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二讲(序二篇).ppt_第1页
大学语文第二讲(序二篇).ppt_第2页
大学语文第二讲(序二篇).ppt_第3页
大学语文第二讲(序二篇).ppt_第4页
大学语文第二讲(序二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语文第二讲序二篇,罗海燕2013.10.14,范曾与季羡林,范曾与陈省身,序二篇,季羡林陈省身,一、焦点问题,中西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有什么不同的倾向?其各自的利弊是什么?序言的文体特征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范曾祖籍江苏南通人,1938年生人,自幼喜欢历史和绘画。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著名画家。用白描手法创作的历史人物画像线条内含丰韵,独具风骨。作品丽人行曾在香港拍出多万元。,二、从所序之书谈起,范曾不仅是一位闻海内外的大画家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作家、诗人。范曾近年写作甚丰:如范曾谈艺录、范曾诗稿、范曾散文三十三篇、画外话范曾卷、庄子显灵记等相继问世。,二、从所序之书谈起,2.庄子显灵记,庄子显灵记是范曾先生的思想、经验、知识、诗学观念的集成性的发抒。对话体:虚拟庄子与太始、爱因斯坦、海德格尔、毕加索、柏拉图及范伯子的辩难,寻究宇宙与自然的起始,探讨生命与死亡的真谛,辩驳善恶与美丑的分际,诘问克隆与工具主义的非理性冲动。,二、从所序之书谈起,庄子显灵记以庄子显灵的形式,通过他与古今中外圣哲的对话,充分表达了范曾对人类的广博而深遂的思索,其意义超出普通的文学作品。,我曾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我未知结果何如;但我断言第四次世界大战,人类相向,将以石斧。奥本海默、爱德华泰勒,还有我,都为广岛的遗产内心如煮,我们懊丧,祈祷宽容的耶稣。耶稣说:“惩罚无穷的恶德,有雷霆万钧的天怒;结束法西斯战争,你们所为,情犹可恕。只是未来的战争将是同掘人类的坟墓,正义和非正义、善和恶,界线模糊。我只希望人类用玉帛皆代鼙鼓。,二、从所序之书谈起,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刘梦溪.季羡林先生九十寿序/乐黛云:季羡林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季羡林教授从事东方学和印度学的研究逾半个多世纪。在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等学术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是极其突出的,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季羡林是印度国家文学院名誉院士,伊朗德黑兰大学荣誉博士,并获得了印度瓦拉那西(贝那勒斯)梵文大学最高荣誉奖“褒扬奖”和德国哥廷根大学毕业后50年博士在国内外做出杰出贡献的金奖。,“希腊文化延续发展为西方文化,欧美都属于西方文化的范畴,而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构成了东方文化。而思维模式是一切文化的基础,思维模式的不同,是不同文化体系的根本不同,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西方的思维模式则是分析的。”,陈省身(19112004)是国际著名数学家,微分几何大师。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1984年,陈省身获得数学界的最高奖沃尔夫奖,证书上写道:“此奖授予陈省身,因为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成就,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陈省身想起大学那段美好年华与范曾何期执手成长别,二、从所序之书谈起,陈省身是前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年)、第三世界科学院创始成员(1983年);英国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年)、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8年)、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9年)。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三、大师的对话关于“天人合一”,1.序二篇的核心思想这是一篇有趣的文章,两位大师在为同一本书写作的序言中,展开了一场关于“天人合一”的对话。两位大师从文、理,中、西不同文化立场上展开了一场简短却深刻的对话。,三、大师的对话关于“天人合一”,2季羡林:鲜明的“天人合一”观与“文化互补”论,“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三、大师的对话关于“天人合一”,3陈省身:对中国文化偏弊的含蓄批评及“文化对话”论,注重“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确有重视人与自然统一的合理因素,但它不利于认识人与自然,使人屈服于自然、个体屈服于群体、感性屈从于理性,同样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三、大师的对话关于“天人合一”,4.结论是什么?,既不能停留于受物压迫的阶段;更不能只追求科学的阶段。而是取两者之长,弃两者之短,以建立新的“天人合一”。,四、写作特点分析,1.序文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规范,古代的序文范围比较广,大体可分两类:,现在的序文只是诗文篇章前的应用类文字,主要是写在成本的著作前面。,叙赠序、寿序,2.季氏序的特点,大处落笔,卒章点题言简意富,举重若轻,四、写作特点分析,3.陈氏序的特点,若即若离,旁敲侧击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