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本管理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工商管理2008年03月05日 星期三 11:22成本管理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成本管理2.成本决策3.成本分析4.成本控制5.成本项目6.一次交互分配法7.约当产量8.期间费用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外购动力费用 B.制造费用 C.工资费用 D.折旧费用2.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是( )。A.产品生产成本 B.期间费用 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D.各成本项目的费用3.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 )。A.6.67 B.6.33 C.5.37 D.64.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 )。A.交互分配前的费用 B.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C.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再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5.在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很少的情况下,适宜采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计划成本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6.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指产品( )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A.工序的工时定额 B.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C.所在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 D.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之半7.如果某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应采用的方法是( )。A.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C.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D.定额比例法8.某产品经三道工序加工而成。每道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15小时、25小时、10小时。各道工序在产品在本道工序的加工程度按工时定额的50计算。第三道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为( )。A.10小时 B.50小时 C.45小时 D.40小时9.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10.成本还原对象是( )。A.产成品成本 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C.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D.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步骤半成品成本费用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1.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 )。A.交互分配法 B.代数分配法C.定额比例法 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2.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有( )。A.产品入库以后发现的生产中的废品的损失B.产品入库以后发现的由于保管不善发生的废品的损失C.降价出后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D.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退发生的损失E.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换发生的损失3.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正确与否取决于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 )。A.按50平均计算各工序完工率 B.分工序分别计算完工率C.按定额比例法计算 D.按定额工时计算E.按原材料消耗定额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 )。A.定额比例法 B.按定额成本计价法C.约当产量比例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E.不计在产品成本法5.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 )。A.半成品对外销售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E.管理上要求提供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6.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 )。A.品种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定额法 E.分类法7.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于( )。A.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B.小批单步骤C.小批量、管理上不需要分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D.大量大批的单步骤E.大量大批的多步骤8.品种法适用于( )。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2.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3. 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4.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一般采用哪几种分配方法?5.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五、计算分析题(第1小题6分,第2、3、4、5小题8分,共38分)1.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 000元。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8元、B产品4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600件、B产品800件。要求: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2.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18 000元,提供修理工时30 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 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4 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4 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22 0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40 0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2 0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2 0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6 000吨公里。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3.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道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 900元,加工费用1 350元。要求:(1) 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2) 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 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4) 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4.某企业生产A产品,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30 000元,直接人工费用2 500元,制造费用1 500元。本月实际发生直接材料费用194 000元,直接人工费25 000元,制造费用15 000元。完工产品5 0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30元,单件工时定额3.8小时。月末在产品4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5元,工时定额2.5小时。要求: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期末在产品成本。1. 6. 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项 目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 计还原前产成品成本15 2006 4205 88027 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18 2406 9805 18030 400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填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100件项 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还原前产品成本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还原后产品总成本产成品单位成本成本管理作业1答案第一章至第四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 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种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的科学管理工作,其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 成本决策:是指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案的比较、分析、判断后,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3. 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对实际成本的水平、构成情况,采用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计算其完成情况、差异额,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的过程。4. 成本控制:是以预先制定的成本标准作为各项费用消耗的限额,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及时揭示实际与标准的差异额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消除差异,保证目标成本实现的过程。5. 成本项目:是指将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照其经济用途分类的项目。工业企业,一般设四个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6. 一次交互分配法:简称交互分配法,它是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步进行分配的方法。第一步,根据各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第二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7. 约当产量:本月完工产品加按在产品完工程度折合为完工产品产量(即在产品约当产量),称为约当总产量,简称为约当产量。8. 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特定产品成本,但容易确定其发生期间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 2.C 3.B 4.D 5.A 6.B 7.B 8.C 9.D 10.D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ABDE 2.BCDE 3.AB 4.ABCE 5.BCD 6.ABC 7.ABC 8.BD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1)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2.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3)建立健全原始记录;(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3.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对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费用应否开支,应开支的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标准,符合开支范围和标准的费用是否都记入本期,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本月损益的期间费用数额。(2)将应计本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并按成本项目分别反映,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3)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费用与本月费用之河,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4.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2)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3)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4)约当产量法;(5)按定额成本计价法;(6)定额比例法;(7)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5.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各自适用的条件:(1)品种法。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例如发电、采掘等企业。对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或车间,如果生产规模较小,或者按流水线组织生产,或者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的全过程是集中封闭式生产,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例如砖瓦厂、造纸厂和中小型水泥厂等。(2)分批法。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例如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以及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生产企业,对于新产品的试制、工业性修理作业和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等也可以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3)分步法。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复杂生产的企业,如纺织、冶金、造纸等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五、计算分析题(共38分)1. A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6008=4 800B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8004=3 200 甲材料费用分配率=10 000(4 800 3 200)=1.25 A产品应分配负担甲材料费用=4 8001.25=6 000(元) B产品应分配负担甲材料费用=3 2001.25=4 000(元)2.具体计算见表格后面的计算步骤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项 目交 互 分 配对 外 分 配辅助生产车间名称修理车间运输车间合计修理车间运输车间合计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8 00022 00040 00018 20021 80040 000供应劳务数量30 00040 00028 50038 000费用分配率0.600.550.63860.5737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的分配修理车间耗用数量2 000分配金额1 100运输车间耗用数量1 500分配金额900分配金额小计9001 100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分配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数量24 00032 000分配金额15326.4018358.4033 684.80管理费用耗用数量4 5006 000分配金额2 873.603 441.606 315.20合 计9001 10018 20021 80040 000交互分配时费用分配率(修理车间)=18 00030 000=0.60 费用分配率(运输车间)=22 00040 000=0.55修理车间应负担运输车间的费用=2 0000.55=1 100(元)运输车间应负担修理车间的费用=1 5000.60=900(元)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修理车间的费用总额=18 000 1 100900=18 200(元)运输车间的费用总额=22 000 9001 100=21 800(元)费用分配率(修理车间)=18 200(30 0001 500)=18 20028 500=0.6386费用分配率(运输车间)=21 800(40 0002 000)=21 80038 000=0.5737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修理车间的费用=24 0000.6386=15 326.40(元)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费用)应负担修理车间的费用=18 20015 326.40=2 873.60(元)(或=4 5000.6386=2873.60小数点后可能会有点差异,但基本生产车间与行政管理部门分配费用之和应等于18 200元)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运输车间的费用=32 0000.5737=18 358.40(元)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费用)应负担运输车间的费用=21 80018 358.40=3 441.60(元)(或=6 0000.5737=3441.60小数点后可能会有点差异,但基本生产车间与行政管理部门分配费用之和应等于21 800元)3.(1)第一道工序完工率70%50%35%第二道工序完工率70%30%50%85%(2)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035%105(件)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085%255(件)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5255360件(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5.8加工费用分配率1350(140360)2.7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405.8812(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605.82088(元)完工产品加工费用1402.7378(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602.7972(元)(4)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元)4. A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项 目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30 0002 5001 50034 000本月生产费用194 00025 00015 000234 000= 费用合计224 00027 50016 500268 000=( )费用分配率1.41.3750.825完工产品费用定额150 00019 00019 000=实际210 00026 12515 675251 800月末在产品费用定额10 0001 0001 000=实际14 0001 37582516 200完工产品定额材料费用=5 00030=150 000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5 0003.8=19 000在产品定额材料费用=40025=10 000 在产品定额工时=4002.5=1 0006.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量:100件项 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还原前产品成本15 2006 4205 88027 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18 2406 9805 18030 400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0.5-152009 1203 4902 59015 200还原后产品总成本9 1209 9108 47027 500产成品单位成本91.299.1084.7275还原分配率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15 20030 4000.5半成品还原成本还原分配率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项目金额 半成品成本还原(原材料)0.518 2409 120(元) 半成品成本还原(工资及福利费)0.56 9803 490(元) 半成品成本还原(制造费用)0.55 1802 590(元) 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前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 还原后原材料9 120(元) 还原后工资及福利费6 4203 4909 910(元) 还原后制造费用5 8802 5908 470 产成品单位成本还原产成品各成本项目产量 产成品单位成本(原材料)9 12010091.2 产成品单位成本(工资及福利费)9 91010099.1产成品单位成本(制造费用)8 47010084.7产成品单位成本(9 1209 9108 470)100275成本管理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工商管理2008年03月05日 星期三 11:43成本管理作业2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1.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 )。A.倒扣测算法 B.比率测算法 C.选择测算法 D.直接测算法2.确定功能评价系数常常采用的方法是( )。A.对比法 B.评分法 C.定性分析法 D.定量分析法3.完全成本法下保本量的计算公式是( )。A.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B.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期末固定成本期初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D.固定成本(期初固定成本期末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4.在材料消耗定额变动的情况下,材料价格的变动对产品成本产生的影响用公式表示为( )。A. 材料消耗定额降低直接材料占成本的B. 材料价格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的C. 材料价格降低(1材料消耗定额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的D. 1(1材料消耗定额降低)(1材料价格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的5.半成品成本中的变动成本属于( )。A.相关成本 B.无关成本 C.专属成本 D.机会成本6.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生产工资费用定额是按下式计算的:( )。A.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实际单价B.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计划单价C.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实际单价D.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计划单价7.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定额差异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一般采用( )。A.计划成本的比例 B.定额成本的比例 C.材料成本的比例 D.制造费用的比例8.作业成本计算法最重要的优点在于( )。A.促进企业组织方式变革 B.作业的计量和分配较为客观C.促使管理人员加强成本控制 D.简化了成本计算程序9.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 )。A. 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B. 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高C. 订购量越小,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D. 无论订购量多少,计算出的单位成本都是相同的10.倒推成本法的应运而生是遵循了( )。A.成本效益原则 B.配比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谨慎性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企业确定的产品目标成本还需进一步分解,分解的主要方式有( )。A.按产品组成分解 B.按产品结构分解C.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 D.按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分解E.按功能评价系数分解2.本量利分析在成本预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 )。A.保本点的预测 B.保利点的预测C.保利成本的预测 D.风险条件下的成本预测E.保净利点的预测3.产品总成本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主要有( )。A.高低点法 B.一元回归直线法C.移动平均法 D.简单平均法E.指数平滑法4.相关成本与产品成本不同,它具有以下特征:( )。A.所属概念多样化 B.属于历史成本C.账簿中不反映 D.凭证中反映E.决策中考虑5.边际分析法主要适用于以下问题的决策( )。A.产品组合规划 B.最佳采购批量C.最佳生产批量 D.最佳质量成本E.亏损产品6.确定最佳质量成本时,应考虑的成本有( )。A.预防成本 B.检验成本C.内部质量损失 D.外部质量损失E.储存成本7.在定额法下,计算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时,需要的指标有( )。A.产品原材料的定额费用 B.产品原材料的计划费用C.原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 D.原材料定额变动差异E.原材料成本差异率8.标准成本差异一般分为( )。A.数量差异 B.价格差异 C.品种差异 D.结构差异 E.工时差异9.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A.成本计算基础不同 B.成本计算对象不同C.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D.费用分配标准不同E.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同10.采用倒推成本法通常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A. 管理当局认为详细的成本记录是多余的B. 每种产品都有一套标准成本C. 会计人员有较丰富的成本核算经验D. 存货数量相对较少E. 倒推成本法不会扭曲成本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成本预测有一个过程,只要依据相关信息建立起成本预测模型,即意味着成本预测程序的结束。( )2.在产销平衡假定的前提下,利用倒扣测算法确定的目标成本即产品生产目标成本。( )3.只要各产品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就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成本规划。( )4.通常功能多,质量好的产品,其成本较低。( )5.预防和检验成本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下降。( )6.如果企业用同一生产设备轮换分批生产几种产品和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依据年调整准备成本和年储存成本之和最低原理来确定其共同的最佳生产批次。( )7.成本控制的例外原则是指要对差异较大的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8.在制定计划成本时,计划成本的口径与实际成本不同。( )9.作业成本计算法是通过分析成本发生的动因,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 )10.作业按主次关系分类可分为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 )11.作业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 )12.成本动因与作业之间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13.作业的目的不同于某一项具体工作目的,作业的划分是循着成本动因展开的,这为按照成本动因分配费用提供了基础。( )14.作业成本计算仅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并非是一种现代成本管理的方法。( )15.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两者虽然在整体框架上基本相同,制造费用也分为归集和分配二个过程,但其成本的归集点及分配的方法存在着显著的差别。()16.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间接费用采用统一的总量标准进行分配,准确性较好;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间接费用分配的基础是作业的数量,是成本动因。()17.传统成本计算法所有生产成本都将分配到产品中去,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首先要确定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出各种作业成本,然后以某种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18.作业成本计算法适用于生产经营的作业环节不多,各种产品需要技术服务的程度相差不大的情况。()19.作业成本计算法通常能恰如其分地反映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变动关系。()20.倒推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核算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21.倒推成本法尤其适用于那些采用适时生产制度而使存货水平很低的企业。()22.倒推成本法有三种基本类型,其区别在于记账时所采用的账户有所不同。()23.在适时生产制度下,由于自动化水平相对较高,直接人工成本很少,因此可将其与制造费用合并记入“加工成本”账户。()24.在适时生产制度下,由于在产品数量较多,应为其单独设置账户。()25.倒推成本法没有严格遵循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该方法没有确认在产品成本。()四、计算分析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6分,第4小题5分,第5小题8分,第6小题5分,第7小题9分,第8小题10分,共55分)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价为2000元,销售量为3000件,税率为10%,成本利润率为20%。要求:(1)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2)若该产品由A、B、C、D、E、F六种零部件组成,利用评分法各零部件的累计得分分别为:4、3、2、4、1、1,分解目标成本。(3)若该产品由3个工序加工而成,相关的成本结构资料如下表所示,分解目标成本。 成本项目成本结构直 接 材 料半 成 品直 接 工 资制 造 费 用第一工序成本结构第二工序成本结构第三工序成本结构 80 7585 12 15 1081052.某企业预计计划年度继续生产甲产品,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如下:产品产量平均增长20%,原材料消耗降低5%,原材料价格平均降低2%,生产工人平均工资增长10%,劳动生产率提高15%,变动性制造费用增加18%,废品损失减少10%。基期各成本项目占产品成本的比重分别为:直接材料58%,直接工人25%,变动性制造费用10%,固定性制造费用5%,废品损失2%。要求预测计划期甲产品成本的总降低率。3.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单位:元 产品项目ABC合 计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50000030000050000150000300000210000300006000020000019000020000100001000000700000100000200000要求:(1)若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不能用于其它方面,C产品应否停产?(2)若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可以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贡献边际15000元,C产品应否停产?4.某企业每年需用某零件3000件,一车间可以对其进行加工,发生的成本如下:变动生产成本20000元,固定生产成本7000元,追加工具一套,价值4000元。如果外购,每件单价为8元,同时闲置的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贡献边际2000元。要求做出外购与自制的决策。5.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该种产品由A、B、 C三个部件组成。A部件由甲、乙、丙三个零件组成。各种零件有关的定额资料如下:(1)甲零件材料消耗定额8千克,每千克计划单价5元;工时消耗定额为10小时。A部件需要甲零件数量为2个。(2)乙零件材料消耗定额5千克,每千克计划单价4元;工时消耗定额为9小时。A部件需要乙零件数量为4个。(3)丙零件材料消耗定额3千克,每千克计划单价3元;工时消耗定额为8小时。A部件需要丙零件5个。(4)装配A部件的工时定额为6小时。(5)每小时直接工资定额为2元,制造费用定额为1.5元。B部件的定额成本为600元,C部件的定额成本为835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产成品单位定额成本。6.某企业2000年10月份原材料定额费用及脱离定额差异汇总表如下:原材料类别材料编号计划单价定额费用计划价格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原 料96025858605530主要材料47685890920辅助材料35552380350合计-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原材料定额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并将计算的结果填入上表中。7.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10件,月初在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月初在产品资料成本项目产 量消耗定额计划单价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差异直接材料10120千克4.55400 800 150直接工资10140小时0.37518-120-制造费用10140小时0.28392-80-合 计-6310 600 150自本月初起,原材料消耗定额由120千克降低为115千克,工时由140小时降低为130小时。本月份甲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为2405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直接工资为2350元,制造费用为1700元。本月投产50件,月末完工45件。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定额法计算甲产品的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8.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产量及直接成本等资料表项 目甲 产 品乙 产 品产量(件)20000040000定购次数(次)410机器制造工时(小时)400000160000直接材料成本(元)240000002000000直接人工成本(元)3000000600000制造费用明细及成本动因表项 目制造费用金额成本动因材料验收成本300000定购次数产品验收成本470000定购次数燃料与水电成本402000机器制造工时开工成本220000定购次数职工福利成本190000直接人工成本设备折旧300000机器制造工时厂房折旧230000产量材料储存成本140000直接材料成本经营者薪金100000产量合计2352000要求:(1)分别按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成本法求出甲、乙两种产品所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分别按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3)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并说明其原因。成本管理作业2答案第五章至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 2.B 3.C 4.C 5.A 6.D 7.B 8.C 9.A 10.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CD 2.ACD 3.ABCDE 4.ACE 5.BCD 6.ABCD 7.ACE 8.AB 9.BCDE 10.ABDE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四、计算题(一共8小题,共55分)1、(1)企业的目标成本=产品预计销售收入(1税率)(1 成本利润率)=2 0003 000(110%)(1 20%)=4 500 000(元)(2)该种产品的目标单位成本=4 500 0003 000=1 500(元)A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4(4 3 2 4 1 1)=400(元)B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3(4 3 2 4 1 1)=300(元)C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2(4 3 2 4 1 1)=200(元)D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4(4 3 2 4 1 1)=400(元)E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1(4 3 2 4 1 1)=100(元)F零部件的目标成本=1 5001(4 3 2 4 1 1)=100(元)(3)目标成本分解计算表成本项目目标成本第三工序目标成本第二工序目标成本第一工序目标成本直接材料其中:半成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1 50085%=1 2751 50010%=1501 5005%=751 27575%=956.251 27515%=191.251 27510%=127.5956.2580%=765956.2512%=114.75956.258%=76.50合 计1 500 1 500 1 275 956.252、直接材料费用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率成本降低率=1(15%)(12%)58%4.00%直接工资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率成本降低率=1(1 10%)(1 15%)25%1.09%制造费用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率成本降低率(变动制造费用影响)= 1(1 18%)(1 20%)10%0.17%成本降低率(固定制造费用影响)= 11(1 20%)5%0.83%废品损失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率成本降低率=10%2%=0.2%甲产品成本的总降低率=4% 1.09% 0.17% 0.83% 0.2%=6.29%3、(1) 停产后利润总额分析表 单位:元 产品项目AB合计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贡献边际减:固定成本500 000300 000200 00062 500* 300 000 210 000 90 000 37 500* 800 000 510 000 290 000 100 000 利 润 137 500 52 500 190 00062 500=500 000800 000100 00037 500=300 000800 000100 000亏损产品停产后,如果闲置的能力不用于其他方面,企业的利润比停产前下降10 000元,所以C产品不应停产。(2) 差量损益分析表 单位:元 方案 项目继续生产停止生产差异额相关收入相关成本其中:变动成本 机会成本200 000205 000190 00015 000 0 0 0 0 200 000 205 000差量损益 -5 000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的能力如果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比继续生产多获利5 000元,所C产品应停产。4、相关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相关成本 自 制 外 购变动成本机会成本 20 000 4 000=24 000 2 000 3 0008=24 000合 计 26 000 24 000从表中来看,外购零件比自制零件节约成本2 000元,故应外购。5、 零件定额成本计算表零件名称材料定额成本工资定额成本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定额成本合计甲85=40 102=20 101.5=15 75乙 54=20 92=18 91.5=13.5 51.50丙 33=9 82=16 81.5=12 37 部件定额成本计算表 部件名称:A部件 零件名称需用数量材料定额成本工资定额成本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定额成本合计 甲 2402=80202=40 152=30 150 乙 4 204=80 184=72 13.54=54 206 丙 5 95=45 165=80 125=60 185 装配成本 62=12 61.5=9 21合 计 205 204 153 562产成品定额成本=A部件的定额成本 B部件的定额成本 C部件的定额成本=562 600 835=1 997(元)6、定额差异计算表 单位:元原材料类别材料编号计划单价定额费用计划价格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原 料9602585 86046 8805 53044 240 -330-2 690主要材料476858904 450 9204 600 30 150辅助材料3555 2380 760 350 700 -30 -60合 计52 090 49 540 -330-2 550= = = =7、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定额变动差异=(115-120)4.5010=-225(元)直接工资定额变动差异=(130-140)0.3710=-37(元)制造费用定额变动差异=(130-140)0.2810=-28(元)本月投产产品定额成本的计算:直接材料定额成本=115504.50=25 875(元)直接工资定额成本=130500.37=2 405(元)制造费用定额成本=130500.28=1 820(元)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24 050-25 875=-1 825(元)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25 875-1 825)(-1%)=-240.50(元)脱离定额差异合计 -2 065.50(元)直接工资定额差异=2 350-2 405=-55(元)制造费用定额差异=1 700-1 820=-12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编制如下“产品成本计算单”: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本月费用费用合计分配率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成本项目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定额成本定额变动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实际成本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直接材料5400 800 150 -225 225 25875 -2065.50 31050 -1265.50 375 -0.04 0.012 23287.5 -931.5 279.45 22635.45 7762.5 -334 95.55 直接工资518 -120 - -37 37 2405 -55 2886 -175 37 -0.06 0.0128 2164.5 -129.87 27.71 2062.34 721.5 -45.13 9.29 制造费用392 -80 - -28 28 1820 -120 2184 -200 28 -0.0915 0.0128 1638 -149.88 20.97 1509.09 546 -50.12 7.03 合计6310 600 150 -290 290 30100 -2240.50 36120 -1640.50 440 - - 27090 -1211.25 328.13 26206.88 9030 -429.25 111.87 完工产品定额成本的计算结果如下:直接材料定额成本=451154.50=23287.50(元)直接工资定额成本=451300.37=2164.50(元)制造费用定额成本=451300.28=1638(元)8、(1)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分配率=2 352 000(400 000160 000)4.2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0 0004.2=1 680 00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60 0004.2=672 000(元)作业成本法下材料验收成本的分配率=300 000(10 4)=21 428.5714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验收成本=21 428.57144=85 714.2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验收成本=21 428.571410=214 285.71(元)产品验收成本分配率=470 000(10 4)=33 571.4286甲产品应负担的产品验收成本=33 571.42864=134 285.71(元)乙产品应负担的产品验收成本=33 571.428610=335 714.29(元)燃料与水电成本分配率=402 000(400 000 160 000)=0.7179甲产品应负担的燃料与水电成本=0.7179400 000=287 16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燃料与水电成本=0.7179160 000=114 840(元)开工成本分配率=220 000(10 4)=15 714.2857甲产品应负担的开工成本=15 714.28574=62 857.14(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开工成本=15 714.285710=157 142.86(元)职工福利成本分配率=190 000(3 000 000 600 000)=0.0528甲产品应负担的职工福利成本=0.05283 000 000=158 40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职工福利成本=0.0528160 000=31 600(元)设备折旧分配率=300 000(400 000 160 000)=0.5357甲产品应负担的设备折旧=0.5357400 000=214 28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设备折旧=0.5357160 000=85 720(元)厂房折旧分配率=230 000(200 000 40 000)=0.958335甲产品应负担的厂房折旧=0.958335200 000=191 667(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厂房折旧=0.95833540 000=38 333(元)材料储存成本分配率=140 000(2 400 000 2 000 000)=0.031818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储存成本=0.0318182 400 000=76 364(元)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储存成本=0.0318182 000 000=63 636(元)经营者薪金分配率=100 000(200 000 40 000)=0.416667甲产品应负担的经营者薪金=0.416667200 000=83 333(元)乙产品应负担的经营者薪金=0.41666740 000=16 667(元)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5 714.29134 285.71287 16062 857.14158 400214 280191 66776 36483 333=1 294 061.14(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14 285.71335 714.29114 840157 142.8631 60085 72038 33363 63616 667=1 057 938.86(元)(2)传统成本法下:甲产品的总成本=24 000 0003 000 0001 680 000=28 680 000(元)甲产品的单位成本=28 680 000200 000=143.4(元)乙产品的总成本=2 000 000600 000672 000=3 272 000(元)乙产品的单位成本=3 272 00040 000=81.8(元)作业成本法下: 甲产品的总成本=24 000 0003 000 0001 294 061.14=28 294 061.14(元)甲产品的单位成本=28 294 061.14200 000=141.47(元)乙产品的总成本=2 000 000600 0001 057 938.86=3 657 938.86(元)乙产品的单位成本=3 657 938.8640 000=91.45(元)(3)作业成本法下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都要比传统成本法下的低;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则恰恰相反,作业成本法下要比传统成本法下的高。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两种方法的分配标准不一致,传统成本法按照统一的机器工时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甲产品所用机器工时多,相应分到的制造费用也大;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为基础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由于乙产品的订购次数远远多于甲产品,在以定购次数为成本动因分配时,乙产品所负担的制造费用大大增加,从而导致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上升,而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则下成本管理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工商管理2008年03月05日 星期三 11:45成本管理作业3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A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B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C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D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2.在编制直接材料成本计划时,应根据产品的产量、单位产品材料的定额消耗数量乘()。A材料的计划消耗数量 B材料的标准消耗数量C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睡眠监测助手App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法律旅游线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游戏物品交易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乳制品国际合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考前冲刺模拟题库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模拟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教育系统“校园引才”27人笔试备考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分析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能力提升B卷题库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消防员消费观教育
- 玉竹栽培技术课件
- 绿色金融培训课件
- 煤矿掘进科培训课件
- 2026《衡中学案》高考一轮总复习 生物学 全书
- 《教室不乱跑》课件
- 2025混凝土建材购销合同范本
- 支教考试笔试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餐饮公司中标协议书
- 入股瑜伽店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