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_第1页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_第2页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_第3页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_第4页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目 录 1.总则1 2.定位和目标. 2 3.指标体系 . 5 4.优化方法 .10 5.流程制度 .14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1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苏州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 ,结 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的修编,运用大数据等分析手段,对 2010 年编 制的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指南进行修编,特制定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 技术导则 (下称导则 ) ,以科学指导常规公交线网(下称公交线网)优化工 作。 1.2 地位作用 1.2.1 导则充分借鉴国内外城市公交发展的经验,对于苏州市公交运营状况 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指标、方法和流程”三个方面来制定公交线 网优化的整体框架,作为城市公交线网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向指引,推动公交线 网优化工作向精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转型。 1.2.2 导则可作为城市公交线网总体规划、近期线网调整、重点区域线网优 化、轨道交通开通后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新增和调整的重点线路可行性研究等相 关工作的重要技术指引。 1.3 编制依据 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2.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2 3. 江苏省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导则 4. 江苏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 5. 苏州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6. 苏州市交通运输现代化实施方案 7.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规划 8. 历年城市交通发展年报和公交发展年报,公交企业线路运营数据 2.定位和目标 2.1 常规公交定位 2.1.1 随着城市空间范围不断扩大,交通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城市公共交通 体系也不断丰富和完善。随着轨道交通的逐步成网和新型公共交通方式的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将逐步进行市场细分,原有常规公交服务群体逐步分化,公城 市公共交通将不断完善来满足不同层面公交出行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从而提 升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服务质量,体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优势。 2.1.2 根据公交出行需求的不同,进一步分析常规公交的主要服务对象为: 在长距离跨区出行中作为补充服务形式, 而在中短距离的区内和接驳服务中作为 服务主体。 2.2 公交组织模式和目标 2.2.1 以为乘客提供优质出行服务为宗旨,着力于提升线网服务能力、提高 线网运行效率、优化公交衔接换乘和改善公交车型档次等工作,构建起以枢纽为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3 核心、分区分级的总体网络和服务体系,形成分层分级、功能明确、层次清晰、 级配合理、衔接顺畅的常规公交网络。 2.2.2 在古城区内,轨道线网作为客运主体,常规公交作为轨道线网的有效 补充,注重存量公共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力结构升级,逐步构建起适应古城 空间特点的常规公交组织模式, 推动古城区 “公交+慢行” 主导交通模式的形成。 2.2.3 在外围区域,轨道交通为交通主骨架连接主要区域中心,有轨电车和 公交快线作为次干线,串联各区域主要交通集散点,常规公交利用城市道路将分 散的市民连接到公交线网中,同时也为大、中运量交通接驳客流。在外围地区加 快公交网络布设,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提高公交可达性和公交站点覆盖率, 引导城市发展沿交通走廊和站点集聚。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公交快线、常规公 交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合理配置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运 输能力,提供“分区分级”服务,实现公共交通服务一体化。 2.4 公交线网导则框架 2.4.1 结合国内城市经验和苏州本地情况,公交线网优化的技术导则从“指 标方法流程”三个方面来共同推动,形成三个重要的支点。 参考指标,评价标准 使用方法,路径指引 遵循流程,制度规定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4 图 2-1 公交优化导则思路示意图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5 3.指标体系 3.1 线路分级 根据苏州特点,体现苏州目前及下阶段公交线网优化重点发展的方向,将城 市公交线路分为 “四大类和六小类” 。 其中四大类包括公交主干线、 公交次干线、 公交支线和特殊线路,其中公交主干线包括公交快线和公交主干线,公交支线包 括普通支线和微循环线路。 图 3-1 苏州市公交线路分类分级 3.2 指标分类 3.2.1 线路和线网相结合,线路层面侧重于管理控制,刚性和半刚性为主; 线网层面侧重于服务评价,弹性为主;线路层面分为约束性和参考性两类指标,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6 约束性指标主要是线路技术经济性,参考性指标主要是运营层面。 3.2.2 对于单条线路优化,新增线路要严格执行线路约束性指标,并且建议 原则上基本满足线路参考性指标。 调整线路要逐步接近线路约束性指标与参考性 指标,并且要求不能恶化线路约束性指标。对于全市或片区性线网优化,新增线 路严格执行线路约束性指标,原则上基本满足线路参考性指标;调整线路层面尽 量满足线路约束性指标,线网优化建议满足线网服务性指标。 3.3 线路技术指标 3.3.1 约束性指标 苏州市公交各级线路的约束性指标见下表。 表 3-1 公交线路约束性指标要求 线路 分类分级 功能定位 线路 长度 (公里) 平均站 间距 (公里) 公交优先 设施 非直线 系数 公交主 干线 公交快 线 快 主要服务于长距 离的组团间出行, 连接和服务主要 的几个客流集散 点, 实现城市各主 要组团和主要交 通或城市功能结 点的快速联系 18-30 1-2 允许进入城 市快速路运 行,城市快 速路和公交 专用道对全 线的覆盖率 在 50%以上 1.4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7 普通主 干线 主 主要服务于较长 距离跨区出行和 区内出行。 线路主 要连接苏州市较 大的客源集散点 和大型枢纽。 15-25 0.5-1 公交优先通 道的覆盖率 在 30%以上 1.6 公交次干线 次 主要服务于区内 出行或相邻区域 短程连接服务, 辅 助承担跨区出行。 12-20 0.3-0. 8 在经过公交 密集的地区 和通道设置 公交优先通 道 2 普通支 线 支 主要服务于各分 区和组团的边缘 地区或公交稀疏 区域, 填补公交空 白, 增加线网覆盖 率, 并承担与公交 主干线和公交次 干线的接驳作用 8-15 外围区 域可适 当加长 0.3-0. 5 不做优先设 施要求 无要求 公交支 线 微循环 线 微 主要服务于较小 范围内区域性出 行, 可以作为轨道 站点接驳线路、 片 区公交的运营方 式, 线路较短并且 运营方式灵活 4-8 不做 要求 不做优先设 施要求 无要求 特殊线路 特 主要服务于一些 特殊时段和出行 目的的公交出行 需求, 部分在运营 模式上采用一些 较为特殊的方式 不做 要求 不做 要求 不做 要求 不做 要求 注:如有特殊原因新开线路指标超出导则要求需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8 3.3.2 参考性指标 苏州市公交各级线路的参考性指标见下表。 表 3-2 公交线路参考性指标要求 线路分类分级 线路 客流 量 (万 人/ 日) 平均 运行 车速 (公 里/小 时) 平均 发车 间隔 车型 配置 正 点 率 满 载 率 千公 里客 流量 公交 快线 快 1-2 25, 最高 限速 60 5-10 分钟 11-14 米车 型 90% 90% 3000 -500 0 公交 主干 线 普通 主干 线 主 0.8- 1.5 20-25 5-10 分钟 10-12 米车 型 90% 90% 2000 -350 0 公交次干线 次 0.5- 0.8 15-20 10-1 5 分 钟 8-10 米车 型 80% 80% 1500 -250 0 普通 支线 支 0.1- 0.5 15 20 分钟 以内 6-10 米车 型 75% 70% 公交 支线 微循 环线 微 0.05 12 高峰 时段 20 分钟 以内 5-8 米 车型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9 特殊线路 特 不做 要求 3.4 线网技术指标 苏州市公交各级线网的线网层面指标见下表。 表 3-3 公交线网层面服务性指标要求 分类 公交 300 米覆盖率 公交 500 米覆盖率 公交 线网 密度 线网重 复系数 公交走 廊 人口 覆盖率 800 米 公交走廊 岗位覆盖 率 800 米 第一圈层 (内环) 90% 98% 3.5 5 90% 90% 第二圈层 (内环到中环) 70% 95% 2.5 3 80% 70% 第三圈层 (中环之外) 50% 70% 1.2 2 60% 50% 公交都市指标 95%和 100% 2.2 和 2.3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10 4.优化方法 4.1 常规线路优化方法 4.1.1 新增线路:为满足片区(主要是新建地区)发展、或当外部交通发生 重大变化(新建或调整) 、或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发生重大变化(新建或调整) 时,可考虑新增公交线路。一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通过既有线网的优化调整来 解决上述问题,当依托既有线网优化调整较难实现相应的开行目的时,考虑通过 新增公交线路来实现。 4.1.2 取消线路:在公交线路稳定后客流过小(主干线:2000 人次/日、次 干线:800 人次/日、支线:200 人次/日)时,以及走廊内公交线路重叠比 例过高(主干线40%、次干线:50% 、支线:60%) ,而两条线路平均满 载率又较低时,可以将客流小、效益不佳的线路取消,通过其他线路换乘或者设 置支线的方式满足出行服务。 4.1.3 局部改线:重叠较长的两条线路,在两条线路重叠路段均不饱和的情 况下,可以考虑对其中一条线路进行走向调整,一方面降低重复系数,提高线网 服务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线路运营效益。对于非直线系数过高的线路(主干 线:1.2、 次干线:1.3 、支线:1.4) , 局部路段上下客流量较少时,可 以考虑对线路进行取直,减少线路的不合理绕行,提高运行效率和效益。公交线 路裁弯取直时还需要考虑原有线路途经地区的公交出行, 尽可能利用其他线路代 替。 4.1.4 线路延伸:公交线网需要主动加强对于新建成的重要商业区、大型居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11 住社区、教育园区和旅游景点的衔接,减少公交服务盲区。在新建地区,可以通 过适当延伸周边已有的线路不长、客流较少的线路通达,提高公交服务范围。 4.1.5 线路截短: 对于线路过长的线路 (主干线25km、 次干线: 15km 、 支线:10km) ,当线路一端上下客站点客流很少时,应考虑将客流较少的路段 截短, 降低线路长度, 提高线路运营效率, 对截断的线路部分可增加地区性支线, 或利用其他线路代替。利用公交换乘枢纽在城市外围对过长的公交线路进行截 短、截断是公交线路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4.1.5 线路拆分:对于长度较长,同时客流特征具有两条线路的特征(主要 表现为线路客流量断面呈现早晚高峰明显的模式)的线路,这种公交线路大多是 线路中部穿越商贸集中的地区,两端联系居住区,大部分乘客公交出行是以商贸 区为目的,出行距离短。 4.2 轨道衔接线路优化方法 对于在轨道交通走廊内的公交线路可采取的优化调整措施包括截断、撤销、 局部调整、合并、设置新线等几种。 4.2.1 平行线路:其中短平行线在不调整线路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将地面公 交终点站与轨道交通车站相衔接。取消重叠路段,在拐点车站将地面公交终点站 与轨道交通相衔接;其中长平行线:不调整线路,仅改变运营方式,高峰时段对 轨道交通作补充。撤销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线路相平行的区段;平行线路与轨道 线路并站原则不多于 5 个。 4.2.2 与轨道交通形成“之”字型线路:其中短之字型线:将处在平行路段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12 上的某个地面公交站与相邻的轨道车站相衔接, 使公交线路换乘站尽可能靠近轨 道车站的出入口,加强接驳换乘功能。其中长之字型线:将处在平行路段两端的 两个地面公交过站分别与两个轨道交通车站相衔接, 使长之字型线的换乘站尽可 能靠近轨道交通车站的出入口,以加强其驳运功能。轨道站点与公交站点间要有 良好的衔接换乘,换乘距离应尽可能控制在 50 米以内。 4.2.3 与轨道线路相交线路:将地面公交站与轨道交通车站相衔接,使十字型 线的换乘站尽可能靠近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以加强接驳换乘功能;与轨道线路 形成“丁”字型的线路,将线路终点站与轨道交通车站相衔接,通过对线路的细 微调整,使丁字型线的终点站尽可能的靠近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以加强接驳换 乘功能。 4.2.4 与轨道交通形成环状交叉的线路:对线路不做调整,仅加强两端点的 公交站与轨道交通车站的换乘衔接,在局部地区为轨道线路提供驳运功能,同时 在两个站点之间形成高峰时段的补充;截断并调整线路,实质上形成两条独立的 公交线路,扩大驳运吸引范围,加强公交站与轨道交通车站的换乘衔接。 4.3 公交线路运营优化方法 4.3.1 增减车辆配置:当公交线路高峰小时的双向平均满载率超过 0.8 时, 应考虑增加线路的车辆配置,以保障公交线路较高的服务水平。当公交线路高峰 小时双向平均满载率小于 0.5 时,可以考虑适当减少公交线路的车辆配置,但应 保证公交线路规定的服务水平,如最小发车间隔。 4.3.2 优化运力调度:主要是指通过合理调整公交线路起止站的发车来适应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13 线路客流需求,当公交线路出现客流双向不均衡较为突出时采用该措施,双向客 流不均衡系数大于 1.4 时,应考虑双向的车辆调度配置优化,此时运营调度时应 考虑增加满载率高方向始发站的车辆配置,而减少满载率较低的方向的车辆配 置,线路总运力不变。 4.3.3 调整车型结构:对于客流量小的线路,为了缩短发车时间间隔,保证 足够的发车频率,提高线路的吸引力,应考虑将大型车辆改为中小型车辆,以适 应乘客对服务水平的要求,通常适用于客流较小的公交支线。 4.3.4 开通区间班次:对于线路某个区间客流上下密集、周转快、流量大的 公交线路运营上可以考虑开通区间班次的调整办法, 通过部分车辆中途折返的区 间运行模式,提高运行效率。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14 5.流程制度 5.1 流程制度体系 5.1.1 随着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常规公 交线网优化工作将逐步呈现常态化; 公交线网优化工作涉及面广, 面临问题复杂, 需要形成完整的规划研究体系,分层次分阶段有序推进工作,从宏观线网规划到 操作阶段的线路设置各阶段决策的科学性, 根据不同阶段要求将公交线网优化分 为方案设计、后评估和年度报告三个部分开展。 5.2 公交总体发展规划与年度报告 5.2.1 公交总体发展规划是公交规划的总纲,必须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同步 开展;规划对于公交发展战略、发展目标进行明确,对于公交的场站、线路和专 用道等子系统进行全面系统性的研究与规划。 苏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技术导则(2015)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15 5.2.2 公交发展年度计划是每年度公交发展的计划性规划研究工作,主要侧 重于操作性。对上一年度公交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结合每年城市新 的发展需求提出年度性目标,并对当年的公交场站建设(落实到用地红线控制和 初步方案) 、公交线路(具体线路调整和发展方案) 、公交专用道(通道选择和初 步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作为当年公交发展的总体规划,全面指导公交 年度的发展计划。 5.3 区域公交线网发展和优化发展规划 5.3.1 为了保障公交对于城市重要区域(包括综合对外交通枢纽、商业中心、 大型教育园区、重点景区等)的服务,需要对重点区域公交线网的发展和优化进 行专项规划研究,调查摸清区域现状与规划的公交设施和线网服务情况,理清区 域公交需求的规模和流量流向,提出公交线网发展和调整优化的具体方案,对于 公交场站、公交优先通道等配套设施提出相关的建设改造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