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200MPa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doc_第1页
150~200MPa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doc_第2页
150~200MPa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doc_第3页
150~200MPa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0200MPa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王冲 蒲心诚 刘芳 吴建华 (重庆大学B区建筑材料工程系,重庆,400045) 摘要:本论文在分析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特点基础上,研究了利用常规材料和普通工艺制备150200MPa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剔除粗集料的情况下,采用极低水胶比,配制出最高抗压强度达到170.3MPa的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而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仍然很好,塌落度可以达到245mm,扩展度达到563mm。本研究认为,为充分发挥混凝土成本低廉的优势,配制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最佳的技术路径并不是剔除粗集料,而是如何去解决混凝土中由于粗集料所带来的缺陷问题。 关键词: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粗集料,强度,流动性 1.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发展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多,而城市土地面积有限,地价如金,因此,建筑物的高层化与超高层化不可避免;我国公路网和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和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跨越大江、大河、深谷、海峡的大跨和超大跨桥梁的兴建也与日俱增;随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向海洋扩展,大量海洋平台亦将在浅海或深海兴建。这种发展趋势将引导我国的现代化建筑向着高层化、大跨化、重载化及结构轻量化方向发展。这就对我国的建筑结构材料剔除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混凝土向高强化,超高强化发展。2.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主要趋势之一就是混凝土的高强化,由于高效减水剂和超细活性矿物掺和料的掺入,高性能混凝土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凝土强度发展也越来越高,用普通工艺和常规材料已经可以配制出100150MPa的高性能混凝土1、2。而强度更高,其它性能更为优异的混凝土发展也非常迅速。表1典型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实例编号配合比成型压力(MPa)养护条件()抗压强度(MPa)RPC类型参考文献水水泥硅灰石英粉砂钢纤维减水剂10.1610.2401.10.2*170230RPC200320.1710.230.391.100.019090170230RPC200430.1910.230.391.100.019090170230RPC200440.1910.230.390.50.630.01950250400490680RPC800450.2810.3250.31.43200.027090163RPC200560.2610.3250.31.430.20.027090197RPC200570.2510.1000.00526.8208165300RPC2006注:*表示资料缺少。活性粉末混凝土即是一种特殊的高性能混凝土,它是法国人P.Richard仿效DSP材料,将被认为是导致混凝土容易产生缺陷的粗集料剔除,再根据密实堆积原理,减小细集料粒径,在热压条件下成型,并高温蒸压而成。表1是关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几个实例:从表1实例中可以看到,活性粉末混凝土主要存在以下特点:(1)水胶比低,强度高,韧性好;(2)无粗集料,材料匀质性高。然而作为廉价性优、用量最大的粗集料被剔除后,活性粉末混凝土原材料成本昂贵;(3)成型条件要求高:为保证强度,混凝土采用热压成型,成型工艺复杂,更主要的是,无法在施工现场成型,必须先预制成型,成本增加;(4)后期需要热养护或蒸压养护,也增加了混凝土的成本。以此来看,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及其它性能都十分优异,但是其致命缺点是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国内外虽有不少工程应用3、5,对于用量大和使用范围广泛的建筑工程来讲,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应用仍然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因此,本文作者们认为,建筑工程中配制高强度的混凝土,最好要考虑到混凝土的现场可操作性,同时要充分发挥粗集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不剔除粗集料,不热压成型,应用普通工艺和常规材料来配制150200MPa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3.本研究用原材料及试验方法3.1原材料(1)水泥:重庆地维525普通硅酸盐水泥,化学成分和比表面积见表2;(2)硅灰:贵阳清镇铁合金厂生产,化学成分和比表面积见表2;(3)矿渣:经振动磨磨细,化学成分和比表面积见表2;表2胶凝材料化学成分和比表面积材料化学成分()比表面积(cm2/g)CaOSiO2Al2O3Fe2O3TiO2MgOSO3烧失量水泥64.6720.755.213.780.511.852.711.153730硅灰0.5694.900.491.070.701.90约20万矿渣39.3532.6414.062.422.907.138800(4)高效减水剂:密胺树脂型高效减水剂,固含量31.0%,掺量按胶凝材料重量的固定比例掺入;(5)粗集料:重庆小泉石灰石碎石,最大粒径20mm;(6)细集料:四川简阳中砂,细度模数2.40。3.2试验方法:(1)混凝土成型:试验过程经原料称量、充分搅拌后,测试拌和物的流动性,再振动成型;(2)养护:混凝土入模后静置24小时拆模,标准养护至规定龄期,或在175下蒸压养护后,进行强度测试,(3)强度测试:试件尺寸101010cm。4.试验结果及分析水胶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最关键的因素,为保证充分密实,本研究在参照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经验基础上1、2,进一步降低水胶比,同时,为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胶凝材料用量也相应提高,现分别将试验结果讨论如下:表3试验研究结果配比编号胶凝材料用量(kg/m3)掺和料(%)水胶比减水剂(%)砂率(%)流动性(mm)强度(MPa)备注硅灰矿渣塌落度扩展度3d28d56d90d蒸压15001000.18240092.6130.4139.7151.2-27001000.1824012526294.6134.7146.6160.3-39001000.18240245563105.3136.8150.2170.3-470010200.142401096.4144.5153.2-590010200.1424017229498.1149.5159.1-6110010200.14240262560104.0154.0162.5-79001000.1424043103.7145.7158.6-870010200118.5136.8-169.09100010200.182100280804-138.0156.3-175.1无粗集料1070010200.1821000-124.6146.7-173.6无粗集料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1)在水胶比为0.18时,胶凝材料用量从500kg/m3增加到900kg/m3(配比1、2、3),混凝土流动性增加,塌落度从0mm增加到245mm,而扩展度也从不扩展到扩展直径达到563mm;从强度值来看,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是,本论文试验中的强度随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每个龄期都表现出这样的规律,特别是配比3,胶凝材料用量为900kg/m3,其90天抗压强度达到170.3MPa。(2)混凝土水胶比控制技术取得突破,水胶比可降低至0.14,而其结果与水胶比0.18时表现出一致的规律,当胶凝材料用量从700kg/m3增加到1100kg/m3时,混凝土塌落度可达到262mm,扩展度达560mm,而抗压强度在56天就可达到162.5MPa;(3)水胶比仍然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关键,虽然在低水胶比条件下,水泥水化程度非常低,按照文献7,计算可以得到,水胶比在0.14时,水泥最大水化程度只有38.9%,而水胶比为0.18时,水化程度也只有50%(不考虑掺和料火山灰反应),但是,由于密实度的增加,水胶比为0.14时其最高强度56天达到162.5MPa;(4)在掺入10%硅灰条件下,再掺入20%的矿渣对混凝土流动性贡献极大(配比5、7),在极低的水胶比(0.14)条件下,在同等条件下不掺矿渣塌落度只有43mm,基本无扩展,而掺入矿渣后塌落度可达到172mm,而强度降低很少;(5)混凝土在蒸压养护后强度提高幅度较大(配比8、9、10),与标准养护试件相比,蒸压养护后强度最高可以达到175.1MPa;(6)混凝土中粗集料对混凝土强度不利,与有粗集料混凝土相比,混凝土中无粗集料时的强度明显较高(配比8、9、10),从而也说明了活性粉末混凝土技术基础的合理性.5.问题与讨论(1)本研究表明,在有粗集料存在的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完全可以达到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级别,这说明,在保证混凝土成本廉价的条件下,配制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最适合的技术途径并不是剔除粗集料,而是应该怎样克服粗集料带来的缺陷;(2)本研究只对150200MPa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做了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用普通工艺和常规材料完全可以制备150200MPa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但胶凝材料用量较多,其收缩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过,相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本研究所用胶凝材料还是要少;(3)由于胶凝材料用量多,又掺入了大量的超细矿物掺和料,水胶比又极低,导致混凝土拌和物粘滞性非常大,在振动密实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排气极为困难,充分密实困难,这也影响到强度的增加;(4)由于掺入了较多的活性矿物掺和料,试验中发现,混凝土龄期到28天时,强度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到56天、90天时增长趋势仍然明显,因此,混凝土强度设计规范以28天强度作为设计依据已不是很合理,有必要以56天,甚至90天强度作为设计规范依据;(5)由于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脆性特征表现更为强烈,因此,在工程应用中需要与韧性材料复合,这也是活性粉末混凝土掺入钢纤维的原因,同样,与钢管复合,制备超高强高性能钢管混凝土也是非常好的技术途径.参考文献:1蒲心诚,严吴南,王冲等. 150MPa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前景,混凝土,1999,(3)2蒲心诚,严吴南,王冲等. 100150MPa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混凝土,1998,(6)3覃维祖,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水泥基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吴中伟院士从事科教工作60年学术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