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清明节赴革命圣地心得体会_第1页
2016清明节赴革命圣地心得体会_第2页
2016清明节赴革命圣地心得体会_第3页
2016清明节赴革命圣地心得体会_第4页
2016清明节赴革命圣地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2016 清明节赴革命圣地心得体会 革命老区,革命圣地是新中国的摇篮,今天的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大厦的牢固基石。以下是关于 2016 清明节赴革命圣地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 0xx 年 x 月 x 日至 x 日,参加了院党委组织的共产党员纯洁性教育活动 贵州行,在此次活动中,我看到了什么是纯粹的共产党人,知道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所在,明白了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肩负的责任,懂得了我们每个共产党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只有牢记党的誓言,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 保持党性的纯洁。教育深刻,意义深远,发人深思。 我对这次贵州行总结了六个字,即: “ 三个纯、三个净 ” 。一是在息烽集中营,看到了我党真正的、纯粹的共产党人,那一张张历史图片,那无比险恶的生活环境,许多烈士牺牲时候仅有二十几岁,三十多岁,正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候,他们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他们的信仰 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是信仰和信念支撑着他们,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中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不动摇是多么可贵,是今天我们不能想象的,今天我的党员数量从建党之初的三十几人到了几千万,可是我们这几千万党员中有多少 还保存着那份可贵的信仰呢 ?有多少党员能够为了信仰来牺牲自己呢 ?2 / 8 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我觉得自己就无法与他们相比,羞愧难当啊 !我开始反思,我也将通过这次纯洁性教育,很好地净化自己的思想,更加坚定党的信念,努力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为共产主义事业留下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应有的足迹 ;二是纯洁的大自然,在短短的几天让我感觉身心非常清新,使我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密切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都应该自觉教育群众和带领群众做好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工作,为我们 的子孙后代造福。这次贵州之行,深感大自然对我身心也是一次很好的净化 ;三是纯朴的民风,是这次贵州之行又一个深切的感受。贵州省是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有少数民族 48 个,各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民风民俗,但勤劳、勇敢、团结、纯朴是他们共同的特点,特别是他们崇尚大自然的民风令人崇敬。正是这些共同点,使他们世代相处亦墨,生生不息,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我党民族政策的伟大,看到了我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所做的努力。这一切对我的心灵又是一次净化。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回顾革命历史,缅怀先烈光辉业绩,从而更加清楚的知道新中国 的诞生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的来之不易。认识到我们任何时代的共产党人都必须永远铭记党的历史,缅怀我党先烈、先辈的丰功伟绩。从中获取人生启迪,吸取精神营养,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努力工作,3 / 8 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和平和繁荣的幸福生活,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工作和学习中,做好一名党的事业的实践者、传承者,永葆我党的生命力。 为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广大职工的爱国主义情操,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动内容,在清明节后,我们公司组织了一次赴革命圣地,参加革命老区的活动。我很荣幸的得到了本次学习与 考察的机会。 对于 “ 白公馆 ” 、 “ 渣滓洞 ” ,是在上学的时候读小说红岩,看电影烈火中永生、江姐了解的,所以对这一历史陈迹我是抱着浓厚的兴趣前去参观的。 白公馆、渣滓洞都位于重庆歌乐山中,歌乐山不高,离市区也不远,两处相距也较近,在山中只有五分钟的车程,它们是国民党特务关押、迫害革命志士和进步人士的看守所。白公馆位于半山腰处,是一幢二层别墅,原属于四川一个姓白的军阀的,所以叫 “ 白公馆 ” ,内设地牢、刑讯洞、牢房。渣滓洞四面环山,原是小煤窑,因开采出的煤矸石多,被称为 “ 渣滓洞 ” 。 1944 年,军统 局看中后就想法侵占了煤窑,兴建了看守所。渣滓洞监狱名为 “ 渣滓洞 ” 其实并不是在山洞中,而是紧邻小煤窑一处的一所大院,院墙上有铁丝网 ,院内是十多幢一、二层小楼。解放战争期间,前后有近三百名革命志士和进步人士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在这里,绝大多数牺牲在重庆临近解放的大屠杀中,仅有十多人侥幸幸4 / 8 免。 在这两处的房屋内放置有烈士们生前所用的器具、所写的书信的仿制品 ,墙壁上陈列有一百多位烈士的照片和简单的生平事迹介绍。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比较著名的有江竹筠烈士 (江姐 )、许晓轩烈士、蔡梦慰烈士、陈然烈士等。照片上的烈士们 一个气宇轩昂,没想到竟是那样的年轻 !三十岁以上的很少,大都二十几岁,最小的只有十九岁。他们牺牲在一个人一生中正风华正茂的时侯。为了信仰和理想,经受住了种种严刑拷打和非人折磨,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为党、为人民、为革命毫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至年轻的生命 ! 令人震撼的是, “ 小萝卜头 ” 牺牲时甚至只有八岁,他从八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关押直至八岁被杀害,他一生中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唯一一次见过外面的世界是通过斗争要求随妈妈外出看病 ,在轿子上透过轿子的透气口才看到了一眼。在狱中他小小年纪就可以为同志们 传递信息和物品,他是最年轻的烈士。 眼看着一间间牢房和地下室,心中有种久违的热血沸腾。老虎凳、火盆、烙铁,锈迹斑斑的粗糙刑具就在眼前,心中一阵一阵的颤动。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下,革命先烈依然坚定革命信仰,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心底油然而升一种敬意。 5 / 8 渣滓洞、白公馆位于重庆歌乐山下,是国民党特务关押、迫害革命志士和进步人 士的看守所,这里最多时曾经关押着两三百人,其中绝大部分最后都被敌人残忍杀害。参观渣滓洞、白公馆,看着眼前阴森恐怖的刑讯室,以及摆放其中的各种刑具,无声却又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站在破旧潮湿的牢房里,看着墙上陈列的张张照片和烈士们遗留的家书,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无数人泪流满面。无数年轻的生命为了祖国的革命事业,为了坚定的革命理想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中有我们熟知的江姐江竹筠烈士,她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尽管经历了竹签子、老虎凳等等酷刑,却始终不泄露党的秘密,牺牲时年仅二十九岁。 革命者们关押在这 里,住着阴暗发霉的 “ 一脚半宽 ”牢房地板,吃着长虫腐烂的霉米饭,受的却是老虎凳、狼牙棒、烙铁等非人的酷刑,如果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革命信念,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血肉之躯是如何能够大义凛然的笑傲这些严刑折磨,如何拖拽着遍体鳞伤的身躯、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视死如归的走向刑场。 “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 的铮铮誓言回荡在这歌乐山中,革命烈士们用生命为我们留下的红岩精神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革命烈士的英魂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他们的精神却注定不朽。今天的我们应该牢记红岩精神,牢记他们的 “ 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6 / 8 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 ” ,应该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牢记党的宗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勇于创新,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清明节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全体党员赴贵州遵义参观的活动,在此次活动我们参观了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旧址遗迹重庆白公馆等革命历史教育基地,通过参观活动以及和党员同志们的交流讨论,自己有以下几点感触: xx 年是建党 xx 周年,从我党诞生到今天 xx 年走来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坎坷,是在失败中挫折中坚强的走下来,并最终走向胜利,这个胜 利是来之不易的,有多少年轻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胜利牺牲了,在息烽集中营旧址我们看到一张张历史图片,许多烈士牺牲时候仅有二十几岁,三十多岁,正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候,他们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他们的信仰 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是信仰和信念支撑着他们,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中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不动摇是多么可贵,是今天我们不能想象的,今天我的的党员数量从建党之初的三十几人到了几千万,可是我们这几千万党员中有多少还保存着那份可贵的信仰呢 ?有多少党员能够为了信仰来牺牲自己呢 ?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当然在今天的和平年 代,我们很少要求大家来牺牲,但是我认为信仰是不可以丢弃的,在今天作为一个党员,牢记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就是我们的信仰,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时时7 / 8 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的社会中之所以会存在这么多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党员干部们,丢弃了自己的信仰,把自己凌驾于人民之上。只关注自己的所谓政绩,眼睛只往上看而看不到人民的疾苦,对待老百姓的矛盾和怨气不是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而是打压,看到这些情况确实是让人寒心的。这种现象的产生我想不仅仅是靠学习能解决的,应该认真反思,从制度 上对干部权力进行约束,对政绩考核也应该更注重于人民的满意程度。我们每个党员如果都能牢记自己的使命,坚守自己的信念,加上完善的群众监督和自我监督体系,我想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更加辉煌,只有这样才能告慰那些为了革命牺牲的年轻的生命。 我党执政 xx 多年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 xx 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遵义会议旧址参观时,我们看到了那段真实的历史,三十万红军因为错误的指挥,长征之后仅仅剩下不到三万,对遵义会议的评价是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从军事上讲那个阶段红军是非常失败的,几乎已经被消灭了 ,如果不是特定的偶然历史事件,如日本 37 年全面侵华,如张杨发动 “ 西安事变 ” ,否则今天的历史恐怕要重写,这就是事实,今天我们可以客观的看待那段历史,也证明我们的党是成熟的实事求是的。不回避失败,还要从失败中总结失误,吸取教训,这样才能更好的前8 / 8 进。建党 xx 周年,我们在庆祝的时刻是不是应该认真总结这 xx 年的成败得失呢 ?我认为很有必要。然而我们很多时候却只看到成绩,不看问题和失误,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是 “ 实事求是 ” 的态度。我党很早就提出 “ 批评与自我批评 ” 现在很多地方不但自我批评完全是虚设,别人还不能批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