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木版年画存在状况研究——凤翔、新绛木版年画产地调查.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木版年画存在状况研究——凤翔、新绛木版年画产地调查.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木版年画存在状况研究——凤翔、新绛木版年画产地调查.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木版年画存在状况研究——凤翔、新绛木版年画产地调查.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木版年画存在状况研究——凤翔、新绛木版年画产地调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术学专业论文)木版年画存在状况研究——凤翔、新绛木版年画产地调查.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嗵生厘谳况班芝蚤= = 屡! 趣! 一莸缝杰题生匣幽查 论文题目:木版年画存在状况研究 风翔、新绛木版年画产地调查 专业:美术史论 硕士生:尚静文 指导教师:程征教授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 值、精神内涵和思维方式。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一个艺术种类,依存 于中国民俗文化生态根基之下,伴随中华民族共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令人 深感忧患的是,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形态因工业文明的进程出现衰落和消失 的趋势。作为民间美术的一部分,木版年画同样面临生存危机,而民间木版年画的 生存现状、传承状况分析研究更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本文从木版年画生存现状研究出发,选取陕西凤翔、山西新绛两个木版年画 产地进行调查,通过具体的调查资料和木版年画生产历史情况进行对比,深刻分 析了现阶段两地民间木版年画存在状态中出现的问题、社会体系转变对木版年画 造成的影响和衰落现状的原因。同时,也期望此课题研究对现阶段正在进行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中国传统民间木版年画研究、传承、保护工作提供宝贵研究 资料和学术支持。 关键词:木版年画凤翔新绛 生存现状原因 研究类型:理论研究 查题生画删况研妊恳疆k 新缝本题! 要画剃查 s u b j e c t :t h es t u d yo fw o o de n g r a v i n gp i c t u r e se x i s t e n c e 一t b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w o o de n g r a v i n gp i c t u r e s o r i g i ni n f e n x i a n g ,x i n ji a n g s p e c a l t y :a r th i s t o r y n a m e :s h a n g j i n g w e n i n s t r u c t o r :c h e n g z h e n g a b s t r a c t i n t a n g i b l e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f o r m sa n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c h i n e s ec i v i l i z a t i o n , i m p l i c a t i n gt h ec h i n e s en a t i o n s p e c i f i cc u l t u r a lv a l u e s ,s p i r i t u a lc o n n o t a t i n ga n dw a y s o ft h i n k i n g w b o de n g r a v i n gp i c t u r ei sa na r t i s t i ct y p e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f o l ka r t , d e p e n d i n g o n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u n d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f o l kc u l t u r e ,a c c o m p a n y i n gw i t ht h e c h i n e s en a t i o nf o ral o n gc o u r s e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am a t t e ro fd e e pa n x a e t yl st h a tm a n y g o o dt y p e so ff o l kc u l t u r ea n da r tf o r mh a d t h et e n d e n c yo fd e c l i n i n ga n dd i s a p p e a r i n g d u r i n gt h el o n gp r o c e s s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d u s t r i a lc i v i l i z a t i o n a sap a r to ff o l k a r t ,w o o de n g r a v i n gp i c t u r ei sf a c i n gt h es a m ec r i s i s ,a n dt h ea n a l y s i so nt h es u r v i v a l a n di n h e r i t a n c eo ft h ew o o de n g r a v i n gp i c t u r e s i si su r g e n t 1 1 1t h i sa r t i l e f r o mt h er e c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w o o de n g r a v i n gp i c t u r e s ,s e l e c t i n g f e n g x i a n g ( s h a a n x i ) ,x i n j i a n g ( s h a n x i )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o r i g i no ft h ew o o de n g r a v i n g p i c t u r e s t h r o u g ht h ec o m p a r i s o no ft h es p e c i f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 sa n dt h eh i s t o f i c a l p r o d u c i n gp r o c e s so fw o o de n g r a v i n gp i c t u r e s , a n a l y s i s i n g t h ep r o b l e m so ft h e e x i s t e n c eo fw o o de n g r a v i n gp i c t u r e si nr e s e n tt i m e s ,a n d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c h a n g e si n s o c i a ls y s t e mt o w a r dw o o de n g r a v i n gp i c t u r e s ,a n dt h e r e a s o nf o rt h ed e c l i n i n g s i t u a t i o n h o p et h i sr e s e a r c hc a r lp r o v i d ev a l u a b l e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a c a d e m i cs u p p o r tt ot h e i n t a n g i b l e 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p r o t e c t i o n , 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 h e r i t a g ea n dp r o t e c t i o n t o w a r d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w o o de n g r a v i n gp i c t u r e s r e s e a r c h k e y w o r d s :w o o de n g r a v i n g p i c t u r e f e n g x i a n gx i n j i a n g e x i s t e n c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r e a s o ni n f l u e n c e t h e s i s :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 击撬生凰辘拭况匠巍:= l 蝇:嬲圭艉熏威! 地调查 民间木版年画存在状况研究 风翔、新绛木舨年画产地调查 前言 2 0 0 7 年2 月2 日。农历丙戊年腊月十五,风翔县 南关大街机印年画批发市场热闹非凡。临近春节人 们都在忙碌着置办年货,做年画生意的商家早早开 了店门,新进的年画样品铺满了店铺前的马路台阶 ( 图1 ) 。南关书店的老板说,“今年年画销售不错, 尤其是脚踩盒元宝背靠人民币的财神最受欢迎。” 老板说的这张年面,财神喜气洋洋地手持着“财神 到”横幅,鲜艳的颜色和清晰的打印效果博得许多 顾客喜欢( 图2 ) 。 风翔县田家庄镇南肖里村的邰岁长也在进城 置办年货的人群中。他从家里坐公交车出发,行了 l o 公里路进了县城东关。如果在十几年前,老邰一 定带着家里印的年画在这里下车。风翔县原来年画 批发点在东湖公园正对面的东关街,那里曾是凤翔 木版年画集中批发地,西北各省的客商都到这里进 购年画。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木版年画生意逐渐萧 条,来东关进年画的商人也越来越少。进入2 0 0 0 年 凤翔兴盛了几百年的木版年画市场结束了自己的 使命,被一座“名优小吃城”所代替。现在,风翔 机印年画批发点集中在县南关大街,这里也成为集 年画、春联、日历、鞭炮、食品销售于一体的年货 市场。 老邰这次进城除了要购买过年用的年货外,还 要买上几张机器印刷的年画。老邰家不是南肖里木 版年画印刷大户,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家里印刷年 画还能维持一些收入。到t 2 0 0 0 年,年画销路逐渐 图3 风翔南肖里村年画艺人 邰岁长和他有没卖出去的木版 年画 盎巍望蓟亮聋挞况研塞= = 甩趣x 蓝缝查题差莉撒疆蠹 不好,零星有甘肃商人买一些。2 0 0 3 年底,老部印 了2 万张门神准备销往甘肃,结果连一半都没卖掉, 现在仍滞留家里,这也成为了老邰最后一次印刷年 画( 图3 、4 ) 。老邰家里虽然积压着众多年画。可 孩子们都嫌手工年画颜色不鲜艳,老邰只好在市场 上买上几张颜色光鲜,印刷清晰的机印年画( 图5 ) 过年使用。 腊月最后一天是中国农历春节,南肖里村家家 户户都在张罗着过年,老邰和所有村民一样在大门 上贴上了机器印刷的红底大门神年画。春节的气氛 依然同以前一样热烈,只是那个有着几百年术版年 画生产历史的村落已经悄染然发生了改变。 随着时代文明的发展,依附于民俗文化根基下 的传统手工木版年画生存面临重重危机,发生在陕 西凤翔真实的一幕,是中国众多木版年画产地的缩 影,众多木版年画产地都随着工业文明的逼近逐渐 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在,戎国众多优秀的木版年画都在工业文明 进程中出现衰落和消失的趋势。那些宝贵的民间文 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机,这也使民间木版年画生存 形式、传承状况的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从木版年画生存现状研究出发,选取陕西 风翔、山西新绛两个木版年画产地进行调查,通过 具体的调查资料和术版年画生产历史情况,深刻分 析我国现阶段民问木版年面生存状态中出现的问 题并对社会体系转变对木版年画造成的影响和衰 落原因进行分析。期望此文对正在进行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中国传统民间术版年画的研究、传 承、保护工作提供微薄的力量。 图4 邰岁长家库房的角落里 堆放的年画套版已长期没有 使用幕满了灰尘 圈5 部岁长家停止生产术版 年画后以串制加工鞭炮为主要 副业 主瓤筻画蠢燕捷配艇殛= = 易趣。触蠢巍重画彦她调煮 1 凤翔、新绛民间木版年画现状调查 1 1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存在状况调查 2 0 0 7 年1 月t 农历丙戊狗年腊月。我前往陕西凤 翔进行传统民间术版年画存在状况调查。 凤翔地处陕西宝鸡地区东北部,在关中平原与 黄土高原交界的一级台阶上。丝绸之路使凤翔运渐 成为西出长安的第一驿站,也成为繁华的商品集散 地。由于地处西北要道,凤翔术版年面基本囊括了 西北地区年画需求量,远自甘肃、青海、宁夏的商 人都来这里进购年画。这也使凤翔木版年画的名气 随着西北巨大的需求量闻名全国。二十世纪中期宝 成铁路建成,宝鸡逐渐成为沟通中西部的主干道, 由丝绸之路连接起来的城镇道路运渐冷落风翔在 交通上和地理的位置不再优越,由商路带动的商品 贸易逐渐衰落下来,凤翔的手工业也失去了往日的 繁华。 风翔木版年画有两个著名的生产地,一是凤翔 县东1 0 公里处的田家庄镇南、北肖里村( 图6 ) :二 是风翔县西1 0 公里处的陈镇。肖里村是凤翔木版年 画生产集中地原来有众多大小作坊。所以,凤翔 木版年画生存现状调查先由肖里村开始。 11 1 忧喜参半的肖里村 到了南肖里村,问起木版年画,村民们都会告 诉你去寻郐家。邰氏原是南肖里村木版年画生产大 户,家族中术版年面手艺世代传承有序,郜世勤、 邰怡、邰立平等优秀杰出的艺人都出这个家庭( 图 7 ) 。 现在,邰氏木版年画的主要继承人是邰立平, 他是风翔术版年画老艺人邰怡的长子。南肖里村西 头就是老艺人郜怡和他儿子邰立平的家。这闻看似 图8老艺人邰怡和儿子部 立平雕刻的门楼 嘲露茅曩 本版生磁捷况班豸5 = = 恳魏,擗圭妪生画苎照调查 普通的农家院落,走近一观却别有特色。高耸的门 家庭木版年画前途的担忧。 邰立平和他的木版年画去了宝鸡南肖里的木 查版生垂盎在越况砥塞= = 选! r 新聋主躯垒颤芒地弼童 篓徽避 门刻版卖给古董贩子。老人名叫任三应,六十四岁,爨! ;骏。谭疆盥燃; 原来家里一直印年画,九十年代后年画生意不景气嚣锰焉芒堰| e 黧q 家里年画就停产了。前些年,村子里来了古董贩子,强璧;静一z 】畦墨 他把家里的版全都卖了。这几年他发现刻新版作旧l 譬蔫 同样可以出售,所以就开始专翻刻画版出售给古董 一 至一隧 问,能卖百来八十块钱,一个冬天刻上四、五蜓版_ j i 蠡琵4 i 也能赚点钱。现在哪有原来的老版,人家( 文物贩_ 蠢塞8 。曩一 子) 也知道这是新刻的,他们收回去刷上几遍黑油,日曝n 鼍警 抹上些泥作作旧一样当老版卖”i 啬- 皇一 滥竽充数的年画版因为古董贩子的收购,竟堂 兰攀锫瓣 弟。他们是老艺人部世勤长子邰鼎的儿子( 图1 2 、誓_ 螽”莲 耱辫。i 瞬肇 1 3 ) 。邰江平的父亲作为郜世勤的长子,继承了邰”要臻麴蠢爨霞嚣铲誊, 氏祖屋,现在这里是邰江平的家。疆一,鼍落繇嚣蹬0 研 查越生画痞聋据况班珏:= 旦趣:瓤囊盎糖圭凰触强壹 不足两米宽的过道里,每问不超过i o 平方米,很难 想象这样狭小的空间曾是名震西北的邰氏年画作 坊。 邰江平和邰长平兄弟俩都做过年画,上世纪九 十年代由于生意萧条就先后停产了。现在他们再次 生产木舨年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二十一世纪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风翔县文化馆急需民 间手艺传承人翻刻保护画版,邀请他们承担部分刻 版保护工作( 图1 4 ) 。二、木版年画虽无大众销售 市场,但却有许多幕名来的收藏、爱好者购买,所 以生产术版年画能带来一些经济收入。 郜江平和邰长平家以前的主要收入靠种地, 2 0 0 3 年开始和县艺术馆合作后,许多慕名而来的爱 好者都到他家里参观购买年画,这也使他们的生活 逐渐好转。他们选择了一些收藏艺术界喜爱的品种 进行翻刻,因为没有配色能力,他们的年画没有套 色版,在印刷墨线完成后的基础上进行手工上色 ( 图1 5 ) 。 邰家现在还有一位和邰怡同辈的老人从事末版 年画生产,他就是邰世勤的三子一邰瑜( 图1 6 ) 。 邰瑜老人7 8 岁在风翔县文化馆看门房。邰瑜原是 南肖里村农民,几年前凤翔县文化馆考虑他是年画 世家最后一位在世老人,让他在风翔县文化馆边看 大门边展览年画。老人生产情况和侄子们相似,翻 刻了部分文化馆提供的老版,但品种不齐,没有配 套色能力,只能印墨线,手工上色。邰瑜老人和老 伴常年住在文化馆门房里靠出售年画补贴收入 ( 图1 7 ) 。 北肖里村近挨着南肖里村北,原来北肖里村本 版年画作坊生产规模最大有四大家,分别是王、常 和两家余家。在访问了这几家作坊的后人了解到, 图1 7邰瑜手工上色的年画 查版生蓟= 芷查挞况妥宜= = = 县籀:赫缝杰趣生域芒地翊囊 北肖里村木版年画停产较早,主要是由于文革中破 坏版受破坏情况严重,在这段时问里许多作坊相继 停产。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许多老艺人们相继去 世,这四大作坊后人多无人学习术版年画手艺,使 这几户大作坊木版年画手艺传承因此停止( 图1 8 、 1 9 ) 。这个时期也有少数家庭再次生产过年画,受 消失情况影响也只印刷畅销的“六神”品种,生产 规模生产品种根本无法与以前相比。 在调查中北肖村木版年画受民俗和社会发展导 致停产的问题是已设想到的,但在调查过程中,许 多术版年画家庭成员连先辈的名字人生经历都说 不清楚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 北肖里术版年画四大家之一余家的四儿子洁浩。在 采访中许多老人谈起村子里的术版年画艺人常提 起一个叫“浩浩”的人,说他是南、北肖里村出了 名的好刻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去世了。为了了解 这个人,我专程找到余家。措浩约在1 9 6 7 年左右去 世,去世时儿子还小前几年他的儿子也去世,家 中只有个孙子三十多岁,对他爷爷和祖辈生产年画 的事一无所知。为了能够得到这位艺人的名字,我 又找了他家一些亲戚,都知道他叫“浩浩”却全不 知他的全名。后来在采访中邰怡夫人周助中老人 ( 她现在是南北肖里村年龄最长的老人) 回忆说余 家有四个兄弟,和部怡是一辈人,他们在一起做过 年画。老四“浩浩8 应该叫余怀义,。浩浩”是他 的小名。 农村乡间质朴的情感和人们淳朴的情谊让人倍 感亲切,但民间百姓在世代的延续中无意识地将太 多情感和细节都忽略了。无文字记载的家庭历史, 图1 9 风翔县北自里年 画四大家之一余家后人 保存的年域版,园为长 期没有使用落满了灰尘 主壤望酶在摅况匠殛= := 邑趣:_ 新绎主妪生画主地墒查 人过三代就说不清祖辈的名字,这正是我们研究民 间美术,无文字记载、无家族历史考的困难,更是 中国民间美术和民同艺人的悲哀。 112 陈镇木版年画寻蹿 结柬肖里村的调查,我前往凤翔县另一个术版 年画生产地陈镇。陈镇位于凤翔县西,与肖里 村相比在位置上靠近西北和入川的陈仓道,由此, 许多四川、甘肃的商人都在这里就近购买年画。在 过去,陈镇年画生产规模很大,几户大作坊生产了 许多内容丰富、工艺精良的作品。 镇政府文化普查员孙宗贤陪我进行了调查。老 孙4 0 岁,他一直在陈镇做非物质文化普查,对陈镇 木版年画情况比较了解。他说:“陈镇禾版年画保 护情况不如南肖里,原来几家年画生产大户人口一 直不兴旺。有的老艺人一辈子都没捞上儿子手艺 根本没人继承老汉( 老艺人) 死了,家里没儿子, 女儿又出嫁,想找人问问情况都难。” 我们去了陈镇木版年画大作坊“张记”家了解 情况。“张记”最后一个木版年画艺人在上世纪六 十年代去世,之后家里的画版在文革中遭到破坏。 当时动乱年代里,术版年画是受批判的对象,张家 后人中无人继承手艺,木版年画生产也就彻底停 止。“张记”后人张有祥,今年5 8 岁,家里年画停 产时他十几岁,祖父去世早,父亲没有学过年画手 艺他对寡里木版年画生产情况不了解。 曾今辉煌韵木版年画生产家庭在上世纪解放 后的民间美术资料中还有记载但当我们真正来到 这个家庭时,家族木版年画事业的没落和后人对家 族事业的漩忘让人感到十分遗憾和惋惜。 走出。张记”,孙调查员告诉我不远处就是“家 汜”老房。在杂草丛中有三间被烟熏黑的破窑洞就 图2 2 文革时“家记”作坊翻修 窑洞劈丁年画大门神版作了窗 框 杰躯差蘑盎垂热况班爱= = 凰趣k 鹣杰趣生氢芒地拇查 是“家记”作坊。房子的院墙已经全部倒塌,窑洞 和院落全部暴露在路边,院子里长满了一人高的杂 草,窑洞长期无人居住已破烂不堪,我们只能从窑 洞被烟火熏黑的墙壁中找到当年主人生活的痕迹 ( 图2 0 ) 。看着这破败的窑洞和院落。很难想象它 曾今伴随着主人一起渡过那么多通宵达旦生产年 画的岁月。而现在,这一切又象被火焰燃尽的草灰, 被时间吹得灰风烟灭( 图2 1 ) 。 我们在这破败中寻找它主人和木版年画的信 息,当走近中间一间窑洞窗口仔细一看让人惊, 这阃窑洞用的窗框居然是年画大门神版。再仔细看 去,窑洞的门框和窗框都是用门神版劈条做成( 图 z 2 ) 。是什么原因使主人将家庭维持生计的画版进 行破坏? 孙调查员提供的线索让我恍然大悟。文革 前“家记”一直在陈镇的术版年画生产中具有重要 地位文革开始后,“家记”经历了严格的批斗。 这时“家记”窑洞门窗框破坏需要木头维修,主人 便痛下狠心劈了这无用的大门神版散了门窗框。这 种破坏在多年后我们观到都触目惊心,更无法想象 艺人狠心劈版时的心情。 “家记”作坊在文革时停产,老艺人在上世纪 8 0 年代去世。因为没有儿子,手艺没能流传下来, 现在,与“家记”术版年画相关的一切都随它的主 人而去,只留下这旧窑洞还在述说曾今木版年画经 历的辉煌。 带者沉重的心情走出“家记”,我们来到陈镇木 版年画生产老作坊“李记”家中。李记作坊在文革 时家中大部分版被没收,老艺人只偷偷藏了几块 版。文革后老艺人去世,“李记”家中男丁也前后 过世,年画因传承无人而彻底停产。李家院子靠黄 土塬有两间老艺人住过的窑洞,因为年久失修已经 图 坊 国2 5 风翔陈镇“李记”后人 保存的“仓神”墨线版( 局部) 主题生唾薤垂执况噩盔:= 恳趣:嬲_ 衣趣里匣芒地拇直 坍塌,家人现住在院子北头的新平房里( 圈2 3 ) 。 女主人说:“男人没的早,謇里家外都靠女人们操 持木版年画在文革后就没生产过,现在家里只有 老人偷留下的几嵌版”女主人从收拾整齐的库房 墙角里提出一个白胶织带,里面是收藏的五、六块 完整画版,和几块套色版。 说起风翔木版年画我们现在能见到的资料多是 肖里村或邰氏“世兴局“的作品,陈镇术版年画虽 与肖里村同属一县,但风格上却不相同。陈镇木版 年画风格古朴、线条细腻、画面精美。而肖里村木 版年画风格大气豪放、线条流畅、追求整体气势不 拘细节。李家收藏的这几块版主要有“灶神”、“仓 神”、“土地神”( 图2 4 ,2 5 ) 。“灶神”是民间张贴 最普遍的年画之一,“李记”版上的“灶神”人物 面部刻画细腻,衣饰讲究,背饰花草雕刻精美。灶 神脚下的童子选用四分之三的角度刻画侧面,人物 衣者古朴,形象籍腆赋有生气。灶神脚下的卧鸡和 狗刻画也栩栩如生。 离开“李记”陈镇术版年画寻访也就告一段落。 归纳起来,陈镇术版年画在清末民初由于战争和动 乱走向衰弱,生产品种逐渐缩小。文革时未版年画 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现在保存下来画版成了今天少 见的陈镇刻版。而陈镇大部分木版年画作坊在文革 中停产虽有一些家庭在文革后继续生产过,但基 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彻底停产。陈镇术版年画消失 过快的一个原因是几户对陈镇术版年画传承发展 起重要作用的大作坊老艺人去世由于继承原因,导 致术版年画因手艺失传而停产。这对陈镇术版年画 现在的发展传承带来深刻影响。 辉煌的陈镇木版年画在上世纪末彻底熄灭了 它的焰火,这个风翔木版年画历史中曾经辉煌的地 戮 图2 6风翔术版年画传承人 邰立平在宝鸡家中制作木版 年画 躐 0 图2 7 生产年画是邰 雪 杰题生垂在查鉴强晒殛= 。= 凰疆! 蕴垒盎妪生垂芒地通蠢 方也彻底向我们关上了大门。 11 3 年画守护者部立平 邰立平是风翔木版年画老艺人邰怡的长子,国 家一级民间美术工艺大师。他原来住在南肖里村,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为了和外界更好地交流,便在 宝鸡渭工路买了一套新房,全家和所有生产木版年 面的家当都搬进了新居( 图2 6 、2 7 ) 。 走进邰先生家,防盗门上贴着一张风翔传统木 版年画敬德,客厅是接待室,大卧室做了放置年画 材料的工作间,光线充足的南向阳台做了刻版工作 室。阳台两头的两座大柜子里是邰先生精心保存的 年画版( 图2 8 ) 。邰先生把印床子支在餐厅,这样 餐厅就变了印刷室。 邰立平从小和父亲学习木版年画工艺,他回忆 说:文革之前年画销售很好,文革时家里版被没收, 年画生产就停了下来。文革后,为恢复版样他和父 亲先后奔波于西安美术学院、省群艺馆之间,得到 周克难、李西勤、王宁宇、程征等老师的帮助。邰 先生还记得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为筹办陕西省第一 届工艺美术展,王宁宇、程征、王有政老师陪同他 们父子起去凤翔县文化馆借版印刷,王宁字老师 还从省轻工局特批了一批纸张供他们印刷。由于文 革中被没收的画版长期无人看管,版上积满泥土, 他们一起把画版搬到东潮,几位老师用冰冷的湖水 清洗画版,他和父亲印刷。这次印刷保存的几十张 画稿现在成为研究凤翔木舨年画宝贵的资料( 图 2 9 、3 0 ) 。 郜先生和术版年画的转折发生在1 9 8 9 年机印年 画出现时。当时,手工木舨年画门神一对卖4 角钱, 机制年画卖8 角,手工年画虽然便宜但作工粗糟, 颜色不鲜艳,大众逐渐开始喜爱机制年画,而手工 图3 1 邰立平尝试手工上 色的大门神( 局部) 主越亟匣窿查i 盎况旺庭= = 墨瓤膏聋蠢螺生蓟芒地撮童 木版年画在与机印年画挣夺市场空间中逐渐被淘 汰。同年省美协筹办了第一届木版年画专题展览, 这也是风翔末版年画第一次走进专业美术馆,并得 到了文化、艺术界的欣赏和认可。之后,木版年画 销量逐渐转差,邰先生便将木版年画销售对象由人 民大众转向文艺界和收藏界。他针对木版年画纸 张、材料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改良。将印刷用的粉 联纸改为高档宣纸,颜料采用天津化工一厂的化工 颜料和部分采用高级国画颜料。在恢复了部分版样 后,他又配上了套色版。这样经过墨线和套色印刷 的木版年画古朴而又精美。原本普通的农家术版年 画变成了吉扑大方的艺术品。风翔木版年画终于在 邰立平手中发生重大的生存转变( 图3 1 ) 。 父亲邰怡去世后,邰立平一人承担着家庭木版 年画事业,他用坚持和倔强挑起了家族木版年画事 业,凭借精湛的工艺和不懈努力,使凤翔木版年画 的艺术风貌得到基本体现,同时他也得到了文化、 艺术界的一致认可。 现在,邰立平全心全意投入在木版年画刻制和 民间文化交流事业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出席展 览销售年画收入和文化商人的长期订购。作为传统 民间工艺,传承是最根本的问题,有人继承才是对 手艺真正的保护。在许多专家学者指点下,邰先生 有意让小女儿学习了刻版技术,在西安美术学院美 术史论专业完成了本科学习,现在又继续在中国艺 术研究院进行民间美术研究生院进行深造。在民间 文化和传统艺术遭遇生存危机的今天,风翔木版年 画能有这样的传承者,让关注风翔木版年画的人们 有了安慰。这位原本孤独的年画守护者将在他和家 人的不懈努力下为风翔术版年画写下新的篇章。 图3 3 南美村以产木版年画而 闻名,老作坊。益盛成”就在 这个村子里 扩一鬻 蘑 杰艉生匦齐燕据况班殛= = 照趣x 点缝杰龋亟就地迥查 12 山西新绛及晋南地区木版年画生存 状况调查 121 刚刚开始末版年画普查的新绎县 为了更加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民间木版年画在今 天的生存状况,在完成陕西风翔术版年画生存现状 调查后,我选择山西晋南地区木舨年画生存状态进 行了调查。2 0 0 8 年6 月我预前往临汾寻找平阳术版 年画的传承人,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在晋南运城 地区新降县保护术版年画工作刚刚开始,并且发现 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我决定先去新绛了解情况。 新绎古称绎州,位于山西省南部,是山西著名 的商品集散地和手工业中心,1 日有”七十二行城” 之称。绎州是山西晋南地区水、陆交通枢纽汾河 水由北向南流进绎州后太拐弯向西流入黄河。出入 山西和北方的众多货物多由水路进绎州再继续运 输,临靠汾河的绛州县城就成了水、陆交通的大码 头。这种景象一直维持到建国后,由于汾水水系干 涸断流,黄河入晋的水路也由此中断。建国后。通 行山西的铁路主干遭没有进入新绎县,这个曾令笨 华的货物集散地也便从此衰落下来( 图3 2 、3 3 ) 。 2 0 0 8 年1 月冬天冯骥才在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普查时,路过了新绎县,古绎州木版年画引起 了他的兴趣( 图3 4 、3 5 、3 6 ) 。新绎县民间传统木 版年面保护工作只在县文化部门的领导下进行过 一些调查,但困没有资金投入,没有开展过实质性 的保护工作。冯骥才对新绎术版年画给予肯定,并 给予新绎木版年画保护一定的帮助,这才使新绛术 版年画年画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在山西省文化厅 和冯骥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号召下,新绛 县委宣传部2 0 0 8 年初对新绎木版年画开始正式的 图孙新绎“景记纸 局”生产的秦琼、敬 德( 门神) 震 瓣 图3 6 新绎“景记纸局” 生产的年萄t 秦琼、敬德 查照生睡意在捷况班盘= := 恩趣。_ 箍绔盎瑟望氟芒地调查 普察工作。 新绛县传统民间术版年画保护工作现处在普 察和收藏工作阶段。他们在县政府收藏的部分年画 作品和资料的基础上,对原来的大作坊进行了一系 列普查和采访工作,并且收集了一部分画版和年画 作品。但新绎县木版年画保护工作开展的红火热闹 时,一个棘手的问题也摆在了他们面前。山西晋南 地区木版年画经营运作里,由于木版年画艺人职业 化,作坊主不会雕刻手艺,文革时,众作坊停产, 艺人改行,导致手艺无人继承。致使现在出现没有 木版年画手艺传承人的局面。而现在新绛县术版年 画复制保护工作由一位自学术版年面雕刻的年轻 人完成。 122 新绛两家木版年画老作坊调查 新绛县在解放前有两家有名的木版年面作坊,分 别是“益盛成”薛家和“景记纸局”景家。“益盛成” 早在清代时就是绛州有名的术版年画生产大户,生产 的年画远销陕西、内蒙等地。 薛家现在住在新绎县城的南关村。南关村靠近汾 河,当地人说这里原是船运货物集散地,面这里也是 古绛州木版年画的主要生产地之一。现在的南关村是 新绎商贸开发区商品批发市场。进入南关村,临街修 建了许多楼房,多出租给商铺做库房,而村中家家户 户都忙碌着为外面批发市场加工产品。我进了一户人 家,院子里堆满了各种布条、绳线和加工品,几个老 人坐在一起加工这些东西,原来这是一个拖把加工点 。我向女主人询问做年画的。益盛成”薛家一位年 长的奶奶听说我要找做年画的薛家,笑着说:“你说木 版年画我兢知道你找薛狗娃狗娃家,让娃们带你去 ! ”老奶奶边说边召唤孙子带我去薛家。 一群五、六岁的小孩,边跑边喊带着我们转过几 图3 9薛玉发保存的祭耙 先祖画版 杰噬望唾在在扰况硪巍= = 凰趣。盏缂盔版燕酡超调查 条巷子到了一户人家,进了门一问正是“益盛成”薛 家。主人薛玉发今年6 5 岁,家里祖辈都以术版年画为 副业,前些年木版年画停产,他和老伴就给外面的批发 户加工棉被( 图3 7 ) 。( 老薛加工一条棉被挣一块钱, 他和老伴天能加工十多条。) 说起术版年画,老薛家 原来一直是经营木版年画的大户,家庭比较富裕。文 革时停产,之后断断续续生产过一断时间。进入二十 一世纪,年画生意做不下去,家里主要靠种地维持生 活。农闲时,他和老伴给外面批发店加工被子补贴家 用。 老薛说家里术版年画衰落要从上世纪日本入侵山 西说起。连年战争己使家里本版年画生意不景气,日 本人进了山西,人们纷纷弃家逃跑,家里把画版分别 藏在几间房后,选往了河对面的陕西。战争结束回来 才知道,日本人烧了他家的房,堆放木版的房子烧了 几天才灭。解放后家里断断续续请人刻过版,文革时 又遭到了没收和破坏。文革后术版年画生产就元气不 再。上世纪快要结束时,家里的木版年画也就彻底停 产了。 老薛带我们到二楼看他留下的几块版( 图3 8 ) 。简 陋的印床子放在客厅的正中,房间角落的袋子里放着 老薛留下的印年画工具。老薛家现在仅存的四、五块 画版,这些版雕刻精美线条流畅,都在5 0 5 0 厘米左 右。其中块很特别,名为祭祀先祖。版上刻画 了一栋建筑,名为“先人堂”。建筑中间和两旁都留 了先人牌位有先辈去世就填姓名上去( 图3 9 ) 。这幅 版的作用是家庭祭祀祖先使用类似于祖谱,在过年 结婚等重要时刻使用祭拜。 老薛说,前几年村里来了好多贩子收版,因为留 着画版也没用就几百、五十块地把画版卖了。这几块 大版没舍得卖留了下来。老薛说没想过木版年画还能 图4 2 “景记”后人复制的“景 记纸局”在新绎泉掌镇的老房 杰题生垣矗在挞况班经:= 凰疆x 耱蠢辑里唾芒地调查 再有人关注,现在想起真是后悔莫及。 “景记纸局”是新绛另一家年画作坊。“景记”从 清末开始木版年画生产,创始人景福盛是一位精明的 商人,他看到木版年画行业收入丰厚,就出资找艺人 刻版他用两年时间完成开设年画作坊所需版样,叉 请印刷工在家里教家人印刷。经过几年经营,“景记 ”在新绛术版年画行业里逐渐小有名气( 图4 0 ) 。 景福盛的“景记纸局”原在老家泉掌镇,家里是 一套大院,后院一楼住人,二楼是印画作坊。景福盛 在前院经营着一个杂货铺,家里生产的年画常年在杂 货铺里悬挂销售。“景记”经历了最动乱的时代是日 本入侵山西“景记”在外述亡了八年。文革动乱时家 里的许多版都被没收遭到破坏,。景记纸局”彻底停 产。八十年代时,村里有文物贩子收画版,“景记” 后人就将剩下的画版全部买给了古董贩子。 “景记纸局”后人景良喜,8 0 岁,文革时家里年 画停产,他就一直在家务农( 图4 1 ) 没有再经营过木 版年画。儿子景隆兴改革开放后经商,现在经营着新 绎县最大的超市。景隆兴虽然是商人但对自己家族历 史很重视,通过父亲的回忆,他请人用电脑制作了一 张泉掌镇经营木版年画的老宅图片,希望通过这些历 史檄起家人对家庭木版年画辉煌历史的回忆( 图4 2 ) 现在,景家没有保存一块画版,也没有留下一 张年画,除了能听到老人讲述原来术版年画的故事, 已经找不到任何本版年画盼影子。 12 3 迷茫的木版年画自学者 郭全生3 6 岁新缂县古交镇农民。上世纪八十 年代后期由于喜欢木版年画就开始自学木版年画刻 制。新绎县非物质文化普查工作开始后,他的木版年 画雕刻手艺得到县文化部门重视,便邀请他一起参与 新缉县民间传统木版年画传承和保护工作。 图4 3 郭全生在古交镇互助 村的家 瓣雾 誓 匮 盎魄生莺在在扶况氍褒= = 恳趣! 撙聱查噬董厦芒丛调查 郭全生家住在古交镇互助村家里房屋院墙是土 坯垒制,青砖大门上有简单的雕花,大门中间悬挂着 “拥军模范”和“五好家庭”匾额( 图4 3 ) 。院子南 北有四五间房,正房用来居住,侧面两问小屋是郭全 生的工作室( 图4 4 ) 。他家中收入主要依靠纺织厂上 班的妻子和在家务农的母亲,他将太部分时间都用来 刻制年画。 郭全生原来是一名木匠,学术匠手艺时见到过不 少刻制精美的画版,之后他便开始自己研究木版年画 雕刻。因为没有师傅传授经验,他学习术版年画走过 不少弯路( 圈4 5 ) 。他从美术商店买回版画刻刀,后 来发现术版年画里的许多细部线条根本没办法用这 种刀刻制,然后自己请铁匠打制刚条刻刀( 图4 6 ) 。 因为不懂材料,他不知道梨木需要油浸后才能刻制。 为了学习,他找来全国几大木版年画产地年的图片, 进行翻刻学习,其中就有风翔术版年画吉庆有余 十几年不懈地学习使他雕刻工艺不断进步( 图4 7 ) 新绎县术版年画普查工作开始后,政府请他参 与保护和传承工作。但是郭全生却面临个主要问题 县文化馆请他参与民间木版年画复制、印刷、保护 工作,但并没有认为他是新绎术版年画手艺传承人。 郭全生心里明白,他虽自学术版年画雕刻手艺,但从 传统继承角度讲他没有师传关系,所以称不上传统 木版年画工艺继承人。以这个标准评价他的工艺水 平不能完全代表晋南新绎地区术版年画水平。当身份 和年画雕刻手艺得不到肯定,郭全生对将来自己将来 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充满了迷茫。 124 状况堪忧的平阳木版年画 山西平阳( 临汾) ,有着悠久的雕版印刷历史, 以平阳为中心木版雕刻、印刷业是这里主要产业之 一,有过许多大型木刻印刷作。这些作坊多以生产木 图4 8 平阳术版年画传承人 赵大勇老先生 盎龌笙唾在在扭况砥盎= = 甩疆、舅鉴盎巍蔓垂亡丝撮查 版年画为主,经营与雕版印刷相关产品。我原设想临 汾地区术版年画生产规模大,并且是全国出名的木舨 年画产地,保护和传承工作应该进行的比较好但是 走访之后才知道晋南地区的木版年画现状,并不让人 乐观。 历史上山西晋南地区木版年画生产以家庭作坊为 单位,作坊主雇佣木版年画雕刻艺人和工人进行生 产。在这种情况下作坊主负责组织经营工作,并不需 要学习末版年画刻制技术。家鞋作坊世代继承产业, 木版年画手艺传承在木刻艺人师徒之问传承。这种状 况维持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个时期术版年画行业 不景气,艺人纷纷为生存转行,而手艺出现无人继承 现象。现在,非枥质文化遗产保护兴起,可老艺人却 相继辞世,术版年画的手艺传承便成了空缺的问题。 而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新绎和临汾地区的木版年画 传承保护现状中。 通过临汾市文化局介绍,在临汾市青石南街平阳 木舨年画博物馆找到了平阳木舨年画传承人赵大勇 老先生( 图4 8 ) 。赵老今年8 1 岁,他和所有民间手艺 传承人不同,赵老并非出自木版年画世家,也没有学 习过木版年画手艺。 上世纪5 0 年代时赵大勇老先生在临汾市文化部门 工作中收集到了许多民间木版年画版,文革时期,在 他的精心保护下,他收藏的画版都以艰难地保存。而 现在己成为平阳术版年画少有的孤版。上世纪九十年 代后,文化产业逐渐繁荣,平阳术版年画又被人们提 起。赵老丰厚的收藏日【起人们的关注( 图4 9 ) 。 赵老先生一直想成立木版年画博物馆。上世纪九 图4 9 麒情送子 ( 赵大勇老先生年画 博物馆藏品) 图5 0 回娘家( 超大勇老先生 年面博物馆藏品) 删 十年他在临汾市青石南街修建了三层楼房,二楼东屋 图5 l 走亲戚( 赵大勇老先 他留下几间自己居住,其余三层的十几问房都做木版生年画博物馆藏品) 年画博物馆展览室和研究室。赵老先生的平阳木版年 罨 蛹 盎版生囊在杰摭况赶殛= = i l 趣:点垒盘噬生唾芒地谭童 画博物馆于2 0 0 3 年正式对外开放,展出了他收藏的平 阳木版年画部分精品,还有一些术版印刷的书籍、插 图、佛经和装饰绘画( 图5 0 、5 1 、5 2 ) 。 前几年平阳木版年画进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名录,临汾市由于众多原因没有合适的术版年画传 承人,赵老和他的收藏引起了政府的重视,赵老就由 一位术版年画收藏爱好者成为平阳术版年画传承人。 赵老丰富的收藏虽然给消失的平阳术版年画予 以希望,为我们研究晋南地区木舨年画提供宝贵的费 料,但是由于没用手艺传承人,木版年画如何传承下 去,依然是平阳术版年画保护工作的一个难愿。而山 西晋南地区术版年画的存在现状更值得我懂 去深深 思考术版年画传承的实际问题。 3 小结 结束了凤翔、新绛两地木版年画存在现状调查, 归结起来两地木版年画生存状况忧喜参半。忧的是, 文革动乱使两地众多作坊和画版遭受破坏,致使许多 作坊停产。现在虽有几户家庭还在生产但规模和品种 已无法与之前相比,生产的目的和作用已经发生政 变。原来红火热闹的家庭木版年画生产场景已不存 在。作为知名的本版年画产地,许多家庭投有保护画 版意识,先后将老版卖给文物贩子,使画版从生产者 手中流失到市场。对现在保护和传承工作带来一定损 失。这些问题是是人们文化保护意识薄弱,非物质文 化遗产没有得到重视,文化保护行动之后的结果。也 是民间优秀文化在今天的悲哀。 喜的是,风翔、新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 展后,两地都有年画艺人承担起木版年画传承和保护 工作。其中这部分保护工作主要来自国家和政府的扶 持。政府为传承人提供收藏的画版资料,还给予一定 的经济补贴,在这种情况下两地的保护工作对术版年 图5 2闺房教子 新绛木板年画 杰版生嗽生嗵班芝5 = = = = = = = = 凰趣工蛊缝三蛏版生唾畦地调查 画的生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凤翔和新绛两地木 版年画保护和传承的主要问题还在传承人上。新绛县 郭全生是否可以成为木版年画传承人,凤翔县邰瑜、 邰江平兄弟对木版年画的认识和工艺技术把握,是否 可以代表风翔木版年画水平,这些手艺传承人是否可 以起到传承保护木版年画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认识。 注:为了更好地说明两地木版年画存在状况,文后附录 一、二中有对两地年画生产现状调查和部分老艺人资料。 查腹撷亮在挞飒珊究= = 垦嘲二一新暨杰题玺画主地鲴毫 2 历史的回望 中国民间术版年画千百年间承担着民俗、商品、 流通等多重角色,它伴随着中国自然经济而来,又 虽着自然经济结束而去。关于术版年画的发展和生 存,历史文献中没有留下太多资料,我们只有通过 深入的调查和学习,才能去认识民间木版年画真实 的生存状态。当走进木版年画生存过的土地,踏上 艺人们走过的乡间小路,乡村木版年画辉煌的历史 慢慢地拉开帷幕展现在我们面前。 21 商路要道上繁荣的凤翔、新绛木版年 画 处在中国古代北方交通要道上的凤翔,是西出 长安进入西北的第一驿站。过去这里商队熙熙攘 攘、驼铃声不断,身着各种服饰的西北民族兄弟, 带着家乡的皮毛、特产来中原进行出售和贸易。西 南的商贩经陈仓道进入陕西,将茶叶、丝绸、纺织 品集中在凤翔进行贸易。商人们贩售着自己的商 品,买回家乡所需货品后,浩浩荡荡地踏上回家的 路程。 鲫s ”6 乙五 陕西省宝鸡市风翔县地图 囊 目5 3 、5 4 风翔小版年画 凤翔是驰名西北的年画之乡,风翔术版年画发 加卣进爵( j u l y ) 展的时间,参考已故老艺人邰怡在1 9 8 4 年撰写我 所经历的风翔术版年画“邰氏家族明正德丁卯年 盎艨差迥亮毫捷理班蠹= = ) 旦糍l 裁缝盔妪生画意地强童 绘制的祖案上记载,大明正德二年( 公元一五零七 年) 邰氏家族中有七、八户从事年画副业生产。” 这个资料上显示风翔地区可能早在明代时就有木 版年画生产。 西北地区在几千年的民族融合中,汉族的风俗 习惯深刻地影响着少数民族文化,过年张贴门神的 风俗也走进了少数民族家庭。西北巨大的消费市 场,使凤翔人阻术版年画为副业的生产生活逐步扩 大发展起来( 图5 3 、5 4 ) 。 从凤翔木版年画诞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风翔 南、北肖里村和陈镇的人们无时无处不与木版年画 发生着联系。木版年画生产的家庭一年春、夏、秋 三季都忙碌于田间劳作,到农历十月秋麦一收,轰 轰烈烈地木版年面生产就开始了。风翔的陈镇和 南、北肖里村,大大小小的家庭木版年画作坊都支 起了印床子开始印刷。人们一边说话,一边手不停 歇地印着画。女人们忙前跑后地张落着生活,孩子 们也忙不得闻。印过的画,一叠叠悬搭在架子上晾 干。没等人们收起年画,远方来的商客就扣响了家 里的大门。精明的女主人,欢歇喜喜地把远客迎进 了家门。客人说明了需求的种类和数量后,男主人 赶忙组织备货。如果货源紧张,还要连夜加紧赶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