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贵阳市某大学培训综合楼空调及防排烟设计学生姓名:*学 号:*专 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 级:建环10-2班1 贵阳市某大学培训综合楼空调及防排烟设计摘 要本设计为贵阳市某大学培训综合楼空调及防排烟工程,该工程地下一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十一层,主要功能为报告厅、培训接待、展示、办公用房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建筑综合建筑,空调面积为9889.3m2,建筑总层高为48.4m,总建筑面积为18562m2。此次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对建筑功能划分和使用要求,对办公、展厅、会议室等房间的空调及通风设计;冷冻机房冷热源及水系统设计;地下室、设备机房、车库通风作防排烟设计;消防电梯前室和楼梯间前室进行加压送风系统设计。结合房间的功能与用途,确定各房间的空调设计方案;查找工程所在地的气象设计参数和相关的设计标准。在设计过程中,寻找各厂家的空调设备的样本,了解本专业的科技水平,并遵循暖通空调设计的一般过程及所需遵守的法规,根据计算结果绘制相关工程图纸,并完成概预算。对设计过程进行分析,总结遇到的主要问题与设计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关键词:负荷计算、防排烟、冷热源、机械加压送风Abstract This project is the design of the HVAC engineering of a university training integrated building in Guiyang City. The ground floor of this building is the garage and equipment room. And there are eleven floors above which mainly include the lecture room, training and reception room, exhibition room and business offices. The overall floorage of this building is about 18562m2, the height is about 48.4m and the air-conditioned area is about 9889.3m2. The main content in this design includes that: the air 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ng design of office, exhibition rooms, meeting rooms , base at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and partitions of the building; the design of Cooling & Heating Resource in equipment room and air conditioning water system; the ventilating and smoke preventing &exhausting system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rooms and parking in the building; the pressurization air supply system of antechamber and stairwell. Choose the design standard and the alternatives of the project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search the local design parameters and design standard. Search the products of HVAC manufacturers and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up-to-date technology of O HVAC industry and comply with the laws and codes of the country through out the design process. Perform the drawing of this project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calculating and finish the economic budget.Analyze the design results and the design parameters, discuss the main problems that encounter in the design process, an sum the design process.Keywords:Load Calculate,Smoke Prevent&exhaust,Cooling&Heating Resource,Mechanical air supply pressure目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引 言1第二章 设计参数22.1 工程概况22.2 设计计算参数22.2.1 室外气象参数22.2.2 室内设计参数32.2.3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3第三章 负荷计算43.1 夏季冷负荷计算43.1.1 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43.1.2 透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73.1.3 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83.1.4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03.1.5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13.1.6 湿负荷计算123.1.7 各分项逐时冷负荷汇总13第四章 方案设计144.1 空调方案比案144.1.1 风机盘管加新风144.1.2 全空气式空调系统154.1.3 冷剂式空调系统154.2 冷热源方案比较164.2.1 螺杆式冷水机组与热水锅炉相结合164.2.2 风冷热泵机组164.3 方案确定16第五章 空气处理过程及设备选型185.1 夏季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185.2 冬季送风状态和送风量195.3 新风量的计算选型205.3.1.1 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205.3.2 风机盘管的计算选型225.3.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布置235.3.3.1 风机盘管的布置235.3.3.2 新风机组的布置245.4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245.4.1 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的计算25第六章 空气区的气流组织和风管系统276.1 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276.1.1 舒适性空调气流组织基本要求276.1.2 送风口与回风口风速要求276.2 散流器的布置原则286.3 送风口的计算296.3.1 散流器送风气流设计296.3.2 侧面送风的计算31第七章 水力计算347.1 空调风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347.1.1 风管设计347.1.1.1 风道的类型347.1.1.2 风道材料347.1.1.3 风系统设计要求347.1.2 风系统水力计算方法357.1.3 相关计算公式377.1.4 风系统水力计算举例377.2 水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397.2.1 设计原则397.2.2 水系统的比较选择397.2.3 水系统的水力计算407.2.4 水管水力计算举例417.3 凝水管系统的设计41第八章 空调设备选型438.1 制冷机组的选择438.2 热水锅炉458.3 冷冻水系统468.3.1 冷冻水泵选型计算468.3.1.1 流量468.3.1.2 扬程468.4 冷却水系统478.4.1 冷却水泵选型计算478.4.1.1 流量478.4.1.2 扬程478.4.2 冷却塔的选择计算488.4.2.1 冷却塔的水量计算:488.4.2.2 冷却塔的布置498.4.3 水系统附件的设计498.4.3.1 补水泵计算498.4.3.2 软化水设备508.4.3.3 集水器和分水器508.4.3.4 除污器51第九章 通风与防排烟系统设计529.1 概述529.2 通风与防排烟系统相关规定529.2.1 防排烟系统529.3 通风系统539.4 地下一层的通风与防排烟系统设计539.4.1 地下一层概况539.4.2 各功能区送风量和排风量及排烟量的计算549.4.3 锅炉房549.4.3.1 空调机房549.4.3.2 发电机房549.4.3.3 消防水泵房569.4.3.4 配电房569.4.3.5 车库569.5 合用前室的防排烟设计569.5.1 加压送风量的确定579.5.2 送风口及风机的选择计算599.6 走廊的排烟设计609.6.1 相关规定及排烟方式确定609.6.2 走道排烟量的计算619.7 卫生间排风系统设计619.8 大会议室的排烟619.9 其他61第十章 管道的消声、保温及防腐6210.1 消声与隔声设计6210.1.1 空调系统中消声设计6210.1.2 机组及设备的减震6310.1.3 管道减震6310.2 管道保温设计6310.2.1 保温材料选择原则6310.2.2 保温层厚度的选择64第十一章 工程概预算6611.1 工程概算6611.1.1 工程概算的意义6611.1.2 项目概算的内容6611.1.3 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6911.2 本工程的材料统计70参考文献81附表1冷负荷汇总表82附表2风系统和水系统水力计算表108附表3外文文献1139第一章 引 言“建筑环境”指的是特定建筑空间内部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全部物质世界,反映人、建筑和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关系,为人类创造更好的舒适环境提供了依据。建筑环境的基本控制方法是运用供暖、通风或空气调节技术来消除室内环境中污染物,从面满足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进而建立具有特定使用功能人造环境。供暖:通过向室内供给热量,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以满足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通风: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室外新鲜空气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或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向室外,以达到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要求的技术;空气调节;用采用各种设备对空气调节介质按需进行加热、加湿、冷却、除湿、过滤及消声等处人为的方法处理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的技术,从而实现对该空间空气温湿度及其他环境参数的调节和控制,满足生产、生活需求。今天,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供暖通风肩负着: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采用科学的环境控制技术,为人类创建一种健康、舒适而又富有效率的建筑环境,从而满足人们在生活、工作及其他活动中对室内环境品要求的宗旨。第二章 设计参数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该建筑地上十一层、地下一层。其地上建筑面积为15239m2,主要功能为报告厅、培训接待、展示、办公用房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建筑用房;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3322m2,作为车库及设备用房。总建筑面积为18562m2、总空调面积约为9889m2。2.2 设计计算参数2.2.1 室外气象参数1、夏季: 室外干球温度: 30.1oC 室外湿球温度: 23oC 室外平均风速: 2.0m/s 大气压: 897.90hPa2、冬季: 空调计算温度: -2.5oC 室外平均风速: 2.6m/s 主导风向: NE 大气压: 897.50hPa注:参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2.2.2 室内设计参数 表2.1 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名称夏季冬季新风标准噪声标准温度oC相对湿度%温度oC相对湿度%m 3/h.人dB(A)办公室2550-6020503040会议室2550-6020502040实训教室2550-6020502045-55展厅2550-6020502045-55客栈2550-6020503040其他2550-6020503045-552.2.3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 表2.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 0C外墙0.84外窗2.46楼板0.96内墙1.81内门3.35地面0.56屋面0.7159第三章 负荷计算3.1 夏季冷负荷计算本设计中利用冷负荷系数法逐时计算空调冷负荷。3.1.1 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1 式(3.1)式中:CL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外墙和屋面的面积,;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oC;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oC; 广州地区的气象条件为依据计算出的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顶的不同类型分别在文献2中续表20.3-1中查取。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应按下式进行修正: 1 式(3.2)式中: 地区修正系数,由参考文献2中续表20.3-1中查取;td=4 不同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系数,由参考文献1中表3-7中查取ka=1.06、; 不同外表面颜色系数修正系数,参考文献1中表3-8中查取kp=0.94。以二楼一号民俗民间文化展示厅为例计算负荷 表3.1 北外墙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tw1333435353636363636363636.236.5td-4-4-4-4-4-4-4-4-4-4-4-4-4ka0.980.980.980.980.980.980.980.980.980.980.980.980.98kp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tw126.71 27.64 28.56 28.56 29.48 29.48 29.48 29.48 29.48 29.48 29.48 29.66 29.94 tNx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t1.71 2.64 3.56 3.56 4.48 4.48 4.48 4.48 4.48 4.48 4.48 4.66 4.94 K0.840.840.840.840.840.840.840.840.840.840.840.840.84F17.4817.4817.4817.4817.4817.4817.4817.4817.4817.4817.4817.4817.48CL25.18 38.70 52.23 52.23 65.76 65.76 65.76 65.76 65.76 65.76 65.76 68.46 72.52 2、内维护结构冷负荷当空调房间的温度与相邻非空调房间的温度大于3oC时,要考虑由内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对空调房间形成的瞬时冷负荷,可按如下传热公式计算: 1 式(3.3)式中: F内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m; K内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 moC) ; 室内计算温度,oC;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温度,oC 。 其中计算式如下: 1 式(3.4)式中: 夏季空调房间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oC;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oC; 表3.2 内维护结构冷负荷 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twp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tls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t1s35.135.135.135.135.135.135.135.135.135.135.135.135.1tNx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K1.811.811.811.811.811.811.811.811.811.811.811.811.81F51.4851.4851.4851.4851.4851.4851.4851.4851.4851.4851.4851.4851.48CL465.89 465.89 465.89 465.89 465.89 465.89 465.89 465.89 465.89 465.89 465.89 465.89 465.89 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室内外温差的作用下, 玻璃窗瞬变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1 式(3.5)式中:外玻璃窗面积,m; 玻璃的传热系数,W /( moC) ; 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逐时值,oC,在参考文献1中附录13中查得; 室内设计温度,oC ; 玻璃窗的传热系数的修正值,在参考文献1附录12中查得金属窗框,80%玻璃,双层窗为1.2; 地区修正系数,oC ,在参考文献2中附录9中查得;表3.3 北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tw126.927.92929.930.831.531.932.232.23231.630.829.9td3333333333333tw1+td29.930.93232.933.834.534.935.235.23534.633.832.9tNx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CwKw2.952.952.952.952.952.952.952.952.952.952.952.952.95Fw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CL1415.43 1704.30 2022.05 2282.03 2542.00 2744.21 2859.75 2946.41 2946.41 2888.64 2773.09 2542. 2282. 3.1.2 透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1 式(3.6)式中 有效面积系数,由文献1附录19查的;窗口面积;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文献1附录17查的;窗玻璃的内遮阳系数,由文献1附录18查的;最大日射得热因数;窗玻璃的冷负荷系数。由文献1附录20至附录23查的。其中有效面积系数=0.85,=0.7,=0.5;值按南北区划分而不同。南北区划分的标准为:建筑地点在北纬40的地区为南区。表3.4 透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CLQ0.70.720.770.820.850.840.810.780.770.750.560.180.17Dj,max122122122122122122122122122122122122122Ca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Cc,s0.350.350.350.350.350.350.350.350.350.350.350.350.35Fw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97.92CL2195.12 2257.84 2414.63 2571.43 2665.50 2634.15 2540.07 2445.99 2414.63 2351.92 1756.10 564.46 533.10 3.1.3 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1 式(3.7)式中 CL设备和用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冷负荷系数,可由文献 1 附录2-20、20-21查得,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则=1.0。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按下列情况计算:1、电动设备,当工艺设备和电动机都在室内时 式(3.8)当工艺设备在室内,而电动机不在室内 式(3.9)当工艺设备不在室内,而只有电动机在室内时 式(3.10)式中 N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kW; 电动机效率,可由产品样本查,Y系列电动见文献1表2-11。 利用系数,电动最大实效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取0.7-0.9。 电机负荷系数,电机每小时平均实数耗功率与机器设计时最大实数功率之比,精密机床可取0.15-0.40,普通机床取0.5左右。 同时使用系数,电机同时使用安装功率与总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取0.5-0.8。2、电热设备散热量对无保温密闭罩,按下式计算: 1 式(3.11)式中 考虑排风带走热量的系数,一般取0.5,其他符号同前。3、电子设备计算公式同(3-17)其中的值根据使用情况而定,计算机取1.0,一般仪表取0.5-0.9。表3.5 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s17777777777777pa,1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q1455455455455455455455455455455455455455s27777777777777pa,270707070707070707070707070q2490490490490490490490490490490490490490续表s31111111111111pa,3215215215215215215215215215215215215215q3215215215215215215215215215215215215215s41111111111111pa,4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q4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q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3.1.4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特点:电压一定时,室内照明散热量不随时间变化,是稳定散热量,但以对流与辐射两种方式散热,仍采用冷负荷系数。白炽灯 1 式(3.12)荧光灯 1 式(3.13)式中 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灯具所需功率,kW;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明装黄火灯的镇流器在空调房间内时,取n1=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n1=1.0。 灯罩隔热系数,当灯罩上部有孔,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n2=0.5-0.6,无通风孔n2=0.6-0.8;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可由文献1附录2-22查得。表3.6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CLQ0.690.860.890.90.910.910.920.930.940.950.950.50.5n11111111111111n2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N8888888888888CL33124128427243204368436844164464451245604560240024003.1.5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影响人体散热因系:性别、年龄、衣着、活动强度及周围环境条件(温、湿度等)。2、特点:潜热量和对流热形成瞬时冷负荷,辐射形成滞后冷负荷,采用冷负荷系数进行计算。3、计算基础:为设计计算方便,以成年男子散热量为计算基础,对不同功能建筑物中各类人员进行修正,引入群集系数,文献1表2-12给出数据。4、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式为 1 式(3.14)式中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见文献1表2-13; 室内全部人数; 群集系数,见文献1表2-12; 冷负荷系数,由文献1附录2-23查得。注:人员密集的场所(影院、剧院、会堂等)由于人体对围护结构和室内物品的辐射换热量相应减少,可取CLQ=1.0。5、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式为: 1 式(3.15)式中 人体潜热形成的冷负荷,W;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见文献发1表3-15;表3.7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CLQ0.040.510.610.670.720.760.80.820.840.380.30.250.21qs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n868686868686868686868686861111111111111CLs192.642456.162937.763226.723467.523660.163852.83949.124045.441830.081444.812041011.36q1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Q4816481648164816481648164816481648164816481648164816合计5008.67272.17753.768042.728283.58476.18668.8765.18861.46646.06260.860205827.63.1.6 湿负荷计算1、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按下式计算:1 式(3.16)式中 人体散湿量,kg/s; 成年男子小时散湿量,g/h,见文献1表2-13; 同式(3-22)。2、敞开水表面散湿量敞开水表面散失量按下式计算: 1 式(3.17)式中 敞开水表面的散湿量,kg/s; 单位水面蒸发量,kg/(m2h) ,见文献1表2-14; 蒸发表面面积,m2。3.1.7 各分项逐时冷负荷汇总表3.8 各分项逐时冷负荷汇总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北外墙25.1838.752.2352.2365.7665.7665.7665.7665.7665.7665.7668.4672.52内墙465.89465.89465.89465.89465.89465.89465.89465.89465.89465.89465.89465.89465.89北外窗1415.41704.32022.02282.025422744.22859.72946.42946.412888.62773.0925422282.0北外窗日射得热2195.12257.82414.62571.42665.52634.12540.02445.92414.632351.91756.1564.46533.1办公设备散热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2260照明散热3312412842724320436843684416446445124560456024002400人体散热5008.67272.17753.78042.78283.528476.18668.88765.18861.446646.06260.860205827.3总冷负荷1468218126192401999420650.2101421272141321526.1923818141.14320.13840第四章 方案设计4.1 空调方案比案4.1.1 风机盘管加新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特点:优点:1、布置方式灵活,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各个房间能根据室内负荷情况对室湿度和温度进行调节,当房间不使用时可以关掉机组,并且不分影响其他房间的使用;2、各房间空调系统互不干扰,能单独调节;3、运行费用低,与全空气系统相比约低20%30%,比诱导器空调低10%20%,而综合投资费用大体相同;4、可以承担78%的室内负荷,新风机组负责新风负荷;5、与全空气系统相比,只要新风机房,机房面积较小;6、使用时间久。缺点:1、机组可以分散布置,但是不易进行维护管理,水系统较复杂,容易漏水,在设计时应合理布置。3、在设计时得考虑室内躁声要求。对于本工程来说,由于大多房间功能不一,人员使用时间不定,若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可根据房间的负荷变化及使用情况进行灵活调节。这样既节省能源同时也满足人员的使用要求。4.1.2 全空气式空调系统 全空气系统分一次回风式系统和二次回风式系统,该系统是全部由处理过的空气负担室内空调冷负荷和湿负荷。1、优点:有专门除湿和空气过的过滤段;送风量大,通风换气充分,都在同一个房间同内,空气污染小;在过渡季节通入全部新风,节约运行时的能耗;空调机放置于机房内,产生震动和噪声较少。2、缺点:当房间热湿负荷发生变化时不能作出相应调节,而且当部分房间不再需要进行处理时但整个系统仍在运行,这样反而造成较大的浪费。这种系统有较大断面的风道,占用建筑空间较多,冬季采用上回风方式,热空气不易下降,造成制热效果不好。对于一层来说,由于人员密度大,产生的湿负荷多,运用全空气低风速风管一次回风系统系统比较合适,可充分进行通风换气。4.1.3 冷剂式空调系统冷剂式空调系统也称机组式系统是空调房间的负荷由制冷剂直接负担的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优点:1、空调机组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空调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比较高。2、空调机组可直接设置在空调房间内,也可安装在空调机房内、占机房面积较小。3、机组布置可以分散,各房间可根据需要开/停机组,使用灵活方便,这样不会生造成较大的浪费。缺点:1、前期投资成本比较高,现在大多冷剂式空调都采用电能驱动,这样运行费用高2、随着配管长度的增加,其制冷效率随之下降。配管长度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3、当室内机过多,会增加室外机的负荷,管道的能量流失也较多。4.2 冷热源方案比较4.2.1 螺杆式冷水机组与热水锅炉相结合螺杆式冷水机组属中型冷量范围冷水机组,维修量、超长的使用寿命、低噪音微振动、重量轻、体积小、价格便宜低等特点,适用于冷量比较大的建筑,但其调节能力较差,不适合部分负荷差别较大的建筑物。热源选用热水锅炉。4.2.2 风冷热泵机组其特点:1、属中小型机组只能适用于小型的建筑物。2、空调系统冷热源合一,有利于需要同时供暖和制冷用户。3、机组一般放置在房顶上,省去了锅炉房冷冻机房,减少了前期投资。4、无须冷却塔,同时省去了冷却水泵和管路,减少了附加设备的投资。5、风冷系统替代冷却水系统,省去了冷却塔,在缺水地区运用广泛。6、其不足之处是冬季停机时,当室外温度过低,有可能将管道冻裂,使机组无法运行。由于本设计建筑面积大,采用风风冷热泵机组不能满足负荷要求,并且,此工程需考虑生活用热水,得建有锅炉房,所以,不宜采用此方案。4.3 方案确定1、空调系统:一层的大会议室和展厅采用一次回风系统,其他房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2、冷热源:螺杆式冷水机组与热水锅炉相结合贵阳市属于冬冷夏凉地区,本建筑为综合楼,各房间用途不一样,所以结合建筑特点设计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冷水机组选用螺杆式,热源则选用燃气热水锅炉。第五章 空气处理过程及设备选型5.1 夏季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空调系统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可以在id图上进行,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已知的室内空气状态参数如(tn,),在id图上找到室内空气状态点N.2、根据计算出的空调房间冷负荷Q和湿负荷W计算出热湿比=Q/W,再通过N点画出过程线。3、选取合理的送风温差to。众所周知,如果to选取值大,则送风量就小;反之,to选取值小,送风量就大。对于空调系统来说,当然是风量越小越经济。但是,to是有限制的。to过大,将会出现:(1)风量太小,可能使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2)送风温度to将会很低,这样可能使室内人员感到“吹冷风”而感觉不舒服;(3)有可能使送风温度to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这样,可能使送风口上出现结露现象。因此空调设计中应根据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即恒温精度)查取送风温差to,见表5.1。表5.1送风温差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送风温差室温允许波动范围送风温差0.1-0.22-31.06-100.53-61.0154、 根据选定的送风温差to,确定出送风温度tn=to-to。在id图上,to等温线与过程线的交点O,即为送风状态点。5、按下式计算送风量 1 式(5.1)5.2 冬季送风状态和送风量冬季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方法与步骤同夏季的是一样的。但是,应注意以下几点不同。1、在冬季通过维护结构的传热量往往是由内向外传递,冬季室内余热量往往比夏季少得多,甚至为负值,即在北方地区需要向室内补充热量。2、室内散湿量一般冬季、夏季相同,这样冬季房间的热湿比常小于夏季,也可能是负值。3、空调设备送风量是按夏季送风量确定的。因此,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素养考试题及答案
- 铸管退火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军事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救援常识考试题及答案
- 野生植物采集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有机宝石检验员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铸管退火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课件文案打磨
- 课件文案句子摘抄
- 印花版修复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2006年
- 《康复护理学》3章康复评定(第二节心肺功能评定)
- 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配电站房工程设计
- GB/T 29256.5-2012纺织品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第5部分: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GB/T 27021.1-2017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1部分:要求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宫颈裂伤修补术课件
- 超星尔雅美学原理课后习题与考试答案
- 药剂学:第二章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课件
- API-650-1钢制焊接石油储罐
- 游泳救生员(初级)理论复习试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