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外周小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doc_第1页
超声引导外周小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doc_第2页
超声引导外周小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doc_第3页
超声引导外周小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声引导外周小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 张颖辉1伊敬东1田晓华2刘学治1 1.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北衡水053000;2.河北省万全县中医院,河北万全076250 通信作者:张颖辉,男,本科学历,麻醉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学。E-mail:zhangyinghui185sina.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血肿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家长满意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留置针行外周小静脉输液的效果确切,定位准确,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超声引导;外周小静脉;静脉留置针 【】R473.72【文献标志码】A【】1007-8517(xx)03-0114-02 在产科病房,部分刚娩出的早产儿需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但早产儿由于血管细,定位困难,加之患儿不配合,导致传统方法输液成功率低1-2。本研究拟探讨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需输液治疗的早产儿60例,其中因妊娠合并症早产者23例;因胎位异常早产者15例;因胎膜早破早产者22例,胎龄最小者28周,最大者35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14例男婴,16例女婴,体重1.93.3kg,平均体重(2.830.08)kg;观察组12例男婴,18例女婴,体重1.33.0kg,平均体重体重(2.730.10)kg。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体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采用手背静脉网或头皮浅静脉作为拟穿刺静脉,拟穿刺点常规消毒。观察组采用MicrMaxx便携式超声仪(Sonosite公司,美国),将超声探头置入无菌手套内,外涂无菌耦合剂,用频率510Hz的探头采用横轴穿刺(outplane)技术3,即探头长轴与拟穿刺靶血管长轴垂直,此时在实时超声显像为低回声类圆形的血管横断面,调节超声探头的位置使血管横断面图像显示于超声显示屏的中央,使用彩色多普勒并轻压探头如血管变扁或闭塞可以与动脉区别,穿刺点选在距探头长轴中点0.5cm处,持静脉留置针与皮肤呈45角向近心端刺入,当血管横断面中央显示点状高回声影时提示留置针尖端已刺入血管内,此时留置针有暗红色血液流出为成功标志,这时压低静脉留置针与皮肤呈15角,固定针芯并推入外套管,然后拔出针芯接输液器,常规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方法,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扎止血带,保持留置针针尖斜面向上,手持蝶翼以2030角进行穿刺,见回血后继续进针23mm,然后固定针芯,向前推送套管至完全送入,抽出针芯松开止血带进行输液,妥善固定。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儿一次成功率、穿刺部位血肿及家长满意度。家长满意度评价标准,非常满意:操作熟练,一次穿刺成功,患儿哭闹轻;满意:操作欠熟练,需二次穿刺才成功,患儿哭闹明显;不满意:操作不熟练,两次穿刺均失败,局部出现血肿,患儿哭闹强烈。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及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穿刺效果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本研究中,对早产儿拟输液血管采用超声扫描时,在实时超声视频下可清晰显示拟穿刺血管呈低回声的横断面及其周围组织结构,从而避免了因定位困难须依靠护士反复仔细触摸拟穿刺血管的操作。此时穿刺成功的关键则是把同样显像的静脉留置针针芯刺入超声直视下的靶血管横断面的中央,使操作变得简便。与传统输液方法比较,超声引导下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达97%,此结果与Schwemmer4报道相近,并且患儿家长满意度高,无血肿发生,表明对于早产儿,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输液的效果确切,定位准确,安全性较高。对照组出现穿刺部位皮下血肿7例,为反复穿刺所致,均采用每天局部热敷两次对症处理,经35d症状消失。该组有15例静脉输液穿刺在两针或以上,其中有2例穿刺达5次,患儿哭闹剧烈,其家长也很不满意,虽经详尽解释,个别家长仍有抵触情绪。在超声视频实时引导下,由于静脉血管和静脉留置针针芯均可显像,此时静脉穿刺如同在“直视”下操作,去除了反复寻找并触摸拟穿刺血管的环节,患儿反应较轻,家长易于接受,从而减少了医患纠纷。 综上所述,对于早产儿,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留置针进行外周小静脉输液的效果确切,定位准确,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凤云.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的改进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xx,13(2):113. 2王颖利.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相关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xx,18(25):119. 3马浩南,李恒林.麻醉超声诊断与介入技术M.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xx:3440. 4SchwemmerU,ArzetH,etal:Ultrasound-gu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