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_第1页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_第2页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_第3页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_第4页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目录,第二节维生素D营养障碍,【辅助检查】,【概念】,【心理-社会状况】,【健康史】,【身体状况】,第一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护理】,【治疗要点】,第一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能量和(或)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不能维持正常新陈代谢而导致自身组织消耗的营养缺乏症。,【概念】,【健康史】,1摄入不足2消化吸收障碍3需要量增多或消耗量过大,蛋白质:负氮平衡、当白蛋白20g/L时出现水肿脂肪:脂肪动员当能量消耗皮下脂肪减少、胆固醇降低。碳水化合物:低血糖水、盐代谢:由于消耗大量脂肪,故细胞外液容量与增加水肿加剧。体温偏低:热能摄入少、皮下脂肪少散热快、血糖低、氧耗少等所致。,1、消化系统:由于消化液和酶分泌减少、酶活力降低,蠕动减弱,菌群失调,易致消化功能低下和腹泻。,2、循环系统:心肌细胞混浊、变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搏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脉细弱。,3、泌尿系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低下,尿量增加。比重下降。,4、神经系统:精神抑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5、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明显降低。故极易并发各种感染。,1体重改变:不增下降2皮下脂肪减少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3其他状况各器官功能低下严重蛋白质缺乏营养不良性水肿。,【身体状况】,4并发症(1)营养性贫血:最常见(2)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A、锌缺乏最常见(3)感染:重症肺炎常为致死原因(4)自发性低血糖,【身体状况】,轻度营养不良5临床分度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下型6临床分型生长迟缓型消瘦型,【身体状况】,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临床分度标准,1.血清白蛋白降低:是最突出表现2.胰岛素生长因子降低诊断的良好指标3.血清酶活性、血糖、胆固醇、维生素、矿物质降低,【辅助检查】,1.调整饮食与补充营养物质2.促进和改善消化功能3.去除病因及治疗原发病4.控制并发症和继发感染,【治疗要点】,【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2有感染的危险,3潜在并发症:低血糖、营养性贫血等,(一)饮食管理1调整饮食:(1)能量供给每日(kJ/kg)轻度:250330开始中重度:165230开始(2)食物调整母乳喂养;给蔬菜、水果,【护理措施】,(1)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2)必要时静脉高营养,2补充营养:,1.用助消化药2.用蛋白质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3.用胰岛素和锌制剂,(二)促进消化、改善食欲,(三)预防感染,1预防呼吸道感染2预防消化道感染3预防皮肤感染4严重者:输新鲜血浆或丙种球蛋白,特别是夜间或清晨加强观察,此时间易发生低血糖。一旦发现应立即静脉输入25%50%的葡萄糖抢救。,(四)观察病情,防止发生并发症,【护理措施】,(五)健康指导1讲解饮食护理方法;2教会家长观察病情;3介绍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4指导坚持活动,保证睡眠;5按时预防接种;6宣传定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7指导先天畸形患儿及时手术治疗。,【护理措施】,单纯性肥胖,肥胖症是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小儿体重均值的20%即称肥胖。,单纯性肥胖,【心理社会特点】,【治疗原则】,【辅助检查】,肥胖症患儿的护理,【健康史】,【身体状况】,【护理】,1能量摄入过多:最多见2活动量过少3遗传因素4其他:进食过快、精神创伤、心理因素等,单纯性肥胖,【健康史】,病理生理,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脂肪细胞数目增多或体积增大。脂肪数目增多主要发生在三个时期:a.出生前3个月b.生后1年c.11-13岁,单纯性肥胖,【身体状况】,1症状(1)食欲旺盛,喜食甜食与高脂肪食物。(2)不爱运动,动作笨拙,常有疲劳感。(3)重度肥胖者可出现“肥胖-换气不良综合征”(4)身高最终低于正常小儿。,单纯性肥胖,【身体状况】,2体征(1)皮下脂肪增多,分布均匀。严重者皮肤出现白纹或紫纹。(2)少数患儿膝外翻和扁平足(3)男孩阴茎隐匿,【心理-社会状况】,1患儿:孤僻、胆怯、自卑、对抗等。2家长:缺乏认识。,【辅助检查】,1甘油三脂、胆固醇增高,严重者血清白蛋白增高。2常有高胰岛素血症,生长激素水平降低。3超声波检查:常有脂肪肝,1控制饮食:最主要措施2加强运动:最主要措施3消除心理障碍,配合药物治疗,【治疗要点】,1.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2.自我形象紊乱3.知识缺乏,【常见护理诊断】,(一)维持营养平衡1调整饮食(1)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2)多吃体积大而能量低的蔬菜类食物;(3)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护理措施】,2增加运动(1)选择喜欢、有效、易坚持的运动;(2)每日至少半小时、不感疲劳为宜。,【护理措施】,(二)帮助缓解心理压力1引导正确认识身体的改变2帮助建立信心,消除自卑鼓励参加社会交往。3避免经常指责患儿的饮食习惯;4避免家长对肥胖过分担扰而四处求医给患儿带来的精神压力;5鼓励参与制定饮食控制和运动计划。,【护理措施】,(三)健康指导1鼓励患儿树立信心,坚持饮食和运动治疗。2勿采用成人用的药物、禁食、手术疗法治疗小儿肥胖症。3引起家长对小儿肥胖的重视。4宣传科学喂养知识,增加活动量。5定期监测小儿的体重。,【护理措施】,第二节维生素D营养障碍,第二节维生素D营养障碍,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概念维生素D的代谢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第二节维生素D营养障碍,概念由于小儿体内Vit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失常,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来源(1)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2)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合成(3)从食物中摄取,紫外线照射合成是主要来源,维生素D的代谢,转化,25-羟化酶,VitD,肝,25-OHD,1-羟化酶,肾,1,25-(OH)2D,活性强,无活性,维生素D的代谢,功能(1)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2)促进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3)促进成骨细胞功能,使钙盐沉积在骨质生长部位。,维生素D的代谢,(1)日光照射不足,(5)疾病和药物影响,佝偻病的病因,(2)体内贮存不足,(3)食物中摄入不足,(4)生长速度过快,(一)健康史,维生素D缺乏肠道对钙、磷吸收减少血钙降低甲状旁腺代偿反应增加颅骨软化鸡胸、尿磷排出增加骨脱钙增加骨质变软漏斗胸肋膈沟血磷降低血钙正常或稍低下肢畸形脊柱畸形钙、磷乘积降低方颅骨样组织钙化障碍骨样组织堆积肋骨串珠手/足镯征,发病机制,身体状况,1神经、精神症状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因汗液刺激头部,常摇头擦枕致枕后脱发形成“枕秃”,(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2骨骼改变(1)头部颅骨软化:36月出现方颅:78月出现前囟过大或延迟闭合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护理评估】,(2)胸部(约1岁出现)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护理评估】,(3)四肢“手镯”或“脚镯”征“O”形或“X”形腿(4)脊柱:后突或侧突畸形骨盆:扁平,【护理评估】,3肌张力减低、韧带松弛运动功能发育延迟,腹部膨隆呈“蛙状”腹肝、脾下移,大关节过度伸展等。4其他状况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护理评估】,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补充VitD制剂(口服为主)(1)口服法:20004000IU/日,1个月后改预防量(400IU/日)(2)肌注法:2030万IU/次注射1次,3个月后改预防量2增加日光照射及合理喂养3适当补充钙剂、预防感染,治疗要点,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3有感染的危险,2有受伤的危险,【常见护理诊断】,4知识缺乏,(一)户外活动,2夏季避免太阳长时间照射,1增加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3冬季保证每天1-2小时户外活动,【护理措施】,(二)补充VitD,1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2按医嘱给予维生素D制剂,,【护理措施】,注意预防中毒,(三)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1衣着柔软,宽松;2忌过早、过久地坐、站、走;3护理操作时忌重压、强力牵拉。,【护理措施】,(四)加强功能训练1采取被动和主动体操进行矫正2“O”外“X”内,2岁以后按摩无效,【护理措施】,(五)预防感染保持空气清新,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护理措施】,(六)健康指导1讲解护理患儿的注意事项,指导正确使用VitD。2介绍矫正骨骼畸形的方法。3介绍佝偻病的预防方法。4改善社区环境和居住条件。,【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经过治疗和护理患儿是否达到:体重恢复到正常小儿的水平;未发生感染、低血糖、贫血等并发症。,佝偻病的预防,1.胎儿期:孕妇1)多晒太阳2)多食富含钙、磷、VitD的食物3)妊娠后期补充VitD:口服800IU/日,【护理措施】,佝偻病的预防2.婴幼儿期1)日光浴:生后23周起;12小时/日。2)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3)补充VitD:生后2周开始口服,足月儿400IU/日至2岁;早产、双胎、低出生体重儿800IU/日,3个月后改为400IU/日。,【护理措施】,1佝偻病定义是什么?2佝偻病的病因有哪些?3初期主要表现是什么?4激期的典型表现主要有哪些?5骨骼改变有哪些?6营养失调的护理要点有哪些?7如何预防佝偻病?,课堂总结,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护理,由于小儿体内VitD缺乏,血中钙离子浓度降低,甲状旁腺反应迟钝,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全身惊厥、手足搐搦或喉痉挛。多见于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概念,(1)甲状旁腺反应迟钝,(2)骨骼钙化加速,(3)血磷增加,病因和发病机制,1典型症状:血清总钙10分)3补充VitD制剂,1有窒息的危险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3.有受伤的危险,【常见护理诊断】,(1)惊厥发作时:首先就地抢救1)保持呼吸道通畅2)保持安静,减少刺激。(2)喉痉挛出现时1)将舌体拉出口外2)备好抢救物品,【护理措施】,1.控制惊厥、喉痉挛,(3)按医嘱立即使用镇静剂(4)按医嘱及时补充钙剂(5)无用药条件时可试用指压(针刺)人中、十宣穴止惊,【护理措施】,1抽搐发作时就地抢救:移开周围一切硬物勿强行牵拉或按压肢体2设床档、棉垫3防止皮肤磨擦受损4防止舌咬伤,(二)预防受伤,【护理措施】,1解释病因及预后2讲解抽搐时正常处理方法3按医嘱补vitD和钙剂4多晒太阳、合理喂养,(三)健康指导,1本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典型表现有哪些?最常见的表现是什么?3隐性体征有哪些?4急救处理措施有哪些?,课堂总结,112.患儿,6个月,患佝偻病。医嘱:鱼肝油6滴,每日1次。取药时,护士杯中放少量温开水的目的是A有利于吞服B减少药量损失C减少药物毒性D避免药物挥发E稀释药物,114患儿,男,10个月,3天前突然双眼上翻,面肌和四肢抽动急诊入院,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该患儿出院时,护士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最重要的内容是2011A指导母乳喂养B提倡进行站立锻炼C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D添加含维生素D的食物E处理惊厥和喉痉挛的方法,4测量儿童皮下脂肪厚度常选用的部位是2011A臀部B腹部C上臂D大腿E面部,94.9月龄患儿,单纯牛乳喂养,未添加辅食,因抽搐2次入院,血清Ca2+0.8mmolL。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对该患儿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2012A惊厥时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B遵医嘱应用镇定剂和钙剂C补充钙剂时应快速静脉推注D惊厥发作时保护患儿安全E保持安静,减少刺激,2最能反映婴儿营养状况的指标是2013A身高B脂肪厚度C胸围D体重E牙齿数量,22.患儿,男,3个月,因多汗、烦躁易惊、睡眠不安半月余,诊断为佝偻病初期。护士指导患儿正确的日光照射方法是2013A每天在室内关窗晒太阳1小时B冬季应在室内活动C夏季可在太阳下直射D室内活动时应开窗,让紫外线能够透过E患儿室外活动时间应加长,49.维生索D缺乏性佝偻病的特殊性病变部位是2014A肌肉B血液C骨骼D大脑E皮肤,96足月新生儿,生后2周。为防止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发生,应建议每日口服维生素D的剂量是2014A200UB400UC1000UD1500UE2000U,58人类维生素D的最主要来源是2014A日光照射皮肤产生B食入动物肝脏产生C食入蔬菜类提供D食入水果类提供E食入蛋类提供,24.患儿男,4个月,近一个月来烦躁、夜间啼哭、易惊醒、多汗、吃奶少,大便稀,每天23次。生后一直牛奶喂养。引起睡眠不安的最可能的原因是2016A.生活环境不良B.缺少母乳喂养C.父母日常护理不当D.缺乏维生素DE.慢性腹泻,45.某4个月患儿,人工喂养。近日反复出现发作性吸气困难,伴有吸气时喉鸣音,急诊入院,查血钙1.7mmol/L,其余正常,首先考虑该患儿出现了A.中毒性肺炎B.喉痉挛C.气管异物D.惊厥E.支气管哮喘,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减的顺序是A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