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 论1.1引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的质量。据调查运动作为一种绿色消费在人民日常消费中所占得比例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全民健身运动热潮将愈演愈烈,健身器材的市场需求也会不断扩大。在我国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很普及的运动,更深受青少年的喜爱。目前羽毛球发球机的种类还比较少,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的题目是“羽毛球发球机及其控制系统”,主要是利用机械电子相结合的技术,对现有发球机的结构,控制电路加以改进。主要功能和特点:连续发球、发球方式多、发球变化大、操作简便、发致性好等特点1。这种发球机可以一次性储球160个,羽毛球的扣杀速度最高可达280公里/小时,发球频率不少于60次/分1。1.2国内羽毛球发球机的现状目前我国已存在的发球机种类有三种:第一种是用马达甩动特制拍击球发出,这一种跟我们的击球原理一样,但是角度受限,能模仿的球路不多,一般用于羽毛球工厂的挑球速,挑飞行性的步骤;第二种击打球头发出,相对于第一种比较新,是今年前刚研制出来;第三种是目前国家队正在用的机械臂夹球头高速甩出去,机器很重同时体积也很大。需要三米高的支架支持,可以模仿出杀球路线,价格也比较贵;第四种是用高压气喷羽毛球发射,这种是刚研制出不久的,它的出现填补了羽毛球自动发球机的空白,是一种新型的发球机2。1.3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课题的意义在分析和比较羽毛球发球机发球原理的基础上对羽毛球发球机的发球方向和发球速度等运动规律进行分析,设计出一台羽毛球发球机。要求完成发球机的总体结构设计,选择发球机的发球方向和发球速度的检测和控制系统。具体内容:1 发球机的结构设计; 2 发球机的控制系统设计。1第二章 羽毛球发球机的工作原理2.1羽毛球发球机的原理这种羽毛球发球机是一个长方体的结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一个底部倾斜的球筒箱,球筒箱内设有推球杆【3】、推求孔、出球孔、弃球筒孔、弃球筒孔挡板、弃球筒孔电机、分球圈,球筒箱提供连续单个出球;下半部分包括电气比例减压阀、储气室、空气电磁阀、气嘴、炮管、发射孔、单片机控制单元【4】;抓球壁杆从球筒箱的出球孔抓取羽毛球置入炮管,并使羽毛球发球机的原理是用高压气体把羽毛球吹出去5。羽毛球的球托内侧贴在气嘴上,然后空气电磁阀打开,气嘴喷气射出羽毛球。单片机通过电磁比例阀的通断调节储气室压力,进而控制球发射的距离;单片机通过改变电磁阀的通断间隙,控制发射频率。2.2羽毛球发球机的工作过程球筒箱(1)内放置羽毛球球筒(2),球筒内有顺序紧密排列放置羽毛球(13)。推球杆(5)顶端为推球头(12),推球电机(6)顺转,推球杆在皮轮(10)的推动下从推球孔(7)伸入球筒推球。球在出球孔(4)被推出,出球孔前设有分球圈(3),分球圈挡在两个球中间的空隙中,在前面一个球被抓取时,阻挡下一个球被带出去,当推球杆的后限位片(8)处碰到推球杆后限位开关(9)时说明球筒箱的球已经被推完,需要进行弃球筒处理。当推球头(12)触碰推球杆前限位开关(11)时。说明推球杆已经退出球筒。如图2.1所示。 图2.1 羽毛球发球机推球部分剖面图当球被推出出球孔,羽毛球球托伸入抓球套(14)中,羽毛球球托触碰抓球套微动开关(15),抓球套抓住球,中轴电机(22)顺转,通过中轴(17)带动抓球臂杆(16)和抓有羽毛球的抓球套(14)远离机箱。当抓球臂杆(16)触碰中轴顶微动开关(19)时,中轴顶电机(18)旋转,通过电机端挡杆(20)和抓球臂挡杆(21)使抓球臂杆(16)旋转到抓球套(14)中的球对准发射孔(30),中轴电机(22)倒转使抓球臂杆(16)接近机箱使羽毛球套在发射孔(30)的气嘴(28)上。如图2.2所示。图2.2羽毛球发球机抓球部分剖面图高压空气从空气压缩机中通过软管接到压缩空气进入气孔(23),单片机控制单元(29)通过调节电气比例减压阀(24)控制进入储气室(25)的气量,空气电磁阀(26)打开,使储气室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气嘴(28)向羽毛球(13)球托内侧做功,羽毛球发射出炮管(27)。气嘴外壁上镶嵌有魔术贴,在羽毛球(13)套在气嘴(28)上时,魔术贴粘住羽毛球(13)内侧,使羽毛球(13)不会从气嘴(28)上滑落。如图2.3所示。图2.3羽毛球发球机压缩空气发射部分剖视图隔板(33)将机箱空间分成两部分,上半部分是球筒箱(1)容纳球筒(2),下半部分容纳发射部分和控制单元。抓球臂(16)通过中轴(17)的控制使抓球套(14)从出球孔(4)抓取羽毛球(13)送入发射孔(30)。当当前被抓取的这筒球被抓完时,推球杆(5)退出球筒(2),弃球筒电机(31)转动使其球筒孔挡板(32)打开,弃出这筒球,挡板及时和上挡住接下来装有羽毛球的球筒(2)。如图2.4所示。图2.4羽毛球发球机球筒箱与抓球部分剖视图推球杆(5)将球筒(2)中的羽毛球(13)推出出球孔(4)抓球套(14)在出球孔(4)上方抓取羽毛球(13)送入发射孔套在气嘴(28)上,气嘴喷气,羽毛球被发射出去。当推球杆后限位片(8)触碰到推球杆后限位开关时,推球杆(5)退出球筒,弃球筒孔电机转动使弃球筒孔挡板(32)打开,弃出这筒球,挡板及时合上挡住接下来装有羽毛球的球筒,继续推球和发球。2.3小结羽毛球发球基于市场上现有的羽毛球发球机在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不同之处在于羽毛球发球机主要是把机器和人脑的智能结合起来控制羽毛球球的速度和旋转,经过单片机的控制,有效地做到了按人的各种运动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方案,发出满足各种需求的球,并力求物美价廉6。羽毛球发球机的几个创新点:1、它将计算机、控制、机械等技术等先进技术集成,开发出具有变频率、变速度、多功能的运动员用训练和全民健身用多功能发球机;2、开发出可发射定点球、高抛球、变速球等多因素组合的专业运动员测试用发球机;3、创新性地设计出羽毛球多球自动连续输送、分离、发射装置。第三章羽毛球发球机的结构设计现在市场上的羽毛球发球机形式多种多样,结构也各不相同。根据发球的动力等自身的特点,本机保留了一些传统国内、外羽毛球球发球机的结构特点,又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从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可以看出,该研究的羽毛球发球机主要组成部分有供球系统、发球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三部分。根据这些部分的功能,本文采取以下设计方案。3.1 羽毛球发球机的外形结构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是创造具有实用功能的造型,不仅要求以其形象所具有的功能适应人们工作的需要,提供人们使用,而且要求以其形象表现的式样、形态、风格、气氛给人以美的感觉和艺术的享受,起到美化生产、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作用,因而成为具有精神和物质两种功能的造型。工业造型设计的本源内涵重在物质功能和社会人的感情精神以及人和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之上。它以不断变化的人的需求为起点,以积极的势态探求改变人的生存方式的设计。所以,工业造型设计不是单纯的美术设计,更不是纯粹的造型艺术、美的艺术。它是科学、技术、艺术、经济融合的产物。它是从实用和美的综合观点出发,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文化、艺术、资源、价值观等的约束下,通过市场交流而为人民服务7。工业造型设计是当代人、自然、社会的有机协调的科学方法论。其实质是以最优化的设计策划来创造人类自身更合理的生存方式。它的重要任务是设计物与人相关功能的最优化。按人类需求去开发新设计、新的工作系统,从而改善人的劳动和生活环境。由此可见,工业造型设计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征,即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1.实用性特征及要求。体现使用功能的适合目的性、先进性与可靠性,具有现代科学技术 的功能美,充分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提高产品的宜人性,表现出产品服务人的舒适美。2.科学性特征及要求。体现先进加工手段的工艺美,反映大工业自动化生产及科学性的严格和精确美,标志力学、材料学、机构学新成就的结构美,在不牺牲使用者和生产者利益的前提下,努力降低产品成本,创造最高的附加值。3.艺术性特征与要求。应用美学法则创造具有形体美、色彩美、材料美和符合时代审美观念的新颖产品,体现人、产品与环境的整体和谐美8。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从事工业造型设计的设计师还未被确定应有的位置,在大部分工厂和研究设计机构中,这些设计师充当着美工”、“外观设计”、“装饰设计”的角色,这也正是我国的工业设计现状与其它先进国家的一个较大差距的原因所在。简单地将技术、材料和机构布置的设计加上装饰打扮的美化设计,即使是两方面都己达到较高的水平,只要是没有一条统一、清晰的为人类工作、生活方式而设计的思想主线,两者就不会很好地协调在一起,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3.2羽毛球发球机的内部结构设计羽毛球发球机的形状:呈长方体,前侧有一抓球臂杆,后侧有一推球杆,箱体上部有一个底部倾斜的球筒箱,下部容纳电气比例减压阀、储气室、空气电磁阀、发射气嘴、发射炮筒和单片机控制单元。3.2.1羽毛球发球机球筒箱的设计 该系统的作用是储存羽毛球,并将羽毛球按要求供给给发球系统。是储存羽毛球的地方,还能将羽毛球顺利输送给抓球臂,为了保证能顺利的单个供球,球筒箱底部倾斜,方便球筒顺利滚入出球孔和推球杆之间。3.2.2推球杆的设计推球杆的作用是把羽毛球从球筒中推出。推球杆位于球筒箱推球孔后侧,退球电机带动皮轮带动推球杆前进或后退,推球杆上有推球头和后限位片,退球头触动微动开关说明推球杆已经退出球筒,后限位片触动微动开关说明球筒内的球已经被推完,需要进行弃球处理。3.2.3中轴的设计发球机中有一个中轴,中轴固定在出球孔和发射孔之间,该中轴可以旋转。中轴的作用是1使抓球臂杆远离机箱,以免抓球臂杆碰到羽毛球发球机的箱体;2使抓球臂绕中轴做圆周运动以实现抓球与放球的动作。根据中轴的作用,及设计的需要,把中轴设计成阶梯并有螺纹的轴。如图3.1所示。图3.1 中轴3.2.4抓球杆臂的设计抓球臂杆通过带有内螺纹的轴套与中轴相连,中轴带动抓球臂杆作相对于球筒箱的垂直运动,中轴顶端有一微动开关和电机,抓球臂杆触动微动开关,电机旋转带动抓球臂旋转,然后中轴旋转,带动抓球臂杆接近球筒箱。抓球臂一端套在中轴上,一端有抓球套,抓球套被球托顶一下可以抓紧球托,在顶一下可以放松球托。抓球套中有一微动开关,触动该微动开关,中轴旋转带动抓球臂远离筒箱。抓球臂杆设计成普通的杆即可。3.2.5中轴套的设计中轴套的作用是使抓球臂杆远离机箱,中轴套与中轴以螺纹连接。中轴套的一端与抓球臂杆直接固定在一起,在中轴电机旋转时把中轴的旋转运动变为中轴套与抓球臂杆的平动动。这样才可以使抓球臂杆触碰中轴顶微动开关。如图3.2所示。图3.2 中轴套3.2.6分球圈的设计分球圈位于球筒箱的钱出球孔,当抓球套抓取提离一个球时,分球圈挡住下一个球,阻止下一个球被带出。分球圈采用带有弹性的东西设计,可以伸缩的那种,这样可以由效的保证每次发出一个羽毛球。3.2.7气嘴的设计羽毛球套在气嘴上。球托内侧贴住气嘴,使通过该气嘴冲出的空气可以直接向羽毛球球托和羽毛球的内腔做功,使羽毛球被发射出足够的距离。3.2.8推杆的设计推杆和凸轮一起组成凸轮机构,把电动机的转动转化为推杆的平动。从而使发射完羽毛球的球筒箱离开箱体。电动机转一圈,正好完成弃球筒动作,要求电机的转速大于球筒箱下落的速度。使球筒箱没有落下前,推杆到达箱体处,接住掉下来的球筒。并使球筒能正好固定在推球孔和出球孔之间。如图3.3所示。图3.3 推 杆3.2.9支架的设计支架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推杆,使推杆只能沿轴向移动,于推杆和凸轮一起组成凸轮机构。3.3小结部分所具有的功能也作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并对该机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具体设本章对羽毛球发球机的设计原理及整体结构作了一个总体的说明,对其相应计方案。这将对羽毛球发球机的制造和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大有好处。第四章羽毛球发球机控制系统设计4.1总体设计羽毛球发球控制器以8位单片机89C51【4】为核心微处理器,外围扩展看门狗复位电路、电机转速测量电路、驱动输出电路。单片机通过对传感器出来的转速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出与给定转速的误差值,启动软件PID算法调节器,产生的输出信号经斩波驱动方式送给步进电机,通过对步进电机的控制实现对位置的控制9。系统总体框图如图4.1所示。图4.1羽毛球发球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4.2羽毛球发球机硬件电路设计本系统选择Atmel公司生产的89C51。89C51为典型的ROM型单片机,内部资源有:面向控制的8位CPU4K字节掩膜ROM程序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OM数局存贮器;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1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口;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的中断控制器;6时钟电路,时钟频率在1.2MHz到12MHz之间。4.2.1复位电路所谓复位,就是指CPU和系统中的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特定的初始状态,单片机的软件硬件就从这个初始状态开始工作。单片机有一个复位引脚RST它是史密特触发输入,当振荡器起振后,该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即24个时钟周期)以上的高电平,使器件复位,只要RST保持高电平,单片机保持复位状态。此时ALE、PAEN、P0、P1、P2、P3口都输出高电平。RST变为低电平后,退出复位,CPU从初始状态进行工作。复位电路【10】分为上电自动复位电路、人工复位、和系统复位三种。我主要是采用上电自动复位方式。如图4.2所示。对于NMOS型单片机,在RST复位端接一个电容至Vcc和一个电阻至Vss,就能实现上电自动复位,对于CMOS单片机只要接一个电容至Vcc即可。在加电瞬间,电容通过电阻充电,就在RST端出现一定时间的高电平,只要高电平时间足够长,就可以使单片机有效复位。RST端在加电平时应保持高电平时间包括Vcc的上升时间和振荡器起振的时间,Vcc上升时间若为10ms,振荡器的起振时间和频率有关。10MHz时约为1 ms,1MHz时约为10 ms,所以一般为了可靠的复位,RST在上电时应保持20ms以上的高电平。图4.2 复位电路4.2.1节电方式对于CMOS工艺的单片机芯片,有一种节电运行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在野外环境的便携式智能一起仪表中,用电池对单片机供电,这就要求低功耗运行。若某段时间内,不需要CPU进行工作,可使CPU暂时停止工作,进入节电工作方式。在节电方式下,CPU暂时不工作,但随时准备恢复工作。因此内部时钟并不停止工作,只是去CPU的路径被门电路切断,但仍供应中断电路、定时器和串行口。CPU的状态被完整的保存起来。单片机的节电方式由SFR中的PCON中的PCON0位来控制。CPU执行一条使PCON0=1的指令,即可使单片机进入节电方式。而结束节电状态一般可以加入一个中断申请信号以产生中断,这时PCON0就被硬件自动清0,从而结束节电状态,CPU恢复正常工作。4.2.2掉电操作方式单片机在正常工作时间,CPU和内部RAM由Vcc供电,但允许电源Vcc掉电时,由接电RST/Vpd引脚上的外加电源Vpd给在RAM保持片内RAM电源掉电时,信息将不会丢失。由于片内RAM耗电仅为正常工作的10%左右,常可用电池做后备电源。用户掉电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电源电压Vcc下降 到一定值时即认为电源出现故障,应通过INT0或INT1引脚向CPU申请中断处理。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将有关的数据等重要信息传送到片内RAM中,并在主电源Vcc下降到允许限定之前,把备用电源加到RST/Vpd的引脚上。此时,电路进入掉电状方式。掉电方式下,单片机上时钟脉冲振荡电路降停止工作。CPU也就停止各种操作功能,只有片内RAM区和特殊功能寄存器区SFR保持着原来存储的内容。各个并行I/O口的输出值仍为相应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区SFR中的数据。地址锁存器有效端ALE以及EPROM的选通信号PSEN的输出处于低电平0.在掉电工作方式下单片机的耗电降至最少。4.2.3电机驱动电路设计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单片机总要对控制对象实现控制操作。因此在这样的系统中,总要有后向通道。后向通道是计算机实现控制运后,对控制对象的输出通道接口。后向通道是小信号输出、大功率控制。由于机电系统中执行元件多为大功率设备如电机等。根据目前单片机的输出功率的限制。不能输出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功率信号。而且这些执行机构的设备产生电磁场,电源干扰往往会影响微机的正常工作,所以抗干扰设计也是控制输出接口应考虑的重要内容。单片机在完成控制处理后,总以数字信号通过I/O口或数据总线送给控制对象。这些数字信号形态上主要有开关量、数字量系统及频率调节系统,而在我所设计的羽毛球发球机整个系统主要是单片机来控制四个电机,所选用的是步进电机,可以通过斩波驱动来控制,这样可以节省扩展口,不使用D/A转换。一 电机的选择在伺服系统中执行元件的选择非常重要。执行元件是位于电气控制装置和机械执行装置接点部位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能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输入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在羽毛球发球机这个系统中我们选电机为执行元件。伺服电机中我们最常用的是步进电机和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等。在本系统中我采用步进电机【10】,因为步进电机有以下几种特点:1步进电机的转速和角位移成正比,因此,当它转一转后,没有累计误差,具有良好的跟随性;2由步进电机和驱动电路组成的开环控制系统,即非常简单便宜又非常可靠。同时,它也是可以与角度反馈环节组成高性能的闭环数控系统;3步进电机的动态响应快,易于起停、正反转与变速;4速度可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平滑调节,低速下仍能获得大转矩,因此,一般可以不用减速器而直接驱动负载;5步进电机只能通过脉冲电源供电才能运行,它不能直接使用交流电源和支流电源;6步进电动机存在振荡和失步现象,必须对控制系统和机械负载采取相应的措施;7步进电机自身的噪声和振动较大,带惯性负载的能力差。二 步进电机的驱动与控制步进电机不能直接接到交流电源上工作,必须配以相应的驱动电路才能正常工作,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路能够将接收来的脉冲及方向信号按要求的配电方式自动循环供给给电动机各项绕组,并提供足够的电功率以驱动电动机转子实现正反向运动。如图4.3所示,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路2主要由环型分配器和功率放大电路组成。图4.3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1、环形分配器环形分配器用于将来自控制环节的时钟脉冲串按一定的规律分配给步进电动机的功率驱动元件的各相输入端,控制励磁绕组按一定的顺序和时间导通或截止。由于电动机有正反转要求,所以环分器的输出是周期性的,可逆的。环形分配器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可你循环计数器。环形分配器的电路实现方式主要有采用专用专用集成电路实现,另一种采用通用的可编程逻辑器件构成环形分配器。除硬件方法外,环形分配器还可以采用软件生成。我采用的是软件实现环形分配器。软件实现环形分配器是指利用软件实现硬件脉冲分配器的功能。这种方法需在内存中开辟一个区域存储环形分配器的输出状态表,系统软件按照电动机正转或反转的要求以正或反的顺序依次将状态表的内容取出,通过驱动电路送至电动机输入口,从而实现电动机励磁状态的转换。单片机直接驱动四相步进电机的接线如图4.4所示。图4.4 单片机驱动四相步进电机接线图2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简称驱动电路,它实际是一个功率开关电路,其功能是将环分器或微处理器送来的微电脉冲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步进电机运行。步进电机有m相,则相应的就有m路的功率放大电路。近30年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永磁材料的发展,推动了步进电机的发展,为步进电机的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步进电机的驱动方法有:但电压驱动、双电压驱动、斩波驱动、细分驱动和集成电路驱动等。我主要采用斩波驱动13方式驱动,是因为,高低压驱动时,电流波形在高压和低压交接处有一个凹陷,这样会引起输出转矩出现下降,另外双电压也会增加设备的成本,而斩波驱动会很好的解决问题。斩波驱动的原理如图4.5所示。图4.5 斩波恒流驱动原理图T1是一个高频开关。T2开关管的发射极接一只小电阻R,电动机绕组的电流经过这个电机绕组到地,所以这个电阻是取样电阻。比较器的一端接给定电压Uc,另一端接取样电阻上的压降,当取样电压为0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当控制脉冲Ui为低电平时,T1和T2两个开关均截止;当控制脉冲Ui为高电平时,T1和T2两个开关均导通,电源向绕组供电。由于绕组电感的作用,R上的电压逐渐上升,当超过给定电压Uc的值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使与门输出低电平,T1截止,电源被切断;当取样电阻上的电压小于给定电压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与门也输出高电平,T1又导通,电源又开始向绕组供电,这样循环往复,直到Ui为低电平。以上的驱动过程表现为T2每导通一次,导通多次,绕组的电流波形为锯齿形,如下图示在T2导通的时间里,电源是脉冲式供电所以提高了电源效率,并且能有效的抑制共振,由于无需外接影响的时间常数的限流电阻,所以提高了高频性能;但是由于电流波形为锯齿形,将会产生较大的电磁噪音。三A/D接口的扩展A/D5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的器件。模拟量可以是电压、电流等电信号,也可以使声、光、压力、温度、湿度等随时间连续变化的非电的物理量。非点的模拟量可通过合适的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模拟量只有被转换成数字量才能被计算机采集、分析、计算下图示意了一个具有模拟量输入/输出的MCS51系统。如图4.6所示。图4.6 A/D接口扩展图A/D的种类很多,根据转换原理可以分为逐次逼近式和双积分式。衡量A/D性能的主要参数是:分辨率,即输出的数字量变化一个相邻的值所应的输如模拟量的变化值;满刻度误差,即输出全1时输入电压与理想输入量之差;转换速率,完成A/D采样的时间;转换精度,实际A/D结果和理想值之差的大小;是否可方便地和接CPU口。四 芯片 MC1413MC141315是一块七达林顿驱动器集成电路,方框原理如图4.7所示。它内含七个带输入偏置电阻的达林顿晶体管,每个输出端均并联有保护二极管。每个驱动器可承受的反向电压为50V,工作电流可达500mA基本原理M C1413集成电路为七达林顿结构非门,具有集成度高、性能可靠、静态功耗电流低、抗十扰能力强等优点其工作电压范围3到 18 V,输出电流200mA。由于输入阻抗高,故输入电流在1 1-1A以下。最高时钟频率可达10 MHz。 MC 1413主要用于驱动共阳极七段LED数码管,还可用于驱动继电器一类感性负载,且不用外接保护二极管。其引脚与内部电路图如图1所示图4.7 芯片 MC1413方框原理图五 CT74S139是双2线-4线译码器14,共有54/74S139和54/74LS139两种线路结构形式其主要电特性的典型值如表4.1所示:表4.1 CT74S139两种线路形式电特性典型值型号T(AB-Y)(3级)PDCT54S139/CT74S1397.5ns300mWCT54LS139/CT74LS13922ns34mW当选通端(G1)为高电平,可将地址端(A、B)为二进制编码在一个对应的输出端以低电平译出。若将选通端(G1)为数据输入端时,139还可以做数据分配器。管脚如图4.8所示: 引出端符号A、B 译码地址输入端G1、G2 选通端(低电平有效)Y0Y3 译码输出端(低电平有效)图4.8 CT74S139管脚图逻辑图如图4.9所示:图4.9逻辑图4.2.4控制部分硬件原理图如图4.10所示:图4.10 控制部分原理图4.3羽毛球发球机的软件设计4.3.1羽毛球发球机的软件系统分析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单片机应用软件的设计,是系统设计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羽毛球发球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要实现的主要软件功能:系统控制的主程序设计、转速采样电路的子程序设计以及各功能模块的输入输出设计。系统的主程序中我们实现了对系统的复位、对电机的启动以及发球的技术目标的实现。4.3.2PID控制算法设计1 PID调节原理PID17调节是连续系统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调节方式。其实质是根据输入的偏差量,按比例、积分、微分的函数关系进行运算,其运算结果是其输入的比例、积分、微分的函数,用于输出控制。由于PID控制结构简单,参数容易调整,不必求出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便可以调节,因此模拟调节器和数字调节器大都采用PID调节规律18。检测到的功率因数经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后得到偏差量;然后由PID算式算出可控硅的控制角,再换算成相应的控制电压,经D/A转换器和运算放大器后送到智能电机控制模块。根据控制电压0-10V的大小,智能电机控制模块可以相应地使可控硅导通角a在0-1800之间调整,通过调节电机电压,达到根据负载调整电机转速的目的。在模拟系统中,PID算法的表达式为: (4-1)其中,P(t)为调节器的输出信号,e(t)为调节器的偏差信号,KP,T, TD分别为调节器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1.两种运算方法的选择由于计算机控制是一种采样控制19,只能根据采样时刻的偏差值来计算控制量,因此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必须对式(2-2 )进行离散化处理,用数字形式的差分方程代替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将积分项和微分项用求和及增量式表示。常用的PID算法中分为位置型和增量型两种,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宜根据被控对象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鉴于电机运行控制电路以晶闸管作为执行部件,因此应当采取位置型PID算法,写出第k次采样时 PID的输出表达式: 其中 为积分系数; 为微分系数;T为采样周期在用8051汇编语言进行PID程序设计时,有定点运算和浮点运算两种计算方法20,定点运算速度较快,但精度低一些;浮点运算精度高,但运算速度较慢。在本系统中,电机转速的变化速度与单片机计算及工作速度相差甚远,所以采用浮点运算就可以满足要求。4.3.3小结本章从方案论证谈起,详尽地介绍了与羽毛球发球机有关的内容:如方案的论证、MCU的选择、外围设备的选择、电动机的选择、驱动电路的选择到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等,阐述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过程,同时对软件系统也进行了详尽的说明。这就给羽毛球发球机方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4.3.4软件设计流程图图4.11软件设计流程图结 论本文对羽毛球发球机及其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做了一个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制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羽毛球发球机的结构、羽毛球发球机的控制原理及过程。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 1.选定了高压气喷羽毛球发射原理作为羽毛球发球机的机械结构核心部分,并论述了对其它辅助结构的要求,可以达到所设计的技术指标要求。 2.论述了羽毛球发球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并阐述了这种工作过程的可靠性。说明了可实现主要技术参数指标以及达到这些技术参数指标所需要的保障。 3.说明了整个机械结构总体设计思想,包含具体结构尺寸、进球系统结构及尺寸、抓球系统结构及尺寸、发球系统结构及尺寸和内部结构及尺寸。 4.阐述了羽毛球发球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论证过程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具体包括MCU的选择、外围设备的选择、电机的选择、驱动器的选择等等,详细说明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以上的工作,证明羽毛球发球机的设计思想及制造是完全可行的。当然要提高羽毛球发球机各项性能指标,还有待于以后更深一步的探讨与研究。本羽毛球发球机是集电子、机械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产物,尽管羽毛球发球机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它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从羽毛球发球机推广到智能型是完全可行的,它在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体育事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 考 文 献1 /buyer/offerdetail-72015.html.2007-042/ball/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4003&ID=30665033 裘百灵羽毛球发球机中国专利:A63B69/00;A63B69/40 ,2006-06-14/buyer/offerdetail-72015.html4 杨叔子,杨克冲.机械工程控制基础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4。5 刘大茂.智能仪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6J. M. Cuschieri and E. J. Richards. On the Prediction of Impact Noise. IV:Estimation of Noise Energy Radiated by Impact Excitation of a Structure. J. Sound Vib. l 983.86(2): 319-3427 李学荣.新机器机构的创造发明-机构综合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8 邹慧君.机构系统设计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 张振荣.MCS-51单片机原理及实用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10孙和平,杨宁,白晶.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11 线译码器,67/load/芯片组/ . /74LS139.do , 2007-11-10谭建成.电机控制专用集成电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7。12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13 张友德,涂时亮.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4W Lucas:Computers in arc welding-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 Partla:Anintrodution to computer technology. Metal Construction. 1984(10)P633-P66615 张毅刚.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16 郑堤,唐可洪.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1997。17 赵松年.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8 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19 陈宝江.MCS单片机应用系统实用指南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20 W Lucas:Computers in arc welding-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Part Ia:Computers in arc welding-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Metal Construction.1985(l)P30-P34致 谢本文从选题、拟定提纲、着手写作、修改定稿,历时一学期,整个过程都得到了我的导师高艺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处处都凝结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本设计的完成过程中,我的导师高艺老师尽管工作繁忙,但总会抽出时间,在学习上对我耐心指导,从严要求。她对我悉心指导和热情鼓励,使我顺利完成了论文工作。她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和执着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激励我克服困难,广泛涉猎新思想、新理论,不断地探求新的科学发展。同时,也让我懂得如何去踏踏实实地工作、勤勤恳恳地做人。设计工作量十分大,没有试验条件,加之我的设计实践经验很少,在做课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在老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克服了一个有一个难题。通过这次设计,把我四年来学习的的知识有一个很好的连接,把它们都融合在一起,有一个更好的运用。在这次的设计中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为我们步入工作岗位打好了基础。在此,谨向导师高艺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同时,感谢在做课题过程中为我提供便利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感谢班的所有同学们,感谢我们在一起度过的这段忙碌又偷快的时光。大学生活至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在长春理工大学这块土地上有众多莘莘学子辛勤的耕耘,在这块土地上我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永远不会忘记可亲的同学,我永远记得这片土地。在此,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由衷的谢意!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附录主程序 ORG 0000H0000H: AJMP 002FH0003H: LJMP KEY000BH: LJMP DJ00BH: LJMP FINISH MOV PC,#0000H MOV DPTR, #0000H002FH: MOV SP, #07H MOV PSW, #00HMOV ACC, #00HMOV B #00HMOV IP #0EHMOV IE #60HMOV TMOD #00HMOV TVOD #00HMOV THO,#00HMOV TLD, #00HMOV TL1,#00HMOV SCON,#00HMOV PCON,#7FHCLR 20HLCD初始化:MOV DPTR, #9FFFHMOV A, #0D1HMOVX DPTR, AWD: MOVX A, DPTRJB ACC, 7,WDMOV A, #0MOVX DPTR, AMOV A, #34HMOVX DPTR, AMOV IE,#84HMOV DPTR, #9FFEHMOV A, #06HMOVX DPTR,AMOV A, #00HMOV THO, #0FFHMOV TLO, #0FFHMOV TMOP, #0EHSETB ET0SETB EX0SETB EX1L0:ACALL KE; JNZ LK1MOV DPTR, #3F04H MOV A, R0MOVX DPTR, AINC DPTRMOV A, R1MOVX DPTR, AMOV P1,#01HL1:MOV DPTR, #3FOOH MOV A,#0C3HMOVX DPTR, AMOV P1,#01HINIT: MOV A, #43H MOV DPTR, #0000H MOVX DPTR, AINC DPTRMOV A, #49HMOVX DPTR, AINC DPTRMOV A, #2DHMOVX DPTR, AINC DPTRMOV A, #02HMOVX DPTR, AINC DPTRMOVX DPTR, AMOV DPTR, #000EHMOVX DPTR, A调速开始SPEED: MOV R2,#04H MOV R3,#32H MOV R6,#00H MOV R7,30HLCALL QMUL MOV A, R7 MOV DPTR, #0000H MOV A, R7 MOV DPTR, #0000H MOVX DPTR, A MOV A, R6 INV DPTR MOVX DPTR, A INC DPTR MOV A, 20H MOVX DPTR, A MOV A, #0FFH MOV B, 31H MOV AB MOV R2,#00H MOV R3,#0H MOV R4, B MOV R5,A MOV R6, #00H MOV R7,#64H LCALL NDIV MOV A, R5 INC DPTR MOVX DPTR, A MOV DPTR,#00F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活动效果优化分析报告
- 智能家居气动系统操作便捷性分析报告
- 2025年工业厂房装配式结构设计与模块化设计评估报告
- 数字艺术作品创作与版权保护产业链研究报告:2025年协同发展与市场拓展
- 中医考研试题分析及答案
- 中医老年病试题及答案
- 中医类外科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直播电商主播直播带货数据分析与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
- 中医乳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色康养小镇生态农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建议书
-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初中语文九年级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精读研讨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第一章 有理数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 2024米面油采购合同范本
- AQ 2029-20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正式版)
- 小学小升初数学试卷(基础题)
- 2024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和答案
- 2022版数学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
- 浙江省食品快检项目名单(2024年版)、检测信息公布要求、检测室设备设施配置参考清单、结果验证规范、能力评价表、操作指南
- 黄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 GA 2094-2023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工作证卡套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