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以下是关于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 节期节俗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 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 百戏 ” 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朝代沿革唐朝,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元宵节花灯宋朝,宋代元宵除了 “ 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 ” 的狂欢外,还有官员派发利是、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 ;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狱机构会利用灯饰、图2 / 15 像演绎狱户故事或陈列狱具等。元宵节在 宋代发展成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诗人辛弃疾写道: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 16 天。 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清朝,满 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元宵节清朝则只有三天,但是灯火璀璨,灯也更加精致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现代 ,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近年来,代表委员建议元宵节放假。 花灯寄寓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 “ 天地堂 ” 。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着 “ 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 ” 的神位 ;神位前摆着香炉、供品,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 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3 / 15 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在闽南语中 “ 灯 ” 与“ 丁 ” 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有一种 “ 光明灯 ” ,在岁末年初时,把灯笼放在寺庙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顺利。也有农家在田间立长竹竿挂上一盏灯 “ 照田蚕 ” ,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 “ 放天灯 ” ,来由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 “ 祈 福灯 ” 或 “ 平安灯 ” 。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民间都把小孩送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 “ 开灯 ” ,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 元宵节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 “ 上元节 ” 的点缀。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 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4 / 15 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三天 ;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为五天 ;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 “ 试灯 ” ,十五这天叫 “ 正灯 ” ,最末一天叫 “ 残灯 ” 、 “ 阑灯 ” 。也有叫 “ 神灯 ” 、 “ 人灯 ” 、 “ 鬼灯 ” 之说。十四日夜为 “ 神灯 ” ,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 ;十五日夜叫 “ 人灯 ” ,放在门窗、床笫、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 ;十六日夜为 “ 鬼灯 ” , 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上祈天意,下护苍生,神人鬼畜,无所遗漏,元宵灯诗 “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 。 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 “ 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 ” 。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牶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 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 ”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 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牶 “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 范成大也有诗写道 “ 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 ” 5 / 15 诗中的 “ 影灯 ” 即是 “ 走马灯 ” 。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 有灯 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 “ 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 ;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 ” 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 “ 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 更是生动、精彩别致。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 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 北宋欧阳修词: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 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 “ 情人节 ” 。元宵灯联6 / 15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元宵节灯谜对联元初 南宋末,南宋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 (今 扬州 )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 “ 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 ” 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被称为 “ 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 ” 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 “ 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 ” 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 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 ” 对仗工整 ,天衣无缝,堪称妙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 20 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 “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 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 “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 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7 / 15 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 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 “ 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 ” 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 “ 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 ” “ 永乐 ” 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元宵灯谜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那时叫 “ 隐语 ” ,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 “ 谜 ” ,南宋时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南宋后,赏花灯、猜灯谜让元宵节的气氛热闹而温馨。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 “ 灯虎 ”( 也叫文虎 )。传统灯谜的制作讲求一定的格式,需运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谜,是中国独创的文学艺术。 元宵节灯谜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谜联,让大家猜一猜。大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 “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8 / 15 底:猜谜。中国情人节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 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 而不是有人肤浅臆想的七夕。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元宵节 代表性食物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 “ 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 ” 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 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 (公元 685 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9 / 15 模很大,各地同胞欢度元宵节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 20 间,高 150 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 ;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 “ 放夜 ” 。 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 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 音喧杂十余里。 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 .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 .鼓乐游乐 .喧闹达旦,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猜灯谜 “ 猜灯谜 ” 又叫 “ 打灯谜 ,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 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 灯品10 / 15 记载: 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 灯谜 。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历代人们 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耍龙灯,舞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 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 说符篇: “ 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11 / 15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舞狮子 ”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 “ 狮子舞 ” 、 “ 太平乐 ” ,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 、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 元宵 ” 作为食品,在中 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 浮元子 ” 后称 “ 元宵 ”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 “ 元宝 ” 。古时 “ 元宵 ” 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 “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 北方 “ 滚 ”元宵,南方 “ 包 ” 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12 / 15 古代有 “ 七祭 ” ,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 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简称 “ 送灯 ” ,也称 “ 送花灯 ” 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 “ 灯 ” 与 “ 丁 ” 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 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 ;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13 / 15 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 走百病 ” ,也叫游百病,散百 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和汉族一样,部分少数民族兄弟也过元宵节,它们分别是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白族、锡伯族、藏族、纳西族、瑶族、畲族、布依族、壮族、黎族和仡佬族等。 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大理白族对元宵节格外重视,正月十五当天往往要耍龙、舞狮,还组织 “ 金花歌舞队 ” 大闹元宵 ;而大理的弥渡县的花灯唱元宵更是热闹非凡,让人们充分领略云南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 “ 如今,大理的元宵节通常是白族、彝族、汉族一起欢度,不分彼此。 ”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14 / 15 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 ,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 “ 巴乌 ” 意为 “ 打猎归来 ” 。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在台湾,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元宵节,家家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式版)DB15∕T 3217-2023 《内蒙古中西部苦豆子种植技术规程》
- 仪态要大方450字(8篇)
- 妇产科护理主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三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 护理学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 《不同天气系统对气候的影响教案》
- 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满意度调查模板
- 走出来就好800字7篇范文
- 《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高中一年级数学教案》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 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 周秀云
- 2025至2030中国糠醛衍生物市场未来趋势及发展态势展望报告
- VW 50134-EN-2024 PA6用于车辆内部外部的成品零件 材料要求
- 山东省国企资产管理办法
- 腮腺脓肿护理查房
- 美容中医技术课件
- 卸货流程培训
- 儿童素描入门教学课件
- 护理专利相关课件教学
- 2025年中医诊断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