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新型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研究.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新型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研究.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新型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研究.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新型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研究.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新型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新型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基于“新型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研究 摘要 产业结构失衡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建立经济、科技、 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刻不容缓。税收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 优越性和可操作性。国内将产业结构和税收政策结合起来的研究还相当缺乏。 本文将产业经济学和税收学融合首先,分别界定了“新型产业结构”和税收 政策各自内涵;其次,在理论上,从总体原因、横向原因、纵向原因,微观效应、 中观效应、宏观效应以及“新型产业结构”的内涵等方面对税收政策的作用机理进 行了深入的分析;再次,在实证上,采用产业指标选择模型一一综合相对势模型,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 2 0 0 8 ) 的最新数据和m a t l a b 软件,对全国4 9 个产业的“新 型化”程度及其税负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基于“新型产 业结构”的税收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理论上,税收改变了产业间比较利益和产量,推动结构 优化;税收在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作用不同,结构性税收优惠可降低税收政策风险; 税收政策可促进经济增长,鼓励科技创新,矫正负外部性,推动“新型产业结构” 建立。实证上,第三产业“新型化”程度最高,但其所占比重不高,第二产业“新 型化”程度最低,需重点整治;税收政策和“新型产业结构”存在一定背离,第三 产业总体税负过高,产业间税负不合理,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存在一定逆向调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本文的研究视角新颖,学术界将税收政 策和产业结构、宏观上的总量调整和中观上的结构调整融合的研究并不多见;第 二,从不同维度和层次对税收政策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 三,首次对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和税收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应用综 合相对势模型和2 0 0 8 年最新数据对中国4 9 个产业的“新型化”程度及相应的税收 政策现状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新型产业结构税收政策综合相对势模型产业结构调整 i i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基于“新型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研究 a b s t r a c t t h ei m b a l a n c eo f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i so n eo ft h eb i g g e s to b s t a c l e st ot h e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c o n o m ya n ds o c i e t y s e tu pan e w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t h a t c o n t a i n s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c o n o m y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r e s o u r c e s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h a sb r o o kn od e l a y t a xp o l i c yi s p r o v i d e d 、析t hs u p e r i o r i t ya n d m a n e u v e r a b i l i t yi nt h ei n d u s t r i a lr e s t r u c t u r i n g t h er e s e a r c ht h a tc o m b i n e si n d u s t r i a l s 1 m c t u r ew i t ht a xp o l i c yi ss c a r c i t y t h i sp a p e rc o m b i n e si n d u s t r i a le c o n o m i c sa n dt a xs u b j e c t f i r s to fa l l ,d e f i n i n g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o fn e w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a n dt a x p o l i c y ;s e c o n d l y ,a n a l y s i n g t h e m e c h a n i s mo ft a xp o l i c yi n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f r o m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l e v e l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o v e r a l l ,v e r t i c a l a n dh o r i z o n t a l r e a s o n s ,t h em i c r o e f f e c t s ,m e s o e f f e c t sa n d m a c r o e f f e c t sa n dt h er o l eo ft a xp o l i c yi nn e w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 t h i r d l y ,c o n s t r u c t i n g t h ei n d u s t r ys e l e c t i o ni n d e xm o d e l - -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l a t i v et e n d e n c ym o d e l , t a k i n gt h el a t e s td a t ai nc h i n as t a t i s t i c a ly e a r b o o k ( 2 0 0 8 ) ,u s i n gm a t l a bs o f t w a r et o e v a l u a t et h el e v e lo fn e w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t a xp o l i c yi n 4 9i n d u s t r i e so fc h i n a f i n a l l y ,s u m m a r i z i n gt h ec o n c l u s i o no ft h es t u d ya n d p r o p o s i n gt a xp o l i c yp r o p o s a l sf o rn e w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so ft h i sp a p e ri sa sf o l l o w s :i nt h e o r y ,t a xp o l i c yc h a n g e st h e c o m p a r a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a n dp r o d u c t i o n o ft h ei n d u s t r i e s ,p r o m o t i n gs t r u c t u r a l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i nt h ed i f f e r e n ts t a g e so fi n d u s t r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r o l eo f t a xp o l i c y i sd i f f e r e n t ,s t r u c t u r a lt a xi n c e n t i v e sc a nr e d u c et h er i s ko ft a xp o l i c y ;t a xp o l i c yc a n p r o m o t e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 ,e n c o u r a g e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 ,c o r r e c tn e g a t i v e e x t e r n a l i t i e s ,p r o m o t e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n e w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 i ne m p i r i c a l , t e r t i a r yi n d u s t r yi st h em o s ta d v a n c e di n d u s t r y ,b u ti t ss h a r ei sv e r yl o w , s e c o n d a r y i n d u s t r yi st h el e a s ta d v a n c e di n d u s t r y ,r e q u i r i n gs u b s t a n t i a li m p r o v e m e n t s ;t h e r e e x i s ts o m ei n c o n s i s t e n tb e t w e e nt a xp o l i c ya n dn e w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 t h eo v e r a l l t a xb u r d e no fc h i n a st e r t i a r yi n d u s t r yi st o oh i 曲,t h ei n t e r - i n d u s t r yt a xb u r d e ni s u n r e a s o n a b l ea n dt h e r ee x i s ts o m er e v e r s er e g u l a t i o n e so nt a x a t i o np o l i c i e s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r e s t r u c t u r e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基于“新型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研究 t h ei n n o v a t i o no ft h i sp a p e ri s :f i r s t ,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t h i sp a p e ri sn o v e l t h e s t u d yw h i c hc o m b i n e s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a n d t a xp o l i c y t h et o t ma d j u s t m e n ti nt h e m a c r ol e v e la n ds t r u c t u r ea d j u s t m e n ti nt h em e s o - l e v e li sr a r e ;s e c o n d ,a n a l y s i n gt h e m e c h a n i s mo ft a xp o l i c yi n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f r o mad i f f e r e md i m e n s i o na n d l e v e l t h i r d l y ,r e v i e w i n g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a d j u s t m e n ta n dt a xr e f o r m , c o n s t r u c t i n gt h ei n d u s t r ys e l e c t i o ni n d e xm o d e l - -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l a t i v et e n d e n c y m o d e l ,t a k i n gt h el a t e s td a t ai nc h i n as t a t i s t i c a ly e a r b o o k ( 2 0 0 8 ) ,u s i n gm a t l a b s o f t w a r et oe v a l u a t et h el e v e lo fn e w 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 t a x p o l i c yi n4 9i n d u s t r i e so f c h i n a k e y w o r d s :n e w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 ;t a xp o l i c y ;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e l a t i v et e n d e n c ym o d e l ;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a d ju s t m e n t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逝姿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沌 佳 签字日期: 7 1 年s 月;f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鎏盘堂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逝鎏盘堂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屯多隹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加1 年r 月;1 日 八 i 泓 签字日期:可t 产易月1 日 浙溉大学硕士论文熬于“新型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研究 致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两年的硕士研究生求学即将结束。回想两年的学习生 活,蚕对培弯我戆母校,心睾无限感慨。麓在这样一个整好的学鬻环境孛褥到许 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我感到非常荣聿,在此向两年来帮助我的师长和朋友表示诚 挚魏感谢。 回顾这两年的学习生活,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征斌教授,本论文从选题、拟 定写作提纲裂修改定藕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导簿翡悉心籀导静帮助下完成翡,并 且导师在我写作过程中一次次为我答疑解惑,指点遴津导师宽厚的为人、严谨 蟪治学态凄、敏捷酶学术思维彝演媾穗专业每谖将是我今岳学毒蘸榜样。导舜蔫 尚的人格魅力、与病魔坚强斗争的不屈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将时刻激励 我不瑟裁递。嚣诧,在论文竞盛之际,遘趱愚簿致以深深馥墩意彝诚挚戆感谢, 并祝愿恩师早日康复! 其次要感谢马良华澎师、王建字老师、何樟勇老师、徐晓 虹老癖、,寒秀君老舞、壬志巍老癖,箍位老舜在我毕业谂文嚣题和答辩过程孛提 出的宝贵意见,使我受益良多 感谢瑟锋、胡俘蠢、趔喜璃、箩蒜震等麓学,嚣年翁生活茨我翻结下了深厚 的友谊,你们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具等方面给予我的无私指导和帮助,令我终身 难忘,裁撩信毕蹙嚣,这份友谊仍然会随羞岁羹懿增长,象漤一样芬芳。在平时 的学习中,金星、陈海达、廖园因等师兄师姐对于学习和研究的钻研态度更值得 敬佩孝学霹,在豫餐鳃影噙下,才养蔑我对予研究工箨蘸热诚彝专注。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才成就了我的现在。在 裁压力最大翡酵候,是弥钠穗支持诖我有克服蕹难懿信心。感谢弥稍,豫稍酌鼓 励是我一生前进的动力 沈维 2 0 0 9 年5 箕予瀵汪大学薹襄校医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导论 1 导论 1 1 问题的提出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标本兼治,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和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2 0 0 9 年2 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将汽车、电子信息、物流等列入重 点发展的产业。2 0 0 9 年“两会”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 提出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是提升国内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条件,而且是我国融入 经济全球化、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温家宝总理在提及2 0 0 9 年的主要任 务时表示,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从理论上讲,产业整合通过市场和 政府都可以完成,但市场推动的有效性需要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而有政府推动 主要靠的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其中,财政政策是宏观 经济政策中最具操作意义的,其实施和协调可以直接针对产业政策,所以更具可 操作性。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国家运用经济杠杆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 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政策工具。 温家宝总理在2 0 0 8 年两会后的答记者问中特别强调:“在这5 年,要下决心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使公共财政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更好地改善民生和改善生态环境,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税收政策 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正是从税收政策角度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改革开放近3 0 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但也积累了很多问题:长期以来,我 国经济增长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实现,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 变科技创新能力低下、资源过渡消耗、污染日趋严重,所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 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建立经济、科技、资源环 境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新型产业结构”和税收政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导论 策内部备组成部分的关联研究,探索税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有效方 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2 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框架体系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一特定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 调整已戏为当前最紧迫爵任务之一,笔者认为,调整君酶产韭结构应是一个综合 考虑经济、科技、环境效应的“新型产业结构”。税收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 宏观谖控的重要手段,在产韭结构的调整方面有其独特昀优越性。本文将产监经 济学和税收学融合,将宏观层面的总量调整和中观层面的结构调整融合,从一个 新的视角深入探讨税收政策在构建“新型产监结构”中应发挥的作用,具有一定的 理论意义。同时,通过对“新型产业结构”要求下税收政策的研究,既是对公共财 政昀一个再定位,叉为政府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税制改革申的定位提供一定 的借鉴。因此,在实践上,本选题也可以说是投石问路的第一步。 本文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对本文行文逻辑做一简单概括,包 括问题提堪、研究视角和框架体系,论文的重点难点、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 二章是对因内外关于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文献的回顾和述评;第三章是对“新型 产业结构”的历史分析,主要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和税制改革的梳 理和评述;第四章是对“新型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的理论分析,包括阐述了“新 型产业结构”和税收政策的内涵、税收政策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总体原因、横向原 因、纵向原因,微观效应、中观效应、宏观效应,以及税收政策对“新型产业结 构”各部分的作用的深入分析;第五章利用中国统计年鉴( 2 0 0 8 ) 的最新数据和 m a t l a b 软件,采用产业指标选择模型一一综合相对势模型,对全国4 9 个产业的 “新型化”程度及税收政策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第六章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研究结论并给出基于“新型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建议。 1 3 学位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1 3 1 学位论文的重点 2 第一、受“薪型工韭亿”思路的岩发,搬据当前形势的变化扶经济、辩技、繇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导论 境等方面明确当前构建“新型产业结构”应全面把握的因素,并明确税收政策构建 “新型产业结构”中应发挥的独特作用。 第二、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税收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原因、效应以 及税收政策对“新型产业结构”各方面的作用,将产业经济学和税收学的知识加以 融合,通过税收政策的内在组成部分着重分析当前中国在构建“新型产业结构” 中的税收政策取向。 第三、对我国4 9 个行业的“新型化”程度和税收政策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 并从税收政策的角度提出构建“新型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1 3 2 学位论文的难点 首先,文献资料整理搜集比较困难。由于将产业结构和税收政策结合起来研 究的文献在国内外并不多,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较少。这就决定了只能在充分阅 读产业结构和税收政策各自学科文献的基础上,自己做出综合概括。 其次,在“新型产业结构”内涵的概括上,很难做到包含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方 面面产业结构本身是一个比较难度量的概念,要将产业经济学和税收学两者结 合,并借助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无疑是一种挑战。 最后,实证分析的方法的选择、数据的选取和收集都比较困难,这给科学评 价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新型化”的程度和税收政策的现状,并依据新情况给出具有 操作性的税收政策建议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 3 3 学位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本文可能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本文的研究视角新颖,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将税收政策和产业结构相融 合,将宏观层面的总量调整和中观层面的结构调整融合的研究并不多见。对于产 业结构调整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按照产业经济学的思想展开的,选择税收政 策角度开展这项研究可以说是一种挑战。由于笔者本科为浙江大学财政学专业, 硕士为浙江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具备了将两者融合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发挥了 自身的比较优势。 第二,本文从在理论分析中从逻辑上对税收政策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机理进行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导论 了深入的剞析:首先,从总体层面、横向层面、纵向层面等三个层面分析了税收 政策作用于产业结构的原因;其次,从微观效应、中规效应、宏观效应等三个维 度对分析了税收政策作用予产业结构的效应;再次,从“新型产业结构”的经济发 展、科技创新、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最后,首 次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税收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以 清楚了解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税收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力制定歪确的税收政 策提供历史借鉴。 第三,利用已有的最新数据和m a t l a b 软件,结合新型产业结构走涵, 设计相关指标,优化产业指标选择模型一一综合相对势模型,对中国4 9 个行业 的“新型亿”程度及糯应的税收政策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依据新情况给娶具有操 作性的税收政策建议。 4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文献综述 2 相关文献综述 2 1 国外学者关于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的理论研究 一个世纪以来,西方经济理论的变化是全面而深刻的,但国外学者在研究与 产业结构相关的财政政策时几乎都暗含着同样的前提假定,即市场经济制度,税 收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理论主要表现为政府干预理论1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 几个阶段: 2 1 1 国外学者关于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理论的历史溯源 一、重商主义的有关思想 重商主义时期是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萌芽阶段( 1 卜1 8 世纪) ,以托马斯孟 ( t h o m a sm u n ) 、爱德华米塞4 f i 登( e d w a r dm i s e l d e n ) 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国家的经 济政策和活动的一切目的是获取金银,因此,主张国家用税收政策等措施干预经 济。积极扶植、保护和发展交通运输等产业,统一全国的财税制度,保证商品的 流通;实行高关税壁垒和关税保护政策,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同时限制外国商品 进口。 二、古典学派和历史学派的有关思想 自由竞争关于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在资本主 义较为发达的英、法两国盛行的是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理论,而在相对较为 落后的德国则是历史学派的理论: 古典学派( 1 7 世纪下半叶一1 9 世纪初) 是代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英法两国 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其财政政策核心是“廉价政府”和“健全财政”,主要代 表人物有亚当斯密( a d a ms m i t h ) 、萨伊( s a y ) 等。亚当斯 密( a d a ms m i t h ) 基于 。以下流派观点部分转f j i 自: s a m u c l s o n 矗n o r d h a u s e c o n o m i c s ,s i x t e e n t he d i t i o n m m c g r a wh i l l ,19 9 8 m a n k i w n g n e wk e y n e s i a ne c o n o m i e s m m i tp r e s s ,c a m b r i d g e ,1 9 9 l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 】| 匕京:中国经济出版 t ,i 9 9 8 :7 7 6 - 8 0 6 苑广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i m i 北京:中困财政经济f i j 敝社,2 0 0 4 :1 3 2 0 陈忠楣杨德勇产业结构0 财政会融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 】北京:中国绛济h ;版社,2 0 0 7 :1 1 9 1 2 4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文献综述 自由放任的思想,将政府的角色定位于社会“守夜神”他认为认为税收在一定程 度上会减少私人积累,基予政庶活动的非生产性,他主张政府财政应降低到最低 程度;萨伊( s a y ) 同样认为财政活动是非生产性的,经济中不会产生总需求不 足,供给会创造鸯已的需求。但他们也认为,在自由竞争的整体框架下,税收政 策可以有限度地千预经济。例如,税收应对国防所必须的特定产业予以优惠,对 幼稚产业给予扶植等。 以马歇尔( a l f r e dm a r s h a l l ) 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一定状态的产业 结构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结果,出子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作耀,结构调整随时 进行,新科技、新产品、新企业不断涌现,一些陈旧落后的技术、老产品、老企 监不断被淘汰,这些市场活动本身就是结构调整,因此,宣由放任的不干预政策 是最好的政策。但并不是所有的新古典经济学者都是自由放任的笃信者。福利经 济学者疵古a r t h u rp i g o u ) 就反对鸯壶放任并重视税收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 方面的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均衡。他还提出了运用税收手段调节资源配置的 具体设想:在经济方蟊,簪家痘对黑于倾向予发展过度的产业上的资源,课阪适 出的税收,并以这笔收入对这些用在相反方面的各类资源,给予适当百分比的津 黏;在环境方面,政府可将征浚来的税收赐予治理环境;在社会方霹,德主张政 府运用税收手段调节社会分配,如利用累进的所得税和财产税,扩大失业补助和 社会救动。 历史学派更加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李斯特( f r i e d r i c hl i s t ) 的“生产力” 理论认为税收政策应当有利于最大限度麓发展生产力,落后国家应该实施关税保 护政策,因为它从长期看增加了生产力;阿道夫瓦格纳( a d o l f w a g n e r ) 主张应 通过税收,在教育、弱势产业、科技研究等方面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 完善产业布局。 三、凯思靳主义有关理论 产生于“大萧条”时期的凯思斯( j o h nm a y n a r dk e y n e s ) 的国家干预理论认 为,有效需求总是不足昀,市场并不能完全渤清,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昀财政和货 币政策,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息,刺激消费,增加投资等措施以提高有效需求, 实现经济的充分就韭均衡。其中,财政政策( 包括税收政策) 作为“最有力,最 直接”的调节手段成为首选的用于熨平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促进各产业有序发展 6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文献综述 的政策。 四、文献述评 重商主义主张通过税收政策增加国家的财富,提高本国实力,在当时看来有 一定进步意义,但是它只是单纯强调财富增加,仅涉及了宏观上的经济总量问题, 并未涉及到中观的结构层面和微观层面;尽管古典主义笃信自由放任,但有些主 张也体现出通过税收政策性倾斜影响产业结构的思想,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体系;新古典学派强调市场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完全排除了政府行为,这显然 是一种极端情况,和事实并不相符,马歇尔的假设显然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种理 想情况,事实上,市场本身也有“市场失灵”、“信息不完全”、“市场势力”等缺 陷,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并不能达到结构调整的目的;历史学派和凯恩斯主义则从 不同层面上论证了政府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对于落后国家的加速赶超和市场 经济国家摆脱经济危机起着指导作用,但应该注意在干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和 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福利经济学派的税收理论主张运用税收调整经济、社会、 环境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 1 2 当代学者关于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的理论研究 2 0 世纪7 0 年代的“滞胀”使得主张凯思斯主义的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 的理论受到了不断的冲击,许多学派针对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主张,归 纳起来,主要有以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为代表的反对税收政策干 预的学派和以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为代表的支持税收 政策干预的学派。 一、反对税收政策干预的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以米尔顿弗里德曼( m i l t o nf r i e d m a n ) 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认为- 私人经济具 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而且由于“时 滞”和“挤出”效应的存在,纯粹的税收政策不管是在总量调节和还是结构调节方 面都是无效的,主张缩小政府收支规模,同时反对减税和高的边际税率。 以芒德尔( r o b e r ta l e x a n d e rm u n d e l l ) 、拉弗( a r t h u rbl a f f e r ) 、万尼斯基( j u d e w a n n i s k i ) 、罗伯茨( p a u lr o b e r t s ) 等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坚决反对凯恩斯学派的 有效需求管理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赤字财政对私人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他们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文献综述 更注重供给管理,认为较高的边际税率,妨碍了经济活动的水平和增长率,主张 通过实施减税和压缩政府支出,改变需求和供给结构,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对经 济结构的自动调节作用 以卢卡斯( r o b e r tl u c a s ) 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全盘否定了凯思巅主义政 府干预的经济理论,并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性提出了置疑。他们认为,经济当 事人都遵循最大纯原则,拥有充分的信息了解经济结构本身的特征,政府利用包 括税收政策在内的一切结构调整政策的效应都会被人们精准的预期所抵消但他 们也承认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政府不可能完全不予预,税收政策应该保持公舞、 持久的税率,使税收所得与政府收入相抵即可 二、支持税收政策予预昀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新凯恩靳主义 学派: 激萨缪尔森p a u ls a m u e l s o n ) 、托宾j a m a st o b i n ) 、汉森a l v i nh a n s e n 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古典微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综合起来,形成了 “新古典综合派”。该学派更加强调了政府的作用,认为政府对溪民经济的于预是 现代市场经济的固有属性。政府应运用税收政策等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控,以纠正 市场调节不可避免酶缺点,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柱会公正。“新古典综合滠” 的一大贡献就是首次提出了财政政策微观化,汉森( a l v i nh a n s e n ) 指出,通过 新投资减免税、加速折| 鏊等方法可以针对不隧地区酶具体情况,刺定不霹的税率、 征税方式,以此来引导企业的行为,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尽管和薪古典综合派同样是屠凯思斯主义酶分支之一,但是以罗宾遥 ( r o b i n s o n ) 、卡尔多( k a l d o r ) 、斯拉法( s r a f f a ) 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 又称英 圈觊思斯学派) 赠不圈,他们认为,凯思靳的总量分析是淡产娥结构和分配结构 为前提的,他们将结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完成了凯恩斯理论从“总量分析” 到“结构分柝”的转变。他们将经济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结合起来,认为收入 分配结构失调是社会症结所在,强调充分发挥税收在缩小贫富不均方面的作用。 税裁的设计要更注重公平,在所得税制度上,采取累避税率,使高收入行业人员 多纳税,低收入行业人员少纳税;在消费税上,对奢侈品产业征税,对生活必需 品产业则给予减负税;特别主张实行没收性的遗产税,并把相应的收入逶用于公 益性产业。同时,该学派也意识到,用税收杠杆来调节有效需求,不仅要注重对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文献综述 需求总量的调节和宏观分析,而且还要做好相应的中观和微观分析,即分析减税 的好处由谁获得和增税的负担由谁承受的问题。 与上述几种学派相比,斯蒂格里茨( s t i e g l i t z 2 ) 、曼昆( n g r e g o r ym a n k i w 3 ) 、 萨默斯( l a w r e n c eh s u m m e r s ) 等新凯恩斯主义提出的税收政策更为引人注意。他 们将工资和价格的黏性以及市场的不完全行作为解释经济波动的关键因素,认为 由于“菜单成本”等的存在,即使存在着理性预期,政府的结构性税收政策仍可发 挥一定的效力,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理性预期将使政府政策效力大于传统的政府 政策效力。因此他们主张政府“适度”干预,同时,它更加强调微观基础,政府通 过税收等政策,可以消除市场的外部性,增进社会的福利。 三、文献述评 总体而言,产生于“滞胀”时期的经济学流派已经开始采用一些中观的结构分 析的分析方法。供给学派在注重供给管理,主张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自 动调节作用的同时,将税收政策着眼点放到刺激生产即供给方面的思想,提醒人 们关注供给方面的因素,为西方国家实行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扶持主导产业发 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调整提供了思路。同时,他们提出减税的主张, 也是税收政策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但笔者认为,减税应该 是有差别的,对那些需要鼓励发展的重要产业应该实施与其他产业不的税收政 策,在恢复经济、增加产量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以保持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税收政 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与影响,它克服了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只涉及宏观经济总 量的弊端,从收入分配结构、消费品结构、税制结构等中观层面分析政府干预的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和调整产业结构起了良好的作用,使西方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走上了战后相对繁荣的道路。 2 1 3 日本学者关于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的理论研究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致力于产业政策制定与产业结构设计的国家,其产业结 构调整更多的是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来实现的。日本的产业结构理论通过对产业 2 d i x i t s t i g l i t z f i n a n c i a lp o l i c y :a r e t h e r e l e s s o n s f r o m e a s t a s i a ? 【m 】s t a n d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1 9 9 3 :2 5 2 9 3m a n k i w n g n e wk e y n e s i a ne c o n o m i c s m m i t p r e s s , c a m b r i d g e 。1 9 9 1 9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文献综述 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点的研究,从而制定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等一系列的政策手 段来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并在市场机制下发挥企业的活力4 。 一、产业结构和税收政策理论 筱愿三代平的“收入弹性原则”和“生产率上升率原则”主张把收入弹性高和 生产率上升可能性比较大的产业列为优先发展对象,对其实施减税和给予更多的 税收优惠政策,使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增高,以获得国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他的“动态比较费用论”针对日本经济起飞必须依靠国际贸易的特殊国情,提出产 晶比较成本是可以转换的,应该用发展的眼光,采取关税保护等政策措施去扶持 那些有潜力的,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但目前在国际贸易中暂处劣势的产业, 如重他王业。在这种理论酶指导下,战后嚣本媳汽车王韭获得了巨大酶成功。事 实上,日本的产业在战后迅速复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优惠关税政策,美国 允许基本的关税率在1 5 驻2 上,薅美国对鑫本的关税只有5 。赤松要的产业结 构变动发展的雁行形态学说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下,后起国家的弱 小产业,通常都经过进口浪潮,童遴器浪潮萼| 发的国蠹生产浪潮暖及壹圈肉生产 发展所推动的出口浪潮等三个“雁行形态”发展阶段,才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产韭,国家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酚段要采取不隧的税收优惠播麓。佐贯剩雄昀“战 略产业领先增长论”认为,日本产业结构要实现迅速高度化,必须通过产业政策 使得主导产韭在生产、销售,壶誓等方殛有效发挥产韭关联效果和技本关联效果, 因此主张对电力、汽车等关键产业实行减税和加速折旧、费用扣除等税收优惠, 加速其发展,汉簸决经济发展酶瓶颈“环节”。 二、文献述评 鑫本的产韭结构理论是一释实爝性很强的理论,它主要通遗对特定产监实行 结构性减税和税收优惠,以及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最大限度发挥企业活力,从而引 导产韭结构向合理亿和高级亿方面转化。它是成功地将西方经济理论和秘本国国 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经济理论的一种发展。其缺陷在于,是以日本单个国家的 特定时期的情况为立足点,仅涉及国际速域的一个特铡,并没有上升到一般理论。 4 臼奉学者的部分观点弓l 自: 青术吕彦政府在东弧缀济发展中的作用i m i 北京:中国缔济 ;版社,1 9 9 8 宫崎义一奉经济的结构和演变f m l 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h l 版社,2 0 0 0 陈悫撵,杨德勇产业终构魅政金融狯调发怒战蝰磅究i m l 。憩寨:孛国缀济毽蹶鏊,2 0 0 7 :i1 9 - 1 2 4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文献综述 2 1 4 西方的理论研究总结 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后,从古典经济学演变到当前的主流西方经济学 流派,税负思想一直贯穿于各个经济学派,经济和税收负担的关系也随之成为各 学派研究税收政策的重点当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各种学派的税收政策主 张和税负思想体系不尽相同,有的甚至针锋相对以亚当斯密为奠基人的英国 古典经济学,以及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都崇尚自由放任的经济政 策,反对政府力量和税收政策对市场经济的任何干预;相反,福利经济学派、凯 恩斯主义、供给学派和日本学者则不同,他们看到了市场力量的局限性,主张借 助政府力量及其税收政策的作用,扶植特定产业,加速资本积累,增强产业竞争 力,实现本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当然,他们也反对过高的税负,认为税 收水平不仅要与本国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更需要考虑税负对企业和人民所带来的 影响。合理的税负水平不仅可以改善企业和居民的生存环境,而且能够进一步提 高一国的财政收入,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能力,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 2 国外学者关于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的实证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税收政策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对税收政 策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面,通 过影响上述方面,导致相关产业的兴起和衰退,进而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变。 2 2 1 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g r i e s o n ( 1 9 7 7 ,1 9 8 0 ) 、 m a r s d e n ( 1 9 8 3 ) 、p e d e n ( 1 9 9 1 ) 、p l o s s e r ( 1 9 9 1 ) 、g r o s s m a n ( 1 9 9 1 ) 、m i n a s i n a ( 1 9 9 6 ) 、 等人的研究都认为税收水平和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关系;而g a r r i s o n & l e e ( 1 9 9 2 ) 和m a n a s a n o t o n ( 1 9 8 7 ) 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则表明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 显著。 m a r s d e n ( 1 9 8 3 ) 选择了2 0 个不同收入类型国家的经验数据,对税收比率的 高低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低税负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文献综述 的实际增长率高于高税负圆家5 ;p e d e n ( 1 9 9 1 ) 在检验了美国1 9 2 9 - - 1 9 8 6 年宏观 生产率与税收的关系后发现:超过某一边界点( 政府支出占g d p 的1 7 ) 后, 政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递减的6 ;p l o s s e r ( 1 9 9 1 ) 在比较了2 4 个o e c d 国家 1 9 6 0 - - 1 9 8 9 年的平均税率和经济增长率后发现,提高平均税率o 0 5 个酉分点会 使经济增长率降低0 4 个百分点;m i n a s i n a ( 1 9 9 6 ) 认为税收确实影响经济增长, 把边际税率降低5 令匿分点,平均税率减少2 个百分点,可使经济增长长期增长 率增加0 2 和0 3 个百分点1 。而g a r r i s o n l e e ( 1 9 9 2 ) 牙i j 用6 3 个国家1 9 7 旺1 9 8 4 年的数据,发现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都不影嗨经济增长。一旦考虑到入均g d p 水平,税率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