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第一次测试题.doc_第1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第一次测试题.doc_第2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第一次测试题.doc_第3页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第一次测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第一次测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 对号入座(每小题分,共分)1、 右图中出现的文物应该出现在()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夏 D、商 2、“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是()在位时期形成的()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138年的长安,你会看到一次重大的出发场面,那就是()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4、以分裂对峙为主题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指 () A、西汉末到隋朝统一前 B、西汉末到唐朝统一前 C、东汉末到隋朝统一前 D、东汉末到唐朝统一前5、隋唐以来三种思想并存,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其中不包括() A、儒学B、道教C、佛教D、法家6、有诗云“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 A、江南河 B、隋朝大运河 C、黄河 D、长江7唐朝对外交往中,错误的一项是()A、 唐朝鼓励对外交流B、 长安是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C、亚非不少国家派遣唐史来中国学习D、中国成为世界文明的辐射源8、作为西藏、台湾地区居民,最早感受到中央政府对其进行有效管辖应该在() A、商 B、元朝 C、明朝 D、清朝9、下面有关民族融合表述错误的是( ) A、在长期的交往中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B、历史上许多强盛民族逐渐融合到其他民族中去 C、强盛民族在融合中仍保持独立性 D、在融合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民族10、中国古代商人在从事商业活动时能够享受到的政策是( ) A、鼓励政策 B、限制政策 C、扶持政策 D、抑制政策11、我国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进入繁盛时期是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12、作为宋元时期的商人,乘船到世界各地经商,应该携带的主要商品是() 书籍 丝绸 中药 瓷器 A、 B、 C、 D、 13、机户李某凭借比较充裕的资金在江南某镇雇用机工劳动,这件事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 A、明朝前期 B、明朝后期 C、清朝前期 D、清朝后期14、郑和下西洋促进了()的开发() A、西洋B、南洋C、东南亚D、南亚15、“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就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收藏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不仅有杰出的艺术品,而且还保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制品。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从以上文字中判断,这一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6、中国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工厂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17、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退出历史舞台至今已经( ) A、92年 B、93年 C、94年 D、95年18、中国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中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 ) A、虎门销烟的胜利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1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喻指哪次战役( )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0、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 )、解放思想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 法制建设D精神文明建设二、 连线题(共分)1、 将下列少数民族与他们建立的政权连接起来 女真族辽 党项族 元 契丹族 西夏 蒙古族 金2、将下列历史人物与他们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李大钊 梁启超 孙中山 张謇 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维新变法 三、 判断对错(共分)*材料一:中国境内的各民族政权曾发生多次冲突战争。冲突战争虽然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也在不断的接触中加速了历史上的民族交流。材料二:无论是大一统时期还是分裂时期,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中国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生产、生活的相互影响从来没有间断过。材料三:一些有作为的统治者注意妥善处理民族关系,采取措施,注意民族交流。唐太宗说:“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下列材料中,如果与以上材料意思相符,请在括号内打;如果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或与材料观点不相符的,请在括号内打。1、 民族冲突给人们带来了灾难,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唐太宗注意妥善处理民族关系。( )3、 冲突战争导致民族交流有时会被迫中断。( )4、 历史上的冲突战争集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 )四、列举题(分)民国时期,国民党、共产党有过两次合作,。请列举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以及第二次国共合作在什么时期。材料分析(分)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铸铁技术名扬世界。犀利的铁制武器正是中亚各国所缺少的。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的冶铁技术流传到安息,后又传到罗马。材料二:我们今天熟悉的石榴、葡萄、芝麻、蚕豆、黄瓜、胡萝卜等植物,都是在这时从西域传到中原的。(1) 你能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分别得到什么重要信息?(2)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描述的情况之所以能够实现,起到决定作用的是什么?(3) 综合上述两个材料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庆三十五周年,天安门广场庆典上的学生的队伍里打出写着“小平您好”的横幅。材料二: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其中,后两次巨变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的。请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