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一、积累与运用(33分)1.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pn chan_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曹文轩前方)(2)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东郊去走走,则晴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hn x_在那里的生气。(郁达夫江南的冬景)(3)正面五间上房,皆dio ling hu dng_,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答案】 (1). (1)盘缠 (2). (2)含蓄 (3). (3)雕梁画栋【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此题重点注意“梁”和“栋”的写法。2.2.默写填空(请选择其中6句。填写时注意序号的对应)。(1)看万山红遍,_。漫江碧透,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_。(荀子劝学)(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闻道有先后,_。(韩愈师说)(4)惟江上之清风,_,耳得之而为声,_。(苏轼赤壁赋)(5)_,渺沧海之一粟。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6)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杜牧阿房宫赋)(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大江东去,_、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 (1). 层林尽染 (2). 百舸争流 (3). 无以至千里 (4). 无以成江海 (5). 师不必贤于弟子 (6). 术业有专攻 (7). 与山间之明月 (8). 目遇之而成色 (9). 寄蜉蝣于天地 (10). 哀吾生之须臾 (11). 长桥卧波 (12). 不霁何虹 (13). 赢得仓皇北顾 (14). 烽火扬州路 (15). 浪淘尽 (16). 三国周郎赤壁【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至”“霁”“须臾”“蜉蝣”的写法。3.3.根据语境及古诗词相关知识,将“春”“夏”“秋”“冬”四字填入下面的曲词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 流到 , 流到 !红楼梦枉凝眉。【答案】秋冬春夏(在要考虑到押韵,尾字确定为“夏”,其余按时间为序排列)【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属于选填词语,类似选填衔接句,注意前后的押韵,尾字确定为“夏”;然后根据“春夏秋冬”的顺序填写。4.4.下面文段中有几处用语不妥,请你找出来并作订正。10岁那年,我家母在一次事故中去世,父亲就带着我出了国。二十年过去了,父亲已年届六旬,进入耄耋之年,他突然有了返回故乡的夙愿。为了安慰先父,我四处奔波,尽心筹措,希望尽早陪他老人家一起回国。 改作 ; 改作 ; 改作 ; 改作 。【答案】家母改作母亲 耄耋改作花甲 夙愿改作愿望 先父改作父亲【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此题考核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以及词语运用的得体,“家母”和“我”重复;“年届六旬”和“耄耋”矛盾,“耄耋”是“八十”;去世后的人生前的愿望为“夙愿”;“先父”是对“故去的父亲”的称呼。5.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C.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 客有吹洞箫者【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题中C项为被动句,ABC项为定语后置句。【点睛】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6.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当与秦相较。B. 君子生非异也。C. 一尊还酹江月。D. 有不见者,二十三年。【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题中A项,当倘;B项,生性;C项,尊樽。7.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D.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题中B项,日、月;名词作状语,一日一日地、一月一月地。其余三项均为名词动用,A项,事:侍奉,礼:礼遇;C项,事:侍奉;D项,义:坚守道义。8.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既然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B. 有些学生书写状况很糟糕,他们经常文不加点,字迹潦草,以致文章不堪卒读。C. 从共享改革成果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D. 城市改造要谨小慎微,改造如何与保护相协调,是城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对象错配。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写成,不用涂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望文生义。一蹴而就:踏一步就会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谨小慎微:原指说话、做事非常谨慎,现多指对一些事情过于小心谨慎。不合语境。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节选)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精英_(2)独夫_(3)举_(4)族_10. 下面句子中与“灭六国者六国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C. 固一世之雄也 D.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1.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答案】9. (1). (1)金玉珍宝等物 (2). (2)失去人心的统治者(解释“暴君”、“秦始皇也对) (3). (3)(被)攻占 (4). (4)灭掉 10. B 11. 如果后人哀悼秦人却不把这作为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解析】【9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精英”古今异义,“独夫”专用名词,“举”一词多义,“族”名词动用。【10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题中B项为省略句,例句和其它三项为判断句。【11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鉴:意动用法,把这作为教训;而:却;复:又。【点睛】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参考译文:燕赵收藏的金玉,韩魏营谋的珍宝,齐楚的精华物资,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从他们的人民那里掠夺来,堆叠得像山一样。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边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接连不断,秦人看起来,也并不觉得可惜。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秦皇如此奢侈浪费,)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韩信初为齐王时,蒯通说信,使三分天下,信不听。后知汉畏恶其能,乃与陈豨谋反。事泄,吕太后以计擒之。方斩,曰:“吾悔不听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高祖归,乃诏齐捕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耶?”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今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烹之。”通曰:“嗟乎!冤哉烹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弛而维绝,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聚,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固吠非其主。当是时,臣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求者甚众,固力不能耳,又可尽烹耶?”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也。(节选自反经)注释:跖:即盗跖1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说_(2)夷_(3)置_1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韩信初为齐王时 故为之文以志B. 吕太后以计擒之 陛下安得夷之乎C. 乃为儿女子所诈 今其志乃反不能及D. 秦之纲弛而维绝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固吠非其主。15. 请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概括出一个成语 。【答案】12. (1). (1)劝说,游说 (2). (2)夷灭,杀火 (3). (3)释放(免罪) 13. B 14. 盗跖的狗冲着尧叫,不是因为尧不仁,只是由于狗本来就只冲着不是它主人的人叫。 15. 群雄逐鹿【解析】【12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重点考核一词多义,注意结合语境确定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题中B项,皆为代词,指代韩信;A项,封为,成为/写;C项,才/竟;D项,表并列/表转折。【14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吠尧:冲着尧叫;非:不是;固:本来;其:它的。【15题详解】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要求根据文意概括出一个成语,注意句子“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从句中的重点词语,“鹿”“逐”可以概括出“群雄逐鹿”。【点睛】文言虚词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参考译文:韩信最初被封为齐王时,蒯通劝说他与西楚项羽、汉王刘邦三分天下。韩信不听蒯通劝告。后来听说汉王刘邦畏惧他的才能,于是便与陈稀合谋叛乱。事不机密,泄露了出去,吕后用计谋擒住了韩信,将斩之际,韩信叹道:“我后悔不听蒯通的话,才被小人女子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大意吗?”高祖刘邦亲自率领大军往钜鹿讨伐陈豨,韩信假称有病,没有随同前往,打算从中起事。韩信的侍从得罪了韩信,韩信要杀他,侍从之弟上书朝廷,将韩信要发动叛乱的情形告诉吕后。吕后打算宣召韩信进宫,但又怕韩信的党羽不肯就范。于是与相国肖何商议,假称有使者从高祖那里回来说陈稀已经被杀,列侯和群臣都前往朝廷祝贺。丞相肖何欺骗韩信说:“尽管你身体不好,还是勉为其难,好歹走一遭,去祝贺为好。”入宫之后,吕后命武士把韩信绑起来杀了。高祖回到朝廷后,下令齐国逮捕蒯通。蒯通被押到长安后,高祖说:“是你教唆韩信谋反吗?”蒯通回答说:“是的!我本来是那样教导他的,只是这小子不用我的计策,才使他自己落到夷灭下场。如果他听我的计划,你怎么能夷灭他呢!”高祖大怒说:“煮了他!”蒯通说:“唉呀,煮我是冤枉的啊!”高祖说:“你教唆韩信谋反,还冤枉什么?”蒯通回答说:“秦朝崩溃了,华山以东大乱,各家同时而起,英雄豪杰就象乌鸦聚集时那么多。就象秦国走失了一头鹿,天下的人都去追赶,只有身材高大,跑得快的人先捉到它。盗跖的狗朝着尧狂吠,并不是尧不仁的缘故,只是因为尧不是它的主人罢了。我为韩信出谋划策之时,只知道有韩信,并不知道有你。再者说,天下手持锋利的武器,打算做你所做的事的人太多了,只是力量达不到罢了,你能把他们全都煮了吗?”高祖说:“放了他吧。”于是赦免了蒯通的罪行。(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君不见长安侠少年,酒底高歌花底眠。斗鸡走马千金散,何曾盗个官家钱。一朝忽报边烽起,从军不待别妻子。但言割地与和亲,不愁战死愁羞死。16. 概括诗中的“少年”形象。17. “盗”字用得新巧诙谐,试作简析。【答案】16. 长安少年放浪随性,逍遥自在,而一旦国家有难,则慷慨从军,战场上宁死不屈。(意思相近即可) 17. “盗”不是偷,而是讽刺为官进仕者,新巧诙谐,表现了长安少年追求自由、轻视官场名利的性格。(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6题详解】这是一道分析诗中人物的形象的形象的题目,要求概括诗中的“少年”形象,答题时注意根据人物的行为进行分析,此题可根据诗中的“酒底高歌花底眠”“斗鸡走马千金散”“一朝忽报边烽起”“不愁战死愁羞死”概括其放浪随性,逍遥自在,而一旦国家有难,则慷慨从军,战场上宁死不屈的性格特征。【17题详解】这是一道赏析诗歌语言的题目,要求分析文中“盗”的用词巧妙,注意从含义和小姑分析,诗中的“盗”不是偷,用它来讽刺为官进仕者,其效果为表现了长安少年追求自由、轻视官场名利的性格。【点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枯萎属于正常余秋雨离开卢克索向东,不久就进入了浩瀚的沙漠。这个沙漠叫东部沙漠,又名阿拉伯沙漠。穿行沙漠对我来说早已不是第一次,但刚刚还在古代遗迹中感叹人类文明的恢宏久远,没几步却跨进了杳无人烟的荒原,这种强刺激的对比经验却从未有过。连个过渡也不给,使得几天来沉浸于历史文化中的眼神和表情不知往何处搁置,一时显得十分慌张。一切都停止了。没有了古代和现代,没有了文明和野蛮,没有了考察和推断,只剩下一种惊讶:原来人类只活动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原来我们的历史只是游丝一缕,在赤地荒日的夹缝中飘荡。眼前的非洲沙漠,积沙并不厚。一切高凸之处其实都是坚石,只不过上面敷了一层沙罢了。但是这些坚石从外面看完全没有棱角,与沙同色,与泥同状,累累团团地起伏着,只在顶部呈现出淡淡的黑褐色,使每一个起伏在色调上显得更加立体,一波波地涌向远处。远处,除了地平线,什么也没有。偶尔会出现一些奇迹:在寸草不生的沙砾中突然生出一棵树,亭亭如盖,碧绿无瑕,连一片叶子也没有枯黄。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地母单独为它埋设了一条细长的营养管道?但是光有营养也没有用,因为它还必须面对日夜的蒸发和剥夺,抗击骇人的孤独和寂寞。由此联想,人类的一些文明发祥地也许正像这些树,在千百万个不可能中挣扎出了一个小可能。从树叶丛中看,似乎很成气候;从整体环境看,始终岌岌可危,谁也无法保证它们的存活年限。有人为它们的终于枯萎疑惑不解,其实,真正值得疑惑的是它们何以能够持续,而枯萎则属于正常。正这么想着,眼前的景象变了,黄昏开始来到。沙地渐渐蒙上了黯青色,而沙山上的阳光却变得越来越明亮。没过多久,色彩又变,一部分山头变成炉火色,一部分山头变成胭脂色,色块在往顶部缩小,耀眼的成分已经消失,只剩下晚妆般的艳丽。暮色已重,远处的层峦叠嶂全都朦胧在一种青紫色的烟霞中。此时天地间已经没有任何杂色,只有同一种色调在变换着光影浓淡,这种一致性使暮色都变得宏伟无比。谁料,千顷平漠只让我们看了一会,车队蹿进了沙漠谷地,两边危岩高耸,峭拔狰狞,猛一看,就像是走进了烤焦了的黄山和庐山。天火收取了绿草青松、瀑布流云,只剩下赤露的筋骨在这儿堆积。像要安慰什么,西天还留下一抹柔艳的淡彩,在山岩背脊上抚摸,而沙漠的明月,已朗朗在天。我想,这一切都与人类文明没有什么关系,但它无可置疑的壮美,而且万古不息。人类所做的,只是悄悄地找了一个适合自己居住的小环境而已,略加张罗,是为了沟通,为了方便,为了一点小小的诗意,这也就是所谓的文明。须知几步之外,便是茫茫沙漠。文明太不容易,真应该好好珍惜。18. 说说第段加点的“游丝一缕”在文中的含义。19. 第段写了一棵树,有何用意?20. 赏析画线句段。21. 结合全文,简析标题“枯萎属于正常”的内涵。【答案】18. 比喻人类历史在自然环境中的微小与脆弱 19. 通过描写一棵树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下顽强生存的“奇迹”,联想(与类比)到人类,表明人类文明的发祥与生存也极其不容易,是“在千百万个不可能中挣扎出了一个小可能”,而且“岌岌可危”(答作“赞美生命的顽强与不易”也可)。(意思相近即可) 20. 从色彩及动态两个角度描写暮色,描写色彩用词富于变化,先后使用了“黯青色”炉火色”胭脂色”青紫色”等词语,写出了暮色不断变幻的动态美;“晚妆般艳丽”运用了比喻,写出了沙漠暮色的壮美(“宏伟无比”)。(意思相近即可) 21. 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活动空间其实十分狭小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脆弱),人类文明的产生十分不易,各大文明的消亡危险大于存续机会。(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8题详解】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词语的含义的题目,要求分析第段加点的“游丝一缕”在文中的含义,答题时注意词不离句的原则,可根据语段中的重点句子“原来人类只活动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在赤地荒日的夹缝中飘荡”进行概括。【19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语段作用的题目,要求分析第段写了一棵树的用意,答题时注意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此段通过描写一棵树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下顽强生存的“奇迹”,联想到人类,表明人类文明的发祥与生存也极其不容易,是“在千百万个不可能中挣扎出了一个小可能”,而且“岌岌可危”。【20题详解】这是一道综合赏析语段的题目,要求赏析语段,语段是景物描写,注意从描写的角度和手法等角度分析,从描写角度看,描写色彩用词富于变化,先后使用了“黯青色”炉火色”胭脂色”青紫色”等词语,写出了暮色不断变幻的动态美;从手手法看,“晚妆般艳丽”运用了比喻,写出了沙漠暮色的壮美。【21题详解】这是一道分析标题含义的题目,要求分析标题“枯萎属于正常”的内涵,答题时要结合主旨分析,此文的主旨为人类生存问题,因此标题的含义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活动空间其实十分狭小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脆弱,人类文明的产生十分不易,各大文明的消亡危险大于存续机会。【点睛】散文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三、写作(30分)22.22.请以“风起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700字;(2)不出现校名、人名等与考生个人相关的信息。【答案】风起的日子风起的日子,落英轻舞。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真的分别了。 不再陪我感悟风起风落,不再陪我看云展云舒。在细雨潇潇的日子,不再与我同守一份默契。在那些没有月光的夜,让我一个人独步乡间小路,像个幽灵似的飘来荡去。 女孩是风的心愿,你真的要去飞了吗?不再留恋长长的雨际尽头,那个手握雨伞在路边急切的盼你赴约的男孩? 仅仅一句再见就划掉了所有的一切,挂上电话,世界一下子就空了,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了。许久,听见心底某种破碎的声音,那么轻,那么轻的一种声音,却让我痛彻肺腑。心痛的感觉是什么?心碎的感觉是什么?不敢说!不能说! ; 但我可以告诉你心痛的声音,噼啦高脚玻璃杯与地面亲吻的声音。不愿让你看到我的伤楚,藏起,只用笑脸相应。寒夜独步幽径,冷风侵身的孤独无助,午夜梦回的凄惶酸楚,所有这些,我深深的藏起。只为再见你时,是一个依然笑容、依然无忧的我;只为、只为给你略带忧伤的心境增添一份欢欣。 为你默默流过的泪,为你轻轻拭去的伤,我不在乎你知道不知道,只是希望,希望你能留住这一季,这短短的一季。你明白吗?风起的日子,落英轻舞。如果你走,我不会做任何挽留,我会看着你走,看着你一点一点的走出我的生命,任凭所有的日子在你走后破碎,短裂,流成一条思念的河 独撑一片天空的日子很苦,很冷。但你不会是一个人走。有另一个他的日子,你的世界会很灿烂。千年佛缘,三生宿愿,让他陪你走这人生的路。把给予幸福的权利留给他,把祝福的权利留与我。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归时,月满西楼。千里飞鸿,寄一页信,见字如面。我必泪如雨下,一语平安,偿我岁月水逝。” 夏天的云,高深幽远,柔和的月光静静的洒了一地。抬头望月,是满眼的星,很亮很亮低头,却见自己的影在月下风中恍惚的飘细细的身影被拉成长长的一串省略了又再省略。起风了,天犹寒,水犹寒。【解析】【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作文的题目是“风气的日子”,立意时注意对“风”的阐释,“风”既可以指自然界的实在的“风”,还可以虚指“某种风气”,还可以指“人生的风雨”的“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风湿免疫科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方案讨论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痛症研究專業理論應用測驗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诊断专科综合能力评估答案及解析
- 安全月黑板报讲解
- 2025年急重症医学危重患者监护护理技术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全科医学综合诊断与治疗实操考核答案及解析
- 新质生产力未来发展的产业形态
- 医院场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体现
- 2025年医学遗传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综合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肿瘤外科手术操作技巧考核答案及解析
- 犬猫免疫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无机絮凝剂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医院信息科竞职报告
- 2025年成人高考大专试卷及答案
-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检查表模板
- 中成药合理使用培训课件
- 设备设施运行台账教学幻灯片
- 封路店铺经营补偿方案
- 职业病危害事故救援应急预案
- 2025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测试题和答案
- 医生进基层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