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考点一多过程问题1多过程问题就是物体的运动过程由许多“子过程”组成,各“子过程”有关键物理量前后相联系,往往叫做过程“衔接量”。2对各个“子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一般要画出过程示意图,关键是找出过程“衔接量”进行分析研究。3分析各“子过程”列关系式时,一般前后过程中都有“衔接量”,如速度、时间等。4联立方程组,分析求解,对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讨论。 (2015全国卷)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37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1减小为,B、C间的动摩擦因数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 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 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1)在02 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解析(1)假设02 s内A、B相对静止,则2mgsin22mgcos2ma,对A,mgsinfBAma,解得fBA0.4mg,而fBmax1mgcos0.3mgt1时,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此时A与B之间摩擦力为零,同理可得a16 m/s2a22 m/s2即B做减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2,B的速度减为零,则有v2a2t20联立式得t21 s在t1t2时间内,A相对于B运动的距离为s12 m27 m此后B静止不动,A继续在B上滑动。设再经过时间t3 A离开B,则有ls(v1a1t2)t3a1t可得t31 s(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设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为t总,有t总t1t2t34 s。(利用下面的速度图线求解,正确的,参照上述答案即可)答案(1)3 m/s21 m/s2(2)4 s方法感悟(1)多过程问题其实质是多个过程的一个组合,每个“子过程”都可以是一个小题。(2)每个“子过程”都要重新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各物理量分析。(3)注意过程的“衔接量”是列方程的前提考虑,有时只有几个过程的方程都列全才能求解,少一个方程都无法求解。质量为10 kg的环在F140 N的恒定拉力作用下,沿粗糙直杆由静止从杆的底端开始运动,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7,拉力F与杆的夹角37,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环在杆上继续上滑了0.5 s后,速度减为零,g取10 m/s2,sin370.6,cos370.8,杆足够长。求:(1)拉力F作用的时间;(2)环运动到杆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1)1 s(2) m/s解析(1)撤去拉力F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mgcosma2又0v1a2t2联立解得v15 m/s。撤去拉力F前(注意杆对环的弹力的方向),有Fcosmgsin(Fsinmgcos)ma1而v1a1t1联立解得t11 s。(2)环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mgcosma3又s(t1t2),而v22a3s联立解得v m/s。考点二临界状态和极值问题1在临界状态,系统的一些物理量达到极值。在临界点的两侧,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状态一般要发生改变,能否用变化的观点正确分析其运动规律是求解这类题目的关键,而临界点的确定是基础。确定临界点一般用极端分析法,即把问题(物理过程)推到极端,分析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状态和满足的条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极端情况下的方程求解。2临界或极值条件的物理语言(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对应临界状态。(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日本大地震以及随后的海啸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后某中学的部分学生组成了一个课题小组,对海啸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他们设计了如下的模型: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4 kg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推力F随位移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10 m/s2。求:(1)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2)距出发点多远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当推力F100 N时,物体所受合力最大,加速度最大,代入数据解得ag20 m/s2。(2)由图象求出,推力F随位移x变化的函数关系为:F10025x,当物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则Fmg时,a0,故代入数据解得x3.2 m。答案(1)20 m/s2(2)3.2 m方法感悟常见的几种临界条件(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FN0。(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一般是加速度不同。(3)绳子断裂或松弛的临界条件是绳子达到最大张力或绳子拉力恰好为零。(4)加速度最大或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合外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合外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合外力一直减小到零时具有最小速度或最大速度。(多选)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两物块A、B质量均为m,初始时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物块B,使B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A、B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关系分别对应图乙中A、B图线,t1时刻A、B的图线分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刻,弹簧形变量为Bt2时刻,弹簧形变量为Ct1时刻,A、B刚分离时的速度为 D从开始到t2时刻,拉力F先逐渐增大后不变答案BD解析由图读出,t1时刻A、B开始分离,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kx1mgsinma,则x1,故A错误;由图知,t2时刻A的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mgsinkx2,得x2,故B正确;由图读出,t1时刻A、B开始分离,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kx1mgsinma,开始时有2mgsinkx0,又x0x1at,速度vat1 ,故C错误;从开始到t1时刻,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kx2mgsin2ma,得F2mgsin2makx,x减小,F增大,t1时刻到t2时刻,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ma,得Fmgsinma,可知F不变,故D正确。课后作业巩固强化练1. (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F3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g答案BCD解析当A、B整体将要相对地面滑动时有F(2mm)gmg,即当0Fmg时,A、B皆静止;当A、B将要相对滑动时,对A有F2mg2ma,对整体Fmg3ma,联立解得F3mg,即当mg3mg时,A相对B向右做加速运动,B相对地面也向右加速,A错误,C正确。当Fmg时,A与B共同的加速度ag,B正确。F3mg时,取物块B为研究对象,物块B的加速度最大为a2g,D正确。2.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C、D四个木块,其中A、C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fm。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其中质量为2m的B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是()A.fm B.fm C.fm Dfm答案C解析设整体加速度为a,对D木块受力分析,有Ff12mgsin302ma对A、C、D三个木块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有Ff24mgsin304ma由于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都为fm,且Ff2Ff1,所以整体加速度增大时,A、B间的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取Ff2fm再对整体受力分析,有F6mgsin306ma由得Ffm,C正确。3将一轻质弹簧竖直立在水平面上,当在其上端放上托盘Q时,平衡时弹簧缩短了3 cm;当将一个物块P轻轻放在托盘中,待系统平衡后,弹簧又缩短了2 cm;如果此时在P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待系统再次平衡后,弹簧又缩短了2 cm,如图所示。若在此时突然撤去力F,则(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A刚撤去力F瞬间,物块P的加速度大小为0.4gB刚撤去力F瞬间,物块P的加速度大小为0.8gC撤去力F后,物块P、Q共同向上运动5 cm后分离D撤去力F后,物块P、Q共同向上运动7 cm后分离答案A解析当在其上端放上托盘Q时,平衡时弹簧缩短了3 cm,则m1gkx1,当将一个物块P轻轻放在托盘中,待系统平衡后,弹簧又缩短了2 cm,此时m1gm2gk(x1x2),撤去F后,k(x1x2x3)(m1gm2g)(m1m2)a,联立代入数据得a0.4g,故A正确,B错误;由于在物块P上施加力F之前,弹簧已经压缩了5 cm,撤去力后,P与Q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是一个弹簧振子系统,其振幅大小等于再次的压缩量,即2 cm,所以PQ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4 cm,PQ不可能会分离,故C、D错误。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着A、B两个物体。A、B紧靠在一起,其质量分别为mA3 kg,mB6 kg,推力FA作用于A上,拉力FB作用于B上,FA、FB大小均随时间而变化,其规律为FA(122t) N,FB(62t) N。问从t0开始,到A、B相互脱离为止,A、B的共同位移是多少?答案9 m解析FA、FB的大小虽随时间而变化,但F合FAFB18 N不变,故开始一段时间内A、B共同做匀加速运动,A、B分离前,对整体有:FAFB(mAmB)a 设A、B间的弹力为FAB,对B有:FBFABmBa由于加速度a恒定,则随着t的增大,FB增大,弹力FAB逐渐减小,当A、B恰好分离时,A、B间的弹力为零,即FAB0将FA(122t) N,FB(62t) N代入式得:a2 m/s2。联立式得:t3 s。A、B相互脱离前共同位移为:xat2,代入数值得:x9 m。5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B两个物体通过一根拉直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轻绳长L1 m,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 N,A的质量m12 kg,B的质量m28 kg,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现用一逐渐增大的水平力作用在B上,使A、B向右运动,当F增大到某一值时,轻绳刚好被拉断(取g10 m/s2)。(1)求绳刚被拉断时F的大小;(2)若绳刚被拉断时,A、B的速度为2 m/s,保持此时的F大小不变,当A的速度恰好减小为0时,A、B间的距离为多少?答案(1)40 N (2)3.5 m解析(1)设绳刚要被拉断时产生的拉力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物体有Tm1gm1a代入数值得a2 m/s2。对A、B整体有F(m1m2)g(m1m2)a代入数值得F40 N。(2)设绳断后,A的加速度大小为a1,B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a12 m/s2a23 m/s2A停下来的时间为t1 sA的位移为x11 mB的位移为x2vta2t23.5 mA刚静止时,A、B间距离为xx2Lx13.5 m。6如图所示,一条轻绳上端系在车的左上角的A点,另一条轻绳一端系在车左端B点,B点在A点的正下方,A、B距离为b,两条轻绳另一端在C点相结并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轻绳AC长度为b,轻绳BC长度为b。两条轻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mg。(1)轻绳BC刚好被拉直时,车的加速度是多大?(要求画出受力图)(2)在不拉断轻绳的前提下,求车向左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大?(要求画出受力图)答案(1)g 见解析图甲 (2)3g 见解析图乙解析(1)轻绳BC刚好被拉直时,小球受力如图甲所示。因为ABBCb,ACb,故轻绳BC与AB垂直,45。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ma可得ag。(2)小车向左的加速度增大,BC绳方向不变,所以AC轻绳拉力不变,BC轻绳拉力变大,BC轻绳拉力最大时小车向左的加速度最大,小球受力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Tmmgtanmam因FTm2mg,所以最大加速度为am3g。真题模拟练7. (2018河北唐山调研)(多选)如图所示,将小砝码放在桌面上的薄纸板上,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砝码到纸板左端的距离和到桌面右端的距离均为d。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拉动纸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Mm)gB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F一定大于2(Mm)gC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小于,砝码不会从桌面上掉下D当F(2M3m)g时,砝码恰好到达桌面边缘答案BC解析对纸板分析,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的摩擦力为(Mm)gMg,故A错误;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1,纸板的加速度为a2,则有MgMa1,FMg(Mm)gma2,发生相对运动需要a2a1,代入数据解得F2(Mm)g,故B正确;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小于,砝码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小于,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小于,则总位移小于d,不会从桌面上掉下,故C正确;当F(2M3m)g时,砝码未脱离纸板时的加速度a1g,纸板的加速度a22g,根据a2t2a1t2d,解得t,则砝码脱离纸板时的速度va1t,砝码脱离纸板后做匀减速运动,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g,则匀减速运动的位移xd,而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a1t2d,可知砝码离开桌面,D错误。8(2018湖南怀化质检)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角、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1)若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始终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且不脱离地面,拉力F的大小范围;(2)已知m10 kg,0.5,g取10 m/s2,若F的方向可以改变,求使物体以恒定加速度a5 m/s2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的最小值。答案(1)F(2)40 N解析(1)要使物体运动时不离开地面,应有:Fsinmg,要使物体能一直向右运动,应有:Fcos(mgFsin)联立解得:F。(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mgFsin)ma解得:F。设sin,cos则F上式变形得F,其中arcsin,当sin()1时,F有最小值,解得:Fmin,代入相关数据解得:Fmin40 N。9. (2018山东济宁模拟)如图所示,一儿童玩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名幼儿用沿与水平面成30角的恒力拉着它沿水平地面运动,已知拉力F6.5 N,玩具的质量m1 kg,经过时间t2.0 s,玩具移动了距离x2 m,这时幼儿将手松开,玩具又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下。(g取10 m/s2)求:(1)玩具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松开后玩具还能滑行多远?(3)当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多少时拉力F最小?答案(1)(2) m(3)30解析(1)玩具做初速度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油气管道维护与操作实务中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预测题解析
- 株洲管理知识培训班课件
- 福州七中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中级晋升面试题详解集萃
- 2025年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期末考试题库
- 2025年金融分析师考试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公布
- 2025年建筑师面试指南模拟题与答案详解
- 2025年营养师专业考试中级模拟题及备考指南
- 2025年过氧化工艺安全操作考试试题集
- 连锁药店质量管理制度
- 农产品销售公司岗位职责及团队架构
- 【仲量联行】2024年重庆商业地产市场报告
- 解读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 2024年重庆沙坪坝区社会选拔社区专职工作者后备人选笔试真题
-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课件
- 货物运输合作协议范本
- 美团骑手2025年度骑手权益保障与法律法规遵守合同4篇
- 2025年中州水务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彩钢瓦屋面施工材料选用方案
- 化工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