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峨眉山月歌》地名考_第1页
李白诗《峨眉山月歌》地名考_第2页
李白诗《峨眉山月歌》地名考_第3页
李白诗《峨眉山月歌》地名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李白诗峨眉山月歌地名考 mfontsize=6李白诗峨眉山月歌地名考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 57 唐代诗人李白,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 701 年)。李白的出生地现在尚无定论。目前学界有四种说法,蜀中说、碎叶说、条支说和长安说。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李白五岁时随家人迁涉入蜀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邮)。李白的少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 李白 “ 五岁诵六甲 ” , “ 十岁观百家 ”“ 十五观奇书 ”“ 作赋凌相如 ” 少年时代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从青年时代起李白就离家远行,开始的时 候他主要在蜀中游历。他出行的路线是从绵州昌隆出发,南下成都,大约在开元九年(公元721年) 21岁的时候,李白到达了成都,写出了登锦城散花楼,白头吟等诗篇。此后又游历了彭山、峨眉、乐山等地,给后人留下了铁杵磨成针等传说。 李白真正 “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 是在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是年李白 25岁。就在这个时候,李白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2 / 4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在 1274 年前的初秋,李白从清溪驿登船,顺流而下, 开始了他长达近 40 年的人生漫游。这首短小的绝句, 28 个字,嵌入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也是仅见的。 “ 四句入地名五,古今目为绝唱 ” 。表现出李白的诗在青年时代已经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 那么,李白所说的地名都在哪呢?峨眉山即现在的峨眉山,现在有峨眉山市。平羌江即现在的青衣江。源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入岷江。清溪在现四川楗为县境内。渝州即现在的重庆市。还有三峡。 提起三峡人们普遍认为是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现在很多出版物上关于这首诗的注解,也是认为是长江三峡。但是认真想一想,清溪至重庆水路大约 600 公里,重庆至三峡还有近 600公里。李白不可能到了三峡,见不到他3 / 4 的朋友再返回渝州。如果是那样的话,就不是 “ 下 ” 渝州了,而应是逆流上渝州了!其实,从清溪出发,沿江而下在乐山境内还有三个江峡,即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按全诗所描写的地形,李白所说的应该是乐山三峡,而不是长江三峡。这样来理解李白的诗句就顺理成章了。 关于 “ 思君 ” 句,有人认为 “ 君 ” 是指峨眉山月。思君不见是指从清溪到渝州的路上,因月亮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不 能见到,所以思念。我认为这首诗应该是李白写给友人的,思君句应是指朋友。初秋的夜晚,李白从峨眉山东北的平羌江岸边的清溪驿出发,路过了黎头、背峨、平羌三峡到乐山一带探访久别的朋友。可是朋友已经离开了乐山。于是李白就顺流而下直奔渝州。 一路上,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明月相随。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李白离家远行,未免思念家乡,思念亲友,他多么希望故乡和亲友能像天边的明月一样伴随着自己呀。通过峨眉山月来寄托诗人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江夜行图。可谓语短情长,千古之绝唱! (搜索本课的 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