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论文)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期间免疫机能变化的研究.pdf_第1页
(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论文)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期间免疫机能变化的研究.pdf_第2页
(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论文)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期间免疫机能变化的研究.pdf_第3页
(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论文)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期间免疫机能变化的研究.pdf_第4页
(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论文)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期间免疫机能变化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分类号图书分类号 g804.5 g804.5 密级密级 非密非密 udcudc 注注 1 1_ _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期间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期间 免疫机能变化的研究免疫机能变化的研究 苗苗 俊俊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于于 芳芳 教授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硕士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 论文提交日期论文提交日期 2011 2011 年年 6 6 月月 8 8 日日 论文答辩日期论文答辩日期 2011 2011 年年 6 6 月月 1 1 日日 学位授予日期学位授予日期_ _ _ _年年_ _ _ 月月_ _ _ _日日 论文评阅人论文评阅人 刘鸿宇刘鸿宇 教授教授 任晋军任晋军 教授教授 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主席 王健王健 教授教授 20112011 年年 6 6 月月 8 8 日日 原原 创创 性性 声声 明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 承担。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北大学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本人完全了解中北大学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 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学校可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学校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允许学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允许学 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 论文;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论文;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 后遵守此规定) 。后遵守此规定) 。 签签 名:名: 日期日期: 导师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日期: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期间免疫机能变化的研究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期间免疫机能变化的研究 摘 要 在一些运动项目中,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通常会在赛前需要把 体重降低以参加低级别的比赛。 古典式摔跤是按不同体重级别进行比赛的一项体育运 动,目前的研究表明:降体重对运动员的免疫能力、运动能力都会有一定影响,在一 定程度上不利于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挥,有些甚至还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因 此,研究和探讨降体重对运动员身体的免疫机能的影响就变得十分重要。本文正是试 图通过对运动员赛前降体重训练期间的身体免疫指标的调查分析, 掌握降体重运动员 身体免疫机能的变化特点, 为教练员合理的安排赛前训练计划而进行有效的赛前降体 重和有针对性的营养补充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参加 2010 年全国摔跤锦标赛的运队员 10 人赛前降体重期间免疫机能变化的研究, 通过实验明确运动员在赛前降体重期间免疫 细胞变化的具体情况,为运动员赛前科学合理降体重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结果显示: 1 山西省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赛前降体重期间采取的降体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既达到了运动员降低体重的目的, 又能够最小程度的减少因降体重给运动员的身体素 质和力量带来的不良影响。 2 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赛前降体重期间白细胞计数和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变化,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山西省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赛采 取降体重的方法对运动员免疫能力没有不良的影响。 3 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赛前体重期间 nk 细胞有显著性差异,出现波动状况,表 明降体重对机体免疫系统的 nk 细胞有影响。 4 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期间 t 淋巴细胞有明显变化,不能说明降体重会 对 t 淋巴细胞造成直接影响,可能与运动项目和训练方法都有关系。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关键词关键词:古典式摔跤 降体重 免疫细胞 免疫球蛋白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the study on immunity change of graeco-roman style wrestling athletes before games abstract before games wrestling athletes often descend their weight to a certain degree to maintain a better competition state. graeco-roman style wrestling is held based on different levels of weights. current researches have indicated that reducing weight has some impacts on immunity functions and physical abilities of athletes, which impairs their normal performance, and sometimes even makes physical injuries to them. consequently, study and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immunity indexes of athletes become very essential. the paper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munity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es of indexes investigated before games and then help coaches find out evidences to make reasonable drill plan and how to make a reduction and provide nutrition. the paper investigated that before 2010 national tournament game, immunity change of ten graeco-roman style wrestling athletes from shanxi province.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clarify the detailed conditions of immune cells. the above provide certain basis and evidence of reasonable reduction of weight. the result suggested: 1. the ways those athletes adopted ar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which not on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reducing weight but saves the qualities of strength to a maximum extent. 2. the amount of leukocyte and immunoglobulin of the athletes before games, igg, iga, igm, belonged to normal range without distinctive difference.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ways shanxi graeco-roman style wrestling athletes have applied didnt have a harmful influence to immunity. 3. there was an outstanding change in the amount of nk cells of those athletes, which showed weight loss made effects to nk cells in immune system. 4. the number of t leukomonocyte cells has changed but this didnt show weight loss causes direct influence to the cells, but may relate with the item and training methods.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keywords: graeco-roman style wrestling, weight reduction, immune cell, immunoglobulin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缩略语(缩略语(abbreviation) 中文 英文(缩略语)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ig) 免疫 immune 淋巴细胞 lymphocyte 自然杀伤细胞 neutral killer(cell)(nk) 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 每分钟最大摄氧量 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 min(vo2maxmin) 卡路里 kilocalorie (kcal) 自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nk cell) t 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thymus dependent lymthocyte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interleukin-2receptor (il-2r) 免疫抑制因子 immune suppressive factor (isf) 免疫抑制蛋白质 immune suppressive protein (isp)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 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cell)(lak) 自然杀伤细胞毒活性 netural killer cytotoxic activity (nkca) 唾液免疫球蛋白 a salivary immunoglobulin a (siga)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 (s-iga)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 辅助性 t 淋巴细胞 cd4+ helper t cell 抑制性 t 淋巴细胞 cd8+ suppressor t cell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i 目 录 1 前 言 . 1 1.1 文献综述. 1 1.1.1 摔跤的发展 . 1 1.1.2 赛前降体重的最佳幅度 . 2 1.1.3 运动员降体重的理论基础 . 6 1.1.4 赛前降体重的方法 . 10 1.1.5 运动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 . 13 1.1.6 运动员降体重期间对身体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 . 16 1.2 选题依据. 19 2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2.1 研究对象. 21 2.2 研究方法. 21 2.2.1 研究时间段的划分 . 21 2.2.2 采样过程 . 22 2.2.3 测试指标 . 22 2.2.4 测试方法 . 22 3. 研究结果 . 24 3.1 降体重期的身体成分变化 . 24 3.1.1 体重 . 24 3.1.2 去脂体重与脂肪含量. 24 3.1.3 体脂百分比 . 24 3.2 免疫指标的变化 . 25 3.2.1 白细胞计数 . 25 3.2.2 免疫球蛋白 . 25 3.2.3 t 淋巴细胞计数(cd3+、cd4+细胞、cd8+细胞). 26 3.2.4 nk 细胞. 28 4. 分析与讨论 . 29 4.1 身体成份分析 . 29 4.2 nk 细胞的分析 . 29 4.3 免疫球蛋白的分析 . 30 4.4 t 淋巴细胞的分析 . 31 5.结论 . 33 参参 考考 文文 献献 . 34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ii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40 致谢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1 1 前 言 1.1 文献综述 1.1.1 摔跤的发展 摔跤是重竞技运动项目之一,一种古老的体育运动。比赛的两人在一定的 规则下徒手相搏,以摔倒对手为目的从而取得比赛胜利。 摔跤运动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之一,在中国、埃及、希腊等国家 的古代文字记录中都有摔跤,并且详细记录了各民族特点的摔跤形式和方法。 在中国称之为摔跤,前苏联的桑勃,日本的柔道和相扑,以及古典式角力、自 由式角力等均属摔跤范畴。中国、希腊、日本以及埃及等国家的古代文献中就 有摔跤最初规则的相关记载。有文字记载,公元前 708 年的古代奥运会上,摔 跤就已经是比赛项目了。 中国摔跤运动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也是中国文化 遗产之一,根据有关史料和文物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有摔跤运动。当发 展至清末时,中国跤术已达到较高水平。当时食俸禄的布库叫官跤,又叫官腿; 民间消遣的个人称私跤或私练。此时,这项活动的名称繁多,如掼跤、争跤、 摔跤、摔角、率角,而最普通的便称之为摔跤。 现代的摔跤运动起源于希腊,希腊人非常崇拜摔跤运动。当时摔跤被称为 是:“最完善、最全面、最协调的一项运动,它是全部体育运动的结晶”。早 在 1896 年的首届现代奥运会上,古典式摔跤就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自由式 摔交则是在 1904 年正式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目前国际上摔跤比赛的形式有 古典式和自由式两种,都以运动员的体重来分级别进行比赛。 古典式摔跤,起源于古希腊,所以也称为希腊式摔跤。公元前 2 世纪末, 罗马帝国侵略希腊以后,将自己国家原有的摔跤和希腊式摔跤相结合,经过发 展和创新产生了希腊罗马式摔跤。因为它出现于希腊奴隶制繁荣的希腊古典时 期,所以,这种摔跤最初被称为古典式摔跤。古典式摔跤通过在希腊人的不断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2 发展与改进,迅速在欧洲的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对古典式摔跤产 生了兴趣,对古典式摔跤在当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那个时侯的摔跤规 则传说是英雄捷谢伊(雅典民主奠基人)从雅典女神那里学来的,也正是在当时总 结出了“摔跤是最完善、最全面、最协调的一项运动,它是全部体育运动的结晶”这 一名言。古希腊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军事将领都是摔跤手,如古希腊著名的 哲学家伯拉图就是当时的摔跤名将。 自由式摔跤是 1904 年在圣路易第 3 届奥运会上被确定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的。当时比赛选手们全部不分级别都在一起参加比赛,这样就使得体重较重的 运动员占有了一定优势,比赛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在此之后,摔跤规则规定比 赛按体重分级别进行。 奥运会摔跤比赛共设 3 个大项 18 枚金牌。 2008 年第 29 届奥运会设男子自 由式 55 公斤、60 公斤、66 公斤、74 公斤、84 公斤、96 公斤、120 公斤;古 典式 55 公斤、60 公斤、66 公斤、74 公斤、84 公斤、96 公斤、120 公斤级 14 个项目以及 4 项自由式女子比赛 48、55、63、72 公斤级。 1912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五届现代奥运会时,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正 式成立,迄今为止,国际摔跤联合会拥有 153 个会员,其中亚洲 33 个,欧洲 45 个, 非洲 34 个,美洲 28 个,大洋洲 13 个。在现代奥运会中,我国的摔跤运动一直处于 不断的发展中,1992 年,1996 年两届奥运会上我国摔跤队都获得一枚铜牌,2000 年 奥运会中一枚奖牌也没有获得,2004 年奥运会中,获得一枚金牌。2008 年奥运会中 获得一枚金牌两枚银牌(山西队员常永祥获得古典式 74kg 级银牌) 。 1.1.2 赛前降体重的最佳幅度 1.1.2.1 降体重过程中的理想体重 降体重是运动员为了参加某一级别的比赛而取得好成绩,往往会在赛前通 过各种方法降低体重来参加小一级别的比赛,降体重已经成为一种比赛战术。 运动员都希望自己拥有“最理想的体重”和“最理想的状态”去参加比赛,从 而取得好成绩。运动员认为的“最理想的状态”也就是能够在比赛中取得最好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3 成绩时的“最佳体重”。也就是在取得最佳成绩时的体重,但是这个体重往往 却不是身体能够发挥最佳竞技能力时的体重,而此时的体重应该是他们尽可能 达到的最小体重。运动员为了能够拥有“最佳体重”,常常会在比赛前减轻一 个或者两个级别的体重,但是,以这样的“最佳体重”去参加比赛,常常不能 发挥运动员平时训练时的最佳状态。运动员普遍认为:在自己已经具备一定程 度的运动状态下,尽量低的体重可以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如果在比赛中运动 员不能达到或保持最小体重,他们就会产生一定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影响比赛 成绩。所以,在怎么决定运动员的“理想体重”时,就应当充分全面的考虑运 动员年龄、性别、运动史、身体状况各方面因素 1。 运动员在比赛时把体重控制在什么样的范围之内,才能够发挥其最佳竞技 水平,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运动员在不损害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 情况下,究竟可以减掉多少体重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都是一直困 扰国内外优秀摔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一个难题 3。 1.1.2.2 运动员理想体重的确定 确定摔跤运动员的理想体重, 一般来说是通过对优秀运动员在比赛时取得好 成绩时的身体成分和体重通过计算得来的,也有一些数据是通过从教练员和运 动员长期的训练和比赛的经验中总结而取得的。有研究认为运动员理想体重是: 第一,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最好名次时的体重;第二,运动员在比赛时拥有最佳速 度和耐力以及最大力量时的体重;第三,运动员处于最好竞技状态时的体重;第四, 运动员身体拥有最小体脂百分比时的体重, 同时满足以上四点时的体重就被认为是运 动员的理想体重。 而美国运动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理想体重提出以下观点: 第一, 参加某一级别比赛自我感觉良好时的体重;第二,在比赛前不需要故意降低体重就可 以参加某一级别时的体重;第三,可以不通过人为因素就能够把体重控制在一定的范 围之内,而且体重波动的幅度不会很大 4。 当然,不能单独靠主观判断来确定运动员的理想体重,也不能单纯依靠身高、体 重这一常用生理指标来确定。运动员的理想体重是通过体脂测定得以确定的,目前的 研究认为:运动员的理想体重用体脂百分比来衡量较为恰当。美国运动医学研究所的 研究认为:摔跤运动员的体重中体脂含量的百分比不能少于 5%-7%。美国大学运动协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4 会规定:摔跤运动员的体脂含量的最低限为 5%,nfhs 的运动医学委员会研究认为: 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脂最低限为 12%。美国州立高中协会联合会(nfhs)确 定:青少年男子摔跤运动员体脂最低限为 7%,人的身体内必须要含有一定数量的脂 肪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3。 陈启宝的研究认为,如果摔跤运动员的最低身体脂肪含量是体重的 5%,那么运 动员就会保持良好的竞技状体 3。李祖健的研究认为,目前优秀的男子摔跤运动员其 体脂的百分比含量已经由过去的 9%-14%降至的 6%-10% 【6】。也有报道称:在一些运动 项目中,国际级的优秀女子运动员由于体内体脂百分比含量过低,存在饮食紊乱情况 的就占到 50%,同时伴有的症状还有神经性厌食、月经紊乱和骨矿物质丢失。因此, 国际上有学者提出: 运动员适宜的体脂百分比含量有益于运动状态的保持和竞技能力 的发挥,同样也能保持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这个适宜的体脂百分比为男子不得低于 5%,女子不得低于 12%。美国运动医学会通过研究作出规定,当运动员体脂含量在 7% 以下时,就不能再采取任何方法减掉体脂了,只能通过发汗等方法减掉少量的体内水 分。而运动员的体脂在少于 5%时,就什么比赛都不应该参加了 7。 综上所述, 运动员的理想体重是通过对优秀运动员的体脂经过反复测试和反复观 察而取得的。以“理想”体脂百分比来确定“理想”体重。所以,在计算运动员减体 脂最大值估计量时可参考下列公式:可以减的体脂量运动员目前体重(现有体脂 比例“理想”体脂比例)/(10.05) 。估计运动员“理想”体重可参考以下公式: “理想”体重100测体重当时的去脂体重(kg)/(100“理想”体脂%) 8。 运动员体脂的水平的高低是确定理想体重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有许多运动员的体 重比同年龄的非运动员的体重大,可是运动员的体脂水平却低,造成这一现象是因为 运动员的肌肉和去脂体重的成分含量要比非运动员的高,一般来说,运动员的力量要 大于非运动员,而肌肉的百分比与肌力呈正比,因此,当肌肉增长所引起运动员的体 重增加时,就不需要降体重,但是当体重超过正常值,体脂百分比的含量较高时就应 该降体重了。 1.1.2.3 运动员降体重幅度的范围 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于最多能降多少体重来参加比赛并不是十分明确, 所以在 运动员实际降体重的过程中就存在着一定误区, 他们在准备参加比赛前的训练阶段选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5 择参赛级别时,通常会以体脂 5%为降体重的最低参考值。可是,运动员的个体差异 性很大,在身高和体重的不断变化时,正常体脂最低参考值也不可能是不变的。有研 究表明:对于身材比较高大的运动员来说,用最低体脂 5%为标准来估算允许降体重 重量,同时以此来确定比赛级别,就会造成运动员在降体重过程中十分艰难,也有可 能会损害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刘晓光的研究的出结论,对于中等身材的运动员,体脂 比例最低限取 8%为好,高大身材的运动员体脂则应高于 10%为参考值 9。 fogelholm 的研究表明,若是运动员在称重与比赛之间的间隔小于 5 小时,那么 采用快速降体重的方法来降低的体重就不得超过 4%;如果比赛与称重的间隔时间较 长则快速降体重的幅度就可以小于或等于 8% 10。也有研究认为:许多优秀运动员在 取得最佳成绩时侯的体重大于体脂为 5%时的体重, 有时可以达到 6%7%。 而 wroble 等报道,在摔跤运动中,许多低体重级别的运动员如果在体重低于理论上允许的最低 体重时,比赛成绩会相对更好一些 11。所以运动员通过实验来确定比赛所需的理想 体重,不一定就是最低体重,运动员在身体健康和成绩优秀时的体重才是理想体重。 fogelholm 报道,运动员在降体重后体脂低于或等于体重的 5%时,采用快速降体 重和慢速降体重这两种方法来降低体重后,对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影响不会很大 12。 杨世勇等人通过对举重运动员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 青少年在比赛前降体重的幅度不 应该超过体重的 6%,成年运动员不应该超过体重 8%。体重降的越多,成绩下降幅度 就大;体重降的越少,则成绩下降幅度越小,同时降体重的幅度和运动员的健康以及 运动寿命呈正相关,而且运动员不应该频繁的降体重,否则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13。 所以,运动员所能降体重的幅度应该因人而异,运动员保持理想的体重以发挥最 佳竞技能力从而取得好成绩, 是通过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方法和运动员科学的降重以及 合理的膳食共同努力来完成的。要想科学有效地评价运动员的理想体重,不但要测定 运动员肌肉力量的大小,还要的计算“理想”体脂百分数,观察训练状态和评定运动 成绩,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来测定理想体重。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身高、体型、体脂 百分比等一系列具体情况,来合理地确定降体重的具体幅度。盲目的降体重并不能使 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高,有时反而会使成绩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 14。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6 1.1.3 运动员降体重的理论基础 1.1.3.1 体重与身体成分 从生理学的角度上来看,体重是指身体成分的总重量。它是人体肌肉和骨骼的 发育的具体表现,也是反映人体肥胖程度的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人体体型的参考数 据。身体成分是指组成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总成分,它是由体脂和去脂体重两部分 组成,体脂也称脂肪体重,去脂体重也称瘦体重。去脂体重包括肌肉、骨骼、器官、 体液及皮肤等非脂肪组织。身体成分通常以体脂百分数来表示,即:体脂百分数=体 脂重量/体重l00%。身体成分的化学组成由糖、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 素等部分组成。人体体重的变化用身体成分的理论来表达才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15。 1.1.3.2 身体成分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当前的研究认为,在大多数的运动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的去脂体重与运动能力呈 正相关,去脂体重与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14。运动员要想提高运动 能力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就必须通过锻炼增加去体内脂体重的比例。人体内的脂肪组 织可以供给机体能量,保持身体恒温,缓冲外界给骨骼、内脏的撞击。但是,体内脂 肪含量过高就会产生肥胖,过量多余的脂肪被认为是一种“死”体重,它为了保护机 体就在皮下形成保护层,从而导致机体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并且直接影 响肌肉力量发挥 15,给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的发展造成阻力,而且这部分多 余的体重会在运动时增加耗氧量和能量的消耗。 对于以体重级别来划分进行比赛的运 动项目来说,运动员多余的脂肪会限制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所以,运动员只需要 保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脂肪以外,多余的脂肪就要在训练期间减掉,已达到 最好运动能力。 李云霞等人对采取快速降体重的方法后参加比赛的举重运员进行了身 体成份调查, 结论是在同一级别男运动员当中, 比赛成绩优秀者, 体脂百分含量较低, 去脂体重较重、体液含量较高 16。 1.1.3.3 运动员降体重的实质 运动员在赛前降体重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体重,达到参赛所需的级别要求。赛前 降体重的方法包括慢速降体重和快速降体重。 为了进一步明确慢速降体重和快速降体 重所依据的原理及其实质, 就有必要从生理学的角度对慢速降体重与快速降体重这两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7 种方法进行表述。 慢速降体重所依据的原理是负热能平衡原理,就是机体摄入的能量小于机体消耗 的能量,使体内热能产生负平衡,以消耗脂肪供给能量,致使体重下降。如通过限制 饮食、增加运动量的方法或者限制饮食结合增加运动量的方法。这些降体重的方法一 般在训练期间就开始进行了,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因为减掉的体重主要是身体的体 脂成份,因此降体重所需要的过程就比较缓慢,持续的周期也就要长一些。 快速降体重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急剧的限制能量摄入或者利用物理办法使 机体脱水, 使身体在短的时间内降低去脂体重 (主要是体液) 含量来减轻体重的过程。 这一方法的时间较为段,一般在赛前一天甚至更晚些进行,这种降体重的过程快,周 期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比较大。 运动员在比赛前采用慢速降体重和快速降体重的方法是紧密结合的。一般来说, 在比赛前降体重时,运动员首先是通过慢速降体重来降低体重,在这一降重过程中, 要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以提高运动能力,保证去脂体重的不变,这一过程一般在赛前 2 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就开始了。而快速降体重则是在比赛临近前较短的时间内进 行,以进一步降低体重达到参赛的级别,这一过程一般在比赛前 12 天开始进行。 如果从运动员自身的健康和其运动能力的发挥来看, 运动员应该尽量在降体重过程中 少依靠赛前的“快减”方法,而是要在比赛前的归队训练期间就开始进行慢降,以慢 速降体重为主,快速降体重为辅,最大限度的减少身体脂肪的含量,适当的降低去脂 体重。 “快”和“慢”两者科学的结合,相辅相成,这样运动员在比赛时才能发挥其 正常的运动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14。 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员降体重就是运动员为了取得好成绩,把自身体重降低到 参赛级别的体重要求。 降体重一般是通过在比赛前慢速降体重和快速降体重相结合的 降重手段,在不影响运动员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减少身体内的 脂肪含量,适当的减少去脂体重(主要是体液) ,从而达到参赛级别的比赛要求,使 机体能够发挥自身最好运动能力来参加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 1.1.3.4 减少身体脂肪是运动员降体重的关键 人体体重的构成基础是去脂体重,在理论上认为人体的去脂体重组成是相对稳定 的,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机体在完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体脂的变化影响着体重的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8 变化。有研究表明:在降体重过程中必须保持去脂体重的含量,因为去脂体重在机体 的新陈代谢中起重要的作用, 同样在保持骨骼肌的正常功能和维持机体器官功能方面 也都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在降体重过程中,去脂体重(尤其是肌肉)是必须要保 留的,而身体脂肪的减少才是降体重的关键。 1.1.3.5 负热能平衡原理是降体重的一般原理 能量摄入量和消耗量是影响人体体重的两个关键因素。机体能量代谢的平衡状 况是通过体内脂肪的蓄积来反映的, 也就是人体从食物中摄取所获的能量和机体来维 持各种生命活动所支出能量是否平衡的状况。 正常成年人的能量摄取和消耗是相对平 衡时,机体内就没有多余的脂肪堆积,体重就会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变。 美国运动医学会于 1976 年提出负热能平衡原理,认为影响运动员体重及身体成 分的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就是遗传因素,后天因素包括营养因素 及运动负荷因素,运动员体重控制关键是后天因素。如果运动员摄入食物的能量大于 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运动消耗的能量,剩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贮存于体 内,体重就会增加;反之,运动员摄取的能量减少,同时增加一定运动负荷,使机体 加大热能消耗,机体就为保持热能平衡就必须动员一部分脂肪,从而使脂肪减少,体 重下降 3。 1.1.3.6 脱水是降体重的紧急方法 人体在完成生长发育以后,引起体重变化的是机体的脂肪和水分,而骨骼、各个 器官、皮肤的重量就保持不变了。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分,也就是体液,体液的含量 会以为人的性别、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正常的成年人体液约占总体重的 60%,其中 三分之二以细胞内液的形式贮存于机体细胞内部, 三分之一为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 部。当运动员在赛前训练期通过减少能量摄入、加大能量消耗,或者用两者相结合的 方法来降低体重后依旧不能满足参赛的体重级别时, 就可以用脱水方法来进一步降低 体重。 降体重中的脱水指把身体内水平衡的状况破坏,就是通过饮水不足使机体需要 的水分不足,或者采用运动发汗使机体失去水分,降体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机 体适量的排出水分。例如采用高温蒸气桑拿浴、穿橡胶服或塑料衣服进行运动从而发 汗脱水。已经有研究表明:运动员适量的减少体液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9 bijlani 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体内失水达体重的 2%时,不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工 作能力 17。而如果机体在短时间内大量失水就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例如血容量 降低、心搏量减少、心率加快、血液浓缩、血球压积增高、血流速度缓慢,影响机体 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体从事各种日常工作受到限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 除此之外,失水能使体内的无机盐流失,影响肌肉的正常工作能力。有研究表明:前 臂伸肌最大等长收缩耐力的下降就出现在机体失水达体重的 3%时 16。naghii 的研究 结果表明:当运动员体内水分丢失超过体重的 2%时,其一些生理机能就会下降,运 动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当体内水分失去达到体重的 5时,运动能力呈明显明显下降 趋势,当水分下降达体重的 6-10%时,机体就会产生热休克和热衰竭,出现生命危险 18。 因此,运动员在赛前用脱水方式快速降体重就需要特别谨慎,切不可盲目而不科 学的进行脱水,只可在短时间内通过限制饮水、发汗脱水来使机体产生一定的脱水, 这种方法只能作为降体重的一种应急措施,而不能经常采用。 1.1.3.6 降体重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运动员赛前降体重是否会对运动能力造成影响,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现在的研究 认为,运动时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体内的脂肪,体内脂肪减少就会影响运动员在运动时 的能量供应。研究表明:运动员降体重与表现运动能力的几项指标呈正相关,有氧耐 力及最大吸氧量会随着体重的下降而降低。而在 greiwe 等的研究报道中显示,运动 员在通过桑拿浴快速降体重 4后。机体肌肉的最大等长力量和耐力在 5 个小时内并 没有没有明显下降趋势。但是 webster 等的研究报道显示,在比赛前 12 小时,运动 员通过穿橡胶减重服运动来降低体重,平均减重 3kg(49体重),运动员的无氧功 率此时明显下降,乳酸阈的下降速度迅速加快,最大摄氧量下降,队员上肢力量受到 明显影响, 机体明显疲劳。 同时, 在采用这种降体重方法时运动员普遍会出现的烦躁、 头晕、无力、感觉压抑等症状,导致运动员不能以良好的状态去参加比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