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214-1996是一项由中国发布的国家标准,全称为《车间空气中乙胺卫生标准》。这项标准旨在规定工作环境中乙胺的最高允许浓度,以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职业病,确保工作场所安全。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要点:
-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存在乙胺作业的各类工业企业车间空气中的乙胺浓度监测与控制,用以评估和管理职业接触限值。
-
定义与术语:标准首先明确了乙胺的化学特性及监测时涉及的相关专业术语,为准确执行标准提供基础。
-
最高容许浓度(MAC):标准规定了车间空气中乙胺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ime-Weighted Average,TWA),即一个工作日内,劳动者连续暴露8小时的平均浓度不应超过1毫克/立方米(mg/m³)。这一数值是基于当前科学认知和职业健康研究设定的,旨在防止长期暴露于乙胺环境对工人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
监测方法:标准推荐了监测车间空气中乙胺的具体方法,包括采样技术、分析流程及所需仪器设备等,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监测频率与点位选择:根据车间的生产特点、乙胺使用量及通风状况,标准给出了监测点的设置原则和监测频率的建议,以全面反映工作环境中的乙胺浓度分布。
-
健康监护与防护措施:除了规定浓度限值,标准还强调了对接触乙胺的劳动者实施健康监护的重要性,包括上岗前体检、定期体检以及必要时的职业健康教育和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如佩戴合适的呼吸防护器、使用防化手套等。
-
应急处理与事故预防:标准提供了乙胺泄漏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指南,包括疏散、个人防护、泄漏区域隔离与净化等,以减少意外暴露的风险。
-
记录与报告: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监测记录体系,对每次监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按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便于监督与管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4-03 颁布
- 1996-09-01 实施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动高尔夫球车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塔盘制炼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印制电路照相制版工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架线维护工作业指导书
-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方案
- 2025年眼科常见疾病症状诊断与护理技巧考核专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儿童康复医学康复方案制定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救科急救操作流程理论考核答案及解析
- 装饰工程材料采购管理办法
- 技术要求响应表模板及偏差说明范本
- 2025新疆天泽和达水务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岗位社会招聘2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高职AIGC应用基础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SC/T 9010-2000渔港总体设计规范
- 方太- IPD流程基础知识培训
- 乡镇应急信息报送制度
- 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课件
- 新生儿内科专业质控中心督查内容与要求评分表
- 实验动物遗传学及质量控制课件
- 新能源概论全解课件
- 《中国的行政区划》- 完整版课件
-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题库500题(精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