隐蔽 性能 厢 式车 辆应具有良好的不透光隐蔽性能。在黑暗环境中,在车外周围距车1 0 m的任何位置上,以 肉眼观察,不应有透光 现象,以距车顶l o m高处用肉眼观察, 车厢顶部不应有透光现象。 注:对一般用途厢式车辆不做该要求。 2 . 5 质t、质心位皿 JB 252 0- 84 厢式车辆的车厢质 量、车辆自 身质量 ( 整车质量) 、轴荷分布及质 心位置应在 产品图 样及技术文 件中规定。 2 . 6 结构要求 2 . 6 . 1 车架纵梁接长时 其联结应牢固可靠。接长部分对原纵梁平面度允许值上平面不应 大于5 m m ; 侧 平 面 不 应 大 于6 m m . 2 . 6 . 2 车厢 骨架应有足 够的强度与刚度,焊接质量应满足2 . 7 . 7 的有关要求, 骨架焊接后允许校正。 2 . 6 . 8车 厢 与 底 盘 的 联 结 应 牢 固 可 靠 。 车 厢 中 心 平 面 与 底 盘 中 心 平 面 间 的 位 置 度 不 大 于5 m m , 2 . 6 . 4 车厢、门、 栏板、 孔口门的内、 外壁之间应填充具有保温性能的泡沫塑料或其 它保温材料。 无法装填硬质材料处,允许使用软质材料。 2 . 6 . 5 内 壁 板采 用 厚 度 为3 一5 m m 耐 水 胶合 板 或 浅 颜 色 塑 料 贴面 胶 合 板。 2 . 6 . 6 地板上、 下表面 应采取防腐措施,上表面应铺置地板漆布或橡胶板。 2 . 6 . 7 厢式车辆后部应装有红色反光镜,安装位 置应符合J B 7 3 6 -6 5 汽车和 挂车的外部照明和 信号装置的位置和光色 的规定。 2 . 6 二底盘改装后发动机应工作正常,散热良好,车辆转向机构操作灵活,制动性能良 好。 2 . 6 . , 各部分铰链应旋转轻便,锁钥机构及撑杆机构动作灵活、 可靠、 开关方便、 无卡滞 现象,经 常性拆卸件应拆装方便。 2 . 6 . 1 0 窗帘及 纱帘关闭时不应过紧,开启时应能自 动回位, 行车时不应自 行下 降。 2 . 6 . 1 1 梯子应推位灵活,使用可靠,行车时不应自 行滑出。 2 . 6 . 1 2 备胎应固定牢靠,装 卸轻便。 2 . 6 . 1 8 支 撑应固定可靠, 操作 灵活。 2 . 6 . 1 4 厢式车辆的制动性能 应满足表4的要求。 表 4 制动初速度k m/ h 在规定初速度下,紧急制动时稳定性要求 2 03 0 制动距离m 小 型 6. 4 跑偏量不大于sc m 中型 3 7 不跑偏 大型4. 2 不跑偏 注: 类型按总重划分:小型小于4 . 5 t ;中型4 . 5 一1 2 t ;大 型1 2 t 以上。 气压制动时的气压不应大于额定工作压力;液压制动有加力装置时踏板力不大于3 5 k g f ,无加力装置时 踏板力不大于7 o k g f 。 2 . 6 .1 5 a. b . e . 厢式车辆应能承受下列条件下的行驶振动和冲击: 出厂试验里程为 3 0 一5 0 k m;型式试验里程为1 5 0 0 k m ;鉴定试验里程为7 0 0 0 k m o 行驶速度:在确保行车安全的情况下,以 尽可能高的 车速行驶。 行驶里程分配按表5。 JB 2 320 - 8 4 表 5 路 面 种 类 里程分配,占总里程% 良好公路5 山区公路 3 0 凹 凸 不 乎路 4 5 越野地面 2 0 2 . 了 外观要求 2 . 7 . 1 车厢及车厢门、 孔口门 外蒙皮应光 滑平整、圆角过渡平滑,无明显的凹凸不平,平面度在 1 0 0 0 x l 0 0 0 m m z 范围内 不大 于4 m m,在5 0 0 x 5 0 0 m m 2 范围内不大于2 m m. 2 . 7 . 2 产品外表面不应有磕碰擦划伤迹。 2 . 7 . 3 车厢地板互相禅接, 上表面应光滑乎整, 紧固地板用的螺栓、 木螺 钉头 部不应 高出地板上 表面。 2 . 7 . 4 车厢内壁板应平整。无压条处相邻两 板的间隙不大 于1 m m, 固定内壁板用的沉头螺钉头部 不许突出内壁板的表面, 压条应 排列整齐与板面靠紧。 2 . 7 . 8 各管线排列整齐,连接可靠。 2 . 7 二 各紧固件联结牢固、无漏装。 2 . 7 . 7 焊接质量应符合Q / Z B 7 4 -7 3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的有关规定。焊缝或焊点应牢固、均 匀,无 焊穿、裂缝、 夹渣、气孔及未焊透等缺陷; 不得有药皮、溅渣。 2 . 7 . 8 厢式车辆外露金属件 ( 有色金属件除外)均应进行防腐处理。 2 . 7 . 8 . 1 厢式车辆涂漆按下列颜色: a . 车厢外表面及驾驶室为无光军绿色, b . 车厢内部四壁下部为浅灰色; c . 车厢内 部四壁上部及顶棚为白色; d . 地板下部的零件为黑色, e . 一般用途厢式 车厢的漆色应与车 辆的用途及 作业环境相协调,并在产品技术条 件中另 行 规定; f . 塑料贴面板、各类镀覆件可保留其原色。 2 . T . 8 . 2 涂漆质量应 符合Q / J B 7 7 -7 3 涂漆 通用技术要求规定,漆层应均匀,无溢流、 皱纹、 漏漆、 起泡、 脱皮、 裂纹等现象。车厢外蒙皮漆色一致, 不同漆色的分界线应平直清晰。 2 . 7 . 8 . 8 电镀件镀层光滑,无锈蚀、 斑点、漏镀、 烧痕现象。 2 . 7 . 。 车厢内 照明 M咯 的 接线 应正确, 无短路、 断 路现象。 2 . 8 原材料、零部件、 外购件、外协件 2 . 8 . 1 产品 所 有 原 材料 必 须 有 合 格 证明 , 金 属 材 料 的 化 学成 分 、 机 械 性能 及 其 它 要求 应符 合有关 标准的规定。 2 . 8 . 2 产品所有零部件必须经检查合格,外购件、 外协 件必须有合格证明书方可进行装配。 2 . 8 . 8 车厢和车厢 门外蒙皮焊接前应采取严格的除锈、防锈措施, 酸洗后及时喷涂防锈底漆, 焊接 后及时对破坏漆层处补喷 ( 涂)防 锈底漆。 2 . 8 . 4 木材需经干 燥处理,其含水率要求在1 2 %一1 8 %之内。 2 . , 其它要求 调温车空气调节系统的升降 温、通风循环及滤清空气性能, 冷藏车制冷机组的各性能指标等均应 JB 232 0- 84 在产品技术条件中 规定。 3 检验规则 3 . 1, 厢式车辆均应进 行出厂试验;新产品试制完成时应进行鉴定试验;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 行型式试验: a . 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 . 停产两年 及其以上的产品再次生产时; c . 正常生产的产品经历三年时, d . 产品的设 计、工艺或材料的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 ( 仅对受影响项目进行试 验) 。 3 . 2 鉴定试验、型式试 验的产品为二台。 3 . 3 出厂试验中,只 要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应找出原因, 排除故障, 重新试验。 若 第三次试验仍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则判为不合格品。 3 . 4 型式试验中,只 要有一 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应在同一批产品中另抽加倍数量的产 品对该项目 进行复试。 若仍不合格, 应对该批产品的该项目 逐台检验, 直到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使其 合格为止。 3 . 5 用户在验收产品时,可以查阅生产厂技术检验部门的检验记录, 但不得做拆卸检查, 用户如认 为有必要时,可从 提交验收的产品中 抽取2 % ( 少于一则 按一 台)进行出 厂试验,如不合格,则抽取 加倍数量的产品进行该项试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应由 生产厂进行检修,合 格后,重新交用户 验收。 3 . 6 厢式车辆出厂试 验项目 按表6 规定。 表 6 序号 出厂试验项目名称 本标准条款号 技 术 要 求试验方法 1 检查外观 1 . 2 , 1 . 3 2 . 6 . 1 - - 2 . 6 . 1 3 2 . 7 , 2 . 8 4 . 1 2 雨淋试验2 . 3. 34 . 4 3 制 动 试 脸2 。 6 . 1 44 . 5 4 行驶试验2 . 6 . 1 54 . 6 3 . 7 厢式车辆型式试 验项目 按表7 规定。 表 7 序号 型式试验项目名称 标准条款号 技术要求试 验 方 法 1 按表6试验项目 2 m 叮 量 泄 风 量 2 . 3 . 24 . 3 3 不 透 光 试 验2 . 44 . 7 aB 2 320 - 3 4 3 . 8 厢式车辆鉴定试验项 目按表 8 规定。 表 8 序号鉴定试验项目名称 本标准条款号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1 按表7试验项目 2 测量传热系数 2. 3 . 1 4 . 2 , 3 称重、测量质心位置 2. 54. 8 4 试验方法 4 . 1 检 查外观 按1 . 2 , 1 . 3 , 2 . 6 . 1 . 2 . 6 . 1 3 , 2 . 7 和2 . 8 有关规定采取相应方法进行检查。 4 . 2 测,传热系数 本试验考核车厢工作间 ( 载物间)的保温密封性能。在行驶试验前、后,均应进行该试验。 4 . 2 . 1 条件 a . 试验场 地无雨、无 风 ( 距车厢外表面I m 范围内 风速不大于2 m/ s ) ,环境 温度变化不超过 3 。车厢与周围物体至少相距3 m,近处无影响试 验正常进行的其它热源。 b . 车厢升 温前,门、 窗、 栏板、孔口 门等 全部开启并在试 验场地连续放置5 h o c . 试验时, 车厢的门、 窗、 栏板、孔口 门等应可靠关闭, 车厢内不得有人。 d . 试验设备布置如图1 所示。各加热电炉沿 车厢工作间 ( 载物间) 中心线等 距离 ( 以1 . 2 一 1 . 6 m 为宜)排列。 e . 试验用 各加热电炉额定功率应相同。 f . 用自 祸变 压器调节加热电炉功率,所用电气仪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2 . 5 级。 soa、 aoo 厂 洲 丫甲 一甲 一 0一加热电炉;一温度计一自记温度计 JB 2 320 - 84 4 . 2 . 2 方法 “ 调节 加 热电 炉 功 率 , 测 量 并记 录 车 厢内 外 各 测点 温度 , 加 热 电 炉 的 端电 压、 电 流 , 使 车厢 逐 步达到内、 外温度 ( 平均值)之差为2 0 -2 5 的稳定热平 衡状态 ( 车厢内 温度 平均值变化 在2 以内 , 加热电炉总功率变化3%以内) 。 b . 保持稳定热平衡状态两小时,记录时间间隔 不大于1 5 m i n o c . 同 时记录大气温度、压力、相对湿度及车厢内、外温度计和电 炉布置情况等。 4 . 2 . 3 计算方法 K = Q ( t 2一t i ) S k c a l ( m2。h)(1 ) 式中:Q 电 炉单位I时间内放热量,k c a l / h ; Q=0 . 8 8 4 I U I 电炉的总电流,A, U一一 电炉的电压,V; t 2 车厢内部温度 ( 平均值) ,; t , 车厢外部 温度 ( 平均值) ,; $车厢内、外表面面积的几何平均值,m2 ; (2 ) 、 = ,八;万丁 . . . . . , , . . . . . 一 ( 3 ) $ o -车厢内表面积, m 2 : S w 车厢外表面积,m 2 o 重复试验一次取平均值,结果应满足2 . 3 . 1 的要求。 4 . 3 测且泄风f 本试验考 核车厢工作间 ( 载物间)的防尘密封性能。在行驶试验前、 后, 均应进行该试验。 4 . 3 , 1 条件 a . 试验设备及布置如图2 所示。测量时,抽 风机型号、风筒直径和长度、调节活门和风速计位 置、压差计测头和风筒抽风口 位置等,按统一规定选取。 图 2 1一抽风机,2 一调节活门,3一风速计,卜风筒5 一车厢,6 一压差计 b :风筒和压差计一般从车厢工作间 ( 载物间)侧 窗处引出,此时卸下玻璃而装上带风筒接头和 压差计接头的平板,该处应可靠密封。 JB 282 0- 84 c . 压差计测头和风筒抽风口应尽量远离 车厢内壁以及各可 能严重泄漏处, 但二者 相距 最少为2 - . d . 试验时 门、窗、 栏板、 孔口 门应可靠关闭。 4 . 8 . 2 方法 开动抽风机控制风量调节活门,使车厢内、 外压力差( 由压差计读出) 分别稳定保持在1 0 和 2 0 m m H 2 0处,并开 动风速计和秒表测定抽风速度。 通 . a . 3 计算方法 车厢单位容积泄风量二 式中:q 车厢每小 时总泄风量, m 3 / h ; q = 6 0 F 1T p F ,一 一 风筒有效截面积,m 2 ; Y A P 风 速, m / m i n ; q V L/ h , , ( 4) ( 5 ) 峡车厢工作间 ( 载物间)内容积, m 3 , 若用孔板流量计测量,总泄风量q 可由孔板前后的压差值在该孔板特性曲线上直接查出。 试验结果应满足2 . 3 . 2 表3的要求。 4 . 4 雨淋试验 本试验考核车厢外蒙皮搭边处 及门、 窗、 栏板、 孔口处的防雨密封性能。出厂试验时,本试验在车 厢制造完成后进行。 型式试验和鉴定试验时,在行驶试验 前、后均应进行该试验。 4 . 4 . 1 条件 a . 试验在无风、无雨、环境温度不低于5 条件下进行。 b . 雨淋试验专用设备应能保证雨淋面积为整车、 雨淋角度为与铅垂成4 5 0 ,各点雨淋强度相对 误差允许2 0 。 c , 试验时门、 窗、栏 板、孔口 门应可靠关闭。 4 . 4 . 2 方法 . , 按2 . 3 . 3 规定进行人工降雨, b . 雨淋后擦干 车厢外部存水, 打开门、 窗、 栏板、孔口 门,检查各处渗漏情况。 结果应满足2 . 3 . 3 要求。 45 制动试验 4 . 5 . 1 条件 被试车辆应是完工的产品。 整车所有设备、工具、 附件装配齐全。油箱装满油,发 动机水箱装满 冷却水,车厢内 按4 . 6 说明配置模拟载荷, 驾驶室按座位坐上人。 4 . 5 . 2 方法 车辆以 2 0 或3 0 k m / h 的初速度于柏油路面上等速行驶至试验区起点,按试验员口令以最大减速度 制动至停车 ( 气压、踏板力按2 . 6 . 1 4 规定) 。 记录制 动初速度及制动距离 ( 制动距离推荐采用五 轮仪法测量,也可采用树标杆法和喷射痕法测 量 ) 。 试验时的制动初速度 在规定值1 1 0 %范围内,制动距离L 应按下式校正: L = L ( 二 上) 2 、口/ ( 6) 式中:L -测量时制动距离, m; v 规定的制动初速度,m / s ; 测量时的制动初速度,m / s , 结果应满足2 . 6 . 1 4 要求。 4. 6行叻褚给 JB 2 32 0- 84 4 . 6 . 1 条件 a . 行驶试验在制动试验合格后进行; b . 行驶里程、 车速及里程分配按2 . 6 . 1 5 规定。 c . 出厂试验一般不配置载荷,型式试验及鉴定试验时按汽车载重量或 车辆用 途在车厢内配置模 拟载荷, d . 型式试验和 鉴定试验时门、窗、栏板、孔口 门应 可靠关闭,行驶途中不得随意打开。 4 . 6 . 2 方法 a . 为了 考核 车厢强度和刚度,型式试验和鉴定试验 时,行驶前应在车厢各处侧壁、门、 框、 栏 板框刻上测量标记,并测定和记录各对角线原始尺寸;为了考核车厢与底盘联结的可靠性, 应在车厢 与底盘联结处用 涂漆或其它方法刻线。 b 按2 . 6 . 1 5 规定做行驶试验。 c . 出厂试验行 驶完毕后对车辆进行检查; 型式试验和鉴定试验在行驶途中和行驶完毕后 均应对 车 辆进行检查,其停车检查里程段为:第一段l 0 0 k m, 第二段起为2 0 0 k m。检查项目 如下: ( a ) 所有连接件不应松动; ( b) 车厢不应明显变形, ( c ) 门、 窗、栏板及孔口 门不应自 行打开,行驶试验后,门、 窗、栏板、 孔口 门应启闭灵活; ( d ) 零部件不应损伤,焊接件不应开焊,紧固件不应松动; ( e ) 设备、 工具、 备附件固定应可靠, ( f ) 电气连接不得松动; ( 9 ) 型式试验和鉴定试验时还应检查 车厢变形情况及车厢联结处的刻线是否 移位; ( h ) 型式试验完 毕后, 鉴定试验行驶途中每2 0 0 0 一 2 5 0 0 k m间隔和行驶完毕后, 还应测量记 录各 处侧壁、门框、 栏板框上测 量点的对角线长度变化情况。 d . 行驶途中 发生 故障时,若能用随车工具排除, 试验可继续进行;否则回厂检修,排除故障, 重新进行该试验。 4 . 了 不透光试验 本试验考核车厢不透光隐蔽性能。在行驶试验前、后,均应进行该试验。 4 . 7 . 1 条件 试验 在无影响试验正常进行的灯火光亮的黑暗环境中进行。 4 . 7 . 2 方法 a . 关闭门、窗、 栏板、 孔口 门,放下防空窗帘,关闭汽车外部各照明灯、 信号 灯,遮 盖汽车反 光镜、后视镜。 b . 打开车内全部照明 灯 ( 或在 车厢内部中间位置设1 0 o w灯泡一盏代替) 。 c .按 2 . 4 条 规定 , 检 查 各 处 有 无 透光 现 象 。 4 . 8 称重、测 里质心位置 二8 . 1 条件 测量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