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2 中 小 学 生 家 庭 语 文 学 习 研 究 中 小 学 生 家 庭 语 文 学 习 研 究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3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做 过贡献的老师和同学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日期:2008 年 6 月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杭州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论 文。 日期:2008 年 6 月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4 摘摘 要要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和家庭教育的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家庭 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家庭教育中,语文教育是基石,它渗透在家庭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人 们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听、说、读、写行为就是一种语文学习和应用的过程。家 庭教育虽不等同于家庭学习, 但家庭学习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家庭学习前提和 基础的家庭语文学习, 对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构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会起到举足轻重 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育学、 文化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提出家庭语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依据两个语 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学习目标, 探索家庭语文学习在实施口语交际学习、 阅读学习和写 作学习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首先,文章对什么是家庭语文学习的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阐 述了家庭语文学习研究的教育学、文化学和语言学理论依据。其次,从家庭语文学习本体出 发,分析家庭语文学习的性质、特征和功能。家庭语文学习具有基础性、弥漫性和终身性, 它有利于扩大语文学习资源,是实现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通过语文学习丰富家庭生活,提 升家庭幸福指数。最后,文章从口语交际学习、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三个角度论述家庭语文 学习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 文章采用描述研究法、 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 从而保证论文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学习,家庭语文学习,方法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5 abstractabstract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family and family education, china has accumulated precious and abundant family education theories and methods during its long history process. in family education, education of our chinese language is the cornerstone. it permeates in all aspects of a familys daily life. the action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used for the purpose of producing and living is a kind of chinese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family learning is not equal to family education, but it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family education. chinese learning under family situation, as the premise and basis of family learning,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enhancing the childrens chinese accomplishments and in constructing the learning-typed family and society. from pedagogic,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the thesis puts up with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learning in family environment. and based on the final goal of chinese learning raised in the two chines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t quests the specific contents and means of spoken language lear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learning. in the first place, the paper analyzes and defines the concept of family chinese learning, enlightening its research foundation of pedagogics, culture and linguistics. then, taken the noumenon of family chinese learning as the source, the thesis analyzes its nature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chinese learning in family has the nature of basis, permeation and lifelong. it helps students with enlarging the resources of chinese learning and enriching the family life to upgrade the family members happiness. it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implement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families and schools. at last, the paper discourses the concrete requirements and implementing methods of family chinese learning. adopting the descriptive research methods, document material methods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the treatise guarantees its scientificalness and validity successfully. keywords: family education, family learning, family chinese learning, methods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6 目录目录 摘要摘要 () abstractabstract () 1 1 概论概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1.2 家庭语文学习的概念 (2) 1.2 文献综述 (4) 1.2.1 国内研究现状 (5) 1.2.2 国外研究现状 (6) 1.3 家庭语文学习实施现状 (8) 1.3.1 问卷的设计与取样 (8) 1.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9)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1) 1.4.1 研究内容(11) 1.4.2 研究方法(12) 2 2 家庭语文学习研究的理论依据家庭语文学习研究的理论依据(12) 2.1 教育学依据(12) 2.1.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13) 2.1.2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13) 2.1.3 家庭教育的功能(14) 2.2 文化学依据(14) 2.2.1 家庭环境的涵义(14) 2.2.2 家庭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5) 2.2.3 家庭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15) 2.3 言语习得理论依据(17) 2.3.1 中小学生言语习得心理特征(18) 2.3.2 言语习得的三种理论(20) 3 3 家庭语文学习的性质、 特征和功能家庭语文学习的性质、 特征和功能 (21) 3.1 家庭语文学习的性质(21) 3.1.1 基础性(21) 3.1.2 弥散性(21) 3.1.3 终身性(22) 3.2 家庭语文学习的特征(22) 3.2.1 开发、发展(22) 3.2.2 综合、随意(23) 3.2.3 自主、能动(23) 3.2.4 灵活、个性(23) 3.3 家庭语文学习的功能(24)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7 3.3.1 扩大语文学习资源(24) 3.3.2 实施家校合作(25) 3.3.3 家庭娱乐(26) 4 4 家庭口语交际学习的要求家庭口语交际学习的要求、 内容、 内容和方法和方法 (27) 4.1 家庭口语交际学习的要求 (27) 4.1.1 总要求(27) 4.1.2 各年龄段的具体要求(28) 4.2 家庭口语交际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30) 4.2.1 倾听的方法(31) 4.2.2 表达的方法(32) 4.2.3 交流的方法(33) 5 5 家庭阅读学习的要求家庭阅读学习的要求、 内容、 内容和方法和方法 (35) 5.1 家庭阅读学习的要求(35) 5.1.1 总要求(35) 5.1.2 各年龄段的具体要求 (36) 5.2 家庭阅读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38) 5.2.1 书面阅读(38) 5.2.2 视频阅读(42) 6 6 家庭写作学习的要求家庭写作学习的要求、 内容、 内容和方法和方法 (44) 6.1 家庭写作学习的要求(44) 6.1.1 总要求(44) 6.1.2 各年龄段的具体要求(45) 6.2 家庭写作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46) 6.2.1 文本写作(46) 6.2.2 电脑写作(49) 结论结论 (5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53) 附录附录 (56) 致谢致谢 (57)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8 1 1 概论概论 1 11 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1 11 11 1 选题选题背景背景及意义及意义 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或是在学校教育中就能完全形成的,它需要通过更为广阔的空 间、更多的时间和更为丰富的资源来获取。这就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探索、研究提高语文素 养的途径。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构成整个语文教育系统的三个子系统, 三个子系统在 整个语文教育系统中居于不同的位置,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形成不同的结构特点。 三者 的有机结合成为新一代青少年成长的必要条件。 基于家庭、 学校和社会对孩子的不同教育功 能,三者对孩子的语文学习发挥各自的影响作用。 从孩子学习语文的阶段来看,家庭是学习语文的起点;从孩子学习语文的过程来看,家 庭是终身学习语文的终点。在家里,孩子学会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学会背的第一首诗;学会 读的第一篇文章,它们都属于语文学习活动。由此可见,家庭是孩子学习或接触语文的第一 场所,孩子在家庭中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今后进行的学校语文学习和其他科 目学习做好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准备,奠定最初基础。很多实践证明,学前教育,特别是婴幼 儿在家庭中接受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和学习,对孩子今后学校的语文学习乃至一生 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基础作用。孩子的呀呀学语从家庭中起步,同样,孩子走向学校,踏 入社会后,家庭仍是其学习语文的重要场所,是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 孩子到了学龄阶段就要到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孩子在学校中系 统地进行语文学习。学校是学习语文的核心场所,对语文学习起到选择性和规范性的作用。 学校对孩子的语文学习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是一个形成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因 素和非智力因素,最终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学校对孩子的语文学习进行统筹规划,使 得孩子在学校中学习语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对社会和家庭中的语文学习起到规范和引领作 用,抵制或减少在社会和家庭语文学习过程中受到的不良影响。 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 本身就是一所学习语文的大学校。 在家庭和社会中学到的语文知 识和能力在社会中得以应用、充实和修正,并最终得到检验。社会语言学认为: “当社会生 活发生转变或激变时,语言也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而变化,这就是共变现象。 ” 从 这个角度来看,社会对语文学习的影响和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家庭、 社会和学校对孩子语文学习的作用不是孤立的, 三者在各自发挥作用的同时相互 交融、配合。社会对孩子的语文学习的影响是无形的,具备不可预知性,这就需要家庭和学 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2 陈源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3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9 校对此施加影响、加以调节和控制。学校对孩子语文学习的作用毋庸置疑,甚至在相当长一 段时间内,语文教育的大部分责任被移交给了学校,家庭只起到辅助学校教育的作用,有的 甚至根本没有起作用,认为教育是学校的完全责任。殊不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 庭是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家庭逐渐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从而出现了“家庭教育热” 。 成群的家长送子女参加各种类型的特长班、 兴趣班, 而家教教师也慢慢深入到很多家庭的教 育活动中。然而,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并没有 引起家长和孩子的足够重视。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教其一些启蒙古诗、文字;上学了,有 些孩子们在家庭里能自觉完成家庭语文作业, 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 做课外阅读练习等 一些与语文学习相关的活动, 也有少数孩子在周末或空余时间参加作文辅导班, 或者是家长 在考前聘请家庭语文教师,做最后的冲刺,但这些行为都是“被迫”的、短暂的,不能够包 括语文学习的全部涵义。 由此可见,家庭语文学习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首先是家长们没有真正认 识到语文学习的特征和意义, 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其次,家庭语文学习完全成了学校语文学习的附庸。学校要求家长做 什么,家长才做什么,家长们很少“主动出击” 。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只听老师的话,父 母不起作用,还有的是在家庭中根本没有安排语文学习时间。再次,家长不知如何有效指导 子女学习语文,不清楚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内容有利于孩子的语文学习。家长们的这些 困惑没有得到语文教育研究者系统明确的指导, 从而使家庭语文学习指导处于若有实无的状 态。 基于人们对语文学习重视不足的现状, 本文试图通过寻求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 旨在使 家长、孩子和语文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家庭语文学习的现状、特征和内容,把握家庭语文 学习的方法,进而推进家庭语文学习的研究。 1 11 12 2 家庭语文学习的概念家庭语文学习的概念 家庭语文学习是随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发展而呈现的一个新研究领域。 迄今为止, 对 于什么是家庭语文学习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界定。 家庭语文学习内容包罗万象, 是家庭教 育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家庭学习的基础,更是其他一切学习的基础。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教育术语,但是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学者们对它有不同 界说。 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 在美国,通常把家庭教育称作家庭 生活教育。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庭内部的事情,是对家庭成员进 行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的教育, 以使每个人承担自己的义务, 保证家庭的和睦。 70年代之后, 王建青论家庭教育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湖南师范大学,2006:6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10 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人际关系, 如莱温认为家庭教育是 “增进家庭生活并协助个人 更加了解各种人际关系中的自己的一种教育方案。 ” 80年代后期, 美国学者更加倾向于把家 庭生活教育当成全面提升人的生活水平与生活素质的手段,如达翎认为家庭生活教育就是 “透过个人与家庭其各层面环境资源间的互动状况, 来保存及改善人类生活品质” 。 90年代 后期, 家庭教育吸收了终身学习的思想, 学者们提出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庭中的人际间的事, 而是所有家庭成员适应社会的学习与成长活动 我国对家庭教育概念的界定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80年代初期, 郑其龙等在 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把家庭教育解释为“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 分或分支” 。由于当时对家庭教育的研究相当匮乏,所以家庭教育的涵义尚不明确。1988年 赵忠心在家庭教育中指出: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对其子 女和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实施的环境是家庭,教育者是家里的长者,受教育 者是子女或家庭成员中的年幼者。 ”这个定义说明了家庭教育的场所、组成人员及其不同地 位。90年代末,马和民等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指出: “若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 家庭教育既指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 又指家庭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教育功能。 前者指的是受教 育者在家庭中所受到的由其家庭成员 (不论长幼, 但主要是指父母) 施予的自觉或非自觉的、 经验性的或有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等多种水平上的影响;后者则指家庭诸环境因素(包 括家庭的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的隐性影响。 ” 从上述中外学者对家庭教育的界定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方面的演 变:首先,从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是家庭内部的私事,逐步演变到家庭教育关 乎社会发展,必须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其次,从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父母 大人)对于子女的生活技能、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发展到在各方面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 相教育和影响。由此摈弃封建的家长权威,形成几代人互相学习、启迪的和谐家庭。再次, 从认为家庭教育只是学前教育, 发展到终生教育, 即所有家庭成员在各个年龄段都要接受家 庭教育。这就具有了构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会的开放视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家庭教育的内涵将日渐丰富,外延也不断拓展。在全社会提 倡构建学习型家庭、 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 个体在任何情境下都能自觉学习的 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所以家庭学习成为家庭教育的 重要形式。因此,本人将家庭语文教育界定为:以家庭为教育场所,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参与 的、相互影响,旨在构建学习型家庭的终身教育。 家庭学习 家庭学习是90年代在英国兴起一种新的家庭教育观念。 它所传递的是一种思想、 一种理 念。 家庭学习指各种类型的家庭在一切可能环境下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学习。 相对传统家庭教 转引自杨雄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问题和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2) 转引自杨雄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问题和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2) 转引自骆风简析当代家庭教育概念的演进学前教育研究,2004(11)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11 育而言,家庭学习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家庭学习强调学习主体除了孩子以外,还应包括所有家庭成员。因为家庭中的每 个成员都有不断学习的必要, 都应抓住家庭学习的机会来发展完善自己。 特别是那些没有接 受过系统学校教育的成年人,以及接受系统教育不足的年轻人,更加需要学习。在家庭学习 过程中,儿童和成人共同参与,各得其所。 第二、家庭学习特别强调儿童、父母、教师和社区等之间的合作。研究表明,当孩子与 他们的父母一起学习时,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然而只有学校、家庭和社区进行多方合作 后,才能为儿童、父母提高更多的共同学习的机会,使课堂和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 校应该起到家庭学习活动的主要发起者的作用,社区成为重要的组织者和资源的提供者。 第三,家庭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积极 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始终尊重、理解、信任儿童,使儿童主动在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 面获得全面发展。 家庭语文学习 家庭语文学习是指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自觉地、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的旨在提高语文素 养的学习。 家庭是孩子有意识地接触听、说、读、写的第一场所,即使是无意识地接触也是一种原 始的语文学习形态。所以从时间跨度上来看,语文学习是在整个家庭学习过程中起始最早、 持续时间最长,甚至是相伴一生的学习。 从形式上来看,家庭语文学习是其他学习的基础。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家中听不懂、说 不清、读不来、写不出,他何以能获得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何以能过上正 常人的生活。 孩子一生的学习通常是从语文学习起始的, 最终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 和终身的进步和发展。 从内容上来看, 家庭语文学习是语文学科自身的需要。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 课程。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表现形态。学校中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这才是有效的学习。家庭作为孩子生活的重要场所,为孩子进行语言训练提供了有利场所, 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家长的用语习惯都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 同时, 日常家庭生活也是 孩子学习语言的丰富资源。 文学作品的学习也离不开家庭学习环境。 如果以孩子一天在校学 习时间8个小时计算,他们有2/3的时间是在校外,确切地说主要是在家里。学校语文教材所 选的课文只是优秀作品的沧海一粟,即使学生拥有课外读物,设想有哪个学生能在学校1/3 的学习时间内完成812门课程的学习,更不用说来读这些语文课外读物了。所以,家庭就 自然而然地成为语文阅读学习和其他学习有效的和必要的途径了。 1 12 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潘月娟家庭教育的新概念:家庭学习少年儿童研究,2000(2)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12 1 12 21 1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是对于纯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 研究家庭 教育的基本原则、方法、特点,如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所著的家庭教育学 (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还有学者从社会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对家庭教育作了背景分析, 如邓伟志,徐新合著的家庭社会学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二是对家庭教 育经验和现象的描述。 这方面的成果很多, 大多是个人的教子经验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教育 子女的方法,特别是名人教育子女成功案例的展示。如刘墉的靠自己去成功 (长江文艺 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年5月出版)等。三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研究。例如网络、媒体、影视、广告 等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 研究著作有李玉朝著的 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双重影响及对策(华 中师范大学,2007年1月出版) ;马和民,吴瑞君著的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 (上海教育出 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等。由此可见,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把某一学科纳入到家庭教育中的 不多, 把语文学科与家庭教育相联系的著作几乎没有, 仅有极少数关于闲暇教育研究的文章 中会涉及到家庭生活中的语文教育。 近几年,随着家庭教育热的兴起,人们开始把研究视角投向家庭语文教育。遗憾的是, 研究没有取得丰富而有影响的成果。 本文对目前所掌握的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和论文资料作 一分析,其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重视家庭对语文教育的意义。 大语文教育观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是语文教育的一个有机系统,三者缺一不可。著 名的教育家福禄培尔说: “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 无可比拟的重要。 ” 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意识到家庭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家庭环 境、家长的文化水平和修养、家庭的经济状况等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作为一线的语文 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应该积极探索家庭对语文教育的价值,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在语文教 育方面的作用,促进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研究论文主要有: 湖南大学王娟的学位论文试论现代家庭语文教育功能 ,把研究重点放在了现代家庭 对语文教育的优势和作用上。文章从现代社会转型给家庭、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出发,思考 现代家庭所能承载的语文教育功能。挖掘在现代家庭中,各种“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所包含的语文教育要素, 并从心理学角度简单分析了现代家庭的这些语文教育功能对子女的 语文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的影响。 湖南大学王建青的学位论文论家庭教育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着重论述了家庭教 育与语文素养的关系, 家庭教育资源的特性, 语文素养的生成机制及在家庭中培养学生语文 素养的策略。 作者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 剖析了家庭教育对语文素养培养这一古老而又热 点的论题, 希望家长们充分认识到家庭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作者把论述重点放在 了阐释语文素养的生成机制, 并对家庭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 转引自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12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13 的对策, 如创造良好的家庭语文环境、 家长们自觉言传身教并充分利用身边的社会语文环境 等,促使家庭教育朝着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方向发展。 云南师范大学谢梅的学位论文大语文教育中的家庭语文教育探索 ,把家庭语文教育 纳入到大语文教育范畴中去,通过加强横向联系,互相促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章 从社会学理论分析大语文教育的两大特征、三大系统、大语文教育课程、大语文教育与家庭 语文教育的密切联系。同时分析了家庭语文教育的特性,提出实施家庭语文教育的方法:营 造良好的家庭语文学习环境、营造民主平等的环境、营造书香四溢的环境、营造榜样示范的 环境,为孩子提供语文实践性活动,开展家庭语文学习活动。通过净化家庭教育外部条件、 把青少年同教育有机纳入到全民生活中、 建立教育支援网、 建立社会异动预警监控机制一系 列措施,构筑家庭语文教育的防火墙,发挥家庭语文教育的功能。 第二,重视家庭语文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 任何一个问题研究,都需“有破有立” 。家庭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作用已被人们关注,但 家庭应具体如何做才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发展需求, 这又是摆在家长和语文教育研 究者面前的课题。学者们经积极探索、实践,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经验,具体如下: 白金声的家庭语文教育艺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作者借助人才学、 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科学知识,博采国内外关于家庭语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从阅读、写 作、 口语交际上来讨论家庭语文教育实施过程。 论著既从宏观上阐释了家庭语文教育的普遍 规律,又从微观上描述了家庭语文教育的巧妙艺术。 诚诚的论文孩子语文能力在家庭教育中的培养(http:/) ; 杨士平的论文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语文 (http:/dbfjbokeecom/) ;章华民的论文语 文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等文章则从多个角度来论述家庭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如何采取 有效措施,从而促进孩子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仔细分析这些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以上所有论著把研究的立脚点放在了家庭、家长身 上。家庭语文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求家长兼教师的睿智和父母的耐心,但现实告诉我们,不是 每一个家长都是可以对孩子进行语文教育的,有的没有时间,有的没有能力,有的甚至不愿 意这样做。 研究者们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来看待。 我们知道如果一味地强调家庭教育 的重要性,而当事人孩子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最终也是无效教育或是效果甚微。有的 论著没有从根本上把家庭语文教育和学校语文教育区分开来。例如家庭语文教育艺术一 文中,文章从实践层面谈论了如何教孩子分文章段落、怎样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怎样分析 文章的写作特点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作者采用了“移花接木”的 研究手法,把在学校中的语文教育搬到了家庭氛围内,认为这就是家庭语文教育,这显然是 很不够的。基于此,在家庭语文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求家长成为“教育艺术家”或“家庭教 师” 。家长除了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还应拥有一定的教学技能,这对于一般家庭来说 只能是“天方夜谭” 。论著提出观点是新颖、前沿的,但具体的阐释还是不够准确。 1 12 22 2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14 国外家庭教育研究的著作颇丰, 而且影响也很大。 国外研究者把家庭教育归到学前教育 中去,从而家庭语文教育也就集中在学龄前。代表著作和观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卡尔威特的潜能教育 卡尔威特认为家庭教育要尽早开始,这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语言是早期教育的一块 基石,所以家庭教育应该从语言教育开始,语言教育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孩子不 尽早掌握语言,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发挥其潜能。因此,尽早让孩子们掌握语言工具是父母的 第一要务。 第二,巴尔的语言教育 巴尔在家庭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指出幼儿教育必须从语言开始。巴尔博士认为, 语言是幼儿掌握知识的工具,所以应当尽早地教给孩子。不过,仅仅是尽早地教给孩子语言 还不够,还必须从小就教好。因此,他反对教给孩子不完整的话和方言,而主张尽量教给孩 子书面语言。同时,家长应该尽量教给孩子多种语言。巴尔博士认为,训练孩子的头脑,最 好莫过于语言。因此,家长除了尽早教孩子说英语外,还要教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希伯 来语等。在他看来,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意味着正确地思考,而教给孩子多种语言,有利于孩 子正确理解词义和进行思考。 第三,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婴儿从出生开始,不仅是一个生理的肉体,同时也是一个精神胚胎,他具 有获得社会信息与信息反馈的本能, 即无意识地吸收信息建构自我。 蒙台梭利把婴幼儿这种 天生的猎取与反应功能称为“吸收性心智” (mente assrobente) ,她认为在儿童生命的前几 年,特别是在两岁半以内,有着惊人学习语言的能力。一般孩子虽然没有大人的任何指示或 教导,但都能遵守发音规则学会他的母语,并掌握基本语法。她在评价这一点时说: “这是 人类所具有的超高智能展现。 ”同时她认为,成人如果不去好好利用孩子这种自发的吸收性 心智, 并注意培养幼儿对周围复杂环境的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忽视了儿童语言学习的敏感 期,会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幼儿语言教育不是孤立于其他活动的, 它不仅应有独立的教育活动, 更应是大量地、 经常性地融合在日常生活的练习之中, 在感官、 数学、科学和艺术等教育中也同样都融有语法、语句的学习、理解与运用。这就要求在各个 领域的练习中都要注意幼儿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不规范用语言。她试 图在家庭中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多欣赏文 学作品,提高孩子的文学素质和修养,使语言能力更上一层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国外的研究没有直接论述家庭语文学习的实施办法, 即使有也是 只涉及到了语言学习这一方面, 很少涉及到文学学习方法, 这并不能代表语文学习的全部意 义。同时,语言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事实上,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特征是不一样的, 学龄前儿童在家庭里可以这样学习语言, 但到了中小学阶段, 这种学习方法未必就能适合孩 子。 纵观目前国内外家庭语文教育研究现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首先,研究主要集中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15 在阐释家庭语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研究者明确指出 “家庭语文教育” 是什么、 为什么, 但极少论述“怎么样” 。即使零星一些文章论述如何实施家庭语文教育,但只是从某一角度 论述,没有形成系统。其次,把实施家庭语文教育的主体放在家长身上,这显然是不符合学 习科学常理的。 因为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孩子, 教育的实际效应只有通过孩子个体发生变化才 表现出来。 鉴于家长自身条件的限制, 要使家庭语文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还有一定的困难或只 是一种设想。再者,家庭语文教育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而且只涉及语言上的听、 说教育,没有探讨文学方面的读、写教育。鉴于家庭语文教育研究存在这些方面的不足,本 文将着重从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方法” 这一方法论的角度对家庭语文教育进行一次尝试 性探讨和实践。 1 13 3 家庭语文学习实施现状家庭语文学习实施现状 家庭是整个人生教育的基础,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永久的学校。有关统计表明, 在学生的学习时段里,其在校的学习时间只占全部生活时间的15%。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家 庭教育,培养孩子“修身、齐家”的能力,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的。在家庭 里传授的内容是“四书、五经” ,这些儒家经典具有“语文”学习的内容要素。由此可见, 中国在古代就重视家庭在语文教育上的作用。 就目前看来,语文课仍旧是耗时最大、收效最低的科目。语文教育研究者和语文教师 不遗余力地从理论和实践上寻求改变现状的方法。 我们知道, 教育事业光靠一方的努力是行 不通的,它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齐心协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合力。 “语文的 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鉴于此,家庭在实施语文学习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了进一步证实家庭语文学习的必要性和意义,本文针对在城区就学的小学和初中阶 段的孩子设计了调查问卷。 1 13 31 1 问卷的设计与取样问卷的设计与取样 为了详实认识城区小学生和初中生家庭语文学习现状,本文借鉴相关的研究方法,结 合对部分学生的了解,设计了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问卷大致分为四部 分。 第一部分是有关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项目。包括被测者的性别、年级、家庭形态、父 母的职业和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是关于孩子对家庭语文学习认同状况的项目。包括被测者对家庭语文学习必 要性、 与父母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关系, 在家庭中从事的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活动情况等问题的 认识。 第三部分是关于家庭语文学习实际情况的项目。 包括被测者在家庭中的语文学习环境、 家庭藏书量和电脑使用情况等细节问题。 第四部分是主观题。让被测者谈谈在家庭语文学习过程中自认为比较成功的经验。 问卷在正式实施时所选择的学校是“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 。该校位于杭城东部,隶属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研究 16 江干区,是一所刚诞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考虑到各种因素,小学的问卷是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的,初中的问卷是孩子独立完成。 小学共发出180份问卷,回收179份,有效问卷177份,回收率为99%,有效率为98%。初中共 发出问卷180份,回收171份,有效问卷166份,回收率为95%,有效率为92%。 1 13 32 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由于家庭语文学习倡导者不多,人们只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做一些看似家庭语文学 习的活动,家庭语文学习缺少系统、科学的方法。正视这一问题,并探求解决方法,成为教 育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小学和初中随机抽取样卷各100份,对各部分调查所得情 况做统计分析,所得情况如下: 1321家长对孩子的家庭语文学习力不从心 小学阶段孩子的家长在家空闲时,辅导孩子学习的父亲占61%,母亲占78%。初中孩子 的家长在家空闲时,辅导孩子学习的父亲占20%,母亲占23%。两个阶段孩子的父亲在随着孩 子年龄的增长, 辅导孩子学习的比例逐渐减少, 母亲并非如此。 母亲从孩子低年级到高年级, 辅导孩子学习的比例保持稳定,但在高年级时,比例相对减少。从问卷情况可知,这与父母 的文化程度紧密关联。 表3 3 中小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情况表 由表1可以看出,孩子父母初中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习难 度加大,父母想辅导孩子的学习,但却无能为力,其中当然包括对孩子语文学习的辅导。 1322孩子欠缺科学的家庭语文学习方法 “学无定法” ,但“学要有法” ,这样学习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语文学习不 是随心所欲地进行,必须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家庭学习的特征,具备科学的学习方法。 当问及“在家庭中学习语文是否有必要时?” ,小学生92%认为有必要,初中生75%认为 有必要。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孩子认为在家庭中学习语文有必要,但在主观题中问孩子们 在家庭中学习语文有哪些成功经验或活动时,只有17%的人作答,答案大同小异,具体有: 预习课文、完成家庭语文作业,多读课外书,积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