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公共基础高等数学手册.pdf_第1页
工程师公共基础高等数学手册.pdf_第2页
工程师公共基础高等数学手册.pdf_第3页
工程师公共基础高等数学手册.pdf_第4页
工程师公共基础高等数学手册.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数学手册高等数学手册 1.11.11.11.1 空间解析几何空间解析几何 1.1.11.1.11.1.11.1.1 向量代数向量代数 定理:设向量 a0,那么,向量 b 与向量 a 平行的充分 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使b=a 非零向量 a 与三条坐标轴正向的夹角,称为它的 方向角。向量的模、方向角与坐标之间的关系: ax=acos,ay=acos,az=acos 其中,cos,cos,cos称为向量 a 的方向余弦。 Cos 2 +cos 2 +cos 2 =1 设向量 a 和向量 b 的夹角为(0) ,向量 a 和 向量 b 的数量积为一个数量,记做 ab=cosba。 向量 a 和向量 b 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b=0。 向量 a 和向量 b 的向量积为一个向量 c,记做 ab,c 的模sinbac=,c 的方向垂直于 a 与 b 所决定的平民,c 的 指向按右手法则确定。 设向量 a= zyx aaa,,b= zyx bbb,,则 ab=axbx+ayby+azbz ab= zyx zyx bbb aaa kji = xyyxzxxzyzzy babababababa, 向量 a 和向量 b 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b=0 ab=-ba 1.1.21.1.21.1.21.1.2 平面平面 设平面过点 M0(x0, y0, z0) , 它的一个法向量n=CBA,, 则平面的方程为 A(x-x0)+B(y-y0)+C(z-z0)=0。 设平面与 x,y,z 轴分别交于 P(a,0,0) ,Q(0,b,0), 和 R(0,0,c)三点(其中 a0,b0,c0) ,则平面方 程为:1=+ c z b y a x 。 设有平面 A1x+B1y+C1z+D1=0 和平面 A2x+B2y+C2z+D2=0,则 两平面的夹角由下式确定: cos= 2 2 2 2 2 2 2 1 2 1 2 1 212121 CBACBA CCBBAA + + 两平面相互垂直相当于 212121 CCBBAA+ =0 两平面相互平行相当于 2 1 2 1 2 1 C C B B A A = 空间一点到 M0(x0,y0,z0)到平面 Ax+By+Cz+D=0 的距 离为:d= 222 000 A DCzByAx CB+ + 1.1.31.1.3 直线直线 设空间直线 L 是平面 A1x+B1y+C1z+D1=0 和平面 A2x+B2y+C2z+D2=0 的交线,则 L 的方程为 =+ =+ 0DzCyBxA 0DzCyBxA 2222 1111 设直线 L 过点 M0(x0,y0,z0) ,它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s=pnm,,则直线的方程为 p zz n yy m xx 000 = = 如设参数 t 如下: p zz n yy m xx 000 = = =t 则 += += += ptzz ntyy mtxx 0 0 0 设直线 1 0 1 0 1 0 p zz n yy m xx = = 和直线 2 0 2 0 2 0 p zz n yy m xx = = ,它们 的夹角可由下式确定 cos= 2 2 2 2 2 2 2 1 2 1 2 1 212121 pnmpnm ppnnmm + + 两直线相互垂直相当于0 212121 =+ppnnmm 两直线相互平行相当于 2 1 2 1 2 1 p p n n m m = 直线 p zz n yy m xx 000 = = 与平面 Ax+By+Cz+D=0 的夹角可 由下式确定:sin= 222222 pnmCBA CpBnAm + + 直线与平面垂直相当于 p C n B m A = 直线与平面平行或直线在平面上相当于0=+CpBnAm 1.1.41.1.4 柱面柱面 旋转曲面旋转曲面 二次曲面二次曲面 平行于定直线并沿定曲线 C 移动的直线形成的轨迹叫 做柱面。定曲线叫做准线,动直线叫做母线。 以一条平面曲线绕其平面上的一条直线旋转一周所成 的曲面叫做旋转曲面。 三元二次方程所表示的曲面叫做二次曲面。 球面:()()() 2 2 0 2 0 2 0 Rzzyyxx=+ 圆锥面: 2 2 2 2 2 z a y a x =+ 椭圆锥面: 2 2 2 2 2 z b y a x =+ 椭球面:1 2 2 2 2 2 2 =+ c z b y a x 椭圆抛物面:z b y a x =+ 2 2 2 2 ,z b y a x =+ 2 2 2 2 双曲抛物面:z b y a x = 2 2 2 2 单叶双曲面:1 2 2 2 2 2 2 =+ c z b y a x 双叶双曲面:1 2 2 2 2 2 2 = c z b y a x .1.5.1.5 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 设空间曲线 C 的一般方程为 () () = = 0, 0, zyxG zyxF , 由以上方程组消 去变量 z 后所得方程()0,=yxH必定包含投影柱面。 1.21.2 微分学微分学 1.2.11.2.1 极限极限 函数( )xf当 0 xx(或x)时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 件是函数的左、右极限均存在且相等,即( )( ) + = 00 xfxf。 极限存在准则和两个重要极限: (1)夹逼准则和极限1 sin lim 0 = x x x (2)单调有界准则和极限e x x x = + 1 1lim, ex x x 11 1lim= 当0x时,常用等价无穷小: xxsintgx()xIn+11 x e Ina ax1 () n x n 11+ , xcos1 2 2 1 x,11+ n x n x 1.2.21.2.21.2.21.2.2 连续连续 若( )( ) 0 0 limxfxf xx = ,则称( )xf在 0 x连续。 1.2.31.2.31.2.31.2.3 导数导数 设函数( )xf在 0 x的某邻域内有定义,若极限 x y x 0 lim= ()() x xfxxf x + 00 0 lim存在,则称函数( )xf在 0 x处可导,并称此极限 为( )xf在 0 x处的导数。 曲线( )xfy=在点()() 00, xfx处的切线方程为:( )() 00 xxxfyy=, 法线方程为 ( ) () 00 1 xx xf yy = 基本求导公式:基本求导公式: () 1 = xx,()xxcossin= ,()xxsincos= ,()xsexx 2 tan= , ()xx 2 csccot= ,()xxxtansecsec= ,()xxxcotcsccsc= , ( )Inaaa xx = ,() xIna x a 1 log= ,() 2 1 1 arcsin x x = ,() 2 1 1 arccos x x = , () 2 1 1 arctan x x + = ,() 2 1 1 cot x xarc + = 求导法则:求导法则: 设( )xuu=,( )xvv=均可导,则: ()vuvu= ;()uCCu= ;()vuvuuv+= ; 2 v vuvu v u = ; 反函数的求导法则:反函数的求导法则: 若( )yx=在区间 y I内单调、 可导且( )0y,则它的反函数 ( )xfy=在对应的区间 x I内也可导,且( ) ( )y xf = 1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 )ufy=,( )xu=均可导,则复合函数( )xfy=也可导, 且 dx du du dy dx dy =或( )( )( )xufxy= 隐函数的求导法则: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方程()0,=yxF确定一个隐函数( )xfy=, x F、 y F连续且 y F0,则隐函数( )xfy=可导,且 y x F F dx dy = 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法则: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法则: 若函数( )xfy=由参数方程 ( ) ( ) = = ty tx 所确定, 且( )tx=,( )ty= 都可导,( )0t,则 ( ) ( )t t dx dy = 几个常见函数的几个常见函数的 n n n n 阶导数公式:阶导数公式: ( ) ( ) x n x ee=;()( ) += 2 sinsin nxx n ;()( ) += 2 coscos nxx n ; ()( )()() n n xnx + = 11;() ( ) () () ()n nn x n xIn + =+ 1 !1 11 1 高阶导数的求导法则:高阶导数的求导法则: ()( ) ( )( )nn n vuvu+=;()( ) () ( )kkn n k k n n vuCuv = = 0 1.2.41.2.41.2.41.2.4 微分及其应用微分及其应用 函数( )xfy=在点 0 x可微分的充要条件是( )xf在点 0 x可导, 且当( )xf在点 0 x可导时,其微分一定是( )dxxfdy= 1.2.51.2.51.2.51.2.5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罗尔定理罗尔定理: 若函数( )xf在闭区间ba,在连续, 在开区间()ba, 内可导,且( )( )bfaf=,则至少有一个()ba,,使得( )0=f。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若函数( )xf在闭区间ba,在连续, 在 开区间()ba,内可导,则至少有一点()ba,,使得下式成立: ( )( )( )()abfafbf= 罗必塔法则:罗必塔法则: 关于 0 0 的情形, 设当()xax或时,( )0xf且( )0xF; 在点 a 的某去心邻域内(或当Nx时),( )xf及( )xF都存在 且( )xF0; () ( ) ( )xF xf x ax lim存在 (或为无穷大) , 则 () ( ) ( ) () ( ) ( )xF xf xF xf x ax x ax = limlim。 对于 型,也有相应的罗必塔法则。 设函数( )xf在 0 x处具有二阶导数, 且( )( )0 , 0 =xfxf, 那么: 当( )0 xf时,函数( )xf在 0 x处取得极小值。 设( )xf在ba,上连续,在()ba,内具有一阶和二阶导数: 若在()ba,内( )0 xf,则( )xf在ba,上的图形是凹的; 若在()ba,内( )0 xf,则( )xf在ba,上的图形是凸的。 连续曲线( )xfy=上凹弧与凸弧的分界点称为这曲线的拐 点。如果( )0= xf或( )xf 不存在,而( )xf 在 0 x的左、右两侧临 近异号,则点() 00, xfx就是曲线的一个拐点。 曲线( )xfy=在任一点()yx,处的弧微分是dxyds 2 1 +=, 曲率 是 () 2/3 2 1y y K + =。 偏导数概念:偏导数概念: 函数()yxfz,=对 x、y 的偏导数依次记作()()yxf x z x ,或 , ()()yxf y z y ,或 ,它们的定义如下: ()( ) x xfyxxf x z x + = , lim 0 , ()( ) y xfyyxf y z y + = , lim 0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yxu,=、()yxv,=均具有偏导数,而()vufz,=具有连续 偏导数,则复合函数()()yxyxfz,=的偏导数存在,且 x v v z x u u z x z + = , y v v z y u u z y z + = 当( )xu=,( )xv=,()vufz,=时, dx dv v z dx du u z dx dz + =; 当()yxu,=,( )yv=,()vufz,=时, x u u z x z = , y v v z y u u z y z + = 隐函数求导法则:隐函数求导法则: 设方程()0,=zyxF确定一个隐函数()yxfz,=, 函数()zyxF,具 有连续偏导数且0 z F,则有 z x F F x z = , z y F F y z = 全微分概念:全微分概念: 若函数()yxfz,=的全增量 ()()( )oyBxAyxfyyxxfz+=+=,, 其中A, B 仅与 x, y 有关,而()()2 2 yx+=,则称函数()yxfz,=在点()yx,可微分, 并称yBxA+为函数()yxfz,=在点()yx,的全微分,记住dz,即 yBxAdz+= 函数可微分的条件:函数可微分的条件: 若函数()yxfz,=再点()yx,可微分,则偏导数 x z , y z 必定存 在,且全微分dy y z dx x z dz + = 对于一元函数来说,函数可导必定连续,而可导与可微 分两者是等价的。 对于多元函数来说,可导与连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可 微分必定可导,反之不真;可微分必定连续,反之不真;当 偏导数存在且连续时,必定可微分,反之不真。 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 空间曲线 ( ) ( ) ( ) = = = tz ty tx 在对应参数 0 tt=的点() 000 ,zyx处的切线方 程为 ( )( )( ) 0 0 0 0 0 0 t zz t yy t xx = = ,法平面方程为 ( )()( )()( )()0 000000 =+zztyytxxt 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 曲面()0,=zyxF在其上一点() 000 ,zyxM处的切平面方程为 ()()()()()()0, 000000000000 =+zzzyxFyyzyxFxxzyxF zyx 法线方程是 ()()() 000 0 000 0 000 0 ,zyxF zz zyxF yy zyxF xx zyx = = 方向导数与梯度:方向导数与梯度: 设有方向l,它的方向余弦为cos、cos,函数()yxf,在点 () 000 ,yxP沿方向 l 的方向导数为 () ()() t yxftytxf l f t yx 0000 0 , ,cos,cos lim 00 + = + 当函数()yxf,在点() 000 ,yxP可微分时, 方向导数可按以下公 式计算: () ()()cos,cos, 0000 , 00 yxfyxf l f yx yx += 函数()yxf,在点() 000 ,yxP的梯度是一个向量: 0 时,具有极值 () 00,y xf,且当 A0 时,() 00,y xf为极小值。 当 AC-B 2 = p n n p ,当 p1 时,级数收敛,当 0 = n n n n uu满足 ().2 . 1 1 = + nuu nn 及0 lim = n n u,则() = 1 1 n n nu 收敛,且有余项 1+ nn ur 2.若任意项级数 =1n n u绝对收敛,则该级数收敛 3.设 =1n n u为任意项级数,若l u u n n n = + 1 lim 或lun n = lim ,则当 则当1l或+=l时,级数发散;当 l=1 时,级数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幂级数的收敛性幂级数的收敛性 阿贝尔定理:若级数 =0n n nx a当()0 00 =xxx时收敛,则对适 合 0 xx的一切 x,级数 =0n n nx a发散 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及其求法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及其求法 若幂级数 =0n n nx a在某些点收敛, 在某些点发散, 则必存在 唯一的正数 R,使当Rx,级数 发散。这个 R 称为幂级数的收敛半径 定理:若幂级数 =0n n nx a,= + n n n a a 1 lim 或= n n a lim ,则它的 收敛半径 += =+ = 时,当 时,当 时当 0 0 0, 1 R 幂级数的性质 1.幂级数 =0n n nx a的和函数在其收敛域上连续。 2.幂级数 =0n n nx a的和函数在其收敛区间上可导, 且有逐项 求导、逐项积分公式。逐项求导、逐项积分后所得到的幂级 数和原级数有相同的收敛 泰勒级数泰勒级数 若( )xf在点 0 x处具有各阶导数,则幂级数 ( )( )()n n n xxxf n 00 0 ! 1 = 称为函数( )xf在点 0 x处的泰勒级数,特别当0 0 =x时,级数 ( )( )nn n xf n 0 ! 1 0 = 称为函数( )xf的迈克劳林级数 设函数在点 0 x处的某邻域() 0 xU内具有各阶导数, 则( )xf在 该邻域内能展开成泰勒级数 (即( )xf的泰勒级数收敛于( )xf本 身)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xf的泰勒公式中的余项 ( ) ()( ) () ()() + = + + nxx n f xR n n n 0 !1 1 0 1 ,其中()1 0 , 00 +=xxx 常用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11.1 1 1 2 += + xxxx x n ()+=xx n xxe nx . ! 1 . !2 1 1 2 () () ()+,( )0BP,那么 () ()() ( ) ()() () () = = n j jj iiii i APAP APAP BP APAP BAP 1 B B B B B B B BB B B B 超几何概率公式超几何概率公式 设 N 见产品中有 M 件次品,其余 N-M 件是非次品,随机 地从这 N 件产品中任取 n 件,则 n 件产品中有 k 次次品的概 率为( ) n N kn MN k M C CC AP =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四条性质: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四条性质: 有界性:( )10xF,+x 单调性:当 21 xx时,( )() 21 xFxF 右连续:( )( ) 0 0 limxFxF xx = + ( )0lim= xF x ,( )1lim= + xF x ()( )( )aFbFbxaP= ()( )( )xFxFxXP xx = 0 lim 0 设连续型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xp,则连续型 随机变量()XFY=的分布函数为( )()()yXfPyFY=, 对( )yFY求导可 得()XFY=的概率密度函数( )ypY 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 二点分布 二项分布:参数为 n,p(n 是自然数,10的泊松分布的概率分布为 () !k ekXP k =,.2 . 1 . 0=k 常用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常用的连续型随机变量: 均匀分布:( ) = 其他 , 0 , 1 bxa abxp,( ) = 其他, 0 0,xe xp x ,( ) = 其他 , 0 0,1xe xF x 正态分布:( ) () , 2 12 2 2 = x exp+x 当1, 1 2 =时, 称()1 , 0N为标准正态分布, 分布函数为( )x 当 X 服从正态分布() 2 ,N时,X 的分布函数为 ( ) = x xF,+x () = ab bxaP,+ba 定理:如果 X 服从正态分布() 2 ,N,那么ckXY+=服从正 态分布() 22 ,kckN+,特殊地, X 服从标准正态分布()1 , 0N。 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常用形式: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常用形式: 1.数学期望: 当 X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时,如果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 )xp,那么规定 X 的数学期望为()( )dxxxpXE + = 规定随机变量函数()XFY=的数学期望为( )( ) ( )dxxpxfYE + = 数学期望的性质: ( )ccE=;()()XkEkXE=;()( )cXEcXE+=+; ()( )( )cYlExkEclYkXE+=+; 当 X 与 Y 相互独立时,()() ( )YEXEXYE= 2.方差与标准差 X 的方差()()()()2 2 2 XEXEXEXEXD= 方差的性质 ( )0=cD;()()XkkXDD 2 =;()()XDcXD=+; 当 X 与 Y 相互独立时,()( )( ) YDlxDkclYkXD 22 +=+ 3.中心化与标准化 给定随机变量 X,称()XEXX= * 为 X 的中心化随机变量, 称 () ()XD XEX X = * 为 X 的标准化随机变量 ()0 * =XE,()( )XDXD= * ;()0 * =XE,()1 * =XD 常用随机变量的数学特性常用随机变量的数学特性 二点分布:()pXE=,()()ppXD=1 二项分布:()npXE=,()()pnpXD=1 泊松分布:()()=XDXE 均匀分布:() 2 ba XE + =,() () 12 2 ab XD = 指数分布:() 1 =XE,( ) 2 1 =XD 正态分布() 2 ,N:( )=XE,() 2 =XD 定理:设随机变量 X 与 Y 相互独立,X 服从正态分布 () 2 11, N,Y 服从正态分布() 2 22, N,那么clYkXZ+=服从正态 分布() 2 2 2 2 1 2 21 ,lkclkN+ 行列式行列式 () ij ji ij MA + =1称 ij A为 n 阶行列式中对应于元素 ij a的代数余 子式。 n 阶行列式的值定义:( ) + = = 2n,. 1n, 1112121111 11 当 当 nn ij AaAaAa a a 常见的特殊行列式的值: 对角行列式: = n i ii a 1 上(下)三角行列式: = n i ii a 1 次对角行列式:() () = n i ii nn a 1 1 2 1 1 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的性质 对调行列式中任意两行或任意两列一次,则行列式的 值改变符号,记号 ji cc 用常数 k 乘行列式中某一行或某一列的全体元素,则 行列式的值等于 k 乘原行列式的值,记号 i kc 把行列式的某一行(列)的全体元素乘常数后加到另 一行(列)的对应元素上,行列式的值不变 行列式经过转置后,其值不变,DDT= 如果行列式中某一行(列)上的元素都可以表示成两 数之和,则 D 等于下列两个行列式之和。 行列式中任意一行(列)的元素与另一行(列)元素 的代数余子式的乘积之和总是等于零。 矩阵矩阵 nm矩阵记做( ) nm ij a 或( ) ij a 同型矩阵:两个矩阵 A、B 的行数相等且列数相等 数量阵:n 阶方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全相等,且其余元 素都是 0 单位阵:数量阵中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全是 1,记做 n E 对角阵:除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外,其他元素都是 0 矩阵的运算及其性质矩阵的运算及其性质 1.矩阵的加法:() nm ijij baBA +=+,当0=+BA时,称 B 是 A 的负矩阵,记做 B=-A 2.数乘矩阵:() nm ij aA = 3.矩阵与矩阵相乘:设矩阵( ) lm ij aA =,( ) nl ij aB =,矩阵 A 与 B 的成绩记做 AB,规定 AB 是一个nm矩阵, ( ) nm ij cAB =,其中. 2211 += ljiljijiij bababac 4.方阵的幂:设 n 阶方阵=A,其中 = n a a . 1 , n bb,., 1 =。 记 = = n i iib ac 1 ,则AcA kk1 = 5.矩阵的转置: ()AA T T =,() T T AA=,() TT T BABA+=+,() TT T ABAB= 对称阵:AAT=,对任意一个矩阵,AAT与 T AA都是对称阵 6.方阵的行列式:AAT=,AA n =,BABAAB= 当0=A时,称 A 为奇异阵,当0A时,称 A 为非奇异 阵 7.方阵的伴随矩阵:EAAAAA= * , 1 * = n AA 8.方阵的逆矩阵:EAB=或EBA=,称 B 为 A 的逆矩阵, 记做 1 A 定理:方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A,当 A 可逆时, 1 A是唯一的,且 A A A * 1 = ()AA= 1 1 ,() 1 1 1 =AA ,()() T T AA 1 1 =, 1 1 =AA,() 111 =ABAB 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的初等变换 如果矩阵 A 经过初等变换后成为 B,则 AB,称矩阵 A 与 B 等价 定理:nm矩阵 A 与 B 等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 m 阶可逆阵 P 与 n 阶可逆阵 Q,使得BPAQ= 定理:方阵 A 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E 求逆矩阵:求逆矩阵: 对nn2矩阵()EA做行初等变换,当 A 可逆时,必定有 () ()BEEA,方阵 B 恰是方阵 A 的逆矩阵 矩阵的秩矩阵的秩 如果矩阵 A 至少有一个 r 阶非零子式 r D,且全体 r+1 阶 子式都等于 0,那么称 r D为矩阵 A 的最高阶非零子式,正整 数 r 称为矩阵 A 的秩,记做( )AR 定理:设 A,B 是两个同型矩阵,则 AB 的充分必要条 件是( )( )BRAR= 矩阵的秩的性质: ()( )ARAR T =;( )00=AAR; ( ) T AAR=1,其中,是两个非零列向量 ( )( )()( )( )BRARBARBRAR+,max;()( )( )BRARBAR+ ()( )( )BRARABR,min,当 B 是可逆矩阵时,()( )ARABR= 如果0=AB,那么( )( )nBRAR+,其中 A 是nm矩阵,B 是ln矩阵 向量组的相关性向量组的相关性 如果向量与一组数 m kkk., 21 满足 mm kkk+=. 2211 , 那么称向量是向量组 m ., 21 的线性组合 如果有一组不全为0的数 m kkk., 21 , 使0. 2211 =+ mm kkk 那么称向量组 A: m ., 21 线性相关 如果中要求的一组不全为 0 的数 m kkk., 21 不存在,那 么称向量组 A: m ., 21 线性无关 定理 5:给定向量组 A: m ., 21 及与其对应的nm矩阵 A 向量组 A 线性相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时,向量组必定线性相关 定理 6:量组 A: m ., 21 线性相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m ., 21 中至少有一个向量可以用其余向量线性表示 定理7: 如果向量组 m ., 21 线性无关, 而向量组,., 21m 线性相关,那么必定可以由 m ., 21 线性表示,且表示方式 是唯一的。 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与秩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与秩 给定一个向量组 A,如果在向量组 A 中能选出 r 个向量 r ., 21 满足 r ., 21 线性无关 向量组 A 中任意1+r个向量都线性相关, 那么称向量组 r ., 21 为向量组 A 的最大线性无关向量组,称正整数 r 为向 量组 A 的秩 定理 8:如果向量组 A 由有限个向量构成,且对应的矩 阵为 A,那么向量组的秩=( )AR 如果两个向量组 A 与 B 可以相互线性表示,那么称向量 组 A 与向量组 B 等价 定理 9:如果向量组 A 可以由向量组 B 线性表示,那么 向量组 A 的秩向量组 B 的秩 定理 10:如果向量组 A 与向量组 B 等价,那么他们的秩 相等 定理 11:如果矩阵 A 经过行初等变换成为 B,那么矩阵 A 的行向量组与矩阵 B 的行向量组等价;如果矩阵 A 经过列 初等变换成为 B,那么矩阵 A 的列向量组与矩阵 B 的列向量 组等价。 向量的内积向量的内积 yxT为向量 x 与 y 的内积,记作yx,,即 nn TT yxyxyxxyyxyx+=., 2211 由于0xxT,称xxT为向量 x 的范数(或 x 的模,或 x 的 长度) ,记作x 如果两个向量 x 与 y 的内积为 0,那么称向量 x 与 y 正 交。 如果由非零向量构成的向量组中任意两个向量都正交, 那么称这个向量组为正交向量组。 定理 12:设 m ., 21 是一个正交向量组,则 m ., 21 必定 线性无关。 设 A 是 n 阶方阵,如果 A 满足 EAAT=或 T AA= 1 或 A 的行向量组是正交向量组,且全体 向量都是单位向量或 A 的列向量组是正交向量组,且全体向 量都是单位向量,么称 A 是正交阵。 交阵是,1=A,当 A 与 B 都是正交阵时,AB 也是正交 阵。 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 向量方程bAx=的解称为线性方程组的解向量。 当常数向量 b=0 时,称0=Ax为齐次线性方程组;当常数 向量 b0 时,称bAx=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给定齐次线性方程组0=Ax 0=Ax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nrAR= 0=Ax无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nrAR= 当nm时,0=Ax必定有非零解。 给定非齐次线性方程组bAx=,bA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