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专业论文)中欧产业共生网络构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pdf_第1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中欧产业共生网络构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pdf_第2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中欧产业共生网络构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pdf_第3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中欧产业共生网络构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pdf_第4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中欧产业共生网络构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b s t r a c t 一 a b s t r a c t s i n c e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 , t h eh u m a ns o c i e t yh a su n d e r g o n et h r e ed i f f e r e n tm o d e l s o f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n a m e l y , t h el i n e a re c o n o m i cm o d e l ,e n d o f - p i p ep o l l u t i o n c o n t r o la n dt h ec i r c u l a re c o n o m y a sa s p e c i f i cf o r mo fc i r c u l a re c o n o m y , i n d u s t r i a l s y m b i o s i sh a sb e e ni n c r e a s i n g l yr e c o g n i z e df o ri t st r e m e n d o u sp o t e n t i a li nt a k i n gi n t o a c c o u n t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a n ds o c i a lb e n e f i t sa se c o n o m i cb e n e f i t s i n d u s t r i a ls y m b i o s i s p r a c t i c eh a sb e e nc a r r i e do u ti nt h ew o r l di nd i f f e r e n tf o r m s g i v e nt h es u c c e s so ff o r e i g np r a c t i c ea n dr e l a t e dp r a c t i c ei nc h i n aw a sc a r r i e d o u ts ol a t e ,s u c c e s s f u lm o d e l sa n de x p e r i e n c e sa b r o a dh a v eb e e n1 e 锄e di n t h e p r o c e s so fi n d u s t r i a ls y m b i o s i sn e t w o r ki nc h i n a h o w e v e r , t h es a m ep o l i c i e sa n d m e a s u r e si no u rc o u n t r yd i dn o ta c h i e v et h es a m ee f f e c ti n f a c t ,b u th i n d e r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d u s t r i a ls y m b i o s i si nc h i n a t h e r e f o r e ,w eh a v et o s 缸e n g t h e n t h e o r e t i c a ls t u d ya n dd e e p l yu n d e r s t a n d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o u rc o u n t r ya n d f o r e i g nc o u n t r i e si nt h ef i e l do fi n d u s t r i a ls y m b i o s i sp r a c t i c e i np r e s e n tp a p e r , t h ei n f l u e n c ef a c t o r so fi n d u s t r i a ls y m b i o s i sn e t w o r ka r et a l ( e n a st h e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f i r s t ,t oh a v ea ni n i t i a l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m e a n i n ga n d p u r p o s eo ft h i sp a p e r ( c h a p t e r1 ) ;s e c o n d l y , t os u m m a r i z e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 t of i n do u t w h a ts p e c i f i cf a c t o r s i n c l u d i n g ,a n dt op r o v i d eb a s i s f o rc h o o s i n gi n f l u e n c ef a c t o r s ( c h a p t e r2 ) ;t h i r d l y , t od e s c r i b eb a s i ct h e o r i e sa n df o c u so nt h e 劬d 锄e n t a ld r i v i n g f o r c eo fi n d u s t r i a ls y m b i o s i sn e t w o r k ( c h a p t e r3 ) ;f o u r t h l y , t oc h o o s e i n f l u e n c e f a c t o r sb yf o l l o w i n gc h r o n o l o g i c a lo r d e r , t of o r ma c o m p l e t es e to fi n f l u e n c ef - a c t o r s a n df u r t h e rt og e tas e r i e so fr e s e a r c h f i n d i n g sb ya n a l y z i n gv a r i o u s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b a s e do nc o n d i t i o n si ne ua n dc h i n a ( c h a p t e r4 ) ;f i f f h l y ,t op u tf o r w a r d p o l i c y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a n dm e a s u r e sf r o mg o v e m m e n t ,b u s i n e s sa n do t h e rd i 行e r e n t a n g l e ( c h a p t e r5 ) ;s i x t h l y , t op r o v e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r e s u l t sf o rt h es a m ee x p e r i e n c e b e t w e e nc h i n aa n de ub yc a s e s t u d y - e ub i n h a ii n d u s t r i a ls y m b i o s i sp r o g r a m ( c h a p t e r6 ) k e yw o r d s :i n d u s t r i a ls y m b i o s i sn e t w o r k ,f u n d a m e n t a ld r i v i n gf o r c e i n f l u e n c e f a c t o r s ,p o l i c y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 ,c a s es t u d y i i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后期,人类一味追求简单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这种线性经济发 展模式在为我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周围环境受到了巨大的 威胁,引发了一系列明显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等一系列生态破坏现 象,如何治理污染以及寻求一条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问题的途径已经成为世 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 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转变经济发展战略, 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向生态产业,并逐渐开始重视能源的梯级利用以及物质的 循环使用问题,并从历史经验中发现,相对于孤立的企业来说,企业合作才是 一种可以同时保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l 】。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尚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面对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有效控制工业废物排放仍是当前 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从历史实践中看,末端治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环 境问题;基于国外发展经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只有通过提高企业治污积极性、 促进企业合作、实现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最有效的遏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所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2 j 。 纵观自二十世纪工业发展,人类社会共经历了三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即线性经济模式、末端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模式【3 】。其中线性经济模式虽然给人 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却构成了严重 威胁,人类开始将目光转向对排放废物的处理;末端治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冲突问题,但是其高成本低效率的特点仍然难以 有效阻止环境恶化的脚步;循环经济模式为人类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 过对生产过程的全控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废物的最小化排放,从根本上 解决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问题。随着对循环经济模式研究的逐渐深入和详 细,其在企业层面上的应用产业共生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了。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逐渐提高,产业共生相关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在 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产业共生实践热潮。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已有 过万个生态产业园或产业共生网络,但是在持续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 理论发展与实践的同步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新型产业共生网络建设的合理性和 科学性。 目前,在我国同样已有许多产业共生网络实践,有成功经验同样也面临着 许多的问题,其中有两种现象仍比较普遍。第一,建设过程中忽视国情差异, 盲目借鉴甚至是照搬国外成功经验;第二,围绕产业共生网络构建制定的政策 和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鉴于国外产业共生相关实践开展的较为成功,在我国实施产业共生网络实 践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现象还较为普遍,但是在学习和借鉴的 过程中,由于我国产业共生理论研究的相对不足,对国外成功案例的不全面认 识,以至不能在理论和现实层面上对我国与国外开展产业共生实践基础上的区 别与联系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一味强调对国外成功经验于我国的运用,事实上 并没有取得同样的成功效果,对国外成功案例的机械移植很难对我国实践做到 有效地指导,反而使得围绕相关问题制定的政策、提出的措施严重缺乏针对性 和实效性。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对中欧产业共生网络构建影响因素进行的比较 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第三节研究意义 虽然我国的产业共生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起步较晚,但多年以来已经取得 了大量的成果。目前已有的研究不仅对产业共生概念的介绍、宏观政策的介绍 以及实践案例的介绍,而且已经在形成机理或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我国同欧盟国家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势必在理论研究的侧重会有不 同。单从概念的角度来看,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不只是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还 包括将物质循环和能力梯级利用的理念纳入未来工业发展,由此造成的复杂性 远远超过欧盟关注的“废物经济”或“垃圾经济”,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就难免会 产生更多的问题。其中,产业共生网络构建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就是薄弱环节 2 第一章绪论 之一,很难在操作层面上为根植当前国情的已有实践提供充足的理论指导,故 机械移植国外成功模式的情况屡见不鲜,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基于上述事实,本文在前人已有产业共生网络构建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上, 筛选较具价值的影响因素对中欧进行比较,发掘不同影响因素在中国和欧盟的 产业共生实践中的区别与联系,并希望依此提出理论上可行、现实中可操作的 政策建议和措施。一方面为我国产业共生网络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在 当前国情下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产业共生模式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我 国产业共生网络构建影响因素方面的理论基础,为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总体来说,加强对我国产业共生网络构建方面的理论研究,探索我国产业 共生网络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明晰我国与欧盟在产业共生网络构建上存在 的区别与联系,可以为更科学准确地解释我国产业共生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对 于产业共生网络成功案例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复制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 3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产业共生这种类似生态系统中生态链的模式很早就受到了国内外诸多专家 和学者的关注,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这种物质闭路循环和能源梯级利用的模 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的冲突、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 率。 第一节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 1 1 国外产业共生理论研究综述 1 9 8 9 年福布斯等人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正式 提出“工业生态系统的概念【4 j 。随后,生态工业园、虚拟生态工业园、副产品 交换网络、工业共生等概念应运而生,它们被学者们用来概括企业间普遍存在 的一种合作结构【5 i4 1 。 自此开始,国外的很多专家和学者都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对产业共生、产 业共生网络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 如表2 1 所示) 。 综合国外学者的观点,在企业间形成稳定的产业共生组合主要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是基于基础设施共享、副产品和废弃物交换、能量梯次利用的实体型生 态产业园区,属于一种被动模式;第二种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因企业 对利润追逐而自发形成的、基于区域副产品交换而形成的实体型生态产业园区, 属于一种主动模式;第三种是基于实体型生态产业园区,通过区域副产品交易 市场,形成跨园区的虚拟型产业园区,系打破地域限制的一种模式【1 5 枷】。 我们还能发现,国外发达国家最初提出产业共生概念时,其宗旨是希望通 过加强企业或者产业间关联来实现物质的闭路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2 1 , 2 2 】,而且 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保技术水平都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于此情况下, 从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的组合分析来看,基于副产品或废物交换利用来实现废 弃物减量化是企业较优的选择和途径【2 m 6 | 。 4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f r o s c h ( 19 9 2 ) r o b e r t ( 19 9 2 ) l o w e ( 2 0 0 3 ) e r n e s t ( 2 0 0 3 ) j o h ne h r e n f e l d n i c h o l a sg e r t l e r e r i c hj s c h w a r z k a r l w s t e i n i n g e r j e s s eh a u s u b e l w a l l n e r ,h p ( 19 9 7 ) n o r t h ( 19 9 9 ) g i a n n i n i - s p o h n a l 行e dp o s c h ( 2 0 0 3 ) 产业生态是一个相互之间消费其他企业废弃物的生态网络,在这个网 络中,通过消费废弃物可以为系统提供可用的能量和有用的材料 6 。 产业生态是一个自然的与区域经济系统及当地生物圈密切联系的服务 系统,其理论核心是以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积极促进环 境负荷的评估及负荷最低化,并强调产业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7 1 。 创建了产业共生理论,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和“产业共生”两个概 念,他们认为企业间可以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负荷和废物处理费 用,从而建立一种产业共生循环系统 8 】。 “在大部分情况下,从一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不能被相同的生产 过程再次使用,只能被其他生产过程使用”,提出企业间相互合作“建 立工业循环网络”的必要性【9 1 。 产业生态学已经超过了原来局限于产业园内企业资源配置的界限,目 前正逐渐发展为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且这种发展模式被描述为“虚 拟”生态产业园或者是区域共生网络【1 0 0 1 1 。 产业生态实践己经超出了仅限于当地副产品交换的范围,为提高区域 的环境、社会和企业的绩效,已经开始向更广阔的范围发展【12 1 。 在工业体系内建立物质和能量的闭环回路,减少环境影响的工业循环 网络是可持续网络的起点【1 3 。可持续网络是指由政府、社区、企业等 多方社会利益相关者自愿参与的,且进行有组织合作的注重经济、社 会和环境平衡发展的系统【l4 1 。 2 1 2 国外产业共生网络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随着产业共生理论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深入,国外学者纷纷将目光关 注到产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稳定性等问题的研究上,希望通过 深层次的探索能够对产业共生网络的运行机制有一个根本性地了解,从而可以 对产业共生网络的构建能有更系统的把握和指导。其中,影响因素作为可操作 层面上的指标尤为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普遍认为影响因素的识别对产业共生 网络实践会有更直接的作用,加强产业共生网络影响因素的研究将具有非常重 要的现实意义。 5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表2 2 国外产业共生网络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作者主要观点 l o w i t t ( 19 9 8 ) l o w ee ta 1 ( 1 9 9 8 ) 基于马萨州的案例研究,认为议事程序、编码与契约、资金来源、经济 手段、信息管理等会对产业共生网络的稳定性产生影响2 7 1 。 由于企业利用彼此间的副产品作为原材料,一家企业的倒闭会对另一家 企业带来原材料供应不足或潜在市场风险【2 8 】。 c h e n ( 1 9 9 9 ) 作为特殊企业联盟,产业共生网络的运作受到市场极大影响2 9 1 。 企业间依赖性引起系统复杂性, a n j a ( 2 0 0 0 )依赖程度加大,风险也会加大, 络带来风险和不稳定性3 0 1 。 b n r i g e u z ( 2 0 0 0 ) s e u r i n g ( 2 0 01 ) g z i l a h y ( 2 0 0 1 ) m a j u m d a r ( 2 0 0 1 ) m o e r h o u s e ( 2 0 0 2 ) 复杂性会提高企业间合作程度,但随着 当某个节点出现异常时,就会给整个网 总的危机存在于其既有技术对未来潜在进化所带来的障碍。 与日俱增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是生态产业园形成的主要驱动力1 3 1 1 。 基于调查问卷,影响企业群生态化运作的8 个因素是【3 2 j :财政支持、高 投入低产出、项目重视程度、人力资源问题、认知能力、市场条件、技 术障碍、其他因素。 废物资源化相关技术缺乏是产业共生网络形成和运行的重要障碍【3 3 1 。 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对产业共生网络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由于信息系统难 以满足作为决策支持工具的要求,产业共生网络往往发展缓慢【34 1 。 c 竺:1 e h a r d y 基于i e s 内部结构的研究,明确指出提高系统关联度,未必就会加强稳 e 蕊2 ) 定性和改善环境状况【35 1 。 v a n h e m e l 和 c r a m e r ( 2 0 0 2 ) p e l l e n b a r g ( 2 0 0 2 ) d e u t zp ( 2 0 0 3 ) r o s eg d ( 2 0 0 3 ) h e e r e sr r 等 ( 2 0 0 3 ) m u r a t ( 2 0 0 4 ) 基于对荷兰7 7 家中小企业研究,创新机会、提高产量的能力和市场机 遇是产业共生网络构建的内部驱动力;客户需求、政府规定以及行业倡 导是主要的外部驱动力。此外,三个最大的阻碍就是企业责任、环境效 益及替代方案的缺乏p 6 | 。 生态产业园的发展源自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选择改变导致的市场分割, 一是政府政策整合环境和经济目标的目的【3 7 j 。 法律制度的变故也容易对产业共生网络的稳定性产生扰动1 3 8 1 。 基于案例研究,认为传统技术和生态化技术间的差别成为影响产业共生 网络运行的束缚因素3 9 1 。 政府干预少是荷兰生态产业园较美国运营更稳定的原因所在4 0 1 。 基于英国三个区域产业共生网络早期发展情况的分析,认为政策体制是 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发展和持续运营的主要因素。 6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续表2 2 国外产业共生网络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作者主要观点 n o e lb r i n g s j a c o b s e n 和s t e f a n a n d e r b e r g ( 2 0 0 4 ) j a m e s ( 2 0 0 4 ) r o b e r t s ( 2 0 0 4 ) d e s r o c h e r s ( 2 0 0 4 ) k o h o n e n 和 s a n k i n ( 2 0 0 5 ) m o o r s ( 2 0 0 5 ) d r i v e r s ( 2 0 0 6 ) d a v i d 和 p a u l i n e ( 2 0 0 7 ) 将丹麦卡伦堡生态产业园的成功归因为技术因素、制度条件、组织条件、 经济条件和精神因素( 企业信任、重组及合作等) 以及其复杂组创4 2 1 。 技术变化和革新,外部压力等影响产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并将产业共生 网络的影响因素归结为结构因素、技术因素及外部因素【4 引。 产业共生网络的产生源自对环境和社会因素的考虑,但经济因素仍是其 主要驱动力m j 。 企业降低废物排放或提取剩余价值的动力在于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4 5 1 。 法律框架的变化影响了生态产业园的发展,例如丹麦在污染控制方面规 定的改变导致价格体系的改变,使得技术因素在卡伦堡备受吸引【4 6 1 。 技术障碍往往是影响产业共生网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4 川。 生态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因素、企业 增加竞争优势的需求、“区位”因素以及政府的政策和立法 4 引。 外界经济环境的改变和当地政府政策的导向都是产业共生网络可持续 发展的障碍性影响因素1 4 引。 第二节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 2 1 国内产业共生理论研究综述 虽然我国在产业共生理论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国内的许多专家和学者 也都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或者产业生态学的角度针对产业共生的概念和发展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并分别基于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另外,还有 一些国内学者针对产业共生网络形成机制和内生机理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深 入的探索。 总体看来,我国的产业共生网络研究总体上呈现三种趋势:第一种即“技 术主导理论”,强调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此推动产业共生网络的形成;第二种即 “管理主导理论”,强调政府作用和企业管理,基于政策制定和法律法规来实现 资源的节约和污染的减小。第三种则是两种思想的结合,即强调充分发挥技术 和管理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然而实践证明,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研究对 象复杂多样性的限制,基于三种理论规划的产业方案在实施效果上都不尽如人 7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意【5 5 】。 表2 3 国内学者在产业共生理论方面的研究 作者 主要观点 鲁成秀和尚金城 ( 2 0 0 3 ) 李同升和韦亚权 ( 2 0 0 5 ) 李慧明( 2 0 0 5 ) 袁增伟和毕军 ( 2 0 0 6 ) 褚大建等( 2 0 0 5 ) 其他学者 袁增伟,毕军( 2 0 0 7 ) 王靖添,汪安佑,王 泉文等( 2 0 0 9 ) 生态工业园区是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 之一,通过区域内物流和能源的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合理设计,可 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达到减少废物,实现园区污染“零排放”的 目标。两位学者进一步对产业共生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惦。 综述了工业生态学在原料和能量流动、物质减量化、技术变革和环 境、生命周期规划设计与评价,环境设计、延伸生产者的责任、工 业共生系统、产品导向环境策略、生态效益等主要领域的研究进展, 同时提出工业生态学未来的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领域怕“。 产业系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技术手段,循环经济的 关键在于建立起促进物质、能量高效循环和流动的产业生态系统, 因此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实施原则的研究,是构建循环经济 和产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前提哺2 | 。 运用企业环境责任市场化理论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开发了基于企 业环境市场化机制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营成本模型,并对模型假 设做了改进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对产业生态学的 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了展望拍。 从生态效率出发揭示了循环经济的减物质本质,认为不但要关注传 统渐进式部门的内部技术变革,还要前瞻性地促进跨部门的技术变 革,即产业之间的协调幅引。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在产业间和产业与环境间的循环流动,发展 循环经济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和企业上,需搞清楚具有物质循环利 用关系的产业及其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了产业体系和循环经济产 业体系的概念,若干与某种生产要素有关的产业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而构成的整体为产业体系,以物质要素循环利用关系为纽带的产 业体系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从形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的微观要素企业环境责任入手,从环 境伦理的角度阐释产业共生网络中企业的五类环境责任,并探讨其 形成和运作机制企业环境责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及约束机制 5 5 o 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更为科学、合理、先进、实用、全面的范式 “产业共生循环经济广义型模式”,对其运行机理从目标层面、方法 手段层面和区域空间层面进行了探讨研究哺。 8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 2 2 国内产业共生网络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当前产业共生网络影响因素及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专 家和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希望通过微观可操作层面上的理论研究对现实中的产 业共生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不只是盲目照搬欧盟的成功模式,而是真正基于 我国当前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的产业共生模式。 表2 4 国内产业共生网络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作者主要观点 楼园等( 2 0 0 1 ) 陈艺文( 2 0 0 2 ) 杜曼( 2 0 0 3 ) 王灵梅等( 2 0 0 3 ) 罗宏等( 2 0 0 4 ) 邓华( 2 0 0 6 ) 基于生态学基本原理,认为产业共生网络的稳定性随复杂性的增加而 增加,然而当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呈现出反向变化趋势【5 7 1 。 影响企业联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即联盟企业的匹配性、收益和风险 的对称性、联盟管理的合作性、战略目标的一致性、联盟文化协同性【5 8 】。 工业共生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因素,以技术链条做企业合 作的纽带保证了资源信息共享和产业链的延伸;运行机制,包括政府 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双重运行机制,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市场导向应该 是工业共生体的主要运行机制;企业间联结方式,包括弱联结和强联 结,具体涉及地域距离、企业信任等联结强度的影响因烈5 9 】。 关键种企业对构筑企业共生体,对产业共生网络稳定有关键的作用嘲 。 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出现有可能导致当前稳定闭环流动的产业共生网络 快速解体【6 1 】。 归纳总结生态工业园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成果,包括地理位置、 成员距离、关键种企业、链条长度、成员多样、相互依赖、系统关联 度、技术充足、技术革新、信息平台、技术机密壁垒、政府支持、市 场变动、新能源新材料、公众压力、法律制度、经济支持1 7 种影响因 素;在对我国著名生态工业园区开展进一步解释性案例研究之后,最 终确认5 个显著影响我国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分别是政府支 持、技术充足、成员多样、关键种企业、合作距离,以及5 个一定程 度上影响我国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即信息平台、经济支持、 空间距离、领导因素、相互依赖【6 2 】。 9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续表2 4 国内产业共生网络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作者 主要观点 朱睿( 2 0 0 7 ) 王贵明( 2 0 0 8 ) 孔庆军等( 2 0 0 8 ) 刘浩( 2 0 1 0 ) 赖家福( 2 0 1 1 ) 从“环境适应性”和“可控性”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工业共生网络稳定 性的影响因素,其中“环境适应性”因素涵盖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 对宏观经济环境、外部竞争压力等的适应;“可控性”因素涉及组织 内部的收益和风险分配机制、预期成本的变化趋势、预期收益的变化 趋势以及组织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员之间存 在的文化差异、战略导向差异、长期目标的不一致以及彼此间的信任 与合作机制等【6 3 1 。 产业共生网络具体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动机、政府管制与制度条件、 中间组织、企业物质能量流的互补性、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包括技术条 件、组织条件、精神条件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复杂混合体畔】。 从矿区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工业共生发展演变的因素,他认为影响因素 的分析应该着眼于系统内外两部分,其中外部因素包括需求拉动、环 境容量约束、政府导向以及科技保证等;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经济利 益的驱动【6 引。 将产业共生网络的影响因素总结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其 中宏观层面涉及环境约束因素、中观层面涉及网络制度因素、微观层 面涉及主体能力因素。环境约束因素又反映在市场环境、技术环境、 政策环境上:网络制度因素表现在产业共生单元的进入退出机制、共 享知识平台、产业共生单元间的信任机制等方面;主体能力因素则体 现在知识传授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转化能力上【6 6 】。 从内外部两方面对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经济、政治法律、技 术、组织结构和信息等五大类因素决定和影响着产业共生网络的稳定 性。各种影响因素对稳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与共生网络自身的状 态和所处环境有关1 67 l 。 l o 第三章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3 1 1 共生理论 第三章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基本理论 “共生 最早是由希腊语而来的,是由德国人德贝里第一次提出的源于生 物学的一个概念,共生被普遍定义为共生双方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相互依存、 互助互利并达到平衡状态的现象。随着社会科学及共生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共 生”概念也不只是局限于生物界,已经由社会学、管理学或者经济学专家和学 者分别将其扩展到各自的学科领域,所以说共生理论的深入研究除了影响到生 物领域学术发展之外,还会关系到其它许多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学者袁纯清对生物领域的共生理论也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共生是指共 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着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2 。而共生单元、 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要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其中单元是基础、 模式是关键、环境是条件。模式就是单元之间的关系,既应当包括单元之间是 如何作用的、这种作用的强度是如何,也应该包括单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流向 和流量。 3 1 2 产业生态理论 1 9 8 9 年,r o b e r tf r o s c h 和n g a l l o p o u l o s 首次提出产业生态学的概念,他们 认为通过废弃物于企业间的综合再利用完全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产业生产二者 之间的协调统一。9 0 年代后期,全球首次产业生态学论坛的成功举办、持续发 展与产业生态学白皮书、全球第一本关于产业生态的学术期刊产业生 态学的出版都标志着产业生态学已经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也标志着 产业生态学真正成为一门为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新兴学科。 产业生态学的概念从系统的角度考虑,产业生态学是主要研究生态环境、 产业、社会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从关注的过程考虑,产业生态学是基于产品 第三章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环境影响的一门学科;从时间维度上考虑,产业生态学是 更加关注长远效益的一门学科;从空间维度上考虑,产业生态学关注的则是与 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所有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态产业园作为产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过近许多年的探索和 发展,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已经开始解决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 存在的矛盾冲突问题,与此同时,生态学领域的许多思想理念也已经逐渐被融 入到产业发展过程之中。 3 1 3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念萌芽于2 0 世纪6 0 年代“宇宙飞船理论”的提出,直到2 0 世 纪9 0 年代英国戴维皮尔斯才首次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而循环经济理论传入 我国并付之应用则已经是2 0 世纪9 0 年代的末期。与产业生态学理论相比来说, 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则是站在了更高的高度将生态学理论扩展到更大的范围。 循环经济理论强调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循环使用,其基本原则是3 r 原则, 即企业内部减量化( r e d u c e ) 、企业之间再利用( r e u s e ) 、再循环( r e c y c l e ) , 所以循环经济所提出的生产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与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 式“资源产品废物”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循环经济理念将使传统生产模式发生 根本性的变革。 从当前循环经济理念的实践运用来看,主要存在三个组织层面,即企业内 部小循环、企业或行业之间中循环、社会层面大循环。 1 企业内部小循环;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小结构单元,小循环即强调基 于产品生产的各个工艺阶段,借助生产工艺创新、生产设备升级以及其它清洁 生产技术促使物质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循环,并以此来实现废物“零排放”和资源 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标,构建微型循环经济体系。 2 企业或行业之间中循环;生态产业园就是基于中循环层面的循环经济理念 最普遍的实践应用,小范围上可以是企业之间基于废弃物的合作对接,而大范 围上则可以是跨行业的产业对接。通过不同企业间废物的交换利用可以实现企 业或者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一方面促进了区域循环网络的形成,促进了 资源的综合利用,而另一方面通过集聚效应又可以使企业获得一定的规模效益。 3 社会层面大循环;大循环则将循环经济的关注角度转向了整个社会的物质 1 2 第三章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循环,这里不仅包括生产领域,而且还包括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基于整个社 会层面来构建全社会内部的物质、能量循环链,构建循环型社会、环境友好型 社会,并以此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最优化。 循环经济利用生态学理论指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更加符合自然和社 会的发展规律,换句话说,循环经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的 冲突,是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而从本质上看, 本文所涉及的产业共生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循环经济如何于企业或者产业 层面上实现物质的闭路循环和能源的梯级利用。 3 1 4 产业共生理论 3 1 4 1 基本概念 产业共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丹麦卡伦堡公司出版的产业共生一书中提 出的,书中如是提到:“产业共生是指不同企业间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提高企 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以及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在这里产业共 生被用来着重说明相互利用副产品的产业合作关系。”【6 8 】产业共生网络是模仿生 态系统中生态网的概念提出的,而这个概念的提出又主要是基于前文所涉及的 共生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循环经济理论。从组成要素上来说,产业共生 包括产业共生单元、产业共生环境、产业共生模式三个要素。其中产业共生单 元是指产业共生中基于副产品或者闲置资源达成合作关系的企业或者产业,是 产业共生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产业共生模式得以运行的结构基础;产业共生 环境则是指围绕在产业共生单元周围的所有因素组成的整体,既可以是产业共 生运行的实体市场环境,也可以是保证产业共生运行的政策环境:产业共生模 式反映了企业或者产业之间的结合形式,体现了合作双方物质、能量及信息的 流向和流量,而且随着产业共生环境的改变,产业共生模式还会发生改变。 3 1 4 2 产业共生模式 针对产业共生模式,受到普遍认可的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是基于 两个企业或者产业主体的微观模式分类;第二种是基于多个企业或者产业主体 的宏观模式分类。 1 、产业共生是基于企业之间的合作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然而这种效益最 1 3 第三章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大化体现在共生单元之间却不可能是完全等效的,而且可能是完全不等效的。 因此,基于这种效益分配的共生关系我们可以将产业共生单元的产业共生模式 分为如表3 1 所示的四种情况。当某企业不得不围绕着主导企业提供服务时,只 存在能量的单向流动,而没有新的能量产生,即形成了一种寄生模式;而当企 业双方处于平等地位时,则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双向流动,通过建立合作使得总 能量有所增加,然而却只有某一方获利,即形成了偏利共生模式;若双方均能 从合作中获得利益,基于获利双方份额的分配,我们又可以将其分为非对称互 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两种模式。 表3 1 基于两个企业或者产业主体的微观模式 微观模式特点 寄生模式 偏利共生模式 非对称互惠共生 对称互惠共生 总能量不变,能量单向流动,单方获利; 总能量增加,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双向流动,单方获利; 总能量增加,双方获利,但分配不平均; 总能量增加,双方获利,分配平均。 2 、当多个企业或产业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在不考虑具体共生单元性质的条 件下,只关注企业或产业之间的组合方式,我们可以将企业或产业之间共生模 式按结构进行分类。具体可分为串联模式、并联模式、网络模式。 在产业共生经济发展模式下,串联模式是其共生模式的最基本的形式,在 该模式的产业链中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供的是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或 者废弃物,下游企业则将这些副产品和废弃物作为原料投入到自己的生产和价 值创造过程中,以此实现比使用自然资源更高的经济效益,于此同时也实现了 资源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兼顾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该过程中,作为 共生单元的各企业间物质流的传递关系均是单一的连接,上游企业作为副产品 或者废弃物的排放者以及下游企业作为副产品或者废弃物的消化者都是唯一 的,不再存在其它分枝单元,见图3 1 。 图3 1 串联模式 考虑到串联模式的脆弱性,在产业共生具体实践中,基于稳定性的考虑, 1 4 第三章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人们建立了另一种较串联模式复杂的结构模式并联模式。作为共生单元的 上游主导企业,通常情况下,其产生的副产品或者废弃物不能完全被唯一一家 下游企业所消化利用,因此,若下游存在多家副产品或者废弃物的消化企业, 将有利于规避串联模式的这一明显问题。作为“生产者的上游企业与作为“消 费者”的下游企业之间物质流的传递便可以是多方向的,副产品或者废弃物供 不同种类的下游匹配企业使用,并以此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如图3 2 。 图3 2 并联模式 在产业群落中,通常由多家企业作为主导企业,企业间的连接集串联模式 和并联模式于一体。企业之间不仅存在物质交换,同时还有能源、信息的交换。 某一企业可以向多个其他下游企业排放废弃物,同时也可消化多个其他企业的 副产品或者废弃物作为原料,企业间相互联系构成一张复杂的网络( 如图3 3 所 示) ,即所谓的产业共生的网络模式。考虑到地域因素,网络模式又可以向下分 为实体型产业共生网络和虚拟性产业共生网络两种模式( 如表3 3 ) ,两种模式 会因地域、文化、历史条件有所不同。 图3 3 网络模式 综上所述,三种不同的产业共生的结构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各具利弊, 下表3 2 即从共生特征、共生关系、共生规模以及管理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及比较。 1 5 第三章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关系简单,脆弱,易断;内部自我调节能力较好,稳定复杂程度高,抵御外部环境对系 共生特征 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性较好:统干扰的能力较强,稳定性好; 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比较简单;共生关系简单,互利共生;共生关系较为复杂: 规模较小,整体设计及规并联模式中的企业数目比串规模大,成员多、场地匹配比较 共生规模 划简单;联模式多; 复杂; 管理模式单一,供需关系需要管理机构协调企业间的需要专门机构协调;不同园区有 管理模式 易于管理协调;物流分配,处理突发事件;所差异。 表3 3 产业共生网络模式的两种分类 类型特点 实体型产业共生网络 虚拟型产业共生网络 刚性,企业集中在一定区域,企业间依赖性较强,组织结构相对稳 定,易于在企业周边寻找匹配的上下游企业,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弹性,突破了物理空间限制,企业布局分散,灵活开放,企业受其 它企业影响较小,不易于管理,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第二节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根本动力 基于产业共生构成因素及运行模式的复杂多样性,产业共生网络的形成也 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当前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产业共生的概念将不 只停留在副产品或者废弃物的实体层面,服务、技术层面的产业共生模式也不 断开始出现,因此,加强产业共生形成机理的研究对于加深对产业共生概念的 理解以及加强对产业共生实践的指导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许 多专家和学者都已经从各自的角度和立场针对产业共生模式的形成机理进行了 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且得到广泛认同的是国内学者王兆华教授对区域产业 共生网络形成机理的阐述。他认为区域产业共生网络的形成既会受到外界因素 1 6 第三章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的影响也会受到内生因素的影响,其中外界环境又包含成本推动、效益拉动、 环境取向三个部分,内在影响则主要涉及到复杂性、自组织性及协同性三个系 统特征。本章在此理论基础上,从成本动力、环境动力、效益动力、内部动力 的四个方面,就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根本动力进行了阐述。 3 2 1 成本动力 作为企业本身都是“唯利是图”的,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是企业产品 生产和与外界建立合作的原动力,成本因素对于企业之间产业共生网络的构建 具有重要的意义,产业共生这种通过企业间建立合作来实现企业成本降低的生 产模式,在企业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加强企业成本方面的研究对于加 深理解产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至关重要。 3 2 1 1 成本转移 从单一企业来看,副产品或者废弃物通常有两种去向,一种是处理和处置, 另一种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