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技能分解训练方法研讨(pdf 6页)_第1页
教师教学技能分解训练方法研讨(pdf 6页)_第2页
教师教学技能分解训练方法研讨(pdf 6页)_第3页
教师教学技能分解训练方法研讨(pdf 6页)_第4页
教师教学技能分解训练方法研讨(pdf 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 教师教学技能分解训练方法体系初探 欧阳文 内容提要 为了尽快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采用分解训练的方法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有 鉴于此,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教学技能的分解研究及其方法进行了介绍,对教学技能分解训练的理 论基础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国内外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根据我国的实际, 初步构建了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体系。 关键词 教学技能 分解 训练方法 微格教学 收稿日期:19981215 B、F斯金纳认为:“教师必须学会如何教,并且 一定由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采取有效的途径 和方法去训练教师”,这里的 “如何教” 主要属于教师 的教学技能要解决的问题。采取怎样的途径和方法 训练教师的教学技能?不同的教学观导致了不同的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策略。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 一门艺术,而艺术是不能传授的,因此,教学艺术被 蒙上了一层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神秘色彩,人们 对教师的要求是能者为师,教师的职业技能训练采 取的是一种 “自然成熟” 法,教师职业成为一种非专 业性的职业。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既是科学,又是 艺术,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人们关注教学的科学性 和艺术性的宏观理论研究,而忽视如何将抽象的教 育理论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教育及教学技术的微观研 究,教学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应有 的实践操作的机会没有充分保障。第三种观点则认 为,教育、 教学过程有三个源泉,即科学、 技巧和艺 术,三者如同骨、 血、 肉的关系,连成一体,不可或缺, 教学既要强调理论教学的科学性,同时也要注重教 学技能、 技巧的训练,这样才能最终促进师范生的教 学达到艺术化的境界,在这一教学观念指导下的师 范教育所培养的教师,能更好地获得专门的知识和 形成专门的技能,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师范生的职 业素养。国际教育界自六七十年代以来,涌现了一 些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新思潮和新方法,针对长期 以来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历时短、 综合性训练方法单 一、 师范教育质量因此受到责难的状况,开展了教学 技能分解训练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 果。而理论界对教学技能如何分解,教学技能分解 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怎样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教学 技能分解训练方法体系等问题的研究还较少,且有 待深入的探讨,因此本文对这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一 些初步的思考。 一、 教师的教学技能及其分解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 一系列有效的行为方式。 它包括教学的动作技能和 教学的心智技能。教学的动作技能是以完善合理的 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复杂的身 体动作系统,如板书技能、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 能等。教学的心智技能是借助于言语,在头脑内部 以一定的程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认知活 动的复杂的智力动作系统,如加工和处理教材内容 的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管理技能等。教学的动 作技能和教学的心智技能两者的活动对象、 活动表 现形式以及活动结构不尽相同,但彼此有着密切的 411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统一存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的心智技 能是教学的动作技能的调节者,而教学的动作技能 又是心智技能的体现者,教学技能是二者的 “合金” 。 根据教育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理论,教学的动作技能 和教学的心智技能各有其形成阶段,两者都不是与 生俱来的,必须加强规范化的分解训练,才能更好的 形成。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分解训练,其中十分 关键的是将教学技能进行分类。尽管这种分类研究 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分类的类型也有不少,现介绍几 种有代表性的教学技能分类。 1.美国斯坦福大学根据经验和对教师的行为分 析,将教师的教学技能分为如下14种 : (1) 变化刺 激 ;(2) 导入 ;(3) 总结 ; (4) 非语言性启发 ; (5) 强调学 生参与 ;(6) 频繁提问 ;(7) 探索性提问 ; (8) 高水平提 问 ; (9) 分散性提问; (10)确认; (11)例证和实例; (12)运用教材;(13)有计划地重复; (14)交流的完整 性。 2.英国学者在进行微格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时, 将教学技能分为如下6种 : (1) 变化的技能 ; (2) 导入 的技能 ;(3) 强化的技能 ; (4) 提问的技能 ; (5) 例证的 技能 ;(6) 说明的技能。 3.日本东京学英大学将教学技能分为9种 : (1) 导入技能 ; (2) 展开技能 ; (3) 变化技能 ; (4) 总结技 能 ;(5) 例证技能 ;(6) 确认技能 ; (7) 演示技能 ; (8) 板 书技能 ;(9) 提问技能。 4.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将教学技能分为10种: (1)强化技能 ; (2) 一般提问技能 ; (3) 变化技能 ; (4) 讲解技能 ; (5) 导入与结束技能 ; (6) 高层次提问技 能 ;(7) 课堂管理与组织技能 ; (8) 小组讨论组织技 能 ;(9) 个别指导技能; (10)发现学习指导与创造力 培养技能。 5.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波得洛夫斯基从教学系 统论的角度,提出了4种教学技能 : (1) 信息传递的 技能 ;(2) 引起动机的技能 ; (3) 促进发展的技能 ; (4) 定向的技能(相当于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的技能)。 6.印度的巴西博士在他的著作 成为最好的教 师 微格教学方法 一书中设定了13项教学技 能 :(1) 撰写教学目标 ; (2) 概述课程 ; (3) 流畅提问; (4)探讨提问 ; (5) 解释 ; (6) 范例描述 ; (7) 刺激多样 化 ; (8) 复习; (10)增强学生参与; (11)使用黑板; (12)巧妙结尾;(13)辨别专注行为。 7.我国北京教育学院微格教学课题组将教学技 能分为10项 : (1) 导入技能 ; (2) 教学语言技能 ; (3) 提问技能 ; (4) 讲解技能 ; (5) 变化技能 ; (6) 强化技 能 ;(7) 演示技能 ; (8) 板书技能 ; (9) 结束技能; (10) 课堂组织技能。 8.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胡淑珍教授等进行的 教学技能的分类共分为4大类11小类 : (1) 教学设 计技能 ;(2) 课堂教学技能,其中包括课堂授课技能 (导入技能、 讲授技能、 提问技能、 板书技能)、 课堂管 理技能(课堂体态语技能、 课堂纪律管理技能)、 试卷 编制技能 ;(3) 指导学生学习和活动技能(学法指导 技能、 指导课外活动技能) ;(4)教学研究技能。 从以上国内外关于教学技能的分类研究可以看 出,这些分类有的按教学环节,有的按教学功能,还 有的按本国的传统教学方式,或者按课堂信息交流 过程的模式进行分类,各有自己的分类标准,各有其 合理性成分,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从逻辑学的角 度而言,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把事物分成不 同的类,是揭示事物外延的逻辑方法。一般的划分 只要符合实践的需要,可以选择事物的任何一种属 性作为划分的标准,而分类一旦形成,在相当长的历 史时期会一直存在,对科学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 动作用。因此,要提高教学技能分类的信度和效度, 我们进行教学技能分类,在方法论上必须遵循以下 几条原则: 1.必须将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类。 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我们只有依据教 学的实际展开过程,将对教学有实质影响的主要教 学技能进行分类研究,这样确定的技能类别在教学 实践中才会具有真正的实际意义。 2.以外显行为为主,兼顾内部心理活动。教学 技能是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统一体,心智技能是 动作技能的调节者,动作技能是心智技能的体现者, 因此,在进行技能分类时,只有二者兼顾,才符合技 能的本质属性,并有利于教学技能的观察、 操作训练 以及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3.遵循逻辑规则要求的同一原则、 周延原则和 相斥原则。即每一次分类只能有一个标准和依据, 划分后各类外延之和等于总体外延,某一事物不能 同时属于不同的类,这样的划分才会更为科学,才 能为指导教师和师范生之间的交流提供规范化的科 学术语。 4.遵循发展性原则。教学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 511 1999年第2期 欧阳文:教师教学技能分解训练方法体系初探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活动,社会的政治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教学所培养人 的质量规格也应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在对教学技 能进行分类时,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策略 来审视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教学行为,抛弃主观的随 意性,力求主客观统一,并且超越单纯形式逻辑的思 维,注重目的性、 激励性和参与性等,使我们的教学 技能分类更具生命力。 二、 教师教学技能分解训练的理论依据 教师的教学技能分解训练的方法体系的构建有 其基本的设想:1.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分解;2.教学 技能可以通过训练得以形成;3.教学技能的训练必 须有理论知识、 经验等作为基础;4.训练时可采用模 仿、 及时反馈、 评价等具体方法提高训练效果。我们 将视角深入到教育目标分类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认 知心理学、“三论” 、 社会认知原理的理论,便可以找 到相应的理论依据。 (一)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揭示出教育研 究可以将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教学行为能够进 行分解训练并能进行测量和评价。布卢姆认为,虽 然内隐心理活动与外显行为有区别,但内隐的心理 活动可以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从认知领域的 教学结果来看,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再认、 再现等外 显行为显示出来,各种智慧技能的获得也都可以通 过相应的行为表现出来,因而一般来说,以外显行为 作为分类的统一基点有其合理性。同时,布卢姆认 为外显行为可以观察测量,他以行为的复杂性作为 划分教育目标类别的依据,他 “将教育行为从最简单 的到最复杂的加以排列”,“根据行为的不同复杂程 度” 努力找到可以把各种行为置于其中的门类与组 别,便可得出教育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 分类理论促成了教师教学技能分解训练的准则参照 测验和教学行为评价实现的可能性,同时它为教学 技能训练得以具体操作与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习原理尤其强调行为 的分解训练可以更好地达到行为学习的目的。他认 为 “教育就是塑造行为” 。他把 “塑造” 作为发展新行 为的一种方法,即可以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 目标,斯金纳采用的具体方法是连续接近及链式塑 造、 消退与维持、 先前刺激(线索分解、 概括化)等,由 此兴起50年代的程序教学和60年代的行为改造, 这启示我们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分解训练、 加强 小步反馈,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当代认知心理学主要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 去研究人的认知过程,他们提出的新的知识观和技 能观把技能看作一种知识,并强调这种知识要经过 一定的训练在大脑中表征并形成一定的系统才可算 掌握。他们认为,个体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 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称语义知识和言语信息,以 命题表征,命题与命题之间通过编码形成命题网络, 储存在人的长时记忆中;程序性知识是办事的一套 操作步骤,分为智慧技能(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 和认知策略(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 ) , 最初以命题 网络表征,通过在多种条件下的练习,再转化为产生 式表征,一个产生式就是一项条件 动作规则,形 式为 “如果/则”,简单的产生式只能用来办简单的 事,复杂的产生式组成的产生式系统才能办复杂的 事。这些产生式经过练习之后相互之间编码成系 统,像一系列计算机程序储存在计算机内一样储存 在人脑中,由于这些产生式激活一个就能自动激活 与之相连的下一个,这就是许多技能活动迅速而流 畅地进行的心理机制。 根据这一理论 ,不论是动作 技能,还是心智技能都被认为是不同形式的程序性 知识,这一理论促使我们认识到我国的师范教育只 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缺少程序性知识形成的训 练环节,学习者头脑中不能很好地形成一定的知识 网络和产生式系统,师范教育效果不佳,则势必受到 责难。因此我们要加强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切实 提高师范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班杜拉提出的最为综合且被广为接受的模 仿理论解释了行为学习中的一些现象。班杜拉的社 会认知原理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 物的行为,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的形式储存在大 脑中而学得社会行为。观察学习要经过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复制过程、 动机过程。榜样和 观察者的几个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观察者 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 优秀的和有力的榜样。有依赖性的自身概念低的或 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 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 观察什么,班杜 拉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中架起了一座桥 梁,他不回避人的行为的内部原因,相反他重视符 号、 替代、 自我调节所起的作用。这些理论对教师教 学技能的训练中如何注意充分发挥示范者的作用, 611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4卷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怎样发挥认知因素、 环境因素对形成一定的行为方 式的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三论” 的产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三 论” 强调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运动的、 构成一个闭合 回路的整体,并且强调信息输入的准确以及输出之 后必须有反馈系统。这启示我们课堂教学应是一个 严格组织、 管理、 控制的过程,反馈应是课堂教学的 重要机制,师范教育只有遵循控制论的反馈原理、 系 统论的整体原理、 信息论的信息流通原理,在有控制 的条件下重新设计一套自己的信息交流系统,把教 师技能进行分解,每训练一种技能就是训练它的一 个子系统,所有的子系统都充分发挥效能,并且相互 协调、 有机联系,整个教学技能训练系统就能显示出 最大的功效。 三、 教师教学技能分解训练的方法体系 综合国际教育界自六七十年代以来涌现出的一 些提高教学技能的新思潮与新方法,结合我国实际, 我认为以下九种关于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较为 行之有效。这九种方法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师范 生或教师可以独立操作、 分解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 观察法、 书面作业法、 对镜练习法、 录音训练法;第二 类是师范生和教师模拟教学情景对教学技能进行分 解训练的方法,包括角色扮演、 模拟教学、 介入教学、 微格教学;第三类是进入真实教学情景进行教学技 能综合训练的方法,主要是教学的见习、 实习。各种 方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关联,层层深入,使师 范生和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能更快更好 地提高教学技能。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师范生和受训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自 然状态下,有目的、 有计划、 系统地对教学活动加以 细致观察,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一种方法。它为教 师形成良好的教学技能提供了最直接的、 最初的感 性认识。在进行观察时,受训者首先要确定观察的 目的、 内容、 中心和范围,制定观察计划,对所要了解 的问题、 过程、 时间、 次数等都必须认真记录并加以 分析和思考。观察者必须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与时 间、 地点,以便观察到优秀的示范教师的所有行为。 在应用观察法进行教师技能训练时,观察者首 先应注意对观察对象进行周密的、 全面系统的观察。 其次,观察者应采取客观的态度,分析示范者的知识 能力基础等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再次,要 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观察对象。最后,观察者要善于 捕捉一般人不易发现和容易忽略的东西,敏锐地感 觉到最有魅力的教学行为特征。观察法的优点在于 它是教学技能训练方法中较易采用,同时又能获得 第一手感性材料的方法,它可使观察者受到潜移默 化的教育,激发其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但现场的现 象十分复杂,倘若漫不经心和杂乱无章地观察,往往 会错过关键部分或者 “照单全收”,影响规范化的课 堂教学技能的形成。 (二)书面作业法 师范生和受训教师在自然状态下观察了一些教 师的教学活动,学习了一定的教育、 心理学基本理论 之后,在进入实际的教学操作之前,必须有书面作业 的环节。书面作业法通常就是模拟备课。这一课前 的书面准备,正是人们整理思路,敏锐而准确的表达 自己思想的一种活动,是教师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 教学全过程的基础。书面作业法一般要进行三项程 序的准备工作,即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 教法。这样,受训教师和师范生通过多次进行学期 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及课时计划的书面操作训 练,必然会更加清楚的认识自我、 认识教学,更好地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这毕竟是 “纸上谈兵”,与 实际的教学情境尚存在一定的距离。 (三)对镜练习法 对镜练习法是针对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 受训者看不到自己的形象,难以获得体态语(如面部 表情的变化)等直观的反馈信息的缺陷,利用镜子对 受训者教学技能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取 材容易、 操作简单、 方便易行;受训者在镜子前能看 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减少反馈的中间环节,获得直 观同步反馈信息,从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及时地进 行自我观察、 分析,改进病态的教学行为,逐步形成 自己的教学技能。 (四)录音训练法 录音训练法就是师范生和受训教师利用录音提 供真实客观的语言信息,训练有声语言方面的教学 技能的一种方法。受训者一方面可以将优秀教师的 讲课、 朗读录下来用作示范;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自己 的录音及时反馈,进行比较分析,以便矫正不良的语 言习惯。这种方法与对镜练习法一样,受训者能灵 活掌握练习的时间与练习量,自觉独立进行训练,经 711 1999年第2期 欧阳文:教师教学技能分解训练方法体系初探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过讲解 示范 练习 录音 评价反馈 改进练习 等环节,循环往复,最终取得满意效果。 (五)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 也可以叫做小品表演,它是指创设 一定的情景让受训者在进行技能训练中扮演 “教师” 和 “学生” 等不同角色,用类似演戏的方式来提高教 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在这种教学技能训练活动中, 受训者无论扮演 “教师” 或者 “学生”,都要尽力进入 角色,各施其职。 “学生” 可以认真听课,也可以做小 动作,还可以提出问题诘难教师,“教师” 在这种教学 情境中,处理着如同真实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彼此都 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使受训者各种教学技能得到 综合的训练。 (六)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是在模拟实际教学的情景下,按照教 学应有的要求而组织的课堂教学形式。它是一种接 近 “实践” 的综合训练,受训者把自己在前期所有的 训练成果加以综合运用,从而更快地提高师范生综 合运用教学技能的能力。模拟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 灵活多样,关键在于创设接近真实的情境和教学过 程,教学的组织要求 “全” 与 “严” 。 “全”,就是教学过 程、 教学方法、 组织形式等,都要全面要求,“严” 就是 任何环节都要严格,不能有任何一点马虎。受训者 在这种模拟教学中训练,有新鲜感,都会认真的投 入,这种训练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不会给受训者带 来不利的影响,他们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和紧张情 绪,经过模拟训练,受训者再走上工作岗位,就能较 快适应教学工作。 (七)介入教学 所谓 “介入教学”,系指教师针对特定的教材和 儿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旁人可从旁边 插嘴,从而在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动态关系中,创设 教学的实际技术和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加以有 效的训练。这种方法有着严格的前提:其一,必须有 优秀的介入者;其二,有积极的接受旁人介入的意愿 和态势的教师和儿童存在。在介入教学中,执教者 是主体,介入者要根据执教者的教材、 教学计划及教 学过程进行介入,以帮助执教者尽可能地提高教学 技能,创造优秀的教学。介入教学所进行的情境大 体可以分为四类:1.当教学处于僵局状态时,用什么 方法打破这种局面。2.当教学流程、 问题模棱两可 时,如何调整教学步伐,进一步明确课题。3.当教学 陷入歧途时,如何拨正它的轨道。4.除此之外,思考 比执教者更好的方法。传统的教学研究以 “课后研 究” 为中心,钻研教材、 制定教案其实是 “课前研究”, “介入教学” 则使 “课中研究” 得以实施。 (八)微格教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爱伦博士创立的微格教学是一 种建立在现代教育学理论基础之上,运用现代化视 听设备,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的 新方法。 “它是一个缩小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 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成为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 一特定的教学技能” 。微格教学自1963年推出,很 快影响到世界各地,迄今已形成一定的模式,微格教 学的教学过程一般是:1.确定培训技能,提出学习目 标;2.培训前的理论学习;3.提供示范;4.微格教学 实践;5.反馈评价;6.修改教案。它的主要特点是: 1.微观性。微格教学的课堂规模小,扮演教师、 学生 的角色及导师、 摄像师组成训练小组,学生仅58 人,一堂课的时间一般510分钟。2.针对性。微 格教学在一堂课中,总是针对分解的一两种教学技 能,集中精力,反复练习。3.反馈的时效性。受训者 通过重放录象,可以及时准确地观察自己的教学行 为,收到 “旁观者清” 的客观效果。4.效果的显著 性。 微格教学自创立以来 ,在教学技能的训练上,获 得广泛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反应。我国北京教育学 院的一些学者对此进行实验,也有同样的效果。这 种方法成为目前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核心方法。 但是纵观世界各地的微格教学,这种方法还存 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教学技能的设定及相 应的教学技能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还比 较概括和笼统,缺乏详细的、 直观的、 具体的说明;二 是由于人们对教师教学技能的结构和评价标准的看 法颇不一致,且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因素、 政治因 素上的差异,以及进行微格教学的经济因素上的差 异,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固定的培训模式。 (九)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实习是师范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 合格教师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旨在使师范生在 真正的教学实际中进行综合性训练,以达到对所学 理论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提高综合素 质的目的。教学实习是知识技能学习与综合教学能 力培养的结合点,是对师范生进行严格而系统的实 践锻炼的主要环节,没有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811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4卷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学实习只能事倍功半;没有教学实习,受训者的综 合技能就不会有更好的提高。因此,在教师的教学 技能训练方法体系中,教学实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 方法,我国师范院校的教学实习受到高度重视,已经 形成一整套的制度。教学实习在所有高等师范院校 都被作为专业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成为高等师范 教学实习的有机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学校都设立了 教育实习领导机构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各师范院 校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实习规章制度。但是,教 学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