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指引(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指引(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指引(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指引(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指引(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占道作业交通管理设施 设置技术指引 二一一年二月 目录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占道作业类型 . 3 5 作业区及相关道路区域 . 3 6 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 . 7 7 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 . 15 附 录 A 作业区及相关道路区域示意图 . 14 附 录 B 不同占道作业情形的安全设施设置示例 . 17 附 录 C 部分渠化设施的示意图 . 49 附 录 D 作业区相关长度取值说明 . 50 附 录 E 在快速路进行的工程流动作业程序 . 53 前 言 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随着深圳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占道作业成为一个越发普遍的现象。所有占 道作业都会造成不便,有可能会危及道路使用者,包括工程施工人员。因此,负 责道路施工的人员或单位有责任把这些影响减轻或降至最低程度,以及确保工程 有适当的照明、标志及防护等配套设施,为障碍物提供清楚的预先警告。 在此形势下,为使我市占道作业的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根据深圳 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委托,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占道作业交通 安全设施设置技术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积极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并针对深圳市占道作业的特点,总结 出了占道作业安全管理的实践成果。在多次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之上,完成了本 标准。 指引并不包括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因此对于未包括在内的情况,负责 道路施工的人员或单位应遵照指引所列的原则,并在有需要时,报相关部门 审批。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于2011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 1 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试行) (征求意见稿) 1 范围 本标准为规定占道作业的类型、作业区的构成、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的类 型及其设置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道路的占道作业的交通安全 设施设置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 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68-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JTG D82-2009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GA 182-1998 道路作业交通安全标志 JTG H30-2004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GA/T 415-2003 锥形交通路标 JT/T 595-2004 锥形交通路标 GB/T 23827-2009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 GB/T 18833-2002 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占道作业 Road work 需要占用道路的工程施工、道路日常养护、绿化、照明、灯光景观、广告设 施、交通信号、交通监控设备等设施施工或养护作业。 3.2 2 作业区 Work zone 为服务占道作业,用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交通控制区域。作业区由预警区、 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全部或部分组成。 3.3 预警区 Advance Warning Area 作业区的组成部分,行车方向的上游,通行的道路区域。通过警示前方有占 道作业活动存在,供车辆、行人依据交通标志调整自身行进状态。 3.4 上游过渡区 Upstream Transition Area 作业区的组成部分,封闭的道路区域。用以引导车辆从原车道横向平稳地转 换到作业区相邻未封闭车道。 3.5 缓冲区 Upstream Buffer Space 作业区的组成部分,封闭的道路区域。用以分隔上游过渡区和作业区,为工 程操作提供安全保障。 3.6 工作区 Activity Area 进行占道作业工程操作的道路区域。 3.7 下游过渡区 Downstream Transition Area 作业区的组成部分,封闭的道路区域。用以引导车辆从作业区相邻未封闭车 道横向平稳地转换回原车道。 3.8 终止区 Termination Area 处于作业区顺行车方向的下游,通行的道路区域。供车辆、行人逐渐回归正 常的行进状态。 3.9 渐变段 Tapers 通行的道路区域,利用锥形交通路标等设施形成。供车辆、行人横向平稳地 3 转换到作业区相邻未封闭车道。 3.10 渠化设施 Channelizing Devices 用以有效隔离人流、车流和作业区及相关道路区域的设施,包括锥形交通路 标、施工隔离墩、路栏、安全带、防撞桶(墙)等,所有设施应有反光措施。 3.11 来车速度 Approach Speed 在通往道路施工地点的进路上,轻型车辆在无阻碍的情况下的85百分位车速。 3.12 夜间 Hours of Darkness 晚十八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 3.13 特定地点 Particular Place 易引起安全事故或交通量较大位置。 4 占道作业类型 占道作业按施工方式分为全天作业、限时作业、移动作业三种类型。 4.1 全天作业 作业区的位置和布置自始至终均不发生变化的占道作业。 4.2 限时作业 作业区的位置不变但其布置仅在限定时间内呈现的占道作业。 4.3 移动作业 作业区的位置和布置随工程操作的进行发生间歇性或连续性移动的占道作 业。 5 作业区及相关道路区域 一般情况下,作业区分为预警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 区、终止区六部分。作业区相关道路区域包括渐变段、纵向缓冲路段、双向缓冲 路段等。常见的机动车道作业区组成示意如图A.1所示。 4 5.1 预警区 5.1.1 应以上游过渡区前端为起点设置预警区。在每段预警区的端点处至少须设 置施工警告、车道变化警告、限速标志等相应标志。 5.1.2 完整的预警区逆行车方向依次分为三段:A1、A2、A3。 5.1.3 根据道路情况不同,预警区可设一段、二段、三段。常见的预警区累计长 度取值见表1。 表1 预警区累计长度取值 位置 道路等级 设计速度 (km/h) 预警区分段长度(m) A1A1+A2 A1+A2+A3 路段 高速公路、快速路、 一级公路 120,100 300800 1600 80,60 300500 1000 主干路、次干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80 100300 1000 60 100300 800 40 100200 30 100 各类平面交叉口 200 5.2 上游过渡区 5.2.1 上游过渡区的长度应结合平移渐变段或合并渐变段设定。 5.2.2 作业区两端均有车辆通行时,两端的过渡区均按上游过渡区的要求设置。 5.2.3 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最小长度按表 2 选取,当在隧道内时,上游过渡区的 最小长度按该表数值的 1.5 倍选取。 5.2.4 上游过渡区应设置锥形交通标或间距不大于 2.5m 的隔离墩作相应渠化,非 机动车道施工时,渠化设施应采用连续设置的路栏。 5.2.5 路肩封闭上游过渡区最小长度按表 3 选取。 5 表2 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L 3.0 3.5 3.75 60 70 90 90 40 30 40 40 20 10 表3 路肩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L 1.5 1.75 2.5 3.0 3.5 60 20 20 30 40 50 40 20 20 10 5.3 缓冲区 5.3.1 机动车道的缓冲区长度根据作业区相关道路的限制车速确定,常见缓冲区 长度 B 的取值见表 4。 5.3.2 缓冲区外围应设置连续的水马或防撞隔离墩,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可采 用连续路栏。 5.3.3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缓冲区长度应符合本标准 7.7 的规定。 表4 缓冲区长度B取值 作业区限制车速(km/h) 缓冲区长度B(m) 30 10 40 15 50 30 60 40 70 60 80 80 封闭车道 宽度(m) 限制车速(km/h) 封闭车道 宽度(m) 限制车速(km/h) 6 5.4 工作区 工作区的范围和大小根据实际作业需要确定,工作区外围须设置挡板封闭。 5.5 下游过渡区 5.5.1 下游过渡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 5.5.2 下游过渡区的长度应结合回归渐变段设定。 5.6 终止区 作业区的后部应设置终止区。终止区的后端点下游30m处,设置限速标志。 5.7 渐变段 5.7.1 需要封闭机动车道的占道作业,必须配合作业区设置渐变段。 5.7.2 渐变段的主要参数为单位标准长度L,部分渐变段的单位标准长度L的取值 见表5。 表5 渐变段单位标准长度L取值 序号 施工区宽度 计算行车速度 40或以下4050608080或以上 1 2.4 20 30 45 60 2 2.7 23 34 51 69 3 3.0 26 38 58 76 4 3.4 29 42 63 84 5 3.7 32 46 69 91 6 4.3 36 52 78 108 7 4.9 40 60 90 122 8 5.5 44 68 102 138 9 6.1 49 76 114 152 10 6.7 54 84 126 168 11 7.3 60 90 138 182 12 锥形路标最小高度75cm 75cm 100cm 13 锥形路标最大间距2m 2m 2m 5.7.3 渐变段分为合并渐变段、平移渐变段、回归渐变段三种。 7 a)合并渐变段:车道封闭时用于引导被封闭车道上的车流并入相邻车道的道 路区域。合并渐变段的长度取值为L。 b)平移渐变段:车道封闭时用以引导车流进行横向平移的道路区域。平移渐 变段的长度取值最小为0.5L。 c)回归渐变段:车道恢复正常状态时用以引导车流回归正常行驶状态的道路 区域。 5.8 纵向缓冲路段和双向缓冲路段 5.8.1 对于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各上游过渡区之间应设定长度不小于2L的纵向缓 冲路段。 5.8.2 需将车流导入对向车道上时, 宜用渠化设施围合长度为0.5L左右的双向缓冲 路段。 6 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 6.1 道路交通标志 6.1.1 作业区标志 用以通告道路交通阻断、绕行等情况,设在作业区前适当位置。其尺寸和规 格应符合GB 5768.2-2009中9.1的要求。作业区标志应和其他作业区交通安全设施 配合使用。 6.1.2 警告标志 警告标志警告车辆驾驶人、行人前方有危险的标志,用以对车辆、行人提出 警告的作用。警告标志的种类、规格及设置地点均应符合GB 5768.2-2009中4的相 关要求。 6.1.3 禁令标志 用以对车辆、行人起限制作用。禁令标志的种类、规格及设置地点均应符合 GB 5768.2-2009中5的相关要求。 6.1.4 指示标志 用以对车辆、行人的行为提出指示。指示标志的种类、规格及设置地点均应 符合GB 5768.2-2009中6的相关要求。 6.1.5 可变信息标志 8 用以显示作业区及其附近道路的基本信息,应符合GB 5768.2-2009中3.17的相 关要求。 6.2 锥形交通路标 6.2.1 锥形交通路标属于渠化设施的一种,应符合GA/T 415和JT/T 595的相关规 定。 6.2.2 相邻锥形交通路标的间距不应超过表6所示的最大值。 表6 锥形交通路标间距最大值 序号 施工区位置 最大间距 1 上游过渡段 2m 2 成45的上游过渡段, 且该路段有交通管制措施或车行道旁有临时人 行道改道 1m 3 下游过渡段 1m 4 改变行车路线的临时改道路线两侧 2m 5 利用车行道改道的临时人行道边缘 1m 6 计算行车速度50km/h或以下的道路 3m 7 计算行车速度80km/h或以下的道路的急弯及进出口之处, 及计算行 车速度在5080km/h之间的道路 4.5m 8 计算行车速度80km/h或以下的道路,有急弯或有进出口之处除外 9m 6.3 路栏 用以阻挡车辆及行人前进或指示改道,设于因作业被阻断路段的两端或周围。 其规格应符合GB 5768的要求。 6.4 施工区挡板 设置高度不应低于1.8m,距离交叉路口20m范围内的设置高度应降为 0.81.0m,其上部应采用通透式围挡搭设至原设置高度。 6.5 消能桶 9 色彩鲜明,能引起司机注意危险三角地带,并起到引导司机视线的良好作用, 保证行车安全。对碰撞车辆有很好的吸收能量、衰减缓冲的作用,减轻交通事故 中车辆的损坏和事故损失。 6.6 闪光箭头板 可安装于支撑架或车辆上,一般设置于上游过渡区或缓冲区的前端。 6.7 夜间照明设施 夜间进行的道路施工,应设置照明设施。其照明必须满足作业要求,并覆盖 整个工作区域,且应避免造成驾驶员眩目。 6.8 施工警告灯 在夜间或能见度低时,所有障碍物或道路施工必须用规定的道路危险警告灯 标示,使道路使用者明确工程区的范围。 夜间作业应当设置道路作业警示灯,道路作业警示灯设置在作业区周围的锥 形交通路标处,必须能反映作业区的轮廓。 道路作业警示灯遇雨、雪、雾天时应当开启,在其他气候条件下至少应自傍 晚前开启,且能发出至少自150m以外清晰可见的连续、闪烁或旋转的红光。 低亮度警告灯应为闪烁型,以标示临时车行道或人行道的边缘;高亮度警告 灯应为闪烁型,以提醒机动车驾驶人前方有危险,并用于上游过渡段和与预先警 告标志一起使用,特别用于标示快速路或计算行车速度高于80km/h的道路的临时 改道两端;警告灯应面向来车和安装在支架或圆筒上,镜片的中心与路面距离不 应超过1.2米,在车速超过60km/h的道路上,则只可将警告灯装置在圆筒上;警告 灯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7规定: 表7 警告灯最大间距表 序号 警告灯设置路段 警告灯间距 在过渡段 1 上游过渡段 8米 2 成45度角的上游过渡段而该路段有交通管制措施 1米 3 下游过渡段 1米 10 沿着连接及占用行车道的临时人行道边缘及并非沿着现有车行道的临时道路两侧 4 并非沿着现有车行道的临时道路两侧 4米 5 连接及占用行车道的临时人行道边缘 4米 沿着车行道并与其平行 6 来车速度60km/h以下的道路 3米 7 来车速度6080km/h,或来车速度超过80km/h道路的急弯及近分合流点处 9米 8 来车速度超过80km/h道路,但在有急弯或近分合流点处除外 18米 用于分隔障碍物及行人的护栏 9 护栏上 4米 10 在围合范围的每个角落应装设最少1盏警告灯 6.9 移动式标志车 带有动力装置或可移动装置(拖车)的安全防护设施,颜色应为醒目黄色, 装有黄色施工警告灯,其后部有醒目的标志牌,图案和形式可按实际需要改变。 6.10 占路施工标志 标志应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和深圳市占道作业交 通管理设施设置指引的要求进行设置,如表7所示。全天作业和限时作业应在明 显位置设置占路施工公示牌。 11 表8 主要占道施工标志一览表 序 号 交通标志种类 标志图案 预先警告标志 1 道路工程 2 道路两边收窄 3 道路左/右边收窄 4 三车道的车道封闭预告 标志 5 两车道的车道封闭预告 标志 6 路障 管制标志 7 靠左/右行驶 12 8 从两边驶过 9 左转/右转 10 前方左转/右转 11 只许向前行驶 行人标志 12 过路设施停用 13 行人路线 13 交通管制标志 14 前方信号灯及红灯亮时在此等 候 15 停/去标志及前方交通管制 占道作业范围终止 16 占道作业范围终止 改道标志 17 改道驶入对向车道 18 道路封闭及前方道路封闭 19 前方改道、改道、交通改道、 改道中止 14 杂项 20 路面起伏及前方路面起伏 21 双向行车 22 路面不平、松脱碎石、滑路 23 辅助道路收窄标志的开始减速 及单排行车 特别临时警告标志(荧光黄底黑图文黑框) 24 慢驶,道路施工 25 开始减速,前方施工 26 慢速,前方急弯 15 施工区公示标志 27 工程项目信息公示 7 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 7.1 一般规定 7.1.1 占道作业控制区布置应考虑占道作业的内容与要求、时间和周期、交通量、 经济效益等因素,控制区内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合理、前后协调,起到引导 车流平稳变化的作用。 7.1.2 用于占道作业的标志标线属于临时性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与标线应组合使 用。 7.1.3 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与撤除:当进行占道作业时,应顺着交通流方向设置 安全设施。当作业完成后,应逆着交通流方向撤除为占道作业而设置的有关安全 设施,恢复正常交通。 7.1.5 占道作业相关标志应设置在中央分隔带、主辅分隔带、机非分隔带、道路 路肩、右侧人行道上。标志的设置高度及角度应符合JTG D82-2009中2.3的规定。 7.1.6 占道作业相关标志一般设置于作业路段的右侧。作业区与道路右侧间距较 大和对内侧车道影响较大的,宜在左侧增设警告和禁令标志等。需改变反向车道 的车流方向的,作业区两侧的道路上均应设置相应设施。左侧无标志设置空间时, 16 可用相应路面标记及表现替代,条件许可时,可通过利用硬路肩或调节车道宽度 以增加左侧路边缘带宽度,设置标志。 7.1.7 占道作业相关标志在同一横向或竖向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 序,遵循先上后下、由左及右的原则设置。 7.1.8 原则上,与作业区相邻的机动车道应保证3.0m的最低宽度。对于有大型车 辆通行的道路,应保证3.5m的最低宽度。不能满足最低宽度要求的,应封闭该车 道;供双向行车的分隔带宽度至少宽5.5m,如不能达到此宽度,必须收窄至不小 于3m但不大于3.75m,且必须交通管制,以进行交替性单向通行。 7.1.9 作业区宜结合主路出入口布置。对于道路辅路上的占道作业路段,限制车 速应适当降低,并和主路出入口的车流相协调。作业区布置可参照较低等级道路 的要求。 7.2 全天作业和限时作业 7.2.1 对于全天作业和限时作业,应进行作业围挡。施工区挡板上应设置施工警 告灯。 7.2.2 应在缓冲区内设置路栏、消能桶、作业区标志、闪光箭头板等可移动安全 设施。宜在上游过渡区内设置消能桶、作业区标志、闪光箭头板等安全设施。 7.2.3 渠化设施的设置应呈线性整齐。在机动车道的相邻锥形交通路标之间宜使 用挂链,机非分隔时应使用挂链。 7.3 移动作业 7.3.1 移动作业仅设工作区和缓冲区。应在工作区顺行车方向前方设置移动性施 工标志。具体设置示例参见图B.1。 7.3.2 在明确提示行驶车辆及行人的前提下,移动作业可省略作业区标志、消能 桶、路栏等设施。 7.3.3 在夜间进行的移动作业,应保证作业区的照明,在移动性施工标志车上安 装警告灯。 7.4 位于高速公路、快速路的占道作业 7.4.1 根据实际情况,高速公路、快速路的主路上的占道作业路段的限制车速可 设定为40km/h至60km/h。 7.4.2 间距小于1000m的同一路段前后不同车道的占道作业不宜同时进行。 17 7.4.3 占用多条车道时,上游过渡区应按单车道依次设置,相邻上游过渡区之间 应设置纵向缓冲路段。具体设置示例参见图B.5和图B.6。 7.4.4 道路全封闭作业时,应充分利用附近既有道路,提供科学合理的绕行方案。 封闭道路处有出口匝道的,可将作业区与出口匝道结合设置。具体设置示例参见。 7.4.5 出口匝道上的作业, 可结合匝道起点处设置设施。 具体设置示例参见图B.8。 7.4.6 入口匝道上的作业,应满足最小通行宽度。具体设置示例参见图B.9。 7.4.7 高速公路路肩及其以外区域上作业时,应在作业区的预警区前端设置作业 区标志。根据实际情况,可省略其余设施。 7.5 位于主干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占道作业 7.5.1 根据实际情况,主干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上的占道作业路段的限制车 速可设定为40 km/h。 7.5.2 位于或临近平面交叉口处的作业区,其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应有任 何高于1.2m或其他可能妨碍视线的物体。 7.5.3 工作区位于交叉口中心区域时,不设过渡区和缓冲区。作业区四周及与之 相交道路均应设置相应的设施。具体设置示例参见图B.10。 7.5.4 工作区或缓冲区进入平面交叉口或其出入口时,不设相应过渡区。宜根据 实际情况调整缓冲区长度,使其不进入交叉口。确需进入交叉口的,应遵循交通 影响最小原则。相交方向两条道路均应设置相应的设施。具体见图B.11至图B.14。 7.5.5 缓冲区前端与交叉口出口的距离小于计算所得上游过渡区长度的,宜将上 游过渡区长度适当缩短并结合交叉口出口设置。 7.5.6 上游过渡区前端与平面交叉口距离小于按照本标准5.8中表3规定的预警区 总长度时,可将预警区按适当比例进行调整。横向道路的宽度不计入预警区长度, 且预警区端点结合交叉口的出入口设置。具体设置示例参见图B.15和图B.16。 7.5.7 远离交叉口占用多条车道作业时,可不设纵向缓冲路段。具B.17和图B.18。 7.6 位于次干路、支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占道作业 7.6.1 次干路、支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上的设施设置可参照主干路、一级公 路、二级公路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其限制车速可设定为30km/h或更低。 7.6.2 因占道作业而改道的,应在改道路段增加设施。具体设置示例参见图B.19。 7.6.3 道路因作业而单向通行时,路段两端交叉口处应设置相应标志。图B.20。 18 7.6.4 道路因作业而单车道供双向通行时,应在作业区两端分别设置旗手,对车 辆进行指挥和引导。具体设置示例参见图B.21。 7.7 位于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占道作业 7.7.1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的作业,应尽最大可能保证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正常 通行。 7.7.2 非机动车道上的作业可仅设上游过渡区和缓冲区,其上游过渡区应为5m, 缓冲区应为2m。具体设置示例参见图B.22。 7.7.3 人行道上的作业可仅设缓冲区,其缓冲区应为2m。图B.23。 7.7.4 同一路段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占道作业不宜同时进行。 7.8 位于特殊区域的占道作业 7.8.1 对于桥梁上、隧道和立交桥下等特殊区域的占道作业,根据区域所在道路 的属性,可参照本标准第7章的相应要求,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7.8.2 特大桥占道作业控制区的布置,宜只封闭一条车道进行占道作业。当为单 向3车道时,封闭部分的最大宽度不宜超过两条车道。 7.8.3 隧道占道作业控制区布置: (a)隧道单洞双向交通的控制区布置,应只封闭一条车道进行占道作业,隧 道口应设置交通信号灯并配备交通指挥人员,并至少应从隧道口开始封闭占道作 业车道。当工作处于弯道范围时,应将警告区的起始位置移至道路的直线段。 (b)隧道双洞单向交通的控制区布置应将警告区和上游过渡区设于洞口外。 (c)移动占道作业时,宜设置移动式标志车,并应在隧道两端配备交通指挥 人员。 7.8.4 立交桥下作业区的预警区和上游过渡区宜设于立交入口之外。 14 附 录 A 作业区及相关道路区域示意图 17 附 录 B 不同占道作业情形的安全设施设置示例 49 附 录 C 部分渠化设施的示意图 50 附 录 D 作业区相关长度取值说明 D.1 渐变段单位标准长度 L 美国联邦公路局出版的交通控制标准设施手册 (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MUTCD)中合并渐变段取值的计算公式见下表: 表 D.1 美国合并渐变段长度L 计算公式 施工路段限制车速(km/h) 合并渐变段长度L(m) 60及以下 2 155 WV L = 70及以上 1.6 WV L = 式中: L渐变段长度(m) V施工路段限制车速(km/h) W道路缩减宽度(m) 中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中对渐变段长度L的 取值给出公式,如下: 表 D.2 中国合并渐变段长度L 计算公式 施工路段限制车速(km/h) 合并渐变段长度L(m) 60及以下 2 155 WV L = 70及以上 0.625LWV= 实际上,GB 5768-1999中的计算公式和美国MUTCD中的规定是一致的。按照 这一规定的计算结果为: 51 表 D.3 美国MUTCD、中国GB 5768-1999 中L 计算结果 设计车速km/h 道路缩减宽度(m) 3.0 3.25 3.5 3.75 4.0 4.25 4.5 渐变段长度L(m) 30 17 19 20 22 23 25 25 40 31 34 36 39 41 44 46 60 70 75 81 87 93 95 105 上海市城市道路养护维修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中规定如下表: 表 D.4 上海市城市道路养护维修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中的L 取值 设计车速km/h 道路缩减宽度(m) 3.0 3.5 3.75 渐变段长度L(m) 30 20 20 20 40 30 40 40 60 70 90 90 本标准中对L的规定基于美国MUTCD、中国GB 5768-1999中的公式及其计算 结果。 D.2 缓冲区长度 B 美国加州的交通控制手册 (Manual of Traffic Controls)中给出的缓冲区取 值如下表: 表 D.5 美国加州交通控制手册的缓冲区长度B 限制车速(km/h) 缓冲区长度B(m) 30 10 40 17 50 28 60 43 70 62 80 84 52 上海市城市道路养护维修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中缓冲区长度规定如下表: 表 D.6 上海市城市道路养护维修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中的B取值 限制车速(km/h) 缓冲区长度B(m) 30 35 40 50 60 85 53 附 录 E 在快速路进行的工程流动作业程序 E.1 流动作业 E.1.1在流动作业中,工程车会断续或连续地在道路上行驶,但每次有计划 的停顿不应超过15分钟。车辆是以每小时不超过25公里或车载式缓撞装置制 造商指定的车速行驶,以两者较低者为准。流动作业主要包括下列活动: (a)封闭行车道; (b)解除封闭行车道; (c)维修路灯; (d)清理垃圾; (e)进行环境美化工程; (f)清扫及清洗道路; (g)修补路面。 E.1.2在快速公路作业时,须采用流动作业程序。然而,负责人如认为有需 要, 也可在其他种类的道路采用流动作业程序。 下文第E.2节说明进行流动作业 时的一般规定。下文第E.3、E.4及E.5节分别说明封闭行车道、解除封闭行车 道及其他种类的流动作业(维修路灯、清理垃圾、环境美化工程、清扫及清洗 道路,以及修补路面)的工作程序。下文第E.6节列明进行流动作业时的安全预 防措施,而第E.7节则列出在进行流动作业时转换行车道的程序。 E.2 一般规定 E.2.1根据交通情况,在进行流动作业前或有必要时向警务处寻求协助,特 别在夜间。 E.2.2如遇上下列情况,不应进行流动作业,但紧急事故除外: (a)工程车需要停顿超过15分钟的工程。 (b)恶劣天气和能见度低的情况。 (c)会严重影响交通流。 E.2.3在进行流动作业时, (a)工程车必须由配备缓撞装置(第三级)的护航车同行。本附录所述的所 有护航车是指已配备缓撞装置(第三级)的护航车。在进行流动作业时,缓撞 54 装置应打开。所有工程车及护航车须配备闪烁箭头指示灯(下作指示灯) 。指示 灯在不影响缓撞装置的折合和打开的操作下,应尽量安装在护航车靠近车尾的 位置。 (b)缓撞装置应在适当的地方折合或打开。适当的地方是指在该处折合或打 开缓撞装置均不会对任何驶来或附近车辆造成影响。宽度不少于3米及对驶来 的车辆提供充足能见距离的路肩,可视为适合缓撞装置折合或打开的地方。在 支路让路线前及停车线前的车道亦可视作适合缓撞装置折合的地方; (c)工程车与护航车之间的距离须遵照表E-1所规定的缓冲距离。在弯道或 没有足够视线距离的地方进行流动工程时,护航车应停在弯道开始前的地方或 在坡顶前的地方。护航车亦应与工程车保持最多100米的距离。如出现视线距 离不足的路段长逾100米,在第一辆工程车与护航车之间应加入额外的工程车, 以免车辆越过护航车后意外插入有关路段; (d)所有工程车和护航车应配备通讯设施,以保持有效通讯。 (e)所有工程车和护航车必须开启车辆的危险警告灯,并开启闪灯和指示灯, 以提醒驶来的车辆使用其他行车道。此外,工程车和护航车的司机应留意后方 路面交通。 E.2.4如支路属下列情况,可不配备缓撞装置的护航车: (a)该路段的车速限制在每小时70公里以下; (b)在该道路的地形状况无法使用缓撞装置。 E.3 封闭行车道的工作程序 E.3.1封闭行车道时,须遵守下列工作程序: (a)竖设预先警告标志, (b)设置楔形引入路段,及 (c)完成封闭行车道设置。 E.3.1.1竖设预先警告标志 (a)如要封闭快车道(或封闭快车道和第二快车道) ,须先沿慢车道竖设预先 警告标志和高亮度电池标灯,然后再沿快车道竖设这种设备。如要封闭慢车道 (或封闭慢车道和第二慢车道) ,则须先沿快车道竖设预先警告标志和高亮度电 池标灯,再沿慢车道竖设这种设备。在黑夜时间,必须装设高亮度电池标灯。 55 预先警告标志须于封闭道路范围之前600米、400米及200米的地方设置。 (b)在竖设警告标志时,工程车和护航车必须慢行,工程车必须停在距离封 路范围600米的地方,并竖设第一个警告标志。 (c)其后,工程车应慢驶至距离封路范围400米及200米的地方,再竖设其 他警告标志。竖设所有预先警告标志后,工程车和护航车须以下列其中一种方 式驶离道路: (i)护航车的缓撞装置须在恰当的地方折合(有关恰当地方的定义,请参阅 第E.2.3(b)段) 。如缓撞装置已折合,在交通情况许可下,工程车和护航车的 闪灯、指示灯和车辆的危险警告灯须关上。其后,工程车和护航车须以正常车 速驶离道路但不应超过缓撞装置制造商指定的车速,或 (ii)假如没有适当的地方可供折合护航车的缓撞装置,只可由工程车以上文 (i)段指定的方式驶离道路,且护航车的闪灯、指示灯和车辆的危险警告灯必 须继续亮着,并以不超过缓撞装置制造商指定的车速驶离道路。 (d)工程车和护航车其后须前往车道的另一面,重复进行上文第(b)至(c)段所 述的程序,展示上文第(a)段规定的另一组预先警告标志。 E-3.1.2设置楔形引入路段 (a)竖设预先警告标志后,工程车和护航车须前往将设置楔形引入路段的地 方,在该处设置楔形引入路段。在准许工人前往设置楔形引入路段前,护航车 须停在离开楔形引入路段的适当地点,为驶近的车辆提供200米的视线距离。 (b)楔形引入路段末端必须放置指示灯及路障标志,以提醒驶来的车辆使用 其他行车道。 E-3.1.3完成封闭行车道设置 (a)设置楔形引入路段后,工程车须向前慢驶,以放置锥形标和低亮度电池 警告灯。当工程车前行以设置封闭行车道设施时,护航车仍须停留在被封闭的 行车道的楔形引入路段之外。在封闭整条行车道后,工程车和护航车须以第 E-3.1.1(c)段详列的其中一种方式驶离道路。 E-4 移除封闭行车道设施的工作程序 E-4.1在移除封闭行车道设施时,须依照与设置封闭行车道设施相反的程序 进行: 56 (a)移除封闭行车道设施 (b)收回所有预先警告标志 E-4.1.1移除封闭行车道设施 (a)工程车须慢驶,并停留在被封闭行车道的楔形引出路段末端。 (b)缓撞装置已打开闪灯、指示灯和车辆的危险警告灯均亮着的护航车,须 驶至楔形引入路段前,并在该处停留。 (c)护航车到达楔形引入路段后,工程车须向后慢驶,由楔形引出路段开始 收回标志、圆筒和警告灯。 E-4.1.2收回所有预先警告标志 (a)拆除楔形引入路段后,工程车须在交通情况许可下,关掉闪灯、指示灯 和车辆的危险警告灯,然后以正常车速驶离道路,并准备返回第一个预先警告 标志的地方。在返回时,须与护航车同行。 (b)同时,亦须进行下列其中一项工作程序: (i)护航车的缓撞装置须在恰当的地方折合(有关恰当地方的定义,请参阅 第E-2.3(b)段) 。如缓撞装置已折合,在交通情况许可下,护航车的闪灯、指示 灯和车辆的危险警告灯须关上。其后,护航车须以正常车速但不超过缓撞装置 制造商指定的车速驶离道路,并准备随同工程车返回第一个预先警告标志的地 方;或 (ii)假如没有适当的地方可供折合护航车的缓撞装置,护航车的闪灯、指示 灯和车辆的危险警告灯必须继续亮着,并以不超过缓撞装置制造商指定的车速 驶离道路,以及准备随同工程车返回第一个预先警告标志的地方。 (c)在工程车和护航车到达第一个警告标志前,工程车和护航车的闪灯、指 示灯和车辆的危险警告灯必须亮着,而缓撞装置亦须事先在适当的地方打开。 (d)到达第一个预先警告标志后,工程车的工人须收回预先警告标志和高亮 度电池标灯。 (e)收回一侧道路的所有标志和标灯后,工程车和护航车须以第E-3.1.1(c)段 详列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驶离道路,并返回车道另一侧的第一个预先警告 标志的地方,以收回余下的预先警告标志和高亮度电池标灯。 E-5 其他种类的流动作业的工作程序(第 E-1.1(c)至(g)段) 57 E-5.1在进行流动作业,包括在快速公路维修路灯、清理垃圾、进行环境美 化工程、清扫及清洗道路及修补路面凹坑时(道路弯道和没有足够视线的特殊 路段除外) ,须遵守下列工作程序: (a)工程车和护航车须沿慢车道或快车道慢驶,并开启车辆的闪灯、指示灯 和车辆的危险警告灯,以及事先在适当的地方打开缓撞装置。慢驶时的速度不 可超过每小时25公里或缓撞装置制造商指定的速度,两者以较低者为准。 (b)工程车和护航车之间的缓冲距离,须遵照表E-1的规定。 (c)如已确定工作地点,工程车和护航车须以电讯设备保持联络,确保在安 全地点停泊,让工人前往道路或在工程车上进行作业。 (d)工人须在工程车上、旁边或前面的3米以内范围工作,并须逗留在工程 车和护航车停下的行车道以内。 E-5.2在进行流动作业,包括在道路弯道或没有足够视线的路段(例如在坡 顶之后)维修路灯、清理垃圾、进行环境美化工程、清扫及清洗道路及修补路 面凹坑时,须遵守下列工作程序: (a)与第E-5.1(a)段相同。 (b)与第E-5.1(b)段相同。 (c)如工作地点位处道路弯道, 或在没有足够视线的路段 (例如在坡顶之后) , 须遵照第E-2.3(c)段的规定。 (d)与第E-5.1(d)段相同。 (e)完成工作后,护航车须在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