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5 曲靖一中 2016 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 I 卷第( 11) -( 12)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2 / 25 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 ,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 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 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访倪元镇山水:“ 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3 / 25 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 “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 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 “ 自然的纯粹性 ” ,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1下列对 “ 静寒境界 ”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是片宁静的天地,但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2关于中国画对 “ 静寒之境 ” 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 25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即使像溪山行旅图 中的飞瀑,也在空寂中失去了喧嚣。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 ,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 “ 自然的纯粹性 ” 。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刁彦能,字德明,上蔡人,父礼,遇乱徙家宣州。彦能少孤,事母笃孝。家贫,无以养,乃事节度使王茂章。茂章叛吴归5 / 25 吴越,彦能以帐下当从,乃使家人扶其母伺于道左,彦能泣告茂章日: “ 彦能有老母在此,不能舍而从公,敢请死。 ”茂章哀其意,许之,乃驰还宣州。而城中已乱,彦能登城,以剑招之日: “ 我从王府来,大军已近,尔辈无妄动。 ” 众信之,稍定。义祖 闻而嘉之,以为军校,事 其子知训于广陵。知训狂恣,彦能每切谏,不听,然亦不加罪。牙将马谦以众拥吴主登宫门,将杀知训,彦能从朱瑾 入,手斩谦以献,赏赍甚厚。然彦能警敏,观知训必败,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以爪语烈祖烈祖悟,亟起去。而尝从知训宴烈祖于山光寺,复欲加害,弟知谏摘语 烈祖,烈祖亦驰去。知训取佩刀授彦能使追杀之,及于途,举刀示先主,乃还,以不及告。及知训死, 义祖见彦能谏书,叹异,复使事知谏于润州,迁裨将。烈祖代吴,入为环卫,迁至天威军都虞候、左街使。金陵数大水,秦淮溢,东关尤 被害。彦能请筑堤为斗门疏导之,水患稍息。元宗嗣立,出为饶州节度使,徙信州,又徙建州留后、抚州节度使。彦能好读书,在镇委文吏,颇有治称。好作诗,尝与李建勋相酬赠,建勋因燕见及之,元宗笑日: “ 殊不知彦能乃西班学士也。 ” 性矜庄,燕居容服不少惰。时贵宴饮,或蓬首裸袒,彦能在坐,则皆肃然。保大末年卒,年六十八。子珩,事后主为秘书郎、集贤校理,以文翰见知。擢直清辉6 / 25 殿,阅中外章奏。国亡,入朝,仕至兵部郎中、直秘阁、崇文院检讨,淳淡夷粹,恬于仕进。暇日鼓琴围棋,不交人事。珩孙约,亦名士,久在三馆 。晚筑室润州,号藏春坞,王安石、苏轼皆尊爱之。 (节选自陆游南唐书) 【注】 义祖:指徐温,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臣,南唐烈祖徐知诰(李舁)的养父。 朱瑾:南唐将领。 摘语:私语。 三馆:唐以统文馆(即昭文馆、修文馆)、集贤殿书院、史馆为三馆。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以爪语烈祖 B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以爪语烈祖 c而人望在烈祖心常 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 行酒以爪语烈祖 D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 行酒以爪语烈祖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7 / 25 A少孤一般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文中单指父亲去世。古人成年后死了父亲或父母双亡就不能称 “ 孤 ” 。 B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其僚属由节度使辟举,上报朝廷批准。 c “ 卒 ” 是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原本适用 范围很广,后专指平民百姓死。而古代天子死称 “ 崩 ” ,诸侯死称 “ 薨 ” ,士死称 “ 不禄 ” 。 D “ 迁 ”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 “ 迁 ” 字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右迁;降级叫左迁;平级调转叫迁调。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刁彦能侍奉母亲十分孝顺。他因为家贫无以奉养至亲而人仕,后来又因为要侍奉母亲而离开了王茂章。 B刁彦能遇事临危不惧。在宣州大乱之时他挺身而出,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此举深受义祖认可和嘉奖。 c刁彦能机警敏捷, 有很强的预见力。在知训和烈祖的斗争中,他多次设法庇护烈祖,使其免于难。 D刁彦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既懂得通过疏导来消除水患,又以文采被重用,还曾负责阅览中外章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而尝从知训宴烈祖于山光寺,复欲加害。( 5 分) 8 / 25 ( 2)时贵宴饮,或蓬首裸袒,彦能在坐,则皆肃然。(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 8-9 题。 新荷叶 南宋 辛弃疾 曲水流觞,赏心乐事良辰。兰蕙光风,转头天气还新。明眸皓齿,看江头、 有女如云。折花归去,绮罗陌上芳尘。 能几多春。试听啼鸟殷勤。览物兴怀,向来哀乐纷纷。且题醉墨,似兰亭、列序时人。后之览者,又将有感斯文。 8这首词的第二句出自谢灵运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词作者在良辰三月上巳节这一天有哪些见闻?请结合词的上阙内容简要概括。( 6 分) 9作为 “ 后之览者 ” ,辛弃疾将他对王羲之兰亭集序一文的感受蕴藏在了本词当中,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 分。( 6 分) ( 1)李商隐的诗句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 9 / 25 ( 2)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苏轼以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 ,。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 “” 之雄心,也只怕会有 “” 的结局。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的方框涂黑。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略)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驯火者 火箭如喷着火舌的莽兽巨龙,梁思礼这些第一代中国 “ 驯火者 ” 就要为这头巨兽套上笼头,绑上马鞍,驾着它从战争的废墟驰向航天的大门。 中国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出生在 “ 文革 ” 最乱的年代。“ 生于乱世,先天不足 ” ,注定了这枚火箭多舛的命运。 那时,留美归国的梁思礼担任该型号火箭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远程运载火箭要求精度更高, 控制系统也要更进一步,原有的分离元件组成的计算装置,体积、重量过大,必须做10 / 25 出小型弹上计算机。这在当时,是个棘手难题。 梁思礼大胆决策,决定采用 “ 惯性平台 计算机方案 ” 。但这种方案必须用到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在当时技术成熟度并不高,对于导弹研制和发射来说,这块神秘莫测的区域虽然诱人却少有人染指。当时只有美国的一款洲际导弹用过,但元器件经常出问题。 梁思礼和负责制导控制的同志,决定从系统设计上解决集成电路稳定性问题。他们重新推导了制导方程和关机程序,最后拿出了一个方案,减少了三分之一集成电路,不仅为计算机 “ 瘦 了身 ” ,还解决了可靠性的问题。 然而,与政治上的压力比起来,技术上的压力还只是小儿科。 1969 年底,军管会与北京市联合组织 “705” 大会战,提出了 “ 改革研制程序,不搞烦琐哲学 ” 的口号,用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抓科研。大会战虽然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但是以群众运动方式研制导弹,使大部分设备在试验时问题百出,有的不得不回厂返修,甚至重做。 梁思礼被逼无奈,想出了另一个对策。他说: “ 当时我留了一个后手,我没敢把弹上所有的东西拿去会战,仅仅同意把地面设备、电源设备,这些不是太重要的东西拿去会战了。结果会战表面轰轰烈 烈,其实回来以后还得返修整顿,搞得非常被动。 ” 就在这样的闪转腾挪中,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步步进11 / 25 行着。 1971 年春天,远程运载火箭各个分系统完成,送到 211 厂做总装测试。测试中,梁思礼发现笔录仪上出现了一个不应该有的 “ 毛刺 ” 干扰,而且时有时无。为了查明原因,梁思礼带领技术人员 “ 守株待兔 ” 等了几个小时,最后发现是相邻车间用电载荷瞬间突变造成的。还有一次,因为脱落插头里的一颗小钢珠不见了,梁思礼就要带着大家趴在厂房里找上几个小时。总装阶段中,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 后来,在解决航天的可靠性问题上,梁思 礼提出了 “ 十倍理论 ” ,意思是在概念设计阶段,花一块钱能解决的问题;拖到方案设计阶段,就要花十元钱才能解决;到了出样阶段,要花一百元钱 而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中,最后的问题又何止十倍?为了搞掉这些 “ 毛刺儿 ” ,梁思礼带着同事在 211厂不分昼夜拼命干,一干就是五十天,最后把自己累得尿血住院。 1977 年,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走上正轨,连续六次试验都取得成功。 1980 年,梁思礼带领九人精度小组,对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的设计、工艺、环境和可靠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精度分析工作。 1985 年,他摘取了国 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桂冠。 倘若时空能像纸张一样轻松折叠,用铅笔在上面戳个洞,再展开:美国普渡大学模拟电网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梁思礼,五12 / 25 院里夜夜鏖战的梁思礼,酒泉发射基地里做着发射前最后检查的梁思礼,站在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领奖台上的梁思礼 在每一个节点,梁思礼眸子里不变的热情抵御着时间的轮番攻击。时间夺去了他的青春,却没能撼动他的初心 对中国航天不倦的追 (有删改) 相链接 他住的地方并不大,房子的装修也很简单、朴实。这栋房子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房子,还有唐山大地震时留下的裂缝。 (黄奔我和梁 启超之子梁思礼的交往) 梁思礼说: “ 我们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 爱国 。父亲生前曾说过, 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 这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 ” (梁思礼院士自述) 梁思礼坦言,真善美需要坚持,有时候还要吃些苦头。 “ 吃苦头就吃吧! ” 他爽朗地笑着说,自己最喜欢萧伯纳的一句话: “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 (刘茜访梁启超之子梁思礼)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13 / 25 ( 5 分) A梁思礼深受父亲爱国热情的激发,他看到了当时中国航天事业筚路蓝缕的艰辛,成为第一代 “ 驯火者 ” 也因此成了他留美归国的动力。 B作品说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命途多舛, “ 先天不足 ”主要指中国当时的航天科研力量相对薄弱, “ 生于乱世 ” 主要指研发工作受到了 “ 外行指导内行 ” 的干扰。 c梁思礼在工作中有着 “ 拼命三郎 ” 的美誉,他带领 211厂的同事不分昼夜地处理着层出不穷的问题,以至于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 D作品以 “ 驯火者 ” 为题,新颖生动,既突出了远程运载火箭难以驾驭的特点,更凸显了航天工作者无畏的勇气和强大的力量。 E梁思礼笑看人生,淡泊名利,提倡继承先辈的业绩,尽己所能,将之发扬光大,然后从事 教育工作,言传身教,薪火相传,努力培养莘莘学子。 ( 2)梁思礼身上体现了中国第一代 “ 驯火者 ” 所具有的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 ( 3)作品最后一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6 分) ( 4)梁思礼提出 “ 十倍理论 ” 的背景和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8 分) 14 / 25 第 II 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 “ 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 ” ,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 “ 召唤恶魔 ” ,玩火自焚。 有段时间,沪深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 绿行中国 ” 是一项公益环保活动,要想让它深入人心,既需要大张旗鼓的昭告,还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 。 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及家庭情况等,作为班主任,他都了如指掌。 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A B c D 14下列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城市发展,人才是基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南京人意识到,单靠自身的人才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15 / 25 市发展。 B一位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 “ 骑马舞 ” 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 c从先秦到清 代,无数诗篇中留下了 “ 马 ” 矫健的身姿;而在文学之外,马的形象也跃然 “ 纸下 ” ,化成马形器物进入了 “ 寻常百姓家 ” 。 D不仅韩剧有爱情的美好,也有诚实守信、礼让谦恭、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而且充满时尚文化元素,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5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 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5分) 自动驾驶汽车到底可不可行?近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兴趣越来越大。数据显示,交通事故是人类死亡十大杀手中唯一的非疾病原因,而 98%的交通事故由人为错误造成;此外,预计到 2050 年城市内交通拥堵时间将翻一倍。由此,人们16 / 25 认为 的理由是: ,而且能为人们节省时间。但是,让没有感情的机器开车,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机器, 。最近对德国民众的调查显示, 60%的人不愿意尝试自动驾驶。 17下面是某班级 “ 探访留守儿童 ” 活动的构思框架,请将这个构思用 一段话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字。( 6 分) 六、作文( 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人生旅途,记忆林林总总,但,什么样的记忆,才会深深地铭在心底,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风化 ?它也许是个人的失与得,也许是家庭的悲与喜,也许是国家的屈辱与荣光,也许是人类的迂回与进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 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7 / 25 参考答案 1 D 2 D 3 A 2试题分析: D 对应原文 “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 !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 ,可知是将 “ 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 ” 全然荡去,而不是用它反衬生机。所以选 D。 3试题分析: B 第 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为了论证 “ 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 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 。 c 题干中两者并未构成因果关系,且原文中并未提及中国画是听觉艺术。 D 原文中说 “ 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 ” ,而并未说 “ 静之寒就是空之寒 ” ,且中国艺术保持 “ 自然的纯粹性 ” 与 “ 静之寒 ”“ 空之寒 ” 没18 / 25 有关系。所以选 A。 4 D 5 c 6 D 7( 1)(彦能)曾经跟从知训在山光寺宴请烈祖,(知训)想再次加害烈祖。 ( 2)当时权贵们在一起聚会饮酒,有的人披头散发,袒胸露腹,(如果)刁彦能在席,(大家)就都会恭谨庄重。 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根据上 下文把握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言标志,如:虚词、对话标志、对偶、排比、特殊句式等来断句,最后运用排除法,针对选项中不同的断句点分析、排除。根据上文的语意,此句表述的意思是,知训想要加害烈祖而刁彦能智救烈祖之事。主语标志有 “ 知训 ”“ 彦能 ” ; “ 数欲害之 ” 的主语也是“ 知训 ” ,所以应该在其前断开;虚词标志有 “ 而 ” 。 5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 项,古代大夫死称为 “ 卒 ” ,平民百姓死称为 “ 死 ” 。 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 项,“ 以文翰见知。擢直清辉殿,阅中外章奏 ” 是他的儿子。 7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实词要字字落实,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19 / 25 本题需要注意的关键词有:( 1)尝、宴、于山光寺(状语后置)、补省略成分;( 2)或、坐、肃然。 【参考译文】 刁彦能,字德明,是上蔡人。父亲礼,遭遇乱世迁家到宣州。彦能幼年丧父,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家里贫穷,没有什么可以奉养,于是服事节度使王茂章。王茂章背叛吴归附吴越,彦能认为作为手下应当跟从,于是让家人扶着他的母亲守候在道路的左边,彦能哭泣着告诉王茂章说: “ 彦能有老母亲在这里,不能舍弃母亲而跟随主公, 冒昧请求死罪。 ” 王茂章怜悯他的心意,准许了他,于是他骑快马回到宣州。当时城中已经混乱,彦能登上城墙,以手拿剑召唤着说: “ 我是从王府过来的,现在大军已经快到了,你们不要轻举妄动。 ”大家听信他的话,稍微安定下来。义祖听说之后嘉奖他,让他担任军校,到广陵侍奉自己的儿子知训。知训狂妄恣肆,彦能每次劝谏,知训都不听从,但是也不治彦能的罪。牙将马谦凭着众人拥立吴主登上宫门,将要杀害知训,彦能通过朱瑾进入,亲手斩杀马谦献上,赏赐非常丰厚。彦能机警敏慧,观察徐知训必定会失败,而众人所属望的是烈祖徐知诰,彦能心底想归附烈祖。 知训妒忌烈祖,屡次想要加害烈祖,曾经和烈祖一起喝酒,但是在室中埋伏有剑士,彦能行酒的时候,用手语告诉了烈祖,烈祖明白了,马上起身离开了。20 / 25 曾经跟从知训在山光寺宴请烈祖,想再次加害烈祖,弟弟知谏私下告诉了烈祖,烈祖就骑马走了。知训取来佩刀给彦能使他去追杀烈祖,等到路上,举起刀示意先主,就回来了,报告说没有追上。等到知训死了,义祖见到彦能的谏书,感叹惊异,就使他服事知谏于润州,任为裨将。等到烈祖取代了吴,彦能进入任环卫,迁至天威军都虞候、左街使。 金陵多次发生大水,秦淮一带被淹,东关地区尤其遭受灾害严重。彦能请 求筑堤为斗门进行疏导,水患逐渐平息。元宗继位后,彦能出任为饶州节度使,调任信州,又调任建州留后、抚州节度使。彦能喜好读书,镇守地方时把政事交付给文吏,颇有很好的治绩。喜欢作诗,曾经与李建勋以诗文相赠答,建勋燕见元宗时提及,元宗笑着说: “ 竟然不知道彦能是西班学士啊。 ” 彦能性情庄重严肃,闲居时容貌服饰没有懈怠。当时权贵们在一起聚会饮酒,有的人披头散发,袒胸露腹,(如果)刁彦能在席,(大家)就都会恭谨庄重。保大末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儿子珩,服事后主任秘书郎、集贤校理,凭文书被世人知道。提拨直清辉殿,阅览中外奏章 。国亡,进入朝廷,做官至兵部郎中、直秘阁、崇文院检讨,质朴恬淡安定纯正,淡泊于仕进。闲暇时弹琴下棋,不热衷于人事。珩的孙子约,也是名士,长期在三馆任职。晚年时在润州筑有房子,号为藏春坞,王安石、苏轼都非常尊崇喜爱。 21 / 25 8这一天,兰蕙花开,风和日丽,春光明媚,( 2 分)文人们在做着曲水流觞的游戏( 2 分),江边有众多游春的美女,她们折了花回去,大路上衣袂飘飘,带起了一片芳尘。( 2 分) 9面对良辰美景,大好春光( 1 分),作者从啼鸟的殷勤叫声中感慨时光易逝( 2 分),感叹在永恒的大自然面前,人们只能借助文学来向后 人传达悲喜的感情( 2 分)。 10(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2( 1)答 D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A E不给分。 ( 2) 有爱国心,无私地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 生活朴素,豁达乐观,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 具有前瞻性的科研眼光,能大胆决策,谨慎实施,耐心执着,重视细节; 能排除外界干扰,冷静应对,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工作。 ( 3) 以想象和比喻再现梁思礼的人生轨迹,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 以短语排比概 括梁思礼重要的人生节点,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以比拟来形容时光的流逝,反衬梁思礼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不变热情和无悔初心; 以抒情性的笔触,夹叙夹议,对梁思礼的生平和精神做了高度的概括和赞美。 ( 4)背景:在当时动乱的社会背景下,以群众运动方式研22 / 25 制导弹造成诸多干扰;为了保证航天的可靠性,需要在总装测试阶段费时费力,解决许多原本不应该出现的琐碎问题。 意图: 要用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实践,这样才能尽量减少损失; 要重视工程的系统性,上一个环节解决不好,会严重影响下一个环节; 要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拖得越久,付出的代价就越沉重; 要重视细节,不要让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项, “ 因此成了他留美归国的动力 ” 此说法于文无据; E 项,“ 从事教育工作 ” 文中没有提及此事。 c 项, “ 他带领 211厂的同事不分昼夜地处理着层出不穷的问题 ” 是在搞掉“ 毛刺儿 ” 阶段。 ( 2)本题考查把握传主的个性特征的能力。 “ 那时,留美归国的梁思礼担任该型号火箭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 ” 表现了他的勇于担当;从链接 “ 他住的地方并不大,房子的装修也很简单、朴实。 ” 中可分析他生活简朴,物质要求低;从链接 “ 我们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 爱国 。父亲生前曾说过, 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 。这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 ” 中可分析出他的爱国情怀;“ 梁思礼大胆决策,决定采用 惯性平台一计算机方案 。但这种方案必须用到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在当时技术成熟度并不高,对于导弹研制和发射来说,这块神秘莫测的区域虽23 / 25 然诱人却少有人染指。 ” 写出了他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决策果断; “ 当时我留了一个后手,我没敢把弹上所有的东西拿去会战,仅仅同意把地面设备、电源设备,这些不是太重要的东西拿去会战了。 ” 写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二中学2026届数学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风险投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26学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年盐城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4年三明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供应链管理(双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数学高二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庐巢六校联盟2023年高二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建筑快速设计训练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6届福建省永安一中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南京223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 安全生产法(2025年修订版)
- 网页基础试题及答案
- 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课件
- 喀什地区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才聚喀什智惠丝路”人才引进64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拼多多社交电商课件
- 交警交通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AI与安全培训课件
- 成人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和治疗共识(2025版)解读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四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围墙粉刷施工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