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索高考命题的奥秘(五)教材原型教材P27模型建构中“分析与讨论”(1)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是怎样反应的?反应的结果怎样?当血糖水平降低时呢?(2)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提示(1)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2)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转换视角转换视角1直接考查血糖调节相关激素功能及作用途径1.(2016全国卷,30)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其原因是_。(2)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_。解析(1)正常人在饥饿时,由于血糖浓度较低,会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刚进食后正好相反,所以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会升高。(2)据图分析可知,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葡萄糖浓度有所降低,而血浆中酮体的浓度显著升高,且酮体的酸性较强,所以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降低血浆中酮体的浓度,有利于维持血浆正常的酸碱度。答案(1)升高正常人在饥饿时,由于血糖浓度降低,会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在进食后则相反(2)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pH下降转换视角2结合相关信息或案例考查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拮抗调节作用2.(2013课标,30)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3)脂肪细胞(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答案(1)胞吐协助扩散(2)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3)是(4)先升高,后降低转换视角3围绕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功能考查科学探究能力3.(2017全国卷,31)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解析(1)由于胰岛素是降血糖激素,能使血糖浓度降低,所以B、C、D三组小鼠在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体内血糖浓度明显降低,从而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2)(3)由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C组注射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葡萄糖,直接补充血糖,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答案(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2)胰高血糖素葡萄糖(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转换视角4针对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作用机制结合新情境考查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4.(2020创新预测)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胰岛素浓度也偏高。至于出现这种生理缺陷的原因,科学家认为有两种:第一,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刺激不敏感;第二,胰岛细胞对血糖浓度的变化不敏感。现以过度肥胖老鼠(假设其体内生理缺陷均是由上述两种原因导致的)为实验对象,研究阿司匹林对矫正肥胖老鼠生理缺陷是否有作用,进行以下实验。材料用具:过度肥胖老鼠若干、阿司匹林药剂、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注射器等。实验一:探究阿司匹林能否矫正第一种原因引起的生理缺陷。(1),随机均等分为两组,编号为A、B。(2)给A组老鼠注射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药剂作为实验组,B组老鼠作为对照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3周。(3)给A、B两组老鼠分别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在120分钟内测定老鼠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从结果分析得知,阿司匹林。实验二:探究阿司匹林能否矫正第二种原因引起的生理缺陷。(4)方法同实验一的步骤(1),编号为C、D。(5)C组为实验组,D组为对照组,方法同实验一的步骤(2)。(6)_。(7)结果显示:C组老鼠的胰岛素浓度始终低于D组老鼠。请用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解析两个实验的自变量都为是否使用阿司匹林;实验一的因变量为血糖浓度,实验二的因变量为胰岛素浓度。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一致性。答案(1)选取生理状况相似的过度肥胖老鼠若干(没有“生理状况相似“不给分,写出具体生理指标也可)(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没“等量”两字不给分,答“清水”不给分)(3)能矫正第一种原因引起的生理缺陷(或能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刺激的敏感性)(6)给C、D组老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120分钟内测定老鼠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7)如图所示(两条曲线都要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才给分,曲线趋势都正确但没有标明组别不给分,对曲线的起点位置不作要求)(时间:35分钟)1.(2019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实验的一组对照实验是为了排除盐酸可直接作用于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他们的大胆质疑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经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A错误;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其中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实验是为了排除盐酸直接对胰腺作用的可能,B正确;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具有大胆质疑与创新的精神,他们大胆地作出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C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经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答案A2.正常人体摄入一定量的淀粉后,通过消化吸收使血糖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稳定。据此分析以下哪一过程不涉及能量消耗()A.淀粉在消化道水解成葡萄糖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C.胰岛B细胞合成并加工胰岛素D.组织细胞合成并加工胰岛素受体解析淀粉在消化道的水解不消耗能量,A正确;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胰岛B细胞合成并加工胰岛素,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胰岛素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涉及能量的消耗,D错误。答案A3.(2018上海普陀抽测)下列关于人甲状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缺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C.甲状腺通过管道将甲状腺激素分泌到血液中D.甲状腺能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长期缺乏碘往往会引起甲状腺肿,导致甲状腺功能碱退,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期至婴儿期。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导致脑发育迟缓、智力受损,B正确;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直接进入血液中,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C错误;甲状腺是一种内分泌腺.能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D正确。答案C4.(2018山东烟台模拟)如图为甲、乙两人饭后测定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曲线可知乙为低血糖患者B.甲可能有多饮多尿症状C.乙在进食1 h内可检测到尿糖D.可通过口服胰岛素来降低甲的血糖解析通常正常人血糖含量为0.81.2 g/L,据图分析可知,甲明显属于高血糖患者(或者糖尿病患者),乙属于正常人,A错误;甲可能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往往有多饮多尿症状,B正确;乙属于正常人,在进食1 h内不会检测到尿糖,C错误;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口服后其会在消化道内被水解而失去药效,D错误。答案B5.(2019烟台模拟)某人头部受伤导致下丘脑受损,此人不会表现出来的症状是()A.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出现多尿现象B.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C.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对寒冷缺乏正常的调节机制D.感觉功能出现障碍,不会产生疼痛的感觉解析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当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时,尿量增多;下丘脑受损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受损后,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痛觉在大脑皮层产生。答案D6.(2019山东济南联考)疑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B.临近排卵时,雌性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解析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A错误;临近排卵时,雌性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属于正反馈调节,B正确;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C错误;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D错误。答案B7.如图表示人体大量运动后补充葡萄糖和氨基酸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后摄食葡萄糖更有利于恢复体能B.大量合成糖原的时间是运动后150分钟左右C.运动后50100分钟,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相对减少D.补充氨基酸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变化不太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氨基酸不易转化为葡萄糖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运动后血糖浓度较低,摄食葡萄糖后血糖上升较快,更有利于恢复体能,A正确;运动后150 min左右血糖浓度较低,此时不能大量合成糖原,B错误;运动后50100 min,血糖浓度较高,则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进而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此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相对减少,C正确;补充氨基酸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变化不大说明血糖没有明显上升,可能是因为氨基酸不易转化为葡萄糖,D正确。答案B8.人体内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0.81.2 g/L。某青年在医院做尿检时,医生发现他有尿糖现象。为验证该青年是否患有糖尿病,接下来医生又对其血糖和胰岛素含量进行了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血糖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正常人在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机体会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降低血糖浓度,这些降低血糖的有关反应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填细胞结构,至少答出两个)。(2)请完成下列相应的填空,以探究该青年出现尿糖现象的可能原因,以及此时体内血糖和胰岛素的含量。摄入过多糖类食物:血糖浓度升高,但空腹时胰岛素含量(填“正常”“过高”或“过低”)。神经性尿糖:某些疾病会使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及内分泌失调,使肝脏内贮存的分解,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从而产生尿糖。胰岛B细胞缺陷:此时血糖浓度,胰岛素含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此时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均正常。(3)若检测结果是,则该青年血浆渗透压。该病人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可采用试剂进行检测。解析(1)人体血糖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正常人在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机体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降低血糖浓度,这些反应包括促进细胞呼吸氧化分解葡萄糖、加速合成糖原和使葡萄糖转化成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等,因此这些反应主要发生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内质网中。(2)若尿糖现象的出现原因是摄入过多糖类食物造成血糖浓度升高,则空腹时该青年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正常。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会使肝脏内贮存的肝糖原分解,血糖升高,从而产生尿糖。若尿糖现象的出现原因是胰岛B细胞缺陷,则该青年血糖浓度会升高,胰岛素含量降低。若尿糖现象的出现原因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则病人的血糖浓度正常,胰岛素含量也正常。(3)若检测结果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尿糖,则该青年血浆中葡萄糖含量升高,血浆渗透压升高。病人尿液中含有较多葡萄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答案(1)下丘脑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质网(答出两个即可)(2)正常肝糖原升高降低(或不足)(3)升高斐林9.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因此其含量能较长时间在血液中保持相对稳定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C.下丘脑促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机理相同D.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糖皮质激素的受体解析据图分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其含量能较长时间在血液中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升高血糖,因此其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既受血糖浓度的影响,也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下丘脑、垂体通过产生相关激素促进其分泌的,没有神经调节,C错误;据图分析,下丘脑中有接受神经递质和糖皮质激素的受体,D正确。答案C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EPCKl)是参与人体内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的一种关键性酶,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糖异生途径最可能发生在肝细胞内,以弥补肝糖原储备的不足B.机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1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有关C.抑制PEPCK1乙酰化可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提供可能D.图示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解析分析图示,糖异生途径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升高血糖浓度,则糖异生途径最可能发生在肝细胞内,以弥补肝糖原储备的不足,A正确;血糖浓度过低时,胰高血糖素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因此推断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1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有关,B正确;从图中分析,PEPCK1乙酰化导致PEPCK1水解,从而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若抑制PEPCK1乙酰化则会导致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增多,所以抑制PEPCK1乙酰化不能治疗和预防糖尿病,C错误;从图中分析,PEPCK1催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血糖浓度升高后会促进该酶乙酰化而水解,从而抑制糖异生过程,该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正确。答案C11.模型是研究生物学问题常用的方法,模型XAY中,A代表结构,X代表物质,Y代表A接受X后的变化或产物。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若A表示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的叶肉细胞,X表示HO,则Y中含18O的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若A表示垂体,Y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X只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若A表示淋巴细胞,Y表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则X表示抗原D.若A表示人的红细胞,X表示葡萄糖,则Y表示酒精和二氧化碳解析本题借助概念模型考查了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体液免疫的过程等知识。对于光照等适宜条件下的叶肉细胞来说,HO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18O会进入到二氧化碳中,然后18O又可通过光合作用进入到葡萄糖中,A正确。垂体的活动既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B错误。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需要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C错误。人的红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产生乳酸,不会产生酒精,D错误。答案A12.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具有多种调节中枢。如图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个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某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当人体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冷觉感受器兴奋,传至图中相关部位,细胞产生的兴奋(填“单向”或“双向”)传递给细胞。甲状腺的活动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图中A、B、C三条血管中能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的是。(2)若饮水较少,肾脏排出的尿液的量减少,简要叙述与图中器官及激素有关的调节过程。_。(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的神经细胞产生作用于胰岛B细胞,从而导致相关激素分泌增加。(4)若阻断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对图中三个途径的调节无明显影响的是途径。解析(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从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该调节属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后通过血液循环能到达全身各处,在所有部位的血管中都能检测到甲状腺激素。(2)若饮水较少,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3)当血糖升高后,一方面能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另一方面,又能刺激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的神经细胞,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之分泌胰岛素。(4)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对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调节过程不经过垂体,因此切断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对此途径()无影响。答案(1)单向分级A、B、C(2)饮水较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3)胰岛素神经递质(4)13.人体的甲状腺在体温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下面是某同学研究药物对氨水杨酸对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实验,研究员给大鼠饲喂含一定量的对氨水杨酸饲料,一段时间后进行相关检测,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例数甲状腺重/mg甲状腺激素含量/g对照组1013.554.2实验组1025.418.4(1)对照组大鼠的处置是。(2)从激素调节的角度分析,导致实验组甲状腺变重的主要原因是_。(3)寒冷条件下,对照组大鼠和实验组大鼠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分别是和。(4)该同学采取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大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临床也常采取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的特点。解析(1)根据试题分析可知,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是对照组,在本实验中,实验变量是有无对氨水杨酸,对照组应该不含对氨水杨酸,即用等量的普通饲料饲喂。(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组加入对氨水杨酸后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经反馈调节作用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导致甲状腺增生。(3)对照组由于饲料中没有加入对氨水杨酸,在寒冷的刺激下,大鼠会通过调节使自身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而实验组由于饲料中加入的对氨水杨酸可以抑制大鼠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因此寒冷时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基本不变。(4)该同学采取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大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临床也常采取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答案(1)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2)实验组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少,经反馈调节作用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导致甲状腺增生 (3)增加基本不变 (4)通过体液运输14.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商场设施更新换代合同范本
- 2025电子商务合同法指导下的网络直播带货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高端茶叶原产地直供购销合同模板
- 2025灯具批发零售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服装生产设备租赁与维修服务合同
- 2025年男方出轨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离婚赔偿
- 2025年度保险理赔法律援助服务合同样本
- 2025 高密市PPP项目PPP项目合同
- 2025新版中介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语言文字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物业客服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海南省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6人(第1号)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课件
-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至2030中国公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口腔医疗风险管理实施方案
- 2025互联网营销师三级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个案护理
- bbc国际音标教学课件
- GB/T 45763-2025精细陶瓷陶瓷薄板室温弯曲强度试验方法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法
- 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