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说课稿_4_第1页
《珍珠鸟》说课稿_4_第2页
《珍珠鸟》说课稿_4_第3页
《珍珠鸟》说课稿_4_第4页
《珍珠鸟》说课稿_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珍珠鸟说课稿 珍珠鸟说课稿 一、说教材 珍珠鸟是新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现代散文。该单元共选入了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 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珍珠鸟一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 “ 我 ” 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 一开卷,向读者走来的便是一位爱鸟有情、养鸟有道的“ 我 ” ,他为一对珍珠鸟营造了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绿色环境,且细致入微地呵护着它们,双鸟轻松自在地生 活着。雏鸟诞生于 “ 人间 ” 。这只小鸟不像其父辈,它没有面对陌生环境的惶恐,也眉宇久居笼中的萎顿。虽然 “ 大鸟 ” 在笼中对他 “ 再三呼唤 ” ,小珍珠鸟还是尽情地在主人家里呼吸着自由的气息,其形轻捷,其神欢快。作家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多么可爱的一只小生灵!特别是它与主人和谐而自然的关系尤感人至深。文章展露了这种关系的形成,它是极为有序的。对此,作家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小鸟从 “ 离我较远 ”到 “ 一点点挨近 ” ,到 “ 淘气地陪伴我 ” 。最后 “ 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 的全过程。这里鸟已不是鸟,它有了人的性灵,我们见到的不再是调皮的小鸟在玩耍,我 们见到的是稚子偎2 / 11 依在父母幸福、温馨的怀抱里。作者以 “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结束全文,可说是水到渠成。 二、说目标、重难点 学习这篇散文,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深入体验人与动物间的挚爱真情,还能让学生领略到散文的语言美,作者细腻的描绘和朴素的文采,恰似一颗滚圆的珍珠。因此,教学本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欣赏和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学习和积累描写动物或自然的方法,以读为主,读写结合。进一步强化学生朗读、默读、快读、精读等能力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引导。把 “ 读与写 ” 有机联系起来,开展 “ 读动物,写动物 ” 的活动。 (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把握全文感情基调,领会作者的情怀,分析 “ 我 ” 与 “ 珍珠鸟 ” 建立相互信赖关系的过程和原因。 ( 3)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3 / 11 引导学生发表 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 4)教学重点: 重点认识珍珠鸟在 “ 我 ” 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难点 理解 “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的涵义 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及拟人化语言的运用。 三、说教法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 “ 我 ”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 “ 我 ” 越来越亲近,说明 “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整堂课 采用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 的模式,分两次自学。从以下四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首先用奥运会上运动员给鸟儿下跪祈祷的故事导入新课。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珍珠鸟,引起兴趣。然后出示自学提示 1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后,及时检查生字、词语。然后谈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及自己的阅读感受。 4 / 11 有的感受到 “ 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 ” ,有的说 “ 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 ” ,还有的说 “ 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鸟有种亲近的情意 ” 。这些感受都是孩 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教师应珍视这些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2、细读课文,合作探究,理解 “ 真爱 ” 。 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 “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仅仅体会到“ 爱 ” 是不够的。这 “ 美好的境界 ” 是什么呢?仅有 “ 爱 ”就能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吗?显然,教师这时应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 “ 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为什么不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 进而 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 “ 不一般 ”的爱:起初,作者把珍珠鸟挂在 “ 异常茂盛 ” 的 “ 生着长长垂蔓的法国吊兰 ” 中间,为它营造了 “ 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 的环境,鸟儿才传出 “ 笛儿 ” 般的叫声。接着,小鸟出生了,爱鸟的作者该是多么好奇啊!可作者却 “ 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 ,连 “ 添食加水 ” 时也 “ 不睁大眼睛 ” 惊动它们。于是,鸟儿渐渐把 “ 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 。作者所做的这一切,是对鸟儿的爱,体现在对鸟儿生活习性的充分尊5 / 11 重。 小鸟在 “ 屋里飞来飞去 ” , “ 落在柜顶上 ” 、 “ 书架上 ” 、“ 画框上 ” 、 “ 啄大文豪的名字 ” 、 “ 撞灯绳 ” ,可作者 却“ 不管它 ” ,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这里体现了作者的包容,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对鸟儿的充分理解和宽容。 鸟儿胆子越来越大,它 “ 蹦到 ‘我 ’的杯子上喝茶 ” , “ 啄 ‘我 ’颤动的笔尖 ” ,而 “ 我 ” 却 “ 不动声色 ” , “ 默默享受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 ,以至于 “ 我 ”“ 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 ” 。这时,鸟儿接近 “ 我 ” , “ 我 ” 接近鸟儿,这浓浓的爱意,是一种勾通,是零距离的接触,是一种互为欣赏。 直到有一天,鸟儿落在 “ 我 ” 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 时的感受 “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这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层次的爱 “ 信赖 ” 。这种 “ 美好的境界 ” 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对鸟儿的 “ 不一般 ” 的爱,才有了 “ 信赖 ” ,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运。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以上相关的句段反复体会、交流。从中感受到那些描写 “ 我 ” 为鸟儿做了些什么的语段是有层次的,作者对鸟儿 “ 不一般 ” 的爱,体现在他顺乎了鸟的习性和天性,在 “ 尊重 理解 宽容 勾通 欣赏6 / 11 信赖 ” 的层层深入的情感体味中 ,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真正有了感悟。这种感悟由浅入深,除了对本义、引伸义、深层含义的理解,也有对“ 不言之义 ” 的领会。 3、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体会 “ 尊重、平等、信赖 ” 的主题。 在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获得情感满足的基础上,我设计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和人类捕杀动物的镜头,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认识,在交流中,有的同学谈到 “ 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平等、尊重、信赖来创造 ” 。此时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然后我又播放了伊拉克战争的镜头,让学生谈认识。有的同学谈到人类应该和谐相处、国与国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赖不能以强凌弱。有的感慨 “ 如果世界充满爱,将会创造多少美好的境界 ” ;更有一位同学谈到了对人生的感悟: “ 初中生活快一年了,竟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好朋友 原来 ‘信赖’是要付出的。如果我们经常问问自己对别人付出了爱心吗?有没有尊重别人?在别人给你带来麻烦的时候,有没有理解或宽容?有没有尝试着与别人勾通?有没有欣赏过别人? 那么,也许就会得 到很多朋友,会创造很多美好的境界 ” 学生的感受多么可贵,从感性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 7 / 11 四、说学法 1 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学会快速阅读,并掌握在快速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2 学会自学。整堂课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3 学会联系实际,并有所感悟。这是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能培养学生说和议的能力。 4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这种新的学习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之得到不断地强化和训练。 五、说设计 1.导入新课。 导入设计要以 “ 一石击水 ” 之势,在课前极短的时间内抓 住学生的心神,释放学生的心智潜能。我采用故事情境导人新课,激发学生的想像力,给学生自读课文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如:我用下面这个故事导入 “ 可能喜欢体育的同学都知道, 2002 年 1 月份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网球公开赛上,当时赛场上的气氛十分紧张,运动员你来我往打得非常激烈,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只小鸟飞进了赛场,而球不偏不倚地击中了它,当时小鸟惨叫了一声,跌落到地上。本来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球击伤小鸟的事情纯属偶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我们感到非常震惊,运动员马上停止了比赛, 跑到小鸟跟前,8 / 11 当他发现小鸟已经死去的时候,痛苦地跪在地上,默默地祈祷了许久,才重新投入了比赛。现场的观众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是有人说这未免有些小题大作了,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 (学生自由发言) 2.展示目标 1 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 “ 我 ” 与 “ 珍珠鸟 ” 建立相互信赖关系的过程和原因 3 理解 “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的涵义 2、自学 1 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除生字障碍。 2.请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请学生用喜悦的语气读自己喜爱的片段,说说作者写 这篇文章是为了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 3.自学 2 合作探究: 首先、分组讨论。(大屏幕上显示研讨问题) ( 1) “ 我 ” 和小雏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 2)课文最后一句 “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请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集中力量进行研讨,之后全班各组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总结,深入文章主旨。然后、自由质疑,大胆创新。 4.自由质疑,大胆创新。 9 / 11 对于这篇散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在小组内提出来,共同解决;如果有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 组内自由质疑 探讨;发表个人见解。有代表性的问题,全班交流。 4.课外拓展,培养能力。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对事物的分析、比较、思辩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 “ 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 ” 只有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善于发现、敢于质疑,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动机潜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的拓展,可从突破重难点人手,设计一些题目: 1.珍珠鸟为我们描绘了人与动物关系的理 想境界,但在现实世界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象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呢?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情呢?(多媒体展示) 3.交流两句当代作家的名言警句。(多媒体展示) 五。作业。 1.为我们的校园设计一些环保标语。 10 / 11 2.用喜悦的语气,写自己喜爱的动物。 六、结束语: “ 保护环境,关爱动物 ” 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该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如果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七、板书 课 例 反 思: 这节课,是我参加 “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 认证 ” 参评的教学设计,现就其主要特点,点评如下: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开始时用 “ 为一只鸟而下跪 ” 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这件事的见解,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探讨的冲动和兴趣,拉近了自己与课文的距离。 2.重视朗读训练,促进整体感知。 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这节课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就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多角度、多方式地培养学生朗读,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整体感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新的理念,突出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 3.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堂课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